Gucci 之前已宣布將不再按照既定的時裝周流程發布大秀,同時也把每年的系列發表濃縮為兩次,這個決定不但保障設計師的『創意生命』(想想一年四次到六次的全新創意是多麼驚人的事),同時也能避免過多的時裝浪費。
Gucci的大秀絕對是以往米蘭時裝週裡,最被期待的超級大秀,無論創意、場佈或是創意總監要說的故事,都讓人屏息以待。那麼,在七月名為『終曲』的系列結束以後,最新的系列會是什麼呢?
最新的系列名為『OUVERTURE of Something that Never Ended』(無盡序曲),開宗明義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新的篇章,而且品牌試圖要創造另一些永不止歇的概念(或單品或是結構);除此之外,一向和音樂、戲劇保持高度連結的Alessandro Michele,這次會以迷你劇集的方式,從11/16-11/22起,一天一集,逐步把最新系列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這影集在羅馬拍攝,由美國著名導演Gus Van Sant與Alessandro Michele聯合執導,描述義大利女演員、藝術家與表演者Silvia Calderoni於城中的一日所見。Silvia Calderoni和品牌合作其實有段時間了,2019一月時也在Gucci Hub表演過《Motus MDLSX》,她的中性氣質和品牌相當吻合。
在她的一日行程裡,她當然會遇到很多人,像是 Billie Eilish 、 Harry Styles 、 Florence Welch 、鹿晗,還有西班牙作家Paul B. Preciado、義大利知名藝術評論家Achille Bonito Oliva、珠寶設計師Darius Khonsary、美國演員兼劇作家 Jeremy O. Harris、藝術家Ariana Papademetropoulos、歌手Arlo Parks、Sasha Waltz等等,當然這些人身上都會穿著Gucci最新的服裝。
Alessandro Michele說這個系列會融合各式規則、類型、符碼與時空,在三步一名勝、五步一古蹟的羅馬真是太合適了!非常期待這一部迷你劇集,到時大家一起準時收看唷!(我會再提醒大家的
#gucci
bonito西班牙 在 小栗有以 Oguri Yu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7.2020
tokyo8marron
おすすめ🍋♡︎
.
.
.
たこ焼き器でアレンジレシピ
.
.
.
1.シュウマイ
一口サイズの食べやすいシュウマイが出来ます!
蓋をして蒸して焼くのがおすすめ!
.
.
2.明石焼き
卵と薄力粉で出来ちゃう!
お出汁にかつお節をいれてつけて食べると美味しいです^ ^
.
.
.
.
3.アヒージョ
たこ焼き器の小さい枠に自分の好きな具材をいれて…
楽しめます(^^)
私は、チーズとトマトの組み合わせとチーズとカボチャが好きです❤︎
.
.
.
.
まだまだ色んなアレンジがあるみたいなのでまたやってみま~す(^.^)
.
.
.
#たこ焼き器 #アレンジ #おすすめ
————————————————————
推爆
章魚燒器食譜
1.燒賣
能夠製作出一口的大小容易食用的燒賣!
建議蓋上鍋蓋然後蒸烤!
2.明石燒
只要鷄蛋和麵粉就能做出來!
如果能加上高湯和柴魚片就更好吃了
3.西班牙橄欖油大蒜蝦
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食材放在章魚燒的小框框中…
好好享受
我喜歡起司和番茄的組合還有起司和南瓜
好像還有各種各樣的食譜所以我會再試試看
#章魚燒器 #食譜 #推薦
————————————————————
Recommended
Recipe with takoyaki maker
1. Shumai
You can make bite-sized, easy-to-eat Shumai!
It is recommended to cover and steam and bake!
2. Akashiyaki
It's made from eggs and soft flour!
It's delicious if you add bonito flakes to the soup stock and eat it
3. Ajillo
Put your favorite ingredients in the small frame of the takoyaki maker...
Then you can enjoy it
I like the combination of cheese and tomato, cheese and pumpkin
There seems to be various receipe, so I will try again
#takoyakimaker #receipe #recommended
https://www.instagram.com/p/CCIFj44Bk4U/
bonito西班牙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常細緻的考據研究...讀到有點感動.....
原來如果鄭成功沒來台灣,
我們現在都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了......(幹意橫生)
.
而且,我們台灣人古早以前就開始吃葡西菜了!(挺)
在「華人」來台之前,其實非常International!
.
(其實如果硬要一個統稱,更應該稱「唐人」或是「漢人」比較正確,因為在大清國後期,才開始提倡「中華」這個概念?但在那之前,現在這個叫做中國的陸地-歐亞大陸-,其東南沿海居民,例如所謂「閩人(百越?)」,就已經在17世紀甚至更早之前,就來到台灣生活...
雖然網路資料大部分都說是清康熙初期(16xx年,17世紀)之後比較有規模,但南島民族都已經在更早之前就能利用跳島航海技術移動,從東南亞到台灣到琉球、日本和其他太平洋島嶼,如澳洲、庫克群島...因此我推測,台灣距離歐亞大陸沒有很遠,對沿海居民要個體移動過來是有可能,可能在更早之前就有零星來台?)
.
好哦~~~廢話不多說,以下精彩節錄:
在葡語中,鯖魚類的魚被稱為「Dorado」或「Bonito」,這應該也是荷蘭甚至英國水手的習慣用語,因為透過十七世紀晚期英國船員文獻比對,鄭維中發現水手手繪這種叫做 Bonito 的魚,其外觀符合馬鮫鰆的特徵。
.
因此鄭維中認為,荷治時期在臺灣生活的荷蘭水手與基層官員很可能習慣用葡語或西語來跟當地唐人交流,因為當地唐人移民很早開始就與澳門、馬尼拉一帶的唐人打交道,他們都精通西、葡語。
.
所以即使荷蘭官員對自己人使用荷蘭語溝通,但和當地唐人講話、買賣漁獲時,可能就改用當時的「國際海洋語言」,即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溝通,才會產生「土魠」這樣的用詞稱呼鰆魚。
.
另一方面,如果你記得土魠魚羹的做法──將魚肉裹粉酥炸後,加入濃稠的羹湯食用,你可能也會訝異於這個經典臺灣小吃的吃法,其實非常地「歐式」。
.
鄭維中指出,日文中指的「南蠻料理」(南蠻是日本人對歐洲人歧視性的稱呼,就像我們說紅毛人一樣),通常是將食材裹粉或麵糊漿後油炸、再沾取酸甜的醬料食用。「天婦羅」就是很典型的南蠻料理。
.
這是葡萄牙水手傳給日本人的吃法,因為他們在船上保存魚肉的方式(也是地中海盛行的),通常就是把魚表面煎熟、用油醋和香料醃漬起來,如果煎炸的比較熟一點,加上有時候則會把炸魚肉加點蒜泥泡進濃湯一起吃──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你我熟悉的土魠魚羹呢?
.
綜合上面這些「偵探調查」,鄭維中推測,荷治時期的唐人移民受到荷蘭殖民者影響,也開始跟著這群「阿啄仔」用「歐洲人的方式」吃魚,並慢慢成為土魠魚的主要消費族群;嗜吃這個魚種的偏好一直保留下來,成為臺灣當地居民的本地特色,以致於即使後來臺灣進入清領時期,土魠還是叫做土魠,並沒有跟著華南地區的習慣改稱為馬加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