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就知道身體累不累? 疲勞監控 vs 跳躍測試
#CMJ跳躍測試
Counter Movement Jump(縮寫:CMJ)中文翻譯「反向跳」、「下蹲跳」、或「直膝跳」;是運動科學家、教練檢測運動員爆發力最常使用的測試。
影片:https://youtu.be/3u1uz8ghdk0 (CMJ Test)
CMJ跳躍測試:以站姿快速下蹲起跳,落地後恢復站姿。取三次跳躍成績平均。CMJ跳躍測試分為兩種:有手臂動作與無手臂動作(with / without arm swing,加入手臂動作跳躍的高度會增加10%或更多)。採用無手臂動作版本(without arm wing),手掌必須全程緊貼於髖兩側。
#心率以外的疲勞監控指標
提到疲勞監控,最常見、容易聯想到的指摽有:安靜心率、心率變異度等。身體疲勞除了讓心率表現異常外,肌肉痠痛、神經系統效率不彰影響身體力量與爆發力,造成跳躍的高度、速度下降。藉由長期追蹤跳躍表現能作為監控指標,在訓練或比賽前了解身體狀態,是否還處於疲勞?例如國立體育大學男籃在每天晨練時進行CMJ跳躍測試,了解球員狀態有利及時調整訓練內容。
#長跑賽對跳躍能力的影響?
期刊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中一篇研究主題探討長跑後的疲勞對於跳躍表現的影響。研究中讓27位跑者在山路半程馬拉松賽前與賽後分別進行三次CMJ跳躍測試:第一次於賽前、第二次於賽後(立即)、第三次於第二次測試後5分鐘。分析跳躍高度、垂直力量、速度、與功率等數據的改變。
研究結果:
1. 第二次與第三次測試跳躍高度分別降低4.1%(不顯著)與7.9%(顯著)。
2. 各項數據在離心階段(落地)的改變比向心階段(起跳)大。推測由於山路增加肌肉離心收縮的負擔。
3. 第二次與第三次跳躍測試的速度與力量皆顯著降低,但是時間上的延遲改變更為明顯。賽後疲勞可能破壞了身體將轉動動能(rotational energy)轉換為位能(potential energy)的效率。
===
- 標準CMJ跳躍測試使用儀器包含測地板與高速攝影機,量測項目:Jump height(跳躍高度) / Peak force(峰值力量) / Relative peak force(次峰值力量) / Peak power(峰值功率) / Peak velocity(峰值速度) /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發力率) / Impulse(衝量) / 跳躍動作分析。測試成績越好,最大肌力(1RM)與衝刺(sprint)表現也越好。資料參考 :https://www.scienceforsport.com/countermovement-jump-cmj/
- 江杰穎老師 - 訓練監控: WHY, WHEN, AND HOW
(上) https://youtu.be/rHTQ0iRWgkU
(下) https://youtu.be/So_7keHOGqM
- Rousanoglou EN, Noutsos K, Pappas A, Bogdanis G, Vagenas G, Bayios IA, et al. Alterations of vertical jump mechanics after a half-marathon mountain running race. J Sports Sci Med. 2016;15:277–286.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