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StartupBlink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
根據全球創業者網絡機構StartupBlink發布「2020年創業生態系排名」(Startup Ecosystem Rankings 2020)報告,其中臺北市排名全球第42名,較2019年大幅躍升,在亞太區域排名第14名,被該機構點名為創業生態系發展最快速的創新城市,並逐步朝向國際化邁進。
這份評比報告主要依據Crunchbase、SEMrush、Meetup、The Health Innovation Exchange、Coworker及Findexable等機構的量化數據資料,分別針對全球100個國家和1,000座城市,從新創與支援機構數量(The quantity of startups and other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新創與支援機構質量(Quality of startups and other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以及經商環境(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critical mass)共三大面向,來綜合評比創業生態系的完備程度與趨勢發展。
👉在「新創與支援機構數量」方面,臺北市獲得1.63分,超過上海、東京、首爾等亞太城市。過去幾年來,臺北市政府全力協助新創發展,不僅提供從創業、研發、品牌到投資的全方位的諮詢輔導及獎勵補助,舉辦各種創業媒合會,亦積極運用公有土地、既有設施及結合民間回饋資源,總共規劃出23處新創基地,目前有14處已開放營運,在今年3月下旬又一新創基地「DLab明倫設計新創基地」加入啟用的行列。
👉在「新創與支援機構質量」方面,臺北市獲得3.25分,超過墨爾本、曼谷等亞太城市。由於臺北市在ICT產業發達、人才濟濟,近年來北市府積極佈局高科技產業軸帶,由東至西串連「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及開發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三大產業聚落,持續深化科技研發能量、加乘經濟效益,不僅匯聚Asus、Delta及Advantech等眾多國內大型科技公司總部,也吸引Google、Microsoft等國際知名企業在此設立研發中心,促使國際創投的眼光開始轉向臺北,催生出Appier和aetherAI等知名高科技新創,未來前景可期。
👉在「經商環境」方面,臺北市獲得2.84分,超過北京、班加羅爾等亞太城市。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20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20),臺灣在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5名,其中由於臺北市的國際化程度較高、社會環境自由、人才與創意充沛,以及網路科技卓越,因此整體商業活動最為熱絡,另根據fDi Intelligence最新公布的「亞太未來城市評比」(Asia-Pacific Cities of the Future 2019/20),依城市的經濟潛力、商業友好環境、人力資本、投資效益等指標,臺北市在亞太區域163個城市當中排名第7名,相當具有前瞻性。
整體而言,臺北市的創業生態系所以能躍上國際版圖,主要是臺北市政府近年關注全球數位經濟的發展,積極塑造友善創新創業的環境、鏈結國際資源,因此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經濟困境,不少企業反而能應用創新思維與數位科技來翻轉當前的問題,藉此開創新的格局。
相關資訊歡迎至「臺北產經資訊網」查詢:https://www.taipeiecon.taipei/article_cont.aspx?MSid=1073007617520340537&MmmID=1204&CatID=653635047665065772
#創新創業
#臺北產經資訊網
臺北市產業局-創業台北 StartUp Taipei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ritical mass商業」的推薦目錄:
critical mass商業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威廉懷特小教室】之四十七。失蹤的「人」
人口規模在10-20萬的城鎮裡, 它們的市區覆蓋的空間可能比大城市都市更多。 意思是:通常這些城鎮中心的街道比大城市來得寬闊、行人流量要低得多,中心商業區有著更少的人使用。在這些場景裡, 缺少一個基本的要素: 人。 更多的人口,才是市中心擁有更多的商店、辦公室長成立的根本理由。
有些城市試圖將市中心的主要幹道無車化,將街道轉型為徒步購物區來活化市中心。有些城鎮成功解決問題,有些失敗。 問題的根本再次是人流的擴散-- 這些徒步街區可能空間上對實際使用人數與活動量來說對太大(編按:人氣不夠)。這個情況下,需要的策略是從空間壓縮來提高使用密度,將街區發展從蔓延數個兩到三層樓建築的街區的情形集中為二到三個街區,讓人的聚集密度達到臨界質量。
Missing People
Cities in the 100.000 to 200.000 range – their downtowns cover more space than big cities downtowns. Often their streets are wider and their pedestrian flow is much lower, with fewer people in any given area of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ne fundamental thing is missing; people. ‘More stores, more offices, more reasons for being are what the downtown must have’.
Some cities have sought to revitalize their downtowns by banning cars from the main street and turning it into a pedestrian mall. Some worked out, others didn’t. Again the problem is diffusion. The malls may be too big for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the amount of activities.
What such cities need to do is compress, to concentrate. Many of them were very low density to begin with; in some, most of the buildings are only two or three stories high. Spread over many downtown blocks are activities and people that might have come together in a critical mass had they been compressed; into two or three.
critical mass商業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m730《投行應該點sell Uber》
關於Uber的分析,這兒寫了很多,都是集中去看到底Uber和的士業的潛在競爭關係,比較偏向營運上的分析。很少人會提及到底Uber點籌錢。最近,我從朋友Econ記者的專頁看到一單有趣的分享,那就是有關Uber的融資方式。
根據CNBC報道,Uber在最近一輪融資,其中有一部分資金,是透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向該行零售投資者集資。
Morgan Stanley的客戶只需承擔最少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以每股不低於48.72美元(約380港元)的股價,便可參與這次私人市場融資。
我研究股票喜歡以規例為首,例如我會熟讀《上市規則》,那是同時也有工作上的需要。其他國家的上市規則我自己沒有熟讀,我只可以做一些概念上的比較。
歐美的科研項目、IT Startup環境比香港成熟,這點不用爭議了。香港的科研項目本質上接近是一件工具,幾乎穩賺的方式是把這個項目去推銷給單一有錢人、殼王,之後由其出資包銷,那就可以推上市在二級市場炒一轉。
美國的科研項目的融資玩法有所不同,因為項目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有機會成功,所以本質上不只是一件只為了推上市的工具。因此,這件項目在金融領域上的玩法有所不同。
例如,這個項目可以同時向多位投資者推銷,不必只向單一個體做推銷。
而且,由於項目成功機會大,自然可以向保守一點的私人銀行客去推銷,未必一定以股票做推銷,可以改一改,包裝成Convertible(可轉換),那就更好推銷了。因為Convertible可以有定息收,客人觀感上覺得係定息產品,那就更易進行融資。
不過,這兒帶出一點問題,就是為甚麼一件「得」的項目只由ibank作圍內推銷,而不直接從二級市場集資。
第一,當然要衡量市況,如果在二級市場集資,要推銷的客戶就是整個critical mass(大眾),而圍內推銷可以單對單,定點攻擊,不用把戰線拉長。
我覺得另一個可能性是估值問題,如果件項目推了上市,市價就是最準確的標準。但一日未上市,件項目值唔值錢只有參考「分析員」意見,「分析員」只要同「銷售部」是一班既得利益合作集團,那就有戲唱了。
最後,投行當然有誘因把整件事愈搞愈複雜,不然點賺你錢?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詳見於:http://goo.gl/BKkZ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