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現在到底想要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ADP剛公布八月的就業數字
遠低於市場原本的預期
原預估增加60萬
結果僅新增37.4萬
上個月增加32.6萬
所以可以知道就業仍是在緩步復甦的
主要的成長仍是以休閒和酒店為主
只是Delta病毒的影響仍在
教育和健康服務的就業增加5.98萬
小型企業相比於大企業則增數較少
鮑威爾在上周的演說中提到Delta帶來的不確定性
對於是否開始向緊縮邁進
除了通膨水準外
就業市場也是重要參考指標
這禮拜五有非農公布
我記得上月ADP也是大幅低於預期
結果非農開出來完全相反
就業好或不好
關係緊縮是否啟動
也會牽動股市反應搂
反正該做好的準備先做
風險與資金配置上不要承擔過大的壓力
現階段也不會有太積極的增減倉
還是有公司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
像昨天的Zoom(ZM)與CrowdStrike(CRWD)
ZM直接殺了17%
今天盤前還算冷靜
CRWD則是仍保持在70%的營收增速
但盤前下跌3%
今天專欄先發了一篇ZM的文章
討論了公司這次的財報與前景展望
很多時候大家看財報優於預期
股價卻沒有上漲反應
市場給予公司的估值總是用相對的概念去看的
即便是絕對的好
也不一定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而是相對於之前是否更好
與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共識來比是否更好
短線投資人看重動能
過去的催化劑被淡化
就必須找新的催化劑注入
不管是新產品或新管理層
只要可以增加營收來源
變有機會提高估值
否則價格往往回歸均值
回到成長發展的軌道上
這時長期投資人看好股價
認為公司仍有長遠發展
反而可以觀察是否有買進機會
像ARK也在昨天又進了ZM
或許就是看好公司未來建構一個產品系的願景
這樣講講我覺得最近寫的Peloton(PTON)
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XD
讀者對Zoom(ZM)有興趣
可參考留言文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70的網紅雷司紀的小道投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rowdStrike 是 2019 年在美國上市的資安新創公司,IPO 首日股價大漲 70%! 根據 Gartner 及 eToro 的產業分析報告,資安產業具有 12-15% 的年複合成長率。 端點防護(EDR)是現在資安業界的大趨勢,CRWD 正是其中的領頭羊與先驅者,具有十分大的潛力。 - ...
「crwd前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crwd前景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rwd前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rwd前景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rwd前景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crwd前景 在 財智MoneyClub - 【投資學堂:CrowdStrike (NASDAQ:CRWD ... 的評價
- 關於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看板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Stock | PTT Web 的評價
crwd前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盤後〉科技股領軍 標普連2天創新高 那指周漲近2%
投資人把通膨升溫疑慮暫擺一旁,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保持在 1.5% 以下,科技股領漲,AMC、GameStop 等迷因股溫和反彈,美股四大指數周五 (11 日) 全面上漲,標普 500 收盤連兩日創新高。
美國 5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寫下 13 年來最大漲幅,但美債殖利率卻走低,市場似乎開始相信聯準會 (Fed) 對暫時性通膨的說法,並把目光轉移到 Fed 下周的 6 月決策會議。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四一度觸及 1.43%,創三個月低點,周五報 1.462%,本周累計下跌 9.7 個基點,是一年來最大單周跌幅。
隨著殖利率下滑,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本周勁揚 1.9%,漲幅傲視主要指數。標普 500 周線連三漲,累計攀升 0.4%,道瓊周跌 0.8%,費半微跌 0.13%。
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將公開為至少 15% 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背書,各國領袖還將宣布新稅收將依據跨國公司實際業務地點課稅,而非總部所在地。
美國財政部、Fed 等監管機關周五表示,華爾街必須趕快停用倫敦銀行間同業拆款利率 (Libor),是迄今對該基準利率發布的最嚴厲警告。
美國眾議院提出五項對付科技業壟斷的立法草案,亞馬遜、蘋果、臉書和 Google 等大型科技公司可能被迫分拆公司,或放棄自有品牌產品。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1.75 億例,死亡數突破 377.6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43 萬例,逾 59.9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2927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721 萬例。
周五 (11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3.36 點,或 0.04%,收 34,479.60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8.26 點,或 0.19%,收 4,247.44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49.09 點,或 0.35%,收 14,069.42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3.85 點,或 0.43%,收 3,210.06 點。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有八個上漲表現,金融股和科技股領漲,醫療股跌最重。
科技五大天王兩好三壞。蘋果 (AAPL-US) 漲 0.98%;臉書 (FB-US) 跌 0.36%;Alphabet (GOOGL-US) 跌 0.20%;亞馬遜 (AMZN-US) 跌 0.08%;微軟 (MSFT-US) 漲 0.25%。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開拓重工 (CAT-US) 跌 2.2%;嬌生 (JNJ-US) 跌 1.3%;聯合健康 (UNH-US) 跌 0.9%。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1.4%;高通 (GS-US) 漲 1.1%,麥當勞 (MCD-US) 漲 1%。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輝達 (NVDA-US) 勁揚 2.3%,CMC Materials(CCMP-US) 漲 1.3%,英特爾 (INTC-US) 漲 0.82%。MKS Instruments(MKSI-US) 跌 2.08%,Cree(CREE-US) 跌 1.71%。
台股 ADR 好壞參半,變動不大 。台積電 ADR(TSM-US) 微漲 0.01%;日月光 ADR(ASX-US) 跌 0.23%;聯電 ADR(UMC-US) 跌 0.32%;中華電信 ADR(CHT-US) 漲 0.12%。
焦點個股
特斯拉 (TSLA-US) 小跌 0.04%至 609.89 美元。最新電動車 Model S Plaid 周四正式開賣,從 0 加速到 60 英里不用 2 秒,售價 13 萬美元,開賣當天交貨 25 輛車,特斯拉表示將慢慢調升產能,初期每周生產數百輛,下季達到每周約 1000 輛目標。
Biogen(BIIB-US) 重挫 4.4%,拖累標普 500 醫療類股挫跌 0.7%。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本周一批准 Biogen 阿茲海默用藥「Aduhelm」,是 18 年來首款獲准的該病症藥物,但批准迄今已有三名專家小組成員請辭,愈來愈多聲音批評並無強烈證據支持該藥能對抗阿茲海默症。
其他迷因股溫和反彈,AMC(AMC-US) 上漲 15.4%,漲勢較突出,GameStop(GME-US) 漲 5.8%,Clover Health(CLOV-US),Bed Bath & Beyond(BBBY-US) 漲 1.2%。
周四一度狂飆 1400% 的丹麥生物製藥公司 Orphazyme(ORPH-US) 周五 (11 日) 回跌,收盤下挫 55.57%。
資安股大漲,近期網攻事件頻傳,麥當勞周五成為肉品巨擘 JBS 和輸油管商 Colonial Pipeline 之後最新受害者。Cloudflare(NET-US)、CrowdStrike(CRWD-US)、Zscaler(ZS-US) 都收高,且本周上漲至少 10%, First Trust 那斯達克網路安全 ETF 寫下三個月來最大周漲幅。
關鍵數據
美國 6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初值報 86.4,預期 84.2,前值 82.9
華爾街分析
Piper Sandler 市場技術策略師 Craig Johnson 說,5 月 CPI 漲幅雖然高於市場預期,但市場不太驚訝,大致消化過後認為目前還是暫時現象,公債市場似乎也同意暫時性通膨的前景。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 Rob Haworth 認為,經濟成長和通膨仍活絡,並支撐風險資產,「看到利率下降並保持在低檔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似乎代表市場相信 Fed 會保持寬鬆久一點。」
BCA 研究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 Peter Berezin 說:「迷因股的漲跌對股市大方向沒有太大影響,話雖如此,投資人對迷因股的興趣愈來愈濃厚,中期而言對股市是利多... 因為迷因股熱潮會吸引資金投入股市,並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價格和流動性。」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0866?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6-11(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crwd前景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兩天與鋒哥在CH上的訪談,介紹我的新書《美股投資學》與投資相關的問題這邊整理重點跟大家分享
因為有4000多字,也可以直接看網站文章(放留言)
👉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你認為投資美股的三個理由是什麼?
多一個資產配置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世界的變化(最創新,最熱門的產業趨勢)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資金會找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市場,所以當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的時候,美股就會愈來愈熱。但是我不會覺得台股就一定不好,找到自己能發揮跟獲利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 鋒哥提到"台積電也是可以接軌世界,打國際市場的公司"
但我認為我知道半導體產業未來有發展前景,也知道台積電絕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但真的要分析技術面問題(製程、技術、供應鏈等)仍超出能力圈。美股許多公司都是消費、生活類股,以餐飲來說瓦城、豆府也是好公司,但是就市場發展性來說沒有像美股餐飲那麼快速。
👉 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而不是股票分析師,是不是可以好好說明這個觀念?
巴菲特說把要用一家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投資。這也是我認為閱讀對投資的重要性,你如果都是用單一標準,單一因素或是價格,用自己的立場來分析公司會太狹隘,但是如果靠閱讀書籍你得到的是別人的思考模式,會更有同理心。
我自己也有經營公司,當面對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會怎麼處理,別人遇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會不會比我處理得更好,那我下次可能就可以去調整自己的方法。另外就是在評估公司的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哪一個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最可行,對公司幫助最大的,如果管理層跟我想的一樣,那我會更想投資這家公司。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也是由領導人帶領,底下的人有沒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員工流動率,高管行為,甚至到客戶是否對公司有信心,黏著度怎麼樣,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
👉 鋒哥問一開始是企業分析師,等到進出場時是不是就變成股票分析師(看價格與技術分析)
用商業的角度看公司,真的看好了就耐心等待一個好的進場時機。技術分析是用來避免追高殺低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拿來確認,而不是用來預測,而通常技術分析的轉折點為也會伴隨著催化劑產生(包括營收表現由虧轉盈,更換管理層,賣資產等基本面消息)
👉 用財報評估公司,但財報資料畢竟是公開資訊,會做資產重估嗎?
鋒哥認為像哥倫比亞價值投資課中提到的對資產價值重估,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賺取超額報酬。
作資產重估像《21世紀價值投資》中討論的內容,重新複製一個公司的成本要多少?要對產業與財務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投資人在做估值時用資訊網站提供的功能,設定參數找到合理的區間即可,剩下的則是對市場的敏銳度來找到順風產業。也可參考紐約大學教授Damodaran的網站Musing on Markets參考他的方式與觀點(著作:當代財經大師的估值課)。
另外我認為股價是公司的營運表現+對未來的成長
所以檢視公司的財報就是了解公司過去的營運趨勢,有沒有走在一個正向成長的軌道上。在《21世紀價值投資》這本書中也提到,現代價值投資更著重於對成長的估算。好的公司有長時間的財務資訊可以回溯,營收可預測性高,剩下的就是你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估算。
我覺得現在財報(美化或舞弊)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來,就最基本的指標來看公司,作好資金配置財是最重要的,分散風險與控制風險。
美股至少是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如果不夠公開透明,在財報公布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波動。也是因為這樣其實我很重視消息面,催化劑這些資訊,因為只要這個效應可以延續的時間夠長,就有較大的機率可以帶來不錯的獲利
👉 用技術分析掌握進出場時機點,進出場點是指怎樣的時間尺度?持股期又是怎樣的時間尺度?如果持股十年,成長十倍,那麼短期的進出場點重要嗎?
我不會預設我要持有一家公司多久,長期投資是結果不是目的,買在合理的價格自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當行情變化,產業變化或公司基本面變化,還是需要考慮出場的問題。
單純以技術指標來作為進出場,就會更重視買賣點(停利停損點的設定),但是如果是以基本面+型態面來進出,反而是跟隨趨勢,跟著趨勢作加減碼,變成一種很彈性的操作
那如果是單純以指數化投資來說,我書裡也有說這部分作為我的長期部位,並且把中短期的獲利再投入,指數是我覺得唯一可以愈跌愈買的標的,因為他是跟著整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自動汰換機制。持之以恆與堅持比擇時更重要
👉 有聽眾提問:情緒性因素是影響投資的重要關鍵,該如何克服持股波動大的問題?
把該持股的部位配置在報酬波動是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才有辦法握得住。我舉了鋒哥買入比特幣的例子,買入成本低,而且已經變成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賣出。但是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比特幣,不可能回到過去幾年前的價格,你要思考的是當下,是未來的機會,而現在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買點,以及要配置多少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才能讓你持有時是舒服的。
另外是很多人會覺得從頭抱到尾才是真的投資,但是許多公司也有順風逆風期,也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時候,即便是操作波段獲利,最重要的是你預設的目標與進出場原則有沒有達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這兩個觀念差在哪裡?
這是投資跟理財的差異,投資是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理財(資產配置)是配置這些逐漸累積起來的資本,
投資組合對我來說像損益表(創造最大收入,本業+業外收入),資產配置對我來說就是資產負債表,那你的營收要放到哪一塊,包括現金、投資、專業知識與固定資產(房子或其它流動性比較差的)
將資金分散在整體股票市場上,另外還有債券,現金和房地產,投資資產配置的主要選項,將資金進行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週期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更好的堅守長期投資的目標。隨著年紀增長,資產配置的比重也會持續調整,資產規模愈大會更倚靠以固定收益為主,因為資金購大即便是收益率較低,絕對金額也會更高。
所以鋒哥提到在書中ARK重新思考配置一文,將創新納入投資組合的重要性觀念主要仍是投資組合的配置問題,而透過這個配置來提高報酬率,接下來要去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資產配置降低報酬率的波動問題。
👉 是否應該開槓桿?
鋒哥之前的文章可參考,看法非常精闢
舉債(貸款)與利率高低無關,而是跟你的負債比有關,收入扣除固定支出後,能否支應利息費用。我認為利息支出佔收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五成﹑而依照年齡的增長,負債比率應該要逐漸下降。
另外就是你的債務是拿來做什麼用途,假設你是拿來買房,房子因通膨或眾多因素而導致價格上漲,但原本的負債是固定的,反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但如果是用做於不具生產性,不具增值潛力的配置上,例如信貸消費支出,那債務還掉了就是還掉了,對長期資產淨值沒有影響。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投資上,每個人的財務條件不同,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舉債的必要性。而在低利率環境下,善用貸款或融資工具可以為你更高效的增加資產,怕的是沒有預先做好規劃與停損機制,更不好的是舉債操作衍生性商品,波動大時更容易斷頭(務必小心)。
👉 書中提到投資組合有三大元素,是不是可以快問快答各舉三家公司:複利成長股穩健成長股高速成長股
複利成長股:寶僑,可口可樂,Costco(鋒哥提到嬌生JNJ跟亞培ABT)
穩健成長股:蘋果,亞馬遜,Google
高速成長股:CRWD,SQ,SHOP,TDOC(電動車,電商,行動支付)
👉 書中提到,買股之前,該問的是「為什麼不該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想不到才應該買,問題是答案會很快改變嗎?或是有那麼顯而易見嗎?
其實我覺得這是在提醒自己反向思考,我們在決定要買入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先對這家公司有好感才會想要去研究,買了之後也會特別關注到公司利多的消息,反而常常去忽略利空的消息,甚至已經持有這家公司時,會覺得利空消息只是暫時讓股價下跌,終究會漲回來
但是如果你在買之前先冷靜思考,把所有利多跟利空因素都寫下來,然後去進行比較反而會更客觀
👉 對Robinhood這樣的券商怎麼看待?對美國和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什麼批評或期許嗎?
不只是Robinhood的問題,現在最多討論的是零手續費券商對整體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強化了投資人對於投機的偏好,而忽略過去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讓更多人參與投資市場是好事,而台灣過去對於金融法規的高度設限,在現在資訊流通更快速與容易取得的情況下,反而讓投資人出走,要怎麼樣落實讓大家可以以更低成本與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配置,我覺得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 有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為什麼?
我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但是我很喜歡看巴菲特(或是波克夏)的操作,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連結)也閱讀過去股東的信,了解在資金規模逐漸擴張的情況下,你在投資決策上要怎麼樣心態轉換。
正如同書中所述:「投資原則永不改變,因為它們是永恆的;方法則可以改變,而且往往應該因應投資環境而改變」。巴菲特在合夥事業和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而這是為了以最好的方式貫徹他的投資原則。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常常在吵到底要投資S&P500還是波克夏?其實這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買一家企業看的是人,買指數看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
如果你對人有認同就會買公司的股票,我覺得是我們對巴菲特比較熟悉,對Todd&Ted沒有那麼熟悉所以對波克夏的信念沒有那麼強大,我還是喜歡用指數配個股,至少我在研究的時候可以了解經理人的思維與策略執行是不是跟我有共鳴,在同一個思路上去做事情。
非常感謝鋒哥的邀請,提問都很犀利,在聊的過程中也很愉快,讓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若大家對於美股投資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也感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的書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crwd前景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rowdStrike 是 2019 年在美國上市的資安新創公司,IPO 首日股價大漲 70%!
根據 Gartner 及 eToro 的產業分析報告,資安產業具有 12-15% 的年複合成長率。
端點防護(EDR)是現在資安業界的大趨勢,CRWD 正是其中的領頭羊與先驅者,具有十分大的潛力。
-
雲端與資安產業成長性有多大?👉https://rayskyinvest.org.in/雲端與資安產業成長趨勢
2019 年 eToro 網路安全報告👉https://rayskyinvest.org.in/2019-eToro網路安全報告
-
【想投資 CRWD?我是用 eToro 平台投資相關美股】
繁體中文註冊👉https://rayskyinvest.org.in/繁體中文註冊
簡體中文註冊👉https://rayskyinvest.org.in/簡體中文註冊
零手續費投資美股👉https://rayskyinvest.org.in/0-commission
-
【免責聲明】 影片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並非一種投資建議。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且 CFD(差價合約產品)涉及高槓桿和高風險;虧損可能超過您的投資金額,請謹慎投資。本影片不構成任何開戶建議,請謹慎選擇具有安全監管保障的券商平台。
-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旗下品牌】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aysky.invest/
部落格官網:https://www.rayskyinves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raysky.investment/
eToro討論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toro.trade/
聊點薪❤️(理財交流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4454216950511/
-
Icon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
0:00 簡介:美股與我們生活
0:40 資安新創 CrowdStrike (CRWD) IPO 上市
1:08 雲端產業的成長規模與資訊安全的關係
2:01 資安產業的商機
2:13 資安產業的高成長性
2:24 全球遇到什麼資安難題?
3:46 資安產業的三大痛點
4:00 CRWD 具備的資安技術優勢
4:56 Gartner 分析 CRWD 的前景
5:38 總結:大家還喜歡什麼樣的美國股票呢?
-
crwd前景 在 財智MoneyClub - 【投資學堂:CrowdStrike (NASDAQ:CRWD ... 的推薦與評價
... 的軟件即服務(SaaS)公司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升幅,其中網絡安全軟件供應商CrowdStrike(NASDAQ:CRWD)隨著 ... 醫渡科技IPO大熱看美股版Veeva Systems了解前景 ... <看更多>
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stock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6 F 推kissa0924307: 最近財報好爆死的一堆CRWD會不會是下一個 05/06 22:40 ... 119 F →abc2090614: 很難不覺得前景一片光明。 05/07 20:54. ... <看更多>
crwd前景 在 Re: [標的] 美股APPS SQ CRWD 多-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UPST
UPST 的財報太誇張了
我其實有在觀望,但沒想到單一季可以成長 60% 吃掉市場的能力很扯
我決定開盤認錯把 PRVB 砍掉並清出1-2%的 SENS 加到 UPST 不管價格。
板友推的 Saul 阿公,我也會看,我認爲他的經驗跟敏感度真的無敵手。我個人不會照買,因爲每個人投資想法不同,他我不認為會買 SQ 跟 PLTR 這種我會 buy and hold forever 的公司,但今年他看的準度真的很屌。
投資時看錯就學功課認錯砍掉就是,不用理由伯硬拗,被心理影響沒有意義。出現明顯更好的標的就可以買。
# APPS
APPS 這季財報我昨天想了一天,實在沒有看到缺點,硬要說的話就是 Fyber 的季成長率往後看來應該不會破60%,但以公司市值低來說就算整家是 50% 年成長我ok。
這次財報有把為什麼是 vertical integration 寫得很清楚。
APPS - 裝機時安裝app (TikTok,Uber,麥當勞)和 media content
AdColony - SSP (想成app版 $MGNI )
Fyber - DSP (想成app版$TTD)
Appreciate - data management 讓投廣告的方便看廣告效益和管理
CEO 說他們的目標是 manage the lifecycle of a device 也就是從以前是只有開新機時賺,現在是加上每日使用這段。我認為這些資料會提升每個產品的廣告投放效應。
在 10-Q 裡林林總總列了很多 公司風險。
我認為最大的兩個,第一是客戶集中度。2019時這家公司兩間大客戶(ATT、Verizon)各佔營收約40%,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超過 10%。
第二是 Google 跟 Apple 可能會亂搞一些有的沒的,特別是 app install 這塊 Google 政策會影響,但我認為 Google 不會沒事去惹反托拉斯官司上身。APPS也一直有在繳保護費給 Google 。
我繼續持有。
# 心理實驗
昨晚看 UPST 跟 APPS 的股價,同樣財報開出來,一個暴漲,一個暴跌。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的心理情境實驗。
如過今天有一家公司,財報亮麗,開出來以後
如果股價+10%,會不會讓你想加碼?
如果股價-10%,會不會讓你想減持?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代表你對股票的進出場跟股價有關。這樣沒有好壞,但我喜歡手上有現金時看到 -10% 讓我買。
現實中當然不會有一家公司同時漲跌。一個類似例子是上季財報出來時我手上有SUMO 跟 CRWD。SUMO 財報超爛隔天漲了10%到$20,CRWD財報超強結果跌,沒記錯在 190左右。我隔天馬上把 SUMO 砍掉,CRWD 沒動。
如果盤後+20% 像 UPST 這種要怎麼辦?這就看對公司的信心。我認為這次財報讓我對這家公司的前景改觀,所以我認錯並會開始加碼。
也不能因為跌就無腦加 如 FSLY 說穿了就是要有一把跟現時股價無關的尺。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1.68.182.52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28683241.A.2E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