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感受不到情緒的麻木
-
與世界失聯疏遠的「解離」
▶︎ 是為什麼而哭的,怎麼不記得了?
曾經想過,如果再也沒有眼淚,是不是未來被別人怎樣說嘴,都不會再感到難過了?哭著哭著好幾個禮拜,某天看著鏡子問自己是誰,卻怎麼的,有點答不出來 ......。
儘管還是會想起難過的事情,但比起「覺得」難過,更像是「知道」自己在難過。真正的自己與現實隔了片玻璃,感受不到溫度,只剩一片朦朧。
▶︎ 和世界失聯一樣的「解離」
「知道」自己在難過、在開心,卻無法立即性的做出反應,對過往的創傷也隨之模糊,與自己、與世界周遭疏離,在心理學中,我們稱之為「解離」(Dissociation)。
經歷過「解離」的人們,在多數時候是源自於童年的慢性創傷(chronic trauma)導致。因為創傷大到身體無法負荷,於是,身體透過封閉自己的五感自欺欺人,從與世界的疏遠來讓自己不再受傷,而這也導致了整個世界變得不再那麼真實。
▶︎ 「解離」的十大症狀
精神科醫師們一直以來嘗試概括所有「解離」症狀,但每個人的症狀都不大相同,根據 BetterHealth 可知,概括有以下十種:
・和自己的連結疏遠,比起「感覺」更像「知道」
・無法承受更多的情緒
・情緒起伏劇烈,常沒有來由的又哭又笑
・憂鬱或焦慮,有時兩者都有
・整個世界都變得扭曲疏離
・對於身心狀態的失衡沒有任何記憶
・無法好好專注一件事
・忘記最基本的自己 (e.g. 名字、喜歡的東西)
・不知道怎樣的行為才是原來的自己
・覺得任何行為都像在「扮演」
▶︎ 為什麼會發生「解離」?
「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轉,也就是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應對措施,多數心理學家認為「解離」源自於童年造成的慢性創傷,儘管如此,成為大人後,仍有可能經歷解離。
發生解離的瞬間,往往是因為生活中的某個觸發物導致。像是過往曾經遭受家庭暴力,於是遇到身邊的人再次想對自己施暴 (觸發物),就進入了解離。然而,單純的一個景象、氣味、聲音,都有可能觸發過往創傷,導致解離產生。
▶︎ 「解離」常見的五個治療方式
「解離」的學術研究數量不多,治療方式大多源自臨床研究,簡單來說,在治療上會針對以下五個方向:
・創造安全的環境
・精神藥物
・催眠療法
・心理諮商
・壓力調節
・結合其他症狀治療(解離通常伴有其他症狀)
關於日常的舒緩方式,因為「解離」普遍難以被察覺,加上學術研究較少,因此建議還是尋求醫療協助為佳。
▶︎ 無法感受難過,只是身體放棄感受難過
在《全裸監督》導演內田英治撰寫的《午夜天鵝》中,女主角一果也有類似解離的徵狀。一果從小被媽媽呵護,後來因為經濟壓力,一果媽媽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把一果當成沙包般拳打腳踢。
原本的一果就和平常人一樣,會哭、會笑、會感到幸福,但到了某個瞬間,他變得安靜,不再感覺到難過,腦袋像被清空一樣,對任何情緒都不再有反應。一果的媽媽再怎麼用力打他,他也只「知道」身體會痛,卻不「覺得」難過。每當不安,一果就習慣性的啃咬自己的手,透過疼痛來發洩內在的害怕。
▶︎ 關於脆弱、關於自我、關於愛的日本文學
內田英治的《午夜天鵝》,是一本關於脆弱、關於自我、關於愛的日本文學。
在四個與《午夜天鵝》相伴的夜晚裡,我的內心糾葛不斷,想是內田英治花了六年多的時間實地考察,讓每個角色都活了起來。比起劇情畫面感的精彩描繪,更多的是因為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描寫,觸動到沈澱內在深處的情感,而一次性迸發出的感嘆吧?
📍書籍資訊
書名:《午夜天鵝》
出版社:采實文化 @acmebook01
作者:內田英治 《AV帝王:全裸監督》導演
小註記:首刷還送衛生紙,但我是哭到直接去廁所洗臉啦... :)
👉 追蹤 @psycho._.tw,每周日準時遞上暖暖心理文
✨簡單用心理學,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
———————————————————————
參考來源:BetterHealth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Mind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
#心理學 #心理 #解離 #憂鬱 #情緒 #想太多 #dissociation #depression #psychology #mood #emotion #合作推廣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issociation心理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地圖並非疆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煲劇廢噏 Literal No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可以造成各色各樣的行為問題、情緒困擾、心理障礙或精神病症狀 的評價
- 關於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解離型人格障礙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107變態心理 ... 的評價
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地圖並非疆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就是創傷造成的!」
在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Dissociation”
這個在中文,常常會被翻成『解離』
對,在精神醫科或是心理諮商中,如果你被判定說有『解離』的症狀的話
通常不太會是指正常的現象
因為解離在這裡的定義中,是指身份、記憶或意識的擾亂,如果患有解離性障礙的話,會缺乏對自我的辨別和控制,導致混亂,甚至是失憶乃至喪失自我感、現實感等等
對,像是你所知的多重人格症,就是標準的解離現象
而今天,為什麼要提到這個詞呢?
因為,你可能不知道,在NLP中,有個詞也是叫”Dissociation”
沒錯…就是結合與抽離的『抽離』(Association & Dissociation)
可是,在NLP中,感覺抽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啊?就是一個技巧而已呀?
明明是一樣的詞,為什麼在不同的領域下,感覺起來不一樣呢?
這樣說吧!這就像是運動一樣
運動這件事你一定知道
如果你常常運動的話,你一定會知道這是很棒的事
但就算你不是常常運動,也還是會知道它很好的,對吧?
所以你一定知道運動不足不好
但更重要的是,你也知道…運動過度絕對也不好呀!
是呀,在精神科或是心理學的Dissociation,常常就是指過度
但在NLP中Dissociation,則是極輕度…
用比喻來說大概只是一週輕運動一次,走個路散步的程度!
所以我得說,這樣的程度,很不行的…
你明明知道一週散步運動一次是不夠的,不是嗎?
如果有個很棒的東西
只要適當的強度,就可以幫助到你更多
那麼,你是不是該稍微拉高強度一點呢!
沒錯,所以我在5/30、5/31兩天,打算開辦一個全新的課程
【NHLP終極登入登出(線上線下同時版)】
https://forms.gle/qmFj3XuXqDSrGAkW9
這就是結合與抽離的超級加強版課程哦!
其實這樣的技巧
不只是有精神醫學、心理諮商或是NLP在講的
舉凡靈體脫離(OBE)、星體投射(Astral Travel)等技巧,都是有運用到
所以,在這裡的終極登入登出課程
我將為各位一次來解謎!
而我在這裡也有先提醒各位
如果你自認的身心狀況不穩定的話
千萬不要參加!
因為本課程之技巧帶有一定的風險,報名前請確認自身身心健全,無特殊精神疾病喔!
#本課程上課地點可選擇到教室或是在線上哦!
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煲劇廢噏 Literal No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種題材真的要玩得很小心!
【拒絕污名化,歡迎廣傳】關於即將上映的電影《SPLIT》(中譯:《思.裂》),外國已有解離性身份障礙(DID)(即多重人格障礙(MPD)/人格分裂症)患者指出這齣戲不僅沒有如實反映 DID 的真實狀況,更會進一步增加社會大眾對多重人格和 DID 的誤解,加劇污名化和錯誤認知。以 DID 為噱頭卻充滿不良資訊的電影,只會讓受創傷與解離困擾之生命,遭受更多不必要的痛苦,也令他們更難得到適當支援。
以下資訊,聊供參考:
● DID 在一般人口裡的盛行率可能高達1% 至 3%,在精神科病人組別裡的盛行率更高 (ISSTD, 2011; Şar, 2011)
● DID 是一個國際認可的精神疾病,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5》 和世界衛生組織的《ICD-10》皆清楚列明 DID/MPD 為正式精神科診斷
● 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人不一定比其他人更暴力或更具有攻擊性
● 大部分 DID 生命都不會好像荷里活電影或虛構劇情所描述般戲劇化
● DID 患者也可以有很好的能力,他們通常都有不俗的思維能力(如邏輯、記憶)和文藝才華,事實上很多 DID 患者都是專業人士或有很高的社會成就(譬如,Robert Oxnam 是前美國白宮顧問,Herschel Walker 則是著名運動員,自傳紀實小說《第一人稱複數/24重人格》作者 Dr. Cameron West 則是心理學博士)
● DID 是「聰明的孩子面對難以忍受的痛苦時的終極生存機制」 —— Dr. Jeffrey Smith
● DID 患者可能知道自己有其他人格部分,也可能不知道,各個人格之間時有互相扶持
● 交替人格之出現,是為了彼此保護,在充滿不幸的生命困境裡倖存下來
● DID 患者通常不易被發現,突如其來的人格轉換較少顯露人前
●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DID 患者常被誤診為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思覺失調、躁鬱症
● DID 患者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可能出現較多陽性症狀(Schneiderian first-rank symptoms)(如幻聽、幻覺)(Ellason & Ross, 1995)
● DID 與童年創傷有密切關係,童年逆境經歷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可以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 只要有適當的支援,DID ──跟其他創傷後心理障礙一樣──是可以復原得很好的
● 在 DID 的治療中,心理介入是首要的,藥物治療則只是輔助性質(ISSTD, 2011; Steinberg & Schnall, 2000)
// In fact, while people with DID are organized differently inside (instead of one identity, we have several “alter” identities) we’re no more likely to hurt people than anyone else. Our alters are there to protect us and to help us function in spite of our emotional wounds. //
參見:〈How the New M. Night Shyamalan Movie Hurts People With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https://themighty.com/…/split-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 )
關於 DID 的新知,可參考: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網頁,http://www.isst-d.org/
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http://www.tandfonline.com/toc/wjtd20/current
「創傷與解離」 创伤与解离 Facebook page
※ 回應欄會有更多資訊 ※
Image via the “Split” Facebook page.
dissociation心理學 在 可以造成各色各樣的行為問題、情緒困擾、心理障礙或精神病症狀 的推薦與評價
2015年11月6日 — 「心理創傷」(psychological trauma)與「解離」(dissociation)是精神科裡兩個重要而常見的狀況,也是「隱藏的流行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