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路跑,下午音樂會。
大提之子,王健solo,
指揮:陳美安。
1. 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04
Antonín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2. 安娜克萊因:化裝舞會 (全台首演)
Anna CLYNE: Masquerade (Taiwan Premiere)
3. 艾爾加:「謎」主題變奏曲,作品36
Edward ELGAR: Enigma Variations, Op.36
在音樂陶冶下,結束假日。
迎接滿堂的Blue Monday🤦♀️
ps,巧遇黃輔堂老師,
害怕老師認不出我,
我們對眼後互相打招呼閒聊。
#售票口今日結束營業
#真是太錯愕了😱
#我的年輕人紅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
elgar: enigma variations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eference Recording 典範錄音 發燒黑膠唱片
8月Hi-Fi Show 全面發售。
RM-1515 -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RM-1514 - Saint-Saëns: Symphony No. 3 in C minor, op. 78 “Organ”
RM-1511 - COPLAND: 100 / EIJI OUE / MINNESOTA ORCHESTRA
RM-2513 - Doug MacLeod: Exactly Like This
RM-1509 - RESPIGHI - EIJI OUE / MINNESOTA ORCHESTRA
RM-2508 - Elgar: The Enigma Variations
RM-1505 - Oue/MNO Exotic Dances from the Opera
RM-2503 - The Hot Club of San Francisco Yerba Buena Bounce
RM-1502 - Stravinsky: The Firebird Suite/The Song of the Nightingale
RM-2510 - Mephisto & Co. Eiji Oue / Minnesota Orchestra
RM-1504 - RACHMANINOFF: Symphonic Dances; Vocalise / Eiji Oue/ Minnesota Orchestra
elgar: enigma variations 在 Yu-Chien Benny Tseng - 曾宇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接獲另一場重要的音樂會通知, 興奮到睡不著
能跟俄國指揮大師 葛濟夫 (Maestro Gergiev)
一起演出整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我真是太幸運了...............也太興奮了!
SUNDAY, 5 JULY
19 h, Mikaeli, Martti Talvela Hall (Finland)
WINNER'S CONCERT II
Valery Gergiev / Mariinsky Theatre Symphony Orchestra
Soloist: Yu-Chien Tseng, violin & singers Yulia Matochkina and Ariunbaatar Ganbaatar
(Winners of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2015)
Elgar: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 No.1, Op.39, No.1 (6 min.)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35 min.)
Arias, sung by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winners
Elgar: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Op.36 (31 min.)
elgar: enigma variations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