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ground》,1995,Emir Kusturica
被這神劇本震懾不已的同時,還要感動於太神的配樂,真的好喜歡!
#pidang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taiwan #taipei #movieart #filmart #pidangfilmart
#皮哥電影插畫 #Underground #Undergroundmovie #Подземље #Podzemlje #地下社會 #地下 #沒有天空的都市 #EmirKusturica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金棕櫚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mirkusturica」的推薦目錄: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皮哥 PidangW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Hotel V Select Sho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Ederlezi: Time of the Gypsies - Goran Bregović, Emir Kusturica 的評價
- 關於emirkusturica 在 Official Emir Kusturica - Facebook 的評價
emirkusturica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評】《地下社會》Underground | ★★★★
比戰爭更殘酷的,是兄弟相殘
.
要說電影是一種反應現實生活的演繹,最溫柔的反抗運動,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手段,那麼《地下社會》癲狂的外表,就是它的表演裝扮,講述的時代背景,就是它所搭建的表演舞台;它的故事,是一段創作者對家鄉最真摯的情書,記錄著他所經歷過的點滴回憶,同時利用荒謬又帶點奇幻色彩的調性,傳達出反戰和人性反思的意涵。
.
《地下社會》透過歷史為基底,呈現出既荒謬又瘋癲的故事;或許在觀影前,觀眾們需要一些歷史的背景知識,才能夠完全了解電影故事的歷史進程,但劇情聚焦在兩個情同手足的拜把兄弟身上,暗喻了南斯拉夫地區複雜的民族組成,以及二戰後經歷了冷戰、內戰紛擾,分分合合,合了又分的歷史脈絡。由淺入深的敘事口吻,鉅細靡遺地描述這段讓人不忍直視的歷史過往,歡笑之餘充滿著無限惆悵。
.
電影的故事背景可回朔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巴爾幹半島與義大利半島之間的南斯拉夫地區,自一戰以來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是中南歐地中海地區相當重要的交通樞紐;其關鍵的地理位置,以及複雜的民族構成,導致該地區始終是列強們,政治力介入的兵家必爭之地。
.
而電影中主角們所在的「貝爾格勒」,則是在二戰爆發前夕「南斯拉夫王國」的首都,同時也是王國境內最大的城市。它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入侵,同時也受到蘇聯共產勢力資助,而在戰時有共產黨的反抗運動,戰後在強人「狄托」的威權領導之下,建立了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狄托的「不結盟運動」,讓冷戰下的南斯拉夫維持統一、穩定且和平、富裕的狀態下30餘年;直到狄托在1980年過世,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際,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又逐漸浮上檯面。
.
1991年開始,南斯拉夫開始爆發大大小小的獨立戰爭,複雜的民族問題演變成兄弟鬩牆、剪不斷理還亂的激烈衝突,讓原本統一的國家最終在千禧年過後分裂成許多不同民族所領導的政權,也就是現今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黑山)」、「科索沃(主權仍有爭議)」、「馬其頓」、「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
.
《地下社會》則是透過一群在二戰期間因躲避戰亂而躲藏在地窖裡的人群,完全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不知道南斯拉夫成為共產國家,再延伸到南斯拉夫內戰、兄弟鬩牆的戰爭,甚至呈現了連通歐洲各地的地下公路;創作者試著跳脫殘酷的現實歷史,利用這群彷彿時間凍結的人們,來懷念人們所懷念的和平、寧靜、單純的生活。
.
電影在結局一再強調「比戰亂更恐怖的,是兄弟相殘」,《地下社會》整體呈現如馬戲團般地混亂,在不協調的節奏中,演員們誇張又荒謬的表現方式,也訴說著南斯拉夫超過半世紀以來持續性問題。特別是電影最終以超現實的場景,那個原本如半島般的婚禮場地,最終慢慢分裂成為水面上漂浮的孤島,並利用在片中戲份相對偏少的伊凡,打破第四道牆的呼籲之下,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在現實生活中受苦的人民們。
.
試想在1995年推出本作的庫斯杜力卡,南斯拉夫內戰才經過4年,當時的輿論不免批評他用電影的虛無主義,來傳遞以「塞爾維亞」為核心、希望南斯拉夫回歸統一的意識形態;敏感的時機點推出如此政治訴求強烈的作品,反而讓觀眾模糊了焦點。但他聰明地跳脫現實,嘗試使用以一種馬戲團式的華麗奇幻風格,配合演員們的誇張肢體對白,鏡頭快速搖晃、旋轉,快節奏的蒙太奇等手法,讓電影呈現出相當前衛的「混亂感」。這種混亂感受,完美詮釋了半世紀以來的南斯拉夫,一種對現實歷史的諧仿、一種最溫柔也最無奈的諷刺與控訴。
.
要說庫斯杜力卡打破了現實框架,帶出了電影本該以藝術、美學的角度,反應現實、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他不僅讓人思考到人性隨著時間、歷史背景、以及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同時也帶出了人們必須正視歷史的重要性。有趣的是,電影也特別編排了一齣劇中劇中劇,來呈現荒謬可笑,卻又血淋淋地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藉機諷刺了南斯拉夫偽善的過去。
.
而《地下社會》的絕妙之處就在於他看似脫離現實,卻又真實地可怕;劇情越到後段就越顯得混亂失控,也無意中抹去了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搭起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魔幻空間。主角跳入井中,那些過去被歷史遺忘的人們紛紛回到記憶中,那個美好的時光,再度一起唱唱跳跳;對應到電影中不時穿插的真實歷史畫面,意義不明、看似歡樂的結局背後,似乎告訴著觀眾們在散場時終究需要面對現實。而現實如同電影中的渾沌,沒有人能夠輕易理清,因為當我們不去凝聚歷史的共識,終究需要再度面對歷史重演悲劇。
.
《地下社會》整部電影就在如此複雜的歷史脈絡下顯得迷人,庫斯杜力卡成功搭起現實與虛構的橋樑,讓人開始在電影的影像之中思索政治的意義,以及歷史的教訓。事實上,當我們刻意不去管政治,就如同生活在地窖中的人們,終將面對地面上殘酷且完全脫節的現實。
.
.
《地下社會》Underground
台灣上映日期:2020-08-07 (1995年作品)
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前景娛樂
.
.
.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坎城影展 #金棕櫚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emirkusturica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庫斯杜力
emirkusturica 在 Hotel V Select Sho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3歐洲影展放映,營業時間調整]
We Share the Vision!
1/3 店內歐洲影展《寒冰森林▪Ice Forest》播映中
營業時間調整至18:30止
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場報名人數已滿
僅限會員席次限定保留中,
喜歡小眾電影的HOTEL V之友
報名專線請洽02-8771-1099
關於《寒冰森林▪Ice Forest》| 99mins(義大利)
★2015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緞帶獎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入圍
導演:克勞迪歐諾切
演員:艾米爾庫斯杜力卡(兩度坎城金棕櫚獎得主)、柯塞妮亞拉帕波特(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多梅尼科迪萊《不只是閨蜜》
在大雪覆蓋的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一位年輕工程師被派到因停電而一片漆黑的村莊,負責修裡發電廠。他在村裡卻遇到神秘失蹤事件,隨著謎底揭曉,恐怖也將降臨。
#IceForest
#ClaudioNoce
#EmirKusturica
#KseniyaRappoport
#DomenicoDiele
#2019TEFF
#2019歐洲影展
#wesharethevision
#filmfestival
#hotelvshop
emirkusturica 在 Official Emir Kusturica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Official Emir Kusturica 。 26673 個讚 · 4 人正在談論這個。 Facebook Page run by Emir Kusturica. ... <看更多>
emirkusturica 在 Ederlezi: Time of the Gypsies - Goran Bregović, Emir Kusturica 的推薦與評價
Ederlezi - Goran Bregović, Emir Kusturica From the soundtrack of the film: «Time of the Gypsies» by Emir Kusturica Le temps des Gitan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