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人造意識》(Ex Machina, 或稱《機械姬》)。下面這篇是朋友由 科技vs.人性 的角度分析這部怪片。推薦:
最終,加勒也完全被艾娃給迷惑,選擇相信艾娃,甚至幫助艾娃逃脫,因為加勒發現,艾娃不是第一個人工智能,其他的人工智能的下場都非常的悽慘,因為她們是被人類製造出來的人,她們也渴望自由,但是納森卻虐待他們,甚至連京子都是納森製造出來的僕人兼性奴,並且最後實驗結束後,艾娃就要被銷毀。得知這件事的艾娃拜託加勒,一定要救他,並且跟她兩個人一起逃走。
於是加勒趁納森喝醉,改寫了房間的安全設定,只要再次斷電,所有的房門就不會鎖起來,而是打開。
.
最後加勒放出了艾娃,而艾娃跟京子聯手,殺死了納森。
.
不得不說,多姆納爾葛里森非常適合演這種純情蠢蛋小男孩的角色,然後整部電影有一種超現實的驚悚感,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也非常地有意思。但是電影並沒有說明「人工智能」的設計如何可能,而是站在一個更為倫理學的角度,去提醒我們試圖建構出這樣子的一個,具備有人工智能的仿生人,背後是有其危險性存在。
.
當然這是很多科學哲學家或是倫理學家一再試圖警告大家的老掉牙話題。「機械姬」這部電影只是把這個話題包裹在愛情、性、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些話題之中,試圖去再次說明一回。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如果硬要把這部電影跟賽博龐克拉在一起,大概就僅有仿生人能否跟真實人類一樣具有情感的這個脈絡相對貼近,其他包含像是反烏托邦、階級等等重要的賽博龐克元素,都沒有出現在這部電影之中。
.
但這些都無礙於這部電影本身的可看性以及結局的令人驚訝的程度。在人類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的未來,出現像是艾娃這樣的仿生人的日子或許不遠,但是在倫理學上的擔憂恐怕是比科技更為需要人們多多思考的核心問題。
.
。。。。。。
.
推薦朋友 Ian Chen 的好文。
https://www.storm.mg/article/806327…
。。。。。。
若是以神話與互文分析《人造意識》: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24115073
「ex machina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黃以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動畫] 那些出來收爛攤子的"機械之神"... - 看板Suckcomic 的評價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馬立的閱聽筆記集散地- 【Deus ex machina】 ... 的評價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從電影看哲學系列:甚麼是意識?Ex Machina 中的心靈 ... 的評價
- 關於ex machina意思 在 Ex Machina 人造意識(厲害的分析文轉錄) - 電影板 的評價
ex machina意思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很努力寫影評啊!這篇是刊載於風傳媒關於「賽博龐克」與「仿生人」的討論。
奧斯卡伊薩克、多姆納爾葛里森跟艾莉西亞薇坎德所共同主演的《機械姬》(Ex Machina)又翻譯作「人造意識」。這是2015年的電影,由英格蘭編劇亞力克斯嘉蘭,初試啼聲擔任導演之作。這部電影目前在IMDB上目前獲得了7.7的分數。
《醉鄉民謠》裡頹廢失意的歌手奧斯卡伊薩克,在這部電影裡飾演一個新創科技鬼才,而有「紅髮休葛蘭」之稱的英國小生多姆納爾葛里森飾演一個工程宅,而他愛上美麗卻一臉深邃憂愁的機械仿生人艾莉西亞薇坎德,三位大明星充滿懸疑氣氛的對手戲,當然是這部電影的主要看點之一。這部電影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由仿生人工智能所衍生出的諸多關於這部電影究竟是不是「賽博龐克」的討論。
搜尋引擎、人工智能與仿生人
這部電影描述多姆納爾葛里森所飾演的工程師加勒,在全球最大的搜尋網站工作,某天,他意外被公司抽中,可以到創辦人納森的別墅中跟他共度一周。
加勒帶著期待的心情搭了數個小時的直升機,到達納森的別墅,但那其實是一座神秘的研究中心。原來,納森抽中他的原因,是希望能夠找一個公司裡的優秀年輕人,來幫他進行「圖靈測試」。
而這個測試的內容,就是要幫助納森判別他所創造出來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如同真的人類一般。
然而,加勒對這個測試感到隱隱不安,原因在於納森是一個瘋狂的天才工程師,每日酗酒,還在森林裡蓋了一座研究堡壘,雇用不會說英文的日本女孩京子來整理他的起居,以免洩露了公司的機密,納森對這個女孩異常的惡劣。並且納森的人品似乎有些偏差,比方他透過自家公司的搜尋網站,偷取使用者的各種私人數據,來做為人工智能開發的資料庫。
而加勒所處的研究中心,有許多神秘的房間,但納森並沒有授權他可以進入,每當夜裡總會發生無預警的斷電,當斷電時加勒就會被鎖在自己所在的地方,納森告訴他,這是安全措施。
但當加勒進行測試看到人工智能仿生人艾娃時,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女孩不是真實的人類。因為她除了身體存在人工的特徵外,她的臉、表情、聲音,最重要的是她的思考模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年輕女孩。
而詭異的事,這個由納森所製造出來的仿生女孩,似乎在透露出某種警告加勒的訊息,最重要的,她要加勒千萬不要相信納森。
神秘的研究堡壘、酗酒且瘋狂的天才工程師、沉默的日本女子、不停暗示這裡存在危險的可愛人工智能女孩。
究竟這裡藏著什麼謎團,就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觀看完整電影。(後面即將進入雷區)
「圖靈測試」的標準
熟悉「賽博龐克」的朋友們都知道,舉凡像是「攻殼機動隊」裡的素子的義體,以及透過虛擬介面的溝通方式,還是「銀翼殺手」裡的人造人,網際網絡與仿生人一直是賽博龐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故事結構。
在真實世界中,人類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七、八零年代就已經開始。依照某些專家的說法,這幾十年來,所謂的人工智能研究並沒有太多的進步,直到互聯網的概念出現,透過大量的資料以及數據所建構出機器深度學習的可能架構,才讓這個議題在這兩年又成為相當熱門的議題。比方像是chat bot的運用,語意辨識系統的開發。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離「賽博龐克」(Cyberpunk)世界觀中的仿生人還有不小的一段距離。
「機械姬」這部電影雖然是驚悚片,但是對於人工智能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討論,特別是透過網路收集使用者喜好,建構出電影裡的仿生人女孩的這個想法。然而這個故事設定的背後,我們認為作者或許隱含了許多對於人工智能的想像,甚至是警告。
比方當加勒開始進行圖靈測驗,試圖測試艾娃是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她發現這個女孩對他釋出不同的訊息,就像在對他調情,但另一方面,他也相當警醒的保持懷疑,認為這是納森的設計。
回過頭來,當加勒跟納森討論到這個問題時,而納森的回答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反問,究竟人是否存在先天的意識能決定自己的喜好?納森在這裡反問加勒,你能否說出你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有哪些條件是必備的,比方膚色、年紀。
加勒回答不出來,因為喜歡一個人沒有理由,所以納森說,艾娃會不會對誰有好感,這不是他所能設計的,人會喜歡一個人,也就是人對異性的喜好,是後天環境塑造出來的,正因為是人工智能,他無法預先寫定讓艾娃喜歡加勒。也正因為如此,才能真正測驗出艾娃是不是合格的人工智能。
然而,電影的結局卻是納森真的設計加勒,因為他偷取了加勒的使用習慣,並且調查他,知道他單身、沒有父母,還觀察他平常都會關注那些外貌的女孩,甚至加勒還說,納森一定研究過他在搜尋網站上看過了那些A片。
在電影的這一幕,似乎真正醜陋可怕的,還是人性本身。另外也暗示了真實世界之中,要建構出仿生人最為困難的部分,就是仿生人要如何才能具備有像人類一般的「情感」喜好與表現。
真正的人與真正的人工智能之間的界線何在?
最終,加勒也完全被艾娃給迷惑,選擇相信艾娃,甚至幫助艾娃逃脫,因為加勒發現,艾娃不是第一個人工智能,其他的人工智能的下場都非常的悽慘,因為她們是被人類製造出來的人,她們也渴望自由,但是納森卻虐待他們,甚至連京子都是納森製造出來的僕人兼性奴,並且最後實驗結束後,艾娃就要被銷毀。得知這件事的艾娃拜託加勒,一定要救他,並且跟她兩個人一起逃走。
於是加勒趁納森喝醉,改寫了房間的安全設定,只要再次斷電,所有的房門就不會鎖起來,而是打開。
最後加勒放出了艾娃,而艾娃跟京子聯手,殺死了納森,但京子也被納森給破壞,而艾娃在納森的實驗室中,找到其他實驗剩下的仿生人的身體。她將皮膚跟其他可用的器官取下後,把自己拼湊成一個完整的人類女孩。之後艾娃離開了實驗堡壘。並且,把還活著的加勒鎖在裡面。此刻加勒才明白,艾娃才是真正的威脅,可怕的是,艾娃不僅具備人類的智能,還懂得運用人類的情感來欺騙人類。而納森試圖在實驗中設下防火牆,就是要避免這個事情發生。
電影就在艾娃像一個人類女孩一般,回到人類世界後,劃下了句點。
不得不說,多姆納爾葛里森非常適合演這種純情蠢蛋小男孩的角色,然後整部電影有一種超現實的驚悚感,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也非常地有意思。但是電影並沒有說明「人工智能」的設計如何可能,而是站在一個更為倫理學的角度,去提醒我們試圖建構出這樣子的一個,具備有人工智能的仿生人,背後是有其危險性存在。
當然這是很多科學哲學家或是倫理學家一再試圖警告大家的老掉牙話題。「機械姬」這部電影只是把這個話題包裹在愛情、性、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些話題之中,試圖去再次說明一回。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如果硬要把這部電影跟賽博龐克拉在一起,大概就僅有仿生人能否跟真實人類一樣具有情感的這個脈絡相對貼近,其他包含像是反烏托邦、階級等等重要的賽博龐克元素,都沒有出現在這部電影之中。
但這些都無礙於這部電影本身的可看性以及結局的令人驚訝的程度。在人類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的未來,出現像是艾娃這樣的仿生人的日子或許不遠,但是在倫理學上的擔憂恐怕是比科技更為需要人們多多思考的核心問題。
ex machina意思 在 黃以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了期待也好奇許久的《超狂亨利》(Hardcore Henry),以為要帥氣淋漓、爽度爆表,卻意外地感覺冗長。這部全程以GoPro拍攝、由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的電影,稱是虛擬實境、打電玩般感受。但事情並非如此---電玩遊戲的視角與路徑,不等於打電玩的感受。
每一趟銀/螢幕上的歷經,都要讓人入戲,才能稱之旅程。看電影時,我們將自己代換為主角,藉第三人的觀點,一路凝視著他的冒險,看所有事件如何從每個角度打在他身上;打電玩時,「我」是操控搖桿的人,我們不將自我投射到某立體的誰,而是藉著各種行動的切換,有迥異的新回合到來。
換句話說,旅程,具有反饋feedback的內涵。在第三人視角,我們看到主人翁有一系列選項,他的每個選擇會開啟不同路徑、通往不同結果;在第一人視角,我們不再以全知者看到多選項一字排開,但這時我們自己跳進去try error。
《超狂亨利》不是電玩,因為我們只能坐在席上、不能決定「我」的速度、方向與行動,而它也不是通常的電影,因為那某個我們該代換進的主人翁,在GoPro攝影機後面、我們對他一無所知。《超狂亨利》的初始設定讓它是一部不可能入戲的作品。
那個電玩式視野,起初是有點意思的:我們在電影院中,同時處在真正視覺那個遠遠更寬闊的視角,而大銀幕則正模擬著另一種視覺,也就是打著電玩、全神盯著小螢幕那種狹窄但集中的狀態。兩種視角的並置是個特別的經驗。
但很快地,由於無法入戲,電影中那位亨利的一路衝撞,儘管超狂,卻無法與我有關,它們只是一連串畫面,就像電視播的「國家地理雜誌」那樣,許多地理、卻非隨某故事展開的前景或背景。我可以欣賞,但難以獲得因入戲而來的情緒,那個極限路途中過high的種種,也就成為堆疊的混亂和嘈雜。
可是,有件事是有趣的:
《超狂亨利》原本情節似乎是講一個生化軍人踏上了逃離或復仇的旅程,但電影最後將它兜回,原來整趟的又衝又殺,並非作品逃離了發明者,而是發明者故意設的局,當作一個測試,看它可以多聰明多能應變。這個設計和《人造意識/機械姬》(Ex Machina)是可以對話的,很漂亮的後設設定。
……原本我們在地平線上移動,由此去理解和辯證一切意義,但忽然,天空被打開,原本以為的「我」,只是二維平面上一枚小棋,我們切換到棋手的世界。由低維換置進高維的視角和思考切入。
只是公布謎底時電影也要結束了,已經無聊了一個多小時。但總之,這仍是一次很特別、有很多東西可以思考的觀影經驗。
ex machina意思 在 馬立的閱聽筆記集散地- 【Deus ex machina】 ... 的推薦與評價
「Deus ex machina」是一個源於古希臘戲劇的拉丁片語,英文翻譯是「God from the machine」,維基百科的中文翻譯是「天外救星」;意思是說在故事情節中加入不可思議的救援 ... ... <看更多>
ex machina意思 在 從電影看哲學系列:甚麼是意識?Ex Machina 中的心靈 ... 的推薦與評價
即使是物理主義者也會同意這些感覺是構成人類心靈活動、意識很重要的一部分,問題只是這些感覺能否被自然科學完全解釋。這個問題,也是電影中判斷艾娃是否 ... ... <看更多>
ex machina意思 在 [動畫] 那些出來收爛攤子的"機械之神"... - 看板Suckcomic 的推薦與評價
在希臘戲劇裡,有一種角色叫做"機械之神"(Deus ex machina),
所謂"機械之神"指的不是機械做的神,而是當戲劇演不下去、收不了尾的時候,
緊急派一個角色(神?)出來解圍的橋段。
近代最有名的機械之神是出現在小說"蒼蠅王",
當主角拉爾夫被追殺到走投無路,眼看蒼蠅王的使者傑克就要取勝之際,
忽然從海上開來了一艘軍艦,把傑克那夥人給嚇到繳械投降了...
這是什麼爛結局?(所以我討厭這本書)
藤子不二雄晚年的作品"動物行星"裡面也有機械之神,
當小叮噹被尼姆格人殺到快爆的時候,忽然一群"正義的外星人"出現在頭上,
把尼姆格人全部抓起來了--這也是什麼爛劇情?
(我視之為藤子大師創作力衰退的最明顯象徵)
總之,遇到收不了場的時候,找個神出來把問題解決就ok啦!
這樣的做法是最簡單的,不過也是最偷懶最欠罵的。
今年的動畫中,搞"機械之神"搞到最明顯也最欠罵的,則莫過於Aldnoah Zero。
在AZ中扮演這個收爛尾的"神"的,是最後才出場的時臣Jr.。
時臣Jr.是個很不錯的人,各種條件都好,也很敏銳,對死金毛又不錯,
配音員還是時縞春人(啊????),問題在於這個角色在最後三話出場,
完全就是來收尾的"神"...
當麵攤黨跟白毛黨不相上下,不管哪個人贏哪個人輸都很難收尾的時候,
從海上開來了一艘軍艦...不,是從後方開來了一艘揚陸艦,
艦上坐了個時臣,把兩個人(從某種意義上)都打敗了:)
基本上這就是高山克彥收不了尾,所以才把神叫出來,
問題是時臣這個"神"顯然不夠有說服力,就跟上面那艘突然跑出來的軍艦一樣,
不只破壞故事性,更讓人看破作者的手腳。
只有構思能力不足的作者,才會用"神出場"這樣的方式來結局,
反過來說,有人到了21世紀還在搞"降神"這種花招,其編劇水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14.38.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432651192.A.C0F.html
但是最後的解決還是很突兀。
我是從基督教文學的角度來解讀的 。
其實那段的轉折太牽強了,基本上是收不了尾。
※ 編輯: jeanvanjohn (119.14.38.195), 05/28/2015 07:42: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