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咗篇抽擊素人父母荒謬的論證過程
好多讀者都有留言說退燒藥不一定要食
這是非常正確的概念,退燒藥不一定要食
其實好多藥都不一定要服用,例如退燒藥、止痛藥、鎮靜劑、通便藥、化胃氣、止胃酸、止嘔藥、止痾藥、通鼻塞藥、收鼻水藥、化痰藥、止咳藥等等,我可以舉多十幾種「不一定要服用」的藥物。
首先我們明白一個概念,就是很多藥物的作用是紓緩徵狀,對病情(course of disease)是沒有太大影響。很多時候,特別是病毒性感染,常用藥物和治療都只是支援性(supportive care),紓緩徵狀,讓病人舒服一點。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去殺死病毒 (當然有部分的病毒性感染要同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幫助)。
生病發燒時要不要服用退燒藥,完全是個人選擇,只要發燒不是太高、病人精神狀態不錯、沒有併發腦炎或小兒急驚風(febrile convulsion)的話,是可以自行考慮要不要服用退燒藥。如果服用完退燒藥令自己感覺好點、或者是發燒令自己太過不適連睡覺都有問題時,又實在沒有必要去不用退燒藥。
但是千萬不好覺得發燒發得愈高是愈好的事,如果小孩不肯進食和玩耍、精神恍惚、呼吸急速、有任何腦膜炎或腦部病變的徵狀,請立即求醫。
講完一大輪,都只是想大家明白一個概念,不要對紓緩徵狀的藥物有過份不切實際的期望,但同時也沒必要強行拒絕所有藥物,如果身體極度不適,實在無理由要強行忍受。
另,有讀者建議share這篇由台灣醫生所寫的文章,內容寫得很好,不妨細心閱讀
【兒童發燒時,退燒藥的使用方法?照三餐用,還是發燒時才用?】
看診時遇到發燒的孩子,開藥時家長常問我:
「醫師,退燒藥需要照三餐用嗎?還是孩子發燒時才使用?」
事實上,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要依照孩子的病情和家長對發燒觀念的認知程度,來決定如何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人體免疫反應機制的一個環節,不是疾病本身;發燒是人體對病菌入侵的警報器、是防衛機制,正常狀態下不會傷害身體、不會燒壞腦袋。退燒藥不能治療發燒疾病,只能緩解症狀,讓孩子舒服。
原則上,兒童發燒時不一定要使用退燒藥,使用的時機主要是依據孩子是否因為發燒感到不舒服,不舒服就用,沒有不舒服就不要用,那為何有時候醫師的醫囑會出現「照三餐或定時使用退燒藥」呢?
主要依據病情上的差異,若預期幾天內可能持續高燒造成極度不舒服,如流感、腺病毒等,可能需要定時使用退燒藥減輕孩子的不適。此外,若孩子有心臟疾病、嚴重神經學疾病、慢性貧血、代謝疾病等病史,發燒的高溫可能加重病情,則需要定時使用退燒藥。罹患腸病毒的孩子可能需要定時使用退燒藥,但用藥的目的不在退燒,而是「止痛」,減輕喉嚨的疼痛,讓孩子比較願意進食。
有熱痙攣病史的兒童是否需要定時使用退燒藥,則比較有爭議。許多研究證實,使用退燒藥不會降低熱痙攣發作的頻率,所以原則上可以遵照「發燒不舒服再用藥」的處理原則即可,但若遇到頻繁熱痙攣發作的孩子 ( 三次以上),建議定時使用退燒藥。
次要依據家長對發燒觀念的認知差異,遇到以下三類型的家長,可能需要讓孩子定時使用退燒藥:
1. 深根蒂固認為發燒會燒壞腦袋
2. 服藥不馬上退燒,就認定醫師醫術兩光
3. 理智上認同發燒衛教,但情緒上只要看到孩子發燒就焦慮到不行,不退燒無法緩解情緒
遇到以上三類型的家長,退燒的目的不是治療孩子,是治療家長。退燒的原則不是基於「醫學」,而是基於「社會學」。
退燒藥到底需不需要三餐或定時使用?建議家長可以跟醫師討論,除了病情需求外,可以藉由談話讓醫師了解家長發燒觀念的認知程度,共同討論後再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我的做法比較傾向非必要不需定時使用退燒藥,只要衛教後家長觀念上可以接受,依照不舒服再給藥的原則,一方面讓身體的免疫反應正常發揮,另外一方面可以觀察孩子真實的病程,不會因為退燒藥掩飾病情,造成判斷上的困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燒會燒壞腦子嗎? 相信大家對發燒並不陌生,但發燒不可急降溫! 吃退燒藥,躺冰枕,接著倒頭大睡一場?退燒方式百百種,但忙著退燒是最重要的嗎?別慌別慌,讓筱薇跟俐彣為大家解惑!🔜🔜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1...
febrile醫學 在 小花生與女兒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花生生病💔日記】(1y11m)🍼
#驚嚇百分百的小兒熱痙攣
初次見面的 #小兒熱痙攣
讓我一度覺得我就要失去她了...😭😭
我終於明白,為何那麼多家長在遇到心肝寶貝發生不熟悉的病症時,會急於鉅細靡遺詳細並分享。因為看著可愛的臉龐正經歷可怕的病魔時,妳會打從心底由衷的希望自己能替她受苦,並且祈禱不要有其他小朋友也正經歷這些...
小花生常常生病、感冒、發燒。媽咪我早已見怪不怪...小小年紀才1y11m,玫瑰疹、腸病毒、肺炎⋯通通都找上門過,就在六月初時才無其他病狀沒理由分別高燒三天又二次,不到一個禮拜,隨時伴來的又是一場二個禮拜的鼻涕逆流大戰,眼下看到鼻涕逆流大戰即將結束,令我聞風喪膽的卻又一場「極度高燒」。
這次的發病,可說是目為止對我而言最令我恐慌的生病事件。
明明前一刻還跟大家有說有笑唱唱跳跳之時,下一秒卻不尋常地時不時的全身性打冷顫及手腳冰冷,雖然當下量耳溫僅37.8還不至高燒,但身經百戰的我,第一直覺就是不對勁!潘女兒奴還在一旁怪我窮緊張,但果然在短短不到一小時之內,ㄧ轉眼體溫快速飆高,已經直逼39.9度。
⚠️(經驗分享)雖耳溫沒發燒,但時不時身體打冷顫和手腳冰冷,就是即將高燒的身體反應‼️
這場「終極高燒」兇猛地遠遠勝過「玫瑰疹」,
因為後勁太強,前一刻才37度,下一刻就直逼40的概念。
當下進行退燒處理,中午並帶給醫師就診後。當日晚上6:30又再次高燒直逼40度,只好先塞肛劑應急,正常藥間應隔4-6小時再用藥,避免藥效後勁的失溫。
⚠️(經驗分享)吃過藥後,藥效時間為ㄧ個小時,過ㄧ個小時再量耳溫才是最準確的體溫‼️
照道理來說應該是10:30(4小時後)才可以再次用藥,但9:00的小花生雖在床上熟睡,但嘴唇發紫並四肢冰冷且不斷打冷顫,短短3小時的時間,體溫超快速度發燒高達39.9度,(連塞劑也壓不下來),因為害怕失溫而遲遲不敢再次塞劑,雖當日中午已經就過診,此時此刻也只能再衝「急診」一次。
⚠️(經驗分享)「泡澡或溫冷水擦腿」、「貼退熱貼或冰沈」最佳使用時間為38度區間時,若已是高燒反應超過39度,效用並不大‼️
就當我們衝往急診治療櫃檯簡約體檢後,小花生還努力擠出力氣說:「護士阿姨謝謝」;等待叫號的過程讓我們稍稍有些鬆懈,正當潘女兒奴前去廁所。我一手環抱小腮紅,一邊看著號碼牌時,小花生在我耳邊輕說一句:「媽咪謝謝」後
便突然全身抽搐、
整個身體就電流般彈跳、
眼球上吊、狂流口水、失去意識般...
我慌了!
尖叫!
緊抱著女兒衝向櫃檯瘋狂求救!
我聲斯力歇的懇求:「快救她!拜託!」
所有急診室的醫護人士都衝出來幫忙,用最快的速度...
每個人馬上分批合作一人一個動作,
俐索的抽血、幫忙戴呼吸器、塞劑、按壓...
而我壓抑強忍所有不安、慌張、害怕的情緒,
不斷握著小花生的手,告訴女兒:「媽媽在、不要害怕!」
我,沒有哭。
我告訴我自己,絕對絕對不能讓我的情緒影響到小花生!
我一定要穩住當小花生最強大的靠山!
我要冷靜地協助所有醫護人員!絕對不能干擾醫護人員!
發作的時間沒有很長,
幾秒鐘的時間,卻彷彿經歷人生最漫長的一刻!
在小花生停止彈跳抽搐的那一刻,
我由衷的感謝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
如果這件事情是發生在自家,
我沒有辦法想像自己會怎麼應對⋯
這次的抽血以往都來的順利許多,因為在抽搐的過後,小花生全身的肌肉開始慢慢放鬆...反應會有些遲緩,但嘴裡還是不斷地重覆喊著「媽媽..」
醫生說這是「小兒熱痙攣」,是過於發燒的小兒反應。聽完後,我超級悔於剛剛自己在家時猶豫不決而沒有先塞肛劑再來急診室的判斷。我開始自責自己醫學知識薄弱的斷判處理😭😭😭
這是小花生第二次辦理住院,住院主因為「熱痙攣」。我一直以為我們不會再住院第二次,沒有想到居然這麼快就又來報到⋯
住院後的第一天,原本來都很平靜,小花生突然又在半夜急速燒至39度多,護士人員急忙使用塞劑後,有稍稍穩定下來...但不料約一個半小時後,小花生又開始嘴唇發紫、四肢冷冰、全身打冷顫。之後再吃紫色退燒藥水,但是等待直塞藥水這一個小時藥效發作的時間,小花生已燒到40.5度⋯
我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小花生在我懷裏「熱痙攣」的畫面,歷歷在目揮之不去是那樣無力的我。
只要再度想到這畫面,我的眼淚不斷潰堤....
不斷地禱告:「拜託!不要將她從我身邊帶走」
小花生用手擦擦我的眼淚,
看著我:「媽媽,對起」
(還牙牙學語的她,總會發不出三個詞的中間音)
我擦擦眼淚,我知道我讓小小年紀的她擔心了...
終於一個小時過後,開始用最慢的速度在退燒⋯
而這也是目前為止,我認為最可怕的發燒經歷。
(遠比生孩子還可怕😭)
-
所以我想要把「小兒熱痙攣」觀念,分享給大家,如果無意中看見我分享的人,若也不小心經歷了,那至少心裡可以有一個底。
🚼「小兒熱痙攣」時反應:
▶️ 四肢對稱抽搐。
▶️ 眼球上吊。
▶️ 流口水(口中白沫)。
▶️ 失去意識貌,但他聽的見你。
▶️ 「小兒熱痙攣」全程發作時間不會很長。
▶️ 發作完會全身無力,反射神經變慢。
🚼「小兒熱痙攣」時旁人需要的處理:
▶️ 讓患者平躺。
▶️ 頭朝側邊。(主要是不讓患者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 千萬不要去壓人中,或讓患者口咬東西。
🚼「小兒熱痙攣」,通常有幾種可能性:
▶️ 通常發生於 6個月-5歲 小兒。(好發於1y-5y幼童,一歲半為高峰期)
▶️ 遺傳。(若24小時內有第二次的熱痙攣反應,癲癇的可能性就很高)
▶️ 過於發燒的小兒反應。
▶️ 若是輪狀病毒患者也會引發熱痙攣(會上吐下瀉),就算曾經有接種口服輪狀疫苗患者有可能會得到輪狀病毒。(因為不是百分百預防)
#照片是潘女兒奴幫我們拍的
#累垮的母女
#媽咪幾近四天沒睡了
-
以下是關於其他「小兒熱痙攣」更深入的文獻分享,我覺得解釋的都非常詳細,這邊也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發燒竟然會導致全身抽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EZeNfVQDg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熱痙攣、抽搐、癲癇~究竟有甚麼差別?! 】
https://m.youtube.com/watch?v=vq6pf2tSYPM
快樂小藥師 【小兒熱痙攣 (Febrile seizures、 febrile convulsion)】
https://mulicia.pixnet.net/blog/post/4845473
febrile醫學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直線抽擊偽科學系列(三)有些人真的不適合當父母
首先先行答謝咁多位讀者朋友不介意文科生間中回帶。文科生玩玩下臉書發現上年有篇莫名奇妙的食療文章在「香港01」發放,內容嚴重誤導,更甚會危害小孩的發展和健康,實在有需要正視。
事源有個茹素媽媽的仔女各自有不同的病,媽媽認為睇醫生無用,即使女兒濕疹嚴重,一歲的兒子瘋狂抽筋(seizure)都沒有送去醫院或診所求醫。只給予子女亞麻籽油(flaxseed oil),認為脂肪酸奧米加3 (omega-3)能醫百病。由於成篇文太多荒謬的錯誤,文科生只會集中講幾個嚴重的問題。
===========背景資料=========
1. 小兒急驚風/熱痙攣(febrile convulsion) 常見於五歲以下小孩,好發於發燒的小孩,一般持續少於五分鐘。如果持續多過五分鐘或24小時內出現多過一次的抽筋便是較嚴重的複雜熱痙攣(complex febrile seizure),這是急症,需立即往醫院求醫。
2. 抽筋可以有多個成因,小兒急驚風只是其中一個,另外常見的嚴重成因包括腦膜炎(meningitis)
3. 熱痙攣一般不會有嚴重後遺症,但如果為複雜熱痙攣或經常性的熱痙攣可能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影響,研究發現如不處理複雜熱痙的話會增加日後患上腦癎症(epilepsy)的機會,風險高達10%[1]
4. 熱痙攣一般會於五歲後逐漸減少
5. Omega-3 is omega-3 is omega-3, 無論是魚油、三文魚定還是亞麻籽油,裡面的奧米加3 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高尚。omega-3 補充劑的含量比亞麻籽油高很多啊
6. 食物不會令人抽筋,食物不會令人抽筋,食物不會令人抽筋
===============================
文科生再重申一次,無知不是問題,但無知的同時向其他人推廣一些荒謬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會影響別人的話就很有問題。
另外這篇文章有位食物安全管理學碩士的營養師發表以下偉論
「真菌(Fungus)是濕疹的其中一個元兇,,菌的最佳食物是糖類(尤其精製糖,即白砂糖),所以糖份很「養菌」,使皮膚抓破後難以癒合。 」
首先,文科生不明白營養師想表達什麼,叫市民大眾戒糖份?再重申一次,人類需要靠糖份生存因爲腦部依靠葡萄糖(glucose)運作,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會透過自動調節insulin和glucagon的分泌去確保血液內有足夠的糖份作能量。如果不夠糖份會有機會出現低血糖性休克(hypoglycemic shock),有機會致命的啊。
另外,皮膚抓破後難以癒合是出現在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的病人身上而不是濕疹患者。除非該名小女孩剛好有嚴重糖尿病而又無控制,否則文科生不明白這營養師的言論有什麼適用之處。反之,這變相誤導市民大眾認為糖份是危險的!
如果完全不食任何的碳水化合物(即醣類)的話,身體會自行分解脂肪和蛋白質(肌肉)去製造能量,長遠會形成很多ketone bodies,最後或會引起ketoacidosis(非常危險啊,可以致命)。茹素不是問題,但請確保餐單有足夠營養的。
==============================
好,講完營養師,講返個茹素媽媽處理兒子抽筋的做法。雖然說小兒熱痙攣相對地常見而且很少會有後遺症,但不是所有抽筋都是熱痙攣,而未受過醫學訓練的人未必懂得分辨是普通的simple febrile seizure定還是腦膜炎引起的抽筋或者是其他腦部病變的抽筋。所以為安全起見父母當小孩抽筋時應該立即求醫,而當小孩抽筋抽很久時更加要及早求醫因爲有些複雜的抽筋需要用藥物去控制而醫生或者需要安排檢查去調查抽筋起因。
另外茹素媽媽一樣犯了很多素人父母都犯的毛病,就是將關連(correlation)當作因果關係(causation),把兒子長大後沒再抽筋當成茹素和戒奶的成果。正如之前所講,小兒熱痙攣一般五歲後會逐漸減少,你無論換個餐單做咩,個小朋友去到七歲都會好少抽筋(除非患有腦癇症)。難道有朝一日有父母餵小孩食橙,個小孩七歲無再抽筋,就是因為橙醫好抽筋?
其實整篇文章都充滿荒謬的見解和建議,不單止是這位母親,還有那位營養師的言論都有不同程度的偽科學之處。文科生沒有時間把所有的問題一一擊破,只能把最重要的幾點集中去講。但文科生很想讀者們明白的一點是,閱讀網上資訊請小心謹慎去分析當中的邏輯和合理性,如有懷疑請向專業人士查詢,如涉及醫療疾病的處理請向醫生諮詢。
Disclaimer
文科生沒有反對茹素,反對的是有些茹素者發放不實誤導的言論而這些言論或會影響其他人的病情和治療。茹素不是問題,問題是把茹素說成能醫百病,給予病人不切實際的期望。
#抽筋請及早求醫而唔係坐係床邊望住佢抽筋
#做人父母要有基本的要求
#抽筋咁多次個仔都無事係你好彩
#成篇文的醫學謬誤多到可以寫三篇文
#放過小孩好嗎
#小孩是無辜的
#stopkillingourchildren
#香港01篇文係咁出現間素食餐廳
#一切都是一門生意
Reference
Sang Hyun Lee et al: Epilepsy in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febrile seizur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81735/
Link
https://www.hk01.com/…/%E7%B4%94%E7%B4%A0%E5%AE%B6%E5%BA%AD…
febrile醫學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 相信大家對發燒並不陌生,但發燒不可急降溫! 吃退燒藥,躺冰枕,接著倒頭大睡一場?退燒方式百百種,但忙著退燒是最重要的嗎?別慌別慌,讓筱薇跟俐彣為大家解惑!🔜🔜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1. 吃退燒藥沒好,表示藥物沒效?
2. 發燒不可急降溫?!
3. 不同階段時該如何照護?
4. 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
主講 :楊筱薇。汪俐彣
內容腳本 :楊筱薇。汪俐彣
導演: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 鄭淳予。 賴通䇇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
#神經很有事 #血糖控制 #鄭淳予醫師 #發燒 #發燒處理 #體溫過高 #體溫 #高燒 #燒壞腦子 #fever #pyrexia #febrile #退燒 #發燒照護 #退燒 #退燒藥 #發冷 #發熱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疼痛專題研究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