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新聞重點》2/3
* 【中國準備運作以八天左右快迅建成專為新冠狀病毒建立的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分秒必爭,武漢火神山醫院外部已經完成,內部病房已大致底定,醫院可以容納約1000病床。歷時不到10天建造、可容納千張病床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昨天(2月2日)落成,中國人民解放軍1400名醫護人員今天起將承擔這座臨時醫院的醫療救治工作。中國空軍昨天凌晨出動八架大型運輸機,空運醫療人員和物資赴武漢協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 —BBC
Coronavirus: China set to open speed-built hospital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51349154
* 【全中國昨天新增2829例,全中國累計已確診17205例】2月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29例(其中湖北省2103例),新增重症病例186例(湖北省139例),新增死亡病例57例(湖北省56例,重慶市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47例(湖北省80例),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其中湖北省3260例)。
截至2月2日24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北京市核減3例,江西省核減1例),現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
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89583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055人,共有15270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新加坡聯合早報
* 【湖北確診病例破萬:截至2020年2月2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1177例,已治癒出院295例,死亡350例。目前仍在院治療9618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56088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48171人。 —Forbes
* 【上証A股開盤大幅下挫 三大股指跌幅均超8%】上證指數下跌8.73%,深成指數下跌9.13%,創業板指下跌8.23%。 —-華爾街見聞
* 美國累計確診9例新型肺炎:機場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在機場看到的標示,上面寫著:勤洗手是防止傳染唯一最有效的方法。 —鳳凰衞視
* 中國人民銀行:2月3日將開展史上最大1.2兆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為了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020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兆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華爾街日報
* 七國集團(G7)將進行磋商,以共同應對研發疫苗、藥物解決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機。
德國衛生部長斯潘(Jens Spahn)星期天(2日)表示,他已同美國衛生部長艾薩通電話,他說:「我們同意七國集團衛生部長應該舉行一次電話會議,商討共同應對這個問題的措施。」—法新社
*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王煒昨天(2日)說,目前已初步篩選出三種治療藥物,在細胞層面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其在人體上的作用有待臨床試驗。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已初步篩選出三種治療武漢肺炎藥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203-10258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說,中國因應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措施比過去透明,但他表示,北京至今仍未接受美國協助的方式,尚未回應。
奧布萊恩星期天(2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手法肯定比過去更透明化。我們對此表示贊賞。」
但他也指出,中國尚未沒有回應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美方其他衛生專業人士提供協助的合作方式。—CBS
* 中國數家券商日前表示接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通知,2月3日起暫停融券賣出業務,並控制融券業務新增規模。
中國多家券商收到通知 今起暫停融券賣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203-102586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附近今天(3日)凌晨發生5.1級地震,所幸未接到人員傷亡的報告。
成都5.1級地震 有市民逃生不忘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203-10258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8名非法移民被困冷凍火車遇比利時警方解救】比利時警方在一輛冷凍大貨車內,成功解救8名非法移民。據悉,比利時海爾市警方2月1日夜間接到電話,報警男子聲稱自己與多名非法移民被困在一輛冷凍大貨車內,通過科技手段,海爾市警方成功定位到車輛所在地,2月2日清晨6點15分,警方發現一輛西班牙牌照貨車,隨後在消防部門的配合下,警方成功打開貨車門找到8名因低溫已經反應遲鈍的非法難民,警方隨後將他們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其中6人在治療後被警方帶走,另有2人仍在治療之中。截至目前,調查人員尚未公佈8人的具體國籍,貨車司機仍在逃逸之中。
2019年10月23日,英國警方在一輛冷凍卡車內發現39具越南籍非法移民屍體,此案震驚全球。—Euronews
* 【中國醫學院士鐘南山談疫情死亡率:鐘南山:目前確診病例病死率大概是2.3%、2.4%,因為患者集中,武漢病死率要高於外地。但不應該因為病死率低,就放鬆警惕。總的來說,與H7N9、MERS、H5N1相比,病死率相對低,但比普通的流感高。—財新網
* 【無症狀潛在感染源難以識別 專家:有必要重新評估疫情傳播動態】德國慕尼黑出現的七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中,全是同一家公司的職員,而感染源頭相信是該公司一名上海職員。這名職員到訪慕尼黑時毫無感染症狀,但在返回中國的航班開始感到不適,四天後成了確診病例。此案例顯示病毒可能在潛伏期就開始傳播,專家認為,要更好的防控疫情,必須重新評估當前疫情的傳播動態。—新加坡聯合早報
* 【多家航空上月23日至28日 近萬次往返中國航班停飛】受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從1月23日至28日期間有多家航空公司近萬次往返中國的航班停飛。其中,92%往返武漢的定期航班暫停。分析認為,此次疫情將無可避免地對旅行模式和行程造成嚴重中斷。 —新加坡聯合早報
* 【中國央行聯合四部門 出台30措施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在中國市場重開並可能迎來大跌的前夕,中國央行聯合四部門昨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維護金融體系穩定並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包括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專項再貸款資金,並下調貸款利率等。—新加坡聯合早報
* 【黃岡恐成「第二個武漢」】毗鄰武漢的黃岡疫情嚴峻,恐成為「第二個武漢」,當地2/1日祭出限制人員出行的禁足令,337名官員則因防疫不力遭處分。—新加坡聯合早報
* 【歐洲歷史上的今天】1809年2月3日,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孟德爾松出生。費利克斯·孟德爾松是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生於德國漢堡的富裕家庭,逝於萊比錫。孟德爾松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難得的全能型天才,身兼鋼琴家、指揮、作曲家、教師等多重身份。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創作極為豐富,在他活著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當時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羅曾稱他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的作品風格富於詩意,曲式完美而嚴謹,但是他的音樂還是屬於浪漫樂派,這些音樂抒情、優雅與乾淨,清楚地運用管弦樂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夢〉序曲》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描繪神話仙境提供了先例。他獨創了無言歌的鋼琴曲體裁,對於標題音樂和鋼琴藝術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啓示價值。他的審美趣味和創作天才都深刻的影響了後來的浪漫主義音樂。—Euronews
*川普昨天連發三條推數落布隆伯格:你們看到的很多廣告都是mini布隆伯格花錢買的,他贏不了的,這就是浪費錢。但是布隆伯格可能會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操控選舉,讓桑德斯敗選。mini布隆伯格還要求在參加民主黨總統辯論的時候可以踩在盒子上增高。這是很不公平的!mini布隆伯格還是假新聞的一部分。彭博社部不報導他(報導他實在太無聊了),也不報導其他民主黨參選人。只報道川普!聽起來很公平,他們全是假新聞!所以沒人相信他們。
川普在推文中給布隆伯格一個的綽號mini Bloomberg 。指他的身高。川普身高1.92;布隆伯格1.76。
g7色彩管理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習近平出訪羅馬將見教宗? 台外交部:教廷否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將出訪意大利,有媒體猜測習近平是否會與羅馬天主教教宗見面。台灣外交部說,教廷已公開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安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歐洲,預計本月21日到24日訪問意大利,有意大利媒體和中梵分析人士猜測,習近平訪問羅馬時,很可能順道訪問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見面。
對此,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12號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幾天前教廷方面已經公開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外交部會持續關注這個案子未來的發展,也會跟教廷方面繼續保持聯系。”
那麼習近平會否與其他教廷高層會面?李憲章表示,外交部與教廷溝通管道暢通,但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強調,台灣會全力鞏固與教廷的邦誼。
李憲章指出,教廷去年9月22日與中國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後,當天即由國務院院長帕洛林樞機主教發表聲明,強調該協議目的在牧靈。
當被問到教宗計劃年底出訪亞洲,是否可能訪問台灣這一問題時, 李憲章說,台灣多次在不同場合表達誠摯歡迎教宗訪台,副總統陳建仁去年出訪教廷,也當面邀請教宗訪台。教宗在全球牧靈行程非常滿,要配合教宗時間,駐處會持續表達熱烈的期待。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12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認為,習近平會否與教宗見面,要看雙方關系是否已經水到渠成。“偷偷摸摸”見面的可能性非常低。
張家麟說:“如果習近平要到梵蒂岡,對梵蒂岡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會大肆的報導,因為這是官式的拜訪,不太可能私底下接觸。”
台灣學者:習近平訪意是為中美貿易戰添籌碼
媒體報導習近平此行出訪歐洲先去意大利,再去法國。
張家麟認為,教宗對習近平而言雖然重要,但重要性有限。反而教宗對“中華民國”比較重要。何況中美貿易鬥爭激烈,習近平當前優先要處理經濟問題,意大利又是全球七大貿易強國(G7)之一。
張家麟說:“這個問題是相當緊急的,因為美國特朗普現在是到處圍堵、煽風點火,美國最近還(施壓給)德國,說你德國不要跟中國走的太近,在5G系列產品上不能跟中國維持太緊密的經貿關系。習近平到意大利、羅馬,絕對見的是最高領袖,去討論‘一帶一路’的可能性相當高。”
日前教宗指派特使、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費洛尼樞機主教訪問台灣,參加台灣天主教會所舉辦的“第四屆全國聖體大會”,並晉見總統蔡英文。
張家麟說:“前一次同樣性質的台灣主辦的天主教全球主教會議,梵蒂崗派來比較政治色彩部長的樞機主教,這一次派的是宗教部門的樞機主教,就是教宗把跟台灣的關系定位為宗教關系而不是政治關系。”
張家麟說,這是否意味教廷去年與中國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後,和台灣的關系有所變化?這值得觀察。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夏小華台北報道 責編:陳美華、申鏵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g7色彩管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能源系列報導
加拿大杜魯道政府上台之後,正式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當年加拿大也曾加入了京都議定書,結果最後退出了。這一次,加入了巴黎氣候協定之後,加拿大開始進行對於所有能源政策的重新反省。
目前加拿大的人均碳排放量,直逼美國。
加拿大大力開發水力發電,水力發電占整個加拿大的所有發電量64%,減半煤炭發電是此波能源改革的重點,難得的是加拿大本身產煤,卻卻二氧化碳排放有高度地球公民意識。
加拿大認為使用煤及另一個自產的高污染油砂,是加拿大對地球所做的破壞。煤炭火力發電廠決定把現在占比6.5%要減半只有3%。
反觀台灣現在煤炭發電廠,在台灣發電比例裡這三年從40%升至50%,而且毫無愧疚,繼續興建煤炭火力發電廠,未來上看發電比60%。這是台灣和全世界,重視全球暖化國家裡頭,相反的道路。
另外加拿大也推出「排碳稅」,目前排碳稅是6.8歐元,到2020年起要增加至34歐元,逼迫所有的工廠,面對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節能減碳。
=======================
如果要替每一個國家塗上顏色,面積最大的色塊不是加拿大,而是俄羅斯,但是如果可以替每個國家,地底下的天然資源塗上不同顏色,那麼加拿大絕對有最華麗豐富的色彩
(節目旁白:在能源方面加拿大真的是得天獨厚,我們生產大量的能源,不但跨所有提到的類型提及,還要再加上幾種結合起來,我們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
不但天生就是高富帥,而且還是能量飽滿的肌肉男
(節目旁白:加拿大擁有全世界目前第三大的石油儲量,包含重油和常規石油儲備總量,差不多是1740億桶原有的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
加拿大是世界五大能源生產國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國。因為加拿大的問題
和所有大富豪的問題一樣,不患寡而患不均,除了石油之外,加拿大也擁有豐富的天然氣
(節目旁白:它是全世界第三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但是天然氣預計未來將會減產,加拿大境內龐大的頁岩氣儲量,將會逐漸取代天然氣)
加拿大高達96%的能源總量出口到美國,提供美國市場三分之一的能源需求,但是這個近水樓台的優勢,從美國開始大量開發頁岩油和頁岩氣之後,正在迅速消失
過於依賴美國出口市場,促使加拿大必須著手進行能源出口多元化,開發新市場是加拿大能源經濟轉型當務之急。
很難想像,加拿大仍然要花費139億美金進口能源,它既是全球煤炭和石油市場的供應商
也是大宗客戶。因為加拿大97%的儲油來自油砂,一般煉油廠無法處理加拿大產量最大的油砂
(節目旁白”油砂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這個提煉程序比一般石油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所以經濟效益相對較低)
加拿大近80%的排碳量都來自能源工業,油與砂經過提煉分解之後,會留下大量的瀝青和粘土泥,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這是加拿大紀錄片「洞的故事」(Hole Story )的片段,油砂提煉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難以想像)
油砂提煉的排碳量是一般原油的 3 到 5倍,能源相關工業消耗五分之一的加拿大能源需求總量,只有3600萬人口的加拿大,寒冷的氣候和高水平的生活條件,卻是全球第七大能源消耗國,人均排碳量直逼美國
(新聞片段:加拿大成為第一個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
(加拿大的環保署長Peter Kent:加拿大將朝著有法律約束力的減碳協議,讓我們可以繼續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成長)
所以不難了解,加拿大為了不願支付,達不到減碳標準的巨額罰金,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
(新聞片段:根據衛報的報導,目前加拿大的排碳量高於「京都議定書」所要求的23%,僅次於美國和澳大利亞,人均排碳量是全世界最糟的污染國之一)
一直等到2015年10月杜魯多勝選出任總理,加拿大才重新回到COP 21 簽署了巴黎協議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加拿大很樂意在COP 21 扮演一個具有建設性的角色,我們的代表將致力達成一個雄心勃勃的協議)
加拿大希望藉此抹去,排碳大國和污染土豪的形象,希望能夠在2030年之前,達到減碳30%的目標
(新聞片段:賈斯丁杜魯多制定了未來的作法,將從2018起徵收每噸加拿大幣10元(6.8歐元)的排碳稅,逐漸增加到2022年每噸加拿大幣50元 相當於34歐元的排碳稅)
民調顯示雖然有77%的民眾支持減碳,但是隨著各省份不同的天然條件和工業背景,對排碳稅的反應是兩極化的支持或反對
(節目旁白:正如同人口的分佈,加拿大驚人的天然資源毫不平均地分布在各省份與領土之間,有充分資源可以自給自足的地方,偏偏不是那些對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地方)
魁北克省早在2013年就設定排碳量的上限,安大略省也隨後加入,英屬哥倫比亞省
則從2008年起開始徵收排碳稅,但是艾伯塔「黑金之省」(Alberta )的周邊四省
則反對徵收排碳稅,當地省政府和石油公司連袂對聯邦政府施壓,強勢要求擴大興建液化天然氣輸送管和輸油管,促進油砂出口和增加產量,國家能源局預測到2040年,加拿大原油產量將增加56%,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預計成長22%
(節目旁白:所以我們迫切需要一個以上的客戶,加拿大如何?但我們要怎麼賣給自己?)
很難想像怎麼賣給自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簡單來說,如果同樣的石油天然氣可以出口賺兩倍的美金,為什麼要殺價賣給本國同胞
(節目旁白:我們在這張地圖上,可以看見輸油管從艾伯塔省的省會Edmonton運往美國)
動之以情全國團結的口號,怎麼比得上大筆誘人的美鈔,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造成國內很大的衝突,於是制定了國內統一油價,內銷與出口的差額部分以出口稅達成平衡,油氣儲量豐沛的加拿大,2015年化石能源的生產比例高達73%。電力結構的分配,各省之間也大不相同,8%的煤炭發電集中在黑金省份地區,只有沒有其它資源的安大略省選擇以核能發電。2017年全國64%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加拿大水電產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地廣人稀 車大路寬的加拿大,人均電力消耗為全球平均的5倍,甚至超過美國人均消費量的18%
(魁北克水力發電廠效益管理主任Michele Labrecque:地熱和沼氣發電的限制和風電與太陽能的問題是一樣的,它們目前都比較昂貴)
水電無疑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再生能源,全國一共有480座水力發電廠,魁北克省是水電工程的先驅
(魁北克水力發電廠能源生產經理:目前以風力發電的電力成本要比水電昂貴很多,現在的風電每度的成本要超過10分加幣,而且還是風電田區就蓋在用電區旁邊的時候)
魁北克省南部海灣區的水電,每度電費只要1.5分加幣,加拿大雖然有開發太陽能的空間條件,但是面臨著同樣昂貴的系統整合問題
(魁北克水力發電廠能源生產經理:例如在安大略省消費者要支付每度44分加幣到80分加幣
,來承擔整合光伏電進入電力系統的費用,在德國我們所講的光伏電差不多每度60分加幣
這讓大舉發展太陽能的國家,要面對電價飆高的狀況)
擁有蓄水池的水力發電廠,也填補了風電和太陽能靠天吃飯的不穩定性,因此加拿大未來再生能源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的比例維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原來只有6.5%煤炭比例將會減半,加拿大沒有全國統一的電價,憲法將開發天然資源的權力委託給各省,大多數省份也擁有並經營在地的電力公司,聯邦政府主要負責跨省和國際貿易的監管,以及各種能源規格的標準化。
全球氣候變遷恐怕不在這兩位好朋友G7的議程裡,高富帥的肌肉男,如果決定要環保減碳
就像好人好事代表一樣,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功德無量
g7色彩管理 在 你們知道GMI、G7及Fogra 認證機構嗎? 他們對包裝的色彩 ... 的推薦與評價
你們知道GMI、G7及Fogra 認證機構嗎? 他們對包裝的色彩管理、製程、品質訂定測量標準,並且稽核測量,使泰客環保包裝提供優質、有標準化程序的印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