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PCOS)是肥胖的果不是因‼️不要再把變胖的原因怪在多囊了😂]
記得之前有個女明星短期內爆肥,說是「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PCOS),所以半年體重暴增」這樣的報導完全就是倒果為因,其實 #多囊性卵巢就跟第二型糖尿病一樣,是 #自己的飲食跟壓力造成的,而其中關鍵在腸道菌的結構改變。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臨床表現非常複雜,主要有三項,包括排卵功能異常、多囊性卵巢及雄性激素過高,只要這三項當中有出現兩項,且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就可以確診。過去認為PCOS的核心是胰島素抗性的產生,現在發現只是多個原因之一。
今年一篇回顧研究闡述了PCOS的機轉,包括 #腸道菌結構異常,造成的 #胰島素抗性、 #過多雄性素血症、 #慢性發炎、 #代謝症候群,而造成多囊性卵巢的形成。
研究發現這些多囊性卵巢患者的菌相,有幾個異常:
1️⃣物種多樣性下降導致熱量加倍吸收(energy absorption)
之前的文章常聽到多樣性/豐富度下降的菌相,常出現在肥胖者,就是某些對碳水化合物跟熱量吸收特好的「胖子菌」佔了大多數,造成脂肪儲存加快。
2️⃣短鏈脂肪酸代謝路徑受阻(the pathways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
短鏈脂肪酸是益菌的代謝產物,可以調控肝臟跟肌肉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 ),這個受體跟血糖的調控有關係,常被運用在糖尿病相關藥物,腸道菌異常的人會出現肝臟跟肌肉的 #胰島素抗性,也會使短鏈脂肪酸代謝出現異常—>食慾刺激荷爾蒙appetite-stimulating hormone (ASH) 下降⬇️—>雄性素(Androgen)不正常升高⬆️⬆️。
3️⃣脂多糖途徑影響(lipopolysaccharides,LPS)
高糖高脂飲食或是壓力造成富含LPS的格蘭氏陰性菌增加,造成一連串發炎激素分泌,產生胰島素抗性跟身體的慢性發炎,從而產生了多囊。
4️⃣膽鹽跟膽酸過多
PCOS腸道菌分解動物性脂肪跟蛋白質中的膽鹽跟膽酸,會變成三甲胺(TMA),經肝臟代謝成TMAO(氧化三甲胺)就是造成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產物。當會製造三甲胺的菌不正常增加,就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幅增加,這也就是為何PCOS跟冠心症有極大關聯。
5️⃣腸道壁的滲漏
研究發現PCOS的人,因高脂高糖跟肥胖造成的好菌下降,使腸道壁的完整性被破壞,導致更多內毒素可以跑到血液中促使了全身的發炎反應。
6️⃣失衡的腸-腦 軸
研究發現PCOS的人常合併憂鬱、焦慮等等身心症狀,起因為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跟腸道互相影響的關係(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許多神經荷爾蒙是由大腦跟腸道互相作用,若是飲食跟壓力造成腸道菌的失衡,便會影響到腦相關荷爾蒙,還有不孕症(例如免疫T淋巴球的比例失衡)。
因此我在臨床上都會衛教PCOS的病人,一定是因為某一段時間的不良飲食跟壓力,大大破壞了妳的腸道菌結構,經年累月的相關發炎跟賀爾蒙異常、脂肪堆積,導致了最終多囊的產生, #腸道菌的異常是可逆的,只要認真的健康飲食的改變,千萬不要「自以為天生多囊」就自暴自棄,多囊是一連串飲食壓力的結果,臨床上很多人在飲食改變期間突然懷孕,才發現原來多囊早已消失😊
#多囊性卵巢是飲食可逆的
#許多不孕症也是
Reference:
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 2020 Feb; 80(2): 161–171.
gamma多樣性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農業化學系徐駿森教授團隊發現原核生物亦存在PAR修飾 榮登Nature Communications】
徐駿森教授研究團隊以結構生化學解析並首度證實原核生物內具有poly-ADP-ribosylation之轉譯後修飾系統存在,顛覆教科書上與一般學界的認知。此研究成果於今(108)年4月2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蛋白質轉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是生物體依循中心教條(Central dogma)產生蛋白質後,經由在蛋白質上進一步化學官能基修飾,來增加此蛋白的功能性以及生理調節的多樣性。有一些病原體也會釋放特殊酵素並對宿主的蛋白進行轉譯後修飾,進而調控宿主代謝甚至造成危害。
腺苷二磷酸核糖基修飾(ADP-ribosylation)為酵素催化型,可將一個或多個ADP-ribose接到特定蛋白質上的重要轉譯後修飾。例如相當著名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具有ADP-ribose轉移酵素的活性,將宿主重要的EF-2 (elongation factor-2)蛋白進行ADP-ribosylation後,使得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受阻而死亡。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修飾(poly-ADP-ribosylation, PAR)則是在蛋白質上合成出一串的ADP-ribose聚合物,在醫學上時常與DNA修復機制有關,因此也涉及到許多疾病與癌症的治療。由於PAR相對複雜,教科書以及目前學術界認為此轉譯後修飾只存在於真核系統,換言之,過去普遍認為細菌並無PAR修飾。
國立臺灣大學徐駿森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主題有一部份在於辨識ADP-ribose的蛋白模組,其中一種蛋白質家族稱為macro domain,有一些macro domain 經演化後也發展出ADP-ribose相關酵素催化的功能。在一種名為抗輻射奇異球菌(Deinococcus radodurans)的嗜極微生物中,發現有此蛋白質家族成員存在,後續命名為DrPARG。此細菌在1956年於gamma射線滅菌處理過的肉罐頭中被發現,以可承受至少高於人類1000倍致死量gamma射線而著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蛋白質晶體學解析發現DrPARG蛋白折疊具有一典型的macro domain構造,然而進一步觀察與結構比對發現,在受質結合區域並不如目前認為是絕對外切糖水解酶的細菌型PARG,會有一個明顯的ribose cap存在。根據結構分析,整個DrPARG雖不像人類PARG來的龐大且複雜,卻同樣有機會可容納poly-ADP-ribose為受質,因此推測DrPARG可能具有內切糖水解酶的能力。
由於PAR經內切酵素處理若時間過久,仍可能變成單一的ADP-ribose,於是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實驗使得被切下來的PAR可以與酵素分開,再加以生化與質譜方法確認。經過酵素動力學與活性分析,證實了DrPARG確實具有內切糖水解酶功能。接下來思考的問題為此細菌內是否因為具有PAR修飾,才需要有內切活性的酵素?又倘若PAR確實存在於抗輻射奇異球菌,這樣的分子機制是否和抗輻射等逆境有關?
為了獲得充份的證據來推翻過去教科書上的說法以及目前學界普遍認知,研究團隊開始著手利用特殊抗體與結合試劑用以測試PAR的存在,得到令人興奮的初步證明後,接下來需要提供更多與更仔細的證據。研究團隊將合成PAR所需受質NA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額外添加至培養液中,菌體內 PAR也隨之增加。同時利用Biotin標定之NAD+證明,此外源受質可修飾加入在PAR上。此外將DrPARG的基因剔除掉後,也可觀察到PAR在菌體內累積。而DrPARG 基因剔除的突變株在輻射照射後,生長以及DNA修復能力都較野生型來得差。接著利用質譜的鑑定以及人類PARG酵素抑或DrPARG重組蛋白的降解處理,在在顯示抗輻射奇異球菌具有PAR的轉譯後修飾。
此基礎研究除了對於微生物轉譯後修飾開拓了新的領域外,也可能提供未來抗菌藥物開發的新途徑。論文全文現已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由卓昭成、簡嘉佑、邱奕志、林孟萱及徐駿森教授共同完成。同時也獲Nature Research Microbiology Community 邀請撰文報導並為社群成員。徐教授也特別指出,要證明一件過去大家都不這麼認為的事實,需要提供更多證據以及利用跨領域的技術合作才能達成。因此除了感謝農業化學系/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生化科學所長久以來的研究環境與人力儀器支持外,也特別感謝植微系在研究過程中的協助,使得這樣的嶄新觀點可以被頂尖期刊接受。同時也感謝臺大、以及科技部對此項研究的支持。
文章標題為「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poly ADP-ribosylation in the bacterium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153-6
#NTU #農業化學系 #徐駿森 #科技部
#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 #生化科學所
gamma多樣性 在 高曼資本Gamma Paradigm Capital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後續探討- 多樣性近期的. +2 · 7 Likes · 高曼資本Gamma Paradigm Capital, profile picture ... ... <看更多>
gamma多樣性 在 海岸天然林的生物多樣性(α, β, γ層次)-鵝鑾鼻公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海岸天然林的生物 多樣性 (α, β, γ 層次)-鵝鑾鼻公園. 61 views 11 months ago. 臺灣山林復育. 臺灣山林復育. 818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