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學 | 企業數位轉型需要的人才及能力
1/24 (日)下午 互聯網大學邀請了 — 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總經理 吳建宏先生 與我們分享「企業數位轉型需要的人才及能力」的議題
IBM 的策略顧問致力於,運用AI、混合雲、諮詢服務來解決企業的問題、協助企業轉型)
/
ㄧ、你如何定義「數位轉型」?
我所定義的「數位轉型」主要分成工作方式的轉型、工作流的轉變。
1. 工作方式的轉型|遠端工作、協作工具的興起
隨著疫情加劇,讓人們開始「遠距學習」、「遠端協作」的旅程,學習如何使用線上協作工具,例如:Slack、Jandi、zoom、google meet等等,甚至是使用線上學習平台學習,例如,Coursera, Udemy, Hupspot, google analysis academy, Lynda,Hohaw等等,都是需具備的能力之一。
此外,在遠端工作、團隊成員多元的情況下,更不能忽視語言溝通的能力
(最基本的就是英文溝通!如果連最基本的溝通都達不到,就算有再強的技能,也很難拿到offer)。
2. 工作流的轉變|從瀑布流轉變為敏捷式專案執行
先前看過一本書 <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書裡提到現在越來越多團隊在產品開發上,選擇使用「 sprint 衝刺計畫 」,而非瀑布式工作流。
若使用先前的「瀑布法開發法」就必須透過 — 計畫、設計、發展、測試、維護等從上而下、step-by-step 傳統作業流程。
但是,若團隊使用「敏捷式開發法」,就可以透過五天的衝刺計畫,發展出一項專案產品。
p.s.不過因為隊員必須在計畫執行中聚在一起、空出五個整天(排除其他工作),所以我認為不太適用於遠端工作中!
以下是「敏捷式開發法」的周行程範例!
星期一|說明衝刺計畫的流程、設定在計畫內要解決的問題、畫出產品及顧客的關係圖、請教專家、選定目標
星期二|隊員示演理想的解決方案、畫出方案草圖
星期三|選出或溝通出最佳解決方案、試畫製分鏡腳本
星期四|隊員分工(包含製作者、整合者、促進者、資料收集者、採訪者等)、製作原型、試運轉
星期五|與五個潛在顧客進行訪談
(p.s.如果對「敏捷工作術」感興趣的話,<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書裡頭有更詳細的案例解說!)
/
二、IBM 所定義的數位轉型(圖二+圖三)
The Cognitive Enterprise
1. 文化
(1)Culture
* 是否能接受「Agile」?如何更敏捷的決策?
(2)Skills
* HR數位化
* 以技能評估 candidate 是否合適這個職缺?
(3)Ways of working
* 思考方式|設計思考力
* 工作環境|共同工作空間
*
2. 平台
(1)Enterprise strategy platforms
* 協助客戶形成生態圈
* 將 Business Model 加入 API 的元素
(2)Industry platforms
(3)Cross industry platforms
(4)Enterprise enabling platforms
3. 流程
(1)Front-office processes
(2)Back-office processes
* 流程數位化
* 協助中小企業貸款,量數最多的案件是中國信託,因為他讓流程線上自動化(RPA),鼓勵客戶線上申請、機器人自動審核
(3)Decision process
4. 科技
(1)AI
(2)Blockchian
(3)Automation
(4)Internet of things
(5)5G
(6)API
5. 數據
(1) Proprietary data
(2) Licensed data
(3) Public data
(4) Custom
(5) Legacy
6. 應用系統
(1) Cloud native
(2) Digital
7.基礎架構
(1) Public
(2) Private
/
三、在數位轉型下,我們需具備的能力?(圖四)
/
四、Q&A section
1.去年IBM在「雲端金融論壇」提到未來的金融趨勢有 — 開放銀行、金融上雲、純網銀,那麼透過 IBM garage 實行敏捷創新、敏捷AI 、敏捷上雲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因應?
A : IBM 會以「成本效益分析」、「法律問題」、「雲端的預算」的角度出發做思考。
2. IBM 會希望員工跨部門輪轉嗎?
A : 未來希望人才往「ㄆㄞ型」前進,所以部門員工輪轉的方式會是「部門的輪調」或「不同專案間的輪調」。
3. 如果幫助客戶的服務成效不彰時,會有什麼應對措施?
A : 雖然可能出現不被客戶信任的情況,但可藉此學習、避免下次出現類似的情況。
#ibm #learn #digital #xchange #taipe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呂聰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自動點名---Google Meet Attendance List 2.自動加入---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 3.分組功能---Google Meet 分組 by 胡浩洋...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Thekitty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呂聰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詢問] Google Meet免登入免允許直接參加 的評價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外掛,不用擔心老師沒 ... 的評價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免手按!自動加入外部來賓 的評價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純分享Google Meet 自動接受加入擴充功能- 德明財經科大板 的評價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google meet麥克風一直自動關閉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有跟skype一樣自動接聽影像的app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政府唔緊張我們的健康,但好在意個「健康碼」!
這個「健康碼」,和抗疫無關,只是配合香港全民檢測,造成香港DNA數據庫,亦即大陸的社會信用系統。
大陸的城市,已在推行這個計畫,香港不能獨善其身。
大陸人最討厭香港人那種,和大陸人不一樣的姿態。他們認為,即然香港已經回歸,香港也只不過是大陸的一部份,香港人驕傲些什麼的?
只有邱騰華不同意。
邱騰華局長說:
Made in Hong Kong就Hong Kong, China就China;
一件加拿大製造的產品,會寫成Made in US嗎?
他將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比喻成加拿大和美國的關係。
Hong Kong is not China!
這幾年來,香港人的抗爭,多少人流血,多少人流淚,多少人入獄,多少人死亡,多少人遠走天涯……都是為了這句話:
Hong Kong is not China!
香港義士們的抗爭,由一個現職的問責局長來總結。
疫情會持續下去!
林鄭誓不封關,還開放機場給大陸人轉機,借香港名義,轉機到世界各地。
因為這個武漢肺炎病毒,真是好使好用。
年多來,無法止息的示威遊行;
反政府的集會;
街頭暴亂;
過百萬人的上街;
北京最介懷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七一大遊行;
延期一年,違反《基本法》的立法會選舉;
未來幾項重要任務,全港全民檢測,健康碼,個人數據庫,港幣數碼化,配合國家的大數據分析……
這些本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都一一落實搞定。
就全賴這個肺炎病毒,所以說,林鄭政府,怎捨得疫情完結?
當前完成了立法會選舉延期一年的任務,疫情可以稍微放緩,下一波高峰,應該在推行全民檢測和健康碼的時候。
這些政策,遇到阻力,便將每日感染人數扯高,大家又乖乖的合作。
疫情,是最好的行政工具。
林健鋒代表工商界,李慧琼代表的建聯,已經在搖旗吶喊,沒有健康碼的市民,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能進入商場、餐廳,要接受種種限聚令,要在家上課上學,因為他們沒有健康證明。
務求造成錯覺,工商界和打工仔,都要求政府,用健康碼分別「健康」和「非健康」的市民。
政府從善如流,用行政手段,將市民一分為二,限制不接受政府檢測的市民日常生活,做成不便。又放風使用健康碼的健身室,可以提早正常營業。
政府和保皇黨,正在合演一場大龍鳳,務使這個「社會信用系統」如期推行。
這個病毒,真是天降貴人給林鄭,協助她施政上過關斬將的。
這個病毒很功利,很醒目,很林鄭,很建制思維。
它只殺死老人家,長期病患者,不曬太陽的衰弱人士。
年輕人,壯年,患了很快康復,你看看麥德羅,鄧達智,感染瞓完幾日,又紮紮跳。
但老人院那些院友,糖尿病,腎病患者,一染就死。
那種低級思惟,陳健波價值觀的,凡沒用的,阻住社會,拖住社會,沒有經濟效益的生命,這個病毒幫你清除。
全世界的藥廠專家,在試驗疫苗,臨床的,都試在十八至五十五歲的人身上。
他們的目標很清楚,要這些壯年人不再成為帶菌者,病毒傷不了這個年齡層的人,但他們會成為帶菌者,傳染給他們接觸到的老人。
功利上看,病毒是用來清理老人,長期病患,和不應該生存的社會負擔。
這不是當年希特拉的優生學思維?
這樣的病毒,怎會是自然界的產物?這樣的價值思維,不正是目前社會的歪風?
著眼的,是眼前的功利!
當年港大周永新教授,研究全民退休保障計畫,認為要老有所依,政府需要開展工作,連林鄭冷眼,傲慢的問:
錢從何來?
這就是今日政府的價值取向,也是陳健波說的,年輕人阻礙他的收成期。
今日香港政府,由一群,年年考第一,自認學歷高的菁英在施政。
在中華文化中,做學問,只有一個目的,是為政,服務社會。
孔子之前,春秋時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
讀書人,稱為「士」,用現代的說法,是知識分子。
中華文化,對士的要求和期望很高。
士,不是在學校考第一,拿了什麼學位,讀了什麼名牌大學,或在大學找個什麼安全位置,做做研究,教教書,搞下人事,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就叫「士」。
孔子的學生子張,在孔子死後,承傳孔門的責任,繼續授課,《論語》第十九篇記述,他對士的要求,有四大條件:
子張曰:
士,見危致命,
見得思義,
祭思敬,
喪思哀,
其可已矣。
一個讀過書的人,見到社會,時代艱難的時候。會自動的走出來,挑起這個責任。
見危致命,準備將整副性命,交給時代了。
黎智英沒有進過一天學校,沒有什麼學位;周庭也不像林鄭,年年考第一。
但他們都是士。他們和中國歷朝的知識分子一樣,時代艱難,國安惡法在前,黎智英沒有繼續做他的富豪,躲去台灣(他有很多地在內湖),繼續主理他的《台灣蘋果日報》;或去加拿大小鎮,和親人隱居;也沒去巴黎,陪妻子兒女讀書。
他有很多藉口離開香港。
廿三歲的周庭,也沒有像其他廿三歲的少女,在發她的白馬王子荳牙夢,想像結婚、生子、做母親,去日本泡溫泉。
她在危難時嫁了給香港。
他們可以和你我一樣,找到不同的借口,為自己的生涯打算,但他們是「士」,中華文化的士,見危致命,不可為也要擔當,將生命交給了時代。
他們和文天祥、譚嗣同、黃梨洲、顧亭林一樣,將生命交給社會。
他們和香港無數的年輕人一樣,他們都是士,沒有年年考第一,但卻是讀書人,沒有畏縮,因為這是做學問的初心,是時代的責任。
見得思義。
義者,宜也。是恰當的。
一個讀書人,一個士,得到任何利益,第一時間應該考量的,是問自己,是否應份得到的?
末世時候,金權勾結,今日香港,官商鄉黑,官員和企業,官僚和議員,家屬和企業,警察和黑幫,親屬交結,利益輸送,看看鄭若驊……
一般人生活艱難,玩弄權勢關係的,遍地黃金……
這個時候,見得思義。香港,是考驗人性的時代道場,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要每天問自己,這是否你所應得的?
這是一個士的基本反應。
祭思敬。
祭,不單只是宗教上,鬼神上的拜祭。
祭泛指對一切形而上,天人之間的宇宙規律,有一股敬意。
宇宙運行,有一股不變的規律。
陽盡陰生,陰盡陽來,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所以,一年有春夏秋冬,人間是物壯則老,時代是盛極而衰。
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離,凡美好的都會朽壞,擁有過的都會失去。
但不需要為這難過。
孔子說:
陰陽不測之謂神。
如果陽是好的,陰是壞的,什麼是好的壞的,你永遠不知道。什麼際遇才是真好?什麼才是真壞?
神,是莫測,根本不知道的意。
少年貧困,衣食奔波,才培養出踏實感恩的性格,一生知足安穩。
家庭疼愛,父母蔭護,學業一帆風順,學歷高,人氣傲,人生上少少逆境,便覺苦不堪言。人事上稍稍不順,就是生不如死。
敬,才會尊重這個宇宙規律,才能享受這個高低多變的人生。
喪思哀。
喪,狹義來說,是指我們說的白事。但《禮記》說的喪,廣義的,包括了時代的失敗。
一個士,讀書人,對時代的失敗,應該有自發的悲憤;黑白顛倒,正義不張,有種責任的痛思。
看看今日的香港,稍稍接受過基本中華文化教育的,對時代的失敗,都有莫名的悲憤。
子張說:
其可已矣。
一個知識分子,一個士,具備了這四點原則,也算是可以了。
https://youtu.be/uP5ZYzMFGgc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0.28 德國 ※
未來職場:我的同事是機器人?
數位化和人工智慧已經大幅改變職場型態,自動化設備正在取代部份職務。有些學者預言,在可預見的未來,有些行業可能自此消失;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預言太過誇張。
不可否認的是,電腦、機器的出現,確實造成某些職業的改變。貝謝(Sebastian Bächer)是一位木匠,十年前當他還是學徒的時候,製圖版上畫設計圖用的是紙和筆。貝謝接受《每日新聞Tagesschau)》採訪時說,這些景況在今日幾乎看不見。他現在運用電腦製圖設計,用電腦控制機械來切割木頭。
傳統手工曾是木匠技藝的核心,時至今日也愈趨勢微。不用電腦的輔助幾乎不可能。面對這樣的改變,貝謝說:「電腦是一項工具。」就像鋸刀一樣,是作為一位成功木匠不可或缺的工具。
貝謝的工作坊有許多科技產品,工具機、3D 列印機、和雷射刀。除此之外,在這位木匠的日常工作中,網路和電力一樣重要。
網路和數位化在許多工作領域變得不可或缺。「工業 4.0」正快速地襲捲職場。今年夏天,美國法律事務所 BakerHosterler 宣佈雇用第一位人工智慧律師羅斯(Ross)。該事務所雇有 50 名員工,羅斯的角色將會是法律研究員,負責檔案的建立和整理——這類工作以往通常是新手律師的工作。
德國阿亨工業大學(RWTH Aachen)教授薛克(Sabina Jeschka)對《每日新聞》說:「到目前為止的工業革命,主要取代的是低專業訓練的工作。」「透過數位化,一般、甚至是高專業度的工作,現在也面臨被取代的壓力。」
今天,一般人不會需要去旅行社詢問台灣最好的旅館(譯註:德國新聞原報導以找台灣旅館為例子),在網路裡就可以找到這些資料。2012 年,《大英百科 Encyclopedia Britannica》宣佈僅製作電子版。IBM 電腦華森(Watson),現在也透過數據協助醫療研究。
兩位英國牛津教授大膽預言:數位化的影響可能造成社會結構戲劇性般的改變,將威脅美國 47% 的工作職位。德國勞動部提出的研究報告也相當不樂觀,其中指出 42% 的勞動力,每日的工作內容極有可能可以被自動化。
所以,每二個工作職位中,就有一個可能會被機械所取代?
對這樣的看法,薛克態度相當保留。她認為:未來仍有太多的風險,但是她的確相信許多職位可能將會消失,其中,貨運司機首當期衝。薛克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貨車司機很可能會被自動駕駛的車輛所取代。雖然今天自動駕駛這項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此項技術很快將會有所突破。她預言,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間,第一輛自動駕駛貨車會正式上路。
對於物流業來說,這個訊息是個雙面刃。現職的卡車司機很難再去找其他工作。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將可以彌補目前物流業缺乏人力的情況。
對歐洲最大的製車廠福斯集團而言,數位化的重要性日益明顯。福斯主要的工廠狼堡(Wolfsburg),雖然已使用大量自動化器具;在許多細微組裝仍是以人工為主。另一方面,他們開始透過 Google 眼鏡的輔助來工作:大約在一年前,福斯集團宣佈,將會在集團中大量使用 Google 眼鏡,讓生產線更為流暢。
木匠貝謝對於 Google 眼鏡也相當看好,他也不排除使用機器人。目前在市面上,機器人 Baxter 一台要價約兩萬歐元。他說:「如果使用機器人日夜進行簡單的工作,大約十週後就可回本了。」
木匠這個行業是否有未來?
貝謝說:「30 年後,木匠人數當然會減少,那個時候的木匠,他們的工作型態將會和我們現在不同。」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meet-ross-the-newly-hired…/
http://www.tagesschau.de/…/industrie-digitalisierung-ki-101…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呂聰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自動點名---Google Meet Attendance List
2.自動加入---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
3.分組功能---Google Meet 分組 by 胡浩洋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外掛,不用擔心老師沒 ... 的推薦與評價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外掛,不用擔心老師沒空處理同學陸陸續續進教室的「同意授權」問題! 不論是老師或同學上課做筆記或是一般開會做記錄,平常實體 ... ... <看更多>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免手按!自動加入外部來賓 的推薦與評價
自動加入外部來賓:【線上會議自動接受工具】 會議人數超多? ... 瀏覽器開啟→新增擴充元件) #猴賽雷老師教學工具分享#meet擴充套件#報到#點名#分組| Facebook ... ... <看更多>
google meet自動接受工具 在 [詢問] Google Meet免登入免允許直接參加 的推薦與評價
曾經參加過幾次Google Meet會議,可直接用連結加入會議,
不需要登入Google帳號,可隨意填寫參加名稱(ID),似乎也不需要等待主辦人允許。
這幾次會議是在近兩個月內參加的。
最近想發起這樣的會議,但無論我用免費帳號或用教育版帳號,都找不到相關設定,
也找不到官網相關設定說明。
請問該如何發起免登入免允許的Google Meet會議?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132.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ogle/M.1631063293.A.8BF.html
原來還有這種擴充套件,謝謝說明。
看來也許只有付費的Google Workspace才可以允許免登入進入會議
※ 編輯: YYHung (125.231.120.169 臺灣), 09/13/2021 09:28: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