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的作者是Robert Cialdini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Influence中文叫”影響力”。字面上看起來會讓人以為這本書是討論如何成為組織或社群中,具有影響力的人。
其實不是,這本書討論的是說服別人的方法。就是讓別人照你的期待行事的方法。常見於希望客戶買進的銷售員、希望患者遵從醫囑的醫師、希望對方公司照特定條件簽約的談判者。換句話說,是很多人都用得到的技巧。
技巧?希望別人照你說的去做?
看起來相當的權謀,充滿心計。
的確,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被有心者利用,但有時,這也是人性的善良表現。
書中討論的第一個現象是互利。這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我們知道要提升生活品質,必須分工。每個人做自己專長的事情,然後透過交換,取得自己需要的其它東西或服務。
在通貨還沒有發明以前,一個人如何確認自己交出的東西或服務,假如沒有當下完成交換的話,日後可以取得他人對應的回報?
他可以依靠的,就是人類互利的本性。
這個本性深植於人類心理。
假如一個人接受了別人的好處或給予,然後完全不知感恩,沒有回報,我們會給這個人怎樣的評價。
所以我們會盡可能避免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不知回報,被社會厭惡的人。
互利心態的不當應用,書中提到Hare Krishna Society的募款方式。
募款者會直接將一朵花交到經過的路人手上,假如這個路人想把花還回去,會被拒絕。募款者會說:”不,這是我給你的禮物。”然後募款者要求捐獻。
基於禮尚往來的原則,路人大多會接受募款的請求,拿錢出來。金額遠大於那朵花的價格。這個募款策略為該組織帶來豐沛的收入。
或許這個募款方式就是後來在歐洲觀光景點,常見的主動的送花給觀光客,或是別上手環,然後要求金錢回報的這種討錢方式的由來。
而現代觀光客也已經知道處理方法,就是一開始根本不要讓他把任何東西送到你手上。他給你一個你未必想要的東西,換取他想要的金錢。
但對於互利原則的其它應用,我們未必如此有抵抗力。常見的例子就是賣場裡的試吃。
這個行銷方式看似很簡單。就是讓潛在客戶直接體驗產品。好,他們就會買。
其實不只如此。試吃的客戶會覺得自己已經拿了別人的好處,所以必須有所回報。回報方式,就是購買產品。
所以試吃,除了實際體會產品之外,也是利用互利原則在銷售。可以有效提升成交機會。
所以需要留意銷售者主動給你的好處,拿了之後,你心中自動產生”不好意思”、”要回報”的心理,會顯著影響你的決策過程。
譬如你趁出差時,在離家頗遠的銷售點看車。過了幾天之後,業務員打電話給你,熱情的說要開車到你家讓你試駕,而且距離超過一百公里。這要小心。你讓他花了相對較多的時間精力來服務你,你覺得欠對方愈多,你愈有可能答應他的要求,也就是買車。
想要在比較中性,不受他人影響的環境中決定是否購買,請儘量減少接受對方的好處。
這些心理特性除了可以被銷售者與談判者應用,來達到他們要的目的之外。其實從互利之中,也可以看到人間的溫暖。
譬如2005卡崔娜颶風襲擊紐奧良後,一位在華府的政府官員宣稱:”我們政府已迅速的將幫浦、船隻、直升機與技術人員送抵災區。”
這似乎搞錯了甚麼。美國聯邦政府在該次災變,是反應太慢與不足。
其實,該官員不是美國官員,他是荷蘭駐美國大使。荷蘭迅速伸出援手。
原因在於,1953一月北海風暴引起海水倒灌,荷蘭大片國土沉入水中。紐奧良提供協助,並幫助荷蘭建立新的幫浦系統,抵禦了之後的海水侵襲。
荷蘭記得這個恩情,50年後,在紐奧良面臨災變時,提供即時的幫助。
今天,我們看到自身的例子。
2011三月11日,日本東北震災,台灣人民慷慨解囊,大量捐輸,助其重建。
2021六月4日,我們面臨肺炎疫情全面擴散的威脅,日本用專機將自己手上的百萬劑疫苗現貨運抵台灣。
在他人需要援助的時候,不求回報的真心給予援助。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將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得到幫助。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6/influence1.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are krishna意思 在 傻傻去旅行/櫻桃幫/觀音道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神明來敲門 #傻眼 #滿頭問號
奇幻旅程之荒唐人生再加一頁⋯
兩年前的這個時間左右⋯
可以與神明對話的台中師父告訴我「菩薩想要跟妳去森林」
噢!等等,要有禮貌,好的,請菩薩跟我來森林⋯(咦?)
旅行很久的我,生平第一次背了一尊神明上飛機,湊巧(真的好巧)跟一個進香團搭同班飛機(真的好奇怪)。。。
先生早我三個星期從台灣回森林「蓋廟」⋯
他說有神秘力量告訴他位置(頭兩天木樁一直立不起來因為位置不對)(真的太奇怪了)
總之⋯
「廟」蓋好後,就長這樣~
我們都沒有蓋過廟、這是一個「一柱擎天」的建築風格、出至於老外的想像力⋯
台灣的神明過來沒多久,隔壁的隔壁的隔壁鄰居搬走了(新住戶是一個組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Hare Krishna⋯印度來的奎師那)
2019森林大火、雖然神明已經指示過不用擔心、但看著野火在河的另一頭、火紅的太陽與月亮、我們還是帶著菩薩上山下山(逃難?)(防災演習?)(練習打包?)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2020農曆過年,我回台灣吃團圓飯
先生請我去問問師父,這個Buddha 在森林開心嗎?
師父說「菩薩很開心耶!」
然後與神明溝通一會兒又說「菩薩說想在那裡開基可以嗎?」
我滿頭問號「電腦開機?」什麼意思?開什麼機?蛤?
開「基」師父寫給我看
雖然我還是不懂、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幹嘛、我既不是0媒、無法通0、無法降魔、不會法術、不會畫符、偶爾還喜歡去酒吧吃個牛排+喝啤酒
那我們要幹嘛?
「蓋一個大一點的廟、建立觀音道場、幫神明發揚光大」
天啊!好走中的人生⋯菩薩想在南半球發揚光大怎麼會來找我⋯⋯⋯
假設菩薩如果去找達賴喇嘛、達賴一句話「菩薩要在南半球發揚」,很快的,您就「光大」了⋯。。。
再假設 菩薩您可以去給 顏清標 或 郭台銘 托夢,告訴他們 您想在南半球 「發揚光大」
大人做大事、大人蓋大廟(?)
小女子我很高興做小事譬如掃地和燃香,這些小事交給我超👌、沒問題👌!
大事要麻煩您去給大人托夢、記得在他們睡午覺時托夢、晚上睡覺時托夢、一個月三十天、天天去托夢、很快您就能在南半球發揚光大了唷!
PS. 神明指示神尊一定要木製、是在台東的東河買的神尊。
小女子要去寫學校作業了,學校的作業真的很難,有太多我沒看過的英文字,搞得小女子頭昏腦脹。九月底十月初才會從課業中解脫🙏阿彌陀佛🙏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