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6
關於即將舉辦的『木吉他 IR 測試活動』,我原先一直很難取捨應該以錄音室、或是展演場地來做為活動地點:如果在錄音室執行,我們可以在很好的、頻率比較平直以及不會有過多殘響干擾的環境,來理解與比較各類型木吉他拾音器在傳統的『Preamp/DI Box』與套用 IR 檔案,彼此之間音質與頻率呈現的差異;然而,就適用範圍與具體效應來說,展演場地 --- 或者說『現場彈奏』的需求,才是這個新技術最快可以表現出特性的場域。對我來說,其實是應該都要研究的課題;但~『空間』與參與人數之間的連動考慮,讓我感到若干猶豫。
最後,參與人數決定了場域。到上週私訊報名截止的時間點來看,私訊給我表達參與意願的夥伴人數,已經超過錄音室所能容納、得以適當測試的條件甚多,因此,我已經向老同學林正如先生徵詢了公館河岸的時間,確認這個測試活動會先以展演場地的現場實戰需求,做為討論的主要核心議題。
我的想法是:對於這個『軟體/硬體』技術有興趣的夥伴,我們先以類似『網聚』的概念,在『河岸留言』這個具有精神指標意義的場地,來探討它的應用與前瞻性;在活動之後,我會以主動徵詢的方式,邀集對於『宅錄/商業錄音』有高度需求的同好,我們再來計劃何時前往錄音室,做技術層面更深入的探討。
今天這則貼文公佈後,我會用私訊的方式通知前此報名的夥伴,關於確認的執行日期與時間,還請夥伴們收訊後回覆是否在當日確認能夠出席,以便我做後續的行政處理。
不過~ 在今天,我還是想稍稍帶到一點關於『IR』在錄音工作方面可以支援到的範圍。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2 木吉他 IR file 應用實戰討論 – 3
關於『木吉他 IR』的運作邏輯,其實與這幾年興起的數位運算/模擬的黑科技,以及在音樂製作上已經行之有年的『Re-Amp』手法息息相關。我們且先不要用『吉他/吉他手』的本位、而用也是這兩年很有話題性的『麥克風模擬技術/產品』來理解,事情好像就會比較簡單:
https://digilog.tw/posts/558?fbclid=IwAR0-gbblCEoVVzVE-hBGYzM8BRgcvh4JmHyjXtb3poJ7O4kLJsYgHrYrvg0
看完之後,你大概可以理解:用一只非常『中性』(意思是說頻率非常平直、沒有太多頻率特殊分佈所帶來的 “個性”) 的麥克風錄下了任何聲音訊號 (可以是歌聲或是樂器聲或是任何… ),然後用特定的套裝軟體,將這些相對『赤裸』的聲音訊號『染上』那些歷史上非常經典、非常有個性以及通常非常昂貴的經典麥克風所獨有的頻率特性,讓聲音訊號聽起來就像是用那些你有錢也不見得有機會用得到、錄得到的銘器來錄製的一樣!
在此,我們請先撇開對於『數位模擬/類比紀錄』的個人喜好取捨,單就『數位技術發展』與『類比技術發展』的速率來說,我幾乎可以斷言,在很短的時間內,數位所能紀錄的音色呈現,一定會讓你在『盲測』的條件下 (也就是沒有任何心理因素的干擾) 無法判別它與類比紀錄的差別 --- 更不用說到現在究竟有多低的機率,我們會真的聽到一個『AAA』的聲音還原了 (請見古典音樂論壇的提問/解釋:http://www.t-classical.com/archiver/?tid-5124.html )。
而『Re-Amp』~ 你大概也知道 --- 就是在錄電吉他的過程中,除了現在你所使用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的基本路徑,同時還另外『分』出一個單純、乾淨的『電吉他原始訊號源』,一起錄進錄音軟體的不同軌道,然後將這個原始訊號再次送回設定不同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路徑來收錄,以增強或取代原來可能還『稍有遺憾』的音色。這樣的工作方式,可以讓你在一次的錄音動作之後,得到無限重新嚐試音色改變的機會 --- 雖然有時候 … 太多的選擇不見得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對現代大多數的電吉他手來說,『Re-Amp』通常會『再回錄』的『音色套用』,更高機率會是純數位的模擬聲源;而由於『音箱箱體』才是真正決定電吉他音色的最重要條件,所以,現在在說的『Re-Amp』,其實更趨近於『Re-Cabinet』,也因此,市場上最蓬勃發展的付費/免費檔案,最大宗絕對是『箱體模擬』、甚至是『喇叭單體模擬』的 IR 檔案。
而我估計,現在可能有三成到一半的電吉他手,在宅錄的慣用方式,應該是電吉他直接接到『錄音介面』(應該已經不再會有人是直接插入電腦的聲卡吧 … ),然後叫出套裝軟體『Plug in』搭載音色來工作 --- 只要你在之後能夠更換、變動你的音色,基本上,你都是在使用『Re-Amp/Re-Cabinet』的概念。
現在~ 把上述兩個動作加起來,應用在木吉他的面向,大概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木吉他 IR』的整體概念 --- 我們讓自己的木吉他輸出一個很『中性』的音色,然後套用那些我們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的名琴 IR 檔,讓我們的琴音聽起來就像是那些名琴的頻率特徵,它可以在現場彈奏時以極低的延遲、極小的訊噪比來替換掉你原始的琴音,也可以在錄音過程中以『Re-Amp』的概念,讓你挑選出最適合整體音樂性的吉他音色來呈現。
在現場彈奏上,你可能會選擇用便於攜帶的小型『IR Loader』來處理整個音色程序,這些相關的硬體器材,在上週的文章裡有大致的鳥瞰,在接下來的研討活動中,我們也會有實際的操作示範。如果是在錄音的狀況下,除了直接用這些硬體搭載檔案來『一次性決定』音色之外,其實,如同電吉他的『Re-Amp』一樣,我們也可以用箱體模擬的軟體載具來『呼叫』各個 IR 檔案,進行『多次性』的音色挑選,最後才決定你最滿意的組合方式。
譬如刊頭相片的圖二與圖三,這個箱體模擬軟體載具,是這幾年來我覺得『頻率與動態』最佳性價比表現的產品,有趣的是,它的主力用戶,應該比較偏向搖滾硬漢群;但~ 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觀誤導了!它其實就是一個搭載平台,當它做為一個『IR Loader』、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兩種木吉他 IR 來相互混合、微調頻率差異時,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另外,它除了有表現相當不錯的『等化器 (EQ)』區塊,還有一個『來自於音箱頭模擬,但我們 by pass 了前級所留下來的後級模擬』 --- 我非常想強調這個部件,因為,往往我們覺得電吉他真空管音箱破音所能帶來的豐厚感,大多都是來自於『真空管後級』所擠壓、激發的豐富泛音;而這兩三年來所有的數位模擬開發單位,幾乎都要在這個部件上殫精竭慮地鑽研其中的奧祕,來提高自家產品的像真度。在我實際測試使用上,真的覺得這樣的後級模擬部件,的確讓木吉他琴音在中低頻得到無法只用 EQ 就能呈現的厚實感。
也許你很難理解,這種用於電吉他的概念,真的能用在純淨的木吉他音色裡嗎?
如果你看過像鍾興民老師這種大師,早年在還沒有『取樣音色』的年代,如何用硬體音源器材去『堆疊』音色,你就可以理解:沒有任何『絕對』的正確方式,所有的音色、頻率,其實都是用『耳朵』來決定的!任何可以幫助達成所需要的頻率需求,你千萬不要被主觀的『想當然耳』給限制了。
不過!科技再怎麼進步,黑科技再怎麼黑科技,那些日新月異的麥克風模擬技術,永遠沒有辦法讓一位不講究、苦練發聲方式與共鳴位置的歌手唱出天籟!你可以藉由科技的協助得到某一位大師所珍藏、愛護的琴音,但你永遠不會有他的手感與美感 --- 如果你沒有相襯的鍛鍊。
所以,也請千萬不要玩物喪志 --- 音色、器材的研究,終歸只能是錦上添花的事兒!真要有豐厚、感人的音符,那得要你能彈得出來才算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Akiyuki Brick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n automatic crane loader for GBC train. All movements are driven by one motor. details→http://legokarakuri.blog91.fc2.com/blog-entry-44.html...
「html loader」的推薦目錄:
- 關於html loader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html loader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html loader 在 Akiyuki Brick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html loader 在 Lim Shang J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html loader 在 Webpack, html-loader, file-loader and extract-loader - Stack ... 的評價
- 關於html loader 在 webpack中的html-loader | jsweibo 的評價
- 關於html loader 在 sass-loader & html-loader compatibility #481 - githubmemory 的評價
- 關於html loader 在 pug-html-loader - A CDN for npm and GitHub - jsDelivr 的評價
html loader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5
上週貼出的『木吉他 IR 測試活動』,後續私訊表達參與意願的同好頗為踴躍;我看了一下參與人員的資歷分佈,發現越是有職業專場演唱會經驗的吉他樂手,對於這個主題的關注、反應越高 --- 我推測是因為職業型樂手會更在意音色呈現反應在手感上的狀況,以及在各種『不可測』的現場演出硬體條件下,職業樂手會更希望取得『穩定』的音色表現。
這當然是很好的事兒!不過~ 我還有一點點不太一樣的想法:過去這些年,我有著多次在大學校園參與學生層級音樂競賽的經驗,大多數的時候,年輕同學所呈現的木吉他 Line out 音色,一直都有點不太對勁兒;首先,年輕同學可能還無法意識到『木吉他 Line out』究竟應該要包括哪些必要的週邊配備,以致於他們可能會願意投資在『買一把好琴』,但上到舞台時,只是『配合了現場 PA 工程人員的要求』,直接將 Line out 的吉他訊號接到現場 PA 工程人員所提供的『DI Box』--- 我猜想,也許這些年輕同學甚至還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會需要一個『DI Box』(註 1),也因此,對於一個『能夠提供 DI Box 功能的木吉他 Preamp』,可能也不在他們的需求範圍之內,更不用說到這種『超越 DI Box/Preamp』的『IR』慨念了。
我其實會希望年輕、有志於參與音樂活動的吉他同好們可以知道,隨著科技的大幅躍進,許多過去真的要『用錢堆出來』的器材或音色呈現方式,其實都已經有了非常便利的替代方案 --- 不說別的,二、三十年前,誰會想得到一整間要價幾千萬的錄音室設備,可以全部被一臺幾~ 萬元的電腦就幾乎取代了所有的功能 --- 甚至還更能有音色的實驗性?而追求『更趨近於用麥克風錄製的木吉他音色、並且不會有麥克風收音時的繁瑣限制』,在今時今日,其實用幾千元的器材就可以呈現 --- 關鍵只是在於『你知不知道有這件事』而已。
你如果看懂了我的暗示 …… 那就真是太好了!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2 木吉他 IR file 應用實戰討論 – 2
我記得上次認真在 Youtube 頻道上認真搜索木吉他 IR 相關的影片,也不過是幾個月前的事;但幾個月之後,這類型的介紹影片,已經多不勝數!這篇文字的功能,就是希望在執行實際的研討活動之前,先就目前市場已經存在的『IR Loader』機種,做一個簡單的鳥瞰介紹。
但最開始,我一定要推薦『如何解決木吉他 Line out 的塑膠聲』的這一支影片,因為這位仁兄簡短明確地展示了『IR』可以如何改變你的琴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_CtgKcxrg
你應該要知道整個神奇技術的工作原理嗎?這有關於『傅立葉轉換 – 頻域/時域』的種種細節,我其實根本沒能搞懂 --- 所幸,上回提到的孫紹庭先生,已經與他的團隊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我們也將於這一週在北藝大進行第二回合的技術討論,而這一切,在有機會完成我們國人自製的 IR 檔案後,我希望能一併整合到這一份技術藍皮書來為年輕的樂手同好做完整的介紹。
然後,我們來看看市場上各類型搭載了『支援第三方 IR』功能的機材,各自能有什麼樣的表現:
。來自『11 Rack』技術所發展的『Headrush Pedalboard』(https://www.headrushfx.com/products/pedalboa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Rh9iCLMYI
。這一、兩年 深受職業樂手所喜愛的高級實戰器材『Fractal AX8』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1HkpZCRnOw
。在軟題、硬體技術都獨樹一格的『Atomic Ampli Firebox』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atomicamps.com/amplifirebo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DDLYVNob8
。你不可能忽略的大牌 - 『Line 6 Helix』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line6.com/heli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GFaAuWWq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rHwtNiT5I
當然!其他你想得到、而我一時還沒找到示範影片的例如『Hotone Ampero』(https://www.hotoneaudio.com/products/Multi_Effects/Amperos/2019/0220/309.html ),甚至『Kemper Amp』的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kemper-amps.com/ )、『Two Notes』的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two-notes.com/ ),其實都能提供如上列示範影片所能呈現的音色能力 --- 這幾乎已經是市場競爭所不能忽略的主力戰區,只是前幾年,人們對於『IR』在吉他音色方面的應用,還只鎖定在『電吉他音箱箱體模擬』的這一塊;而現在,『木吉他琴體/麥克風收音模擬』的發展,大大地拓寬了『IR』這項技術在樂器演出的適用可能範圍。
除了上述這些動輒幾萬元的錄音室等級機材之外,在『幾千元』的入門型器材上,『IR』檔案的表現,其實也非常令人驚艷!譬如『 MOOER RADAR』(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Radar-51.html ) 這個微型效果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Mz06S5OS0
它在現場演出的『音色水準/攜帶便利/價格』的整體性價比,較之於那些錄音室等級的設備,可能遠遠超越這兩個級別的價位差距!另外,同級的競爭商品,例如『Hotone Omni IR』(https://www.hotoneaudio.com/products/Omni/Omni_IR/2019/0308/316.html )、『Nux Solid Studio』(http://www.nuxefx.com/show-7-277-1.html ),它們的價格都遠低於傳統木吉他 Preamp/DI Box 的市場價位,但提供的是更具競爭力的最新技術支援。
上列的器材音色示範,他們所取用的『軟體核心』- 『IR file』,很有趣的,幾乎都是網路上可以免費取得的共享資源 (我似乎在先前的文章張貼過下載連結);不過,也有一個範例使用了付費、版權專屬的產品 - 『3 Sigma Acoustic Impulses』(https://www.3sigmaaudio.com/acoustic-impulses/ )。這家公司的產品評價一直都不錯,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兩個示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L-sq2Hiz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fxFcy6BWA
由於我對於究竟『免費/付費』的 IR 檔案是不是有著神祕的水準差距感到非常好奇,因此上網以『10 元美金/每種經典琴款』的價位,購買了他們產品線上所有與木吉他相關的音色檔案 (其實,真的就是總數美金 100 元),實際測試的結論是 ---
岔開結論。話說~ 看完了上述的示範影片,其實,你應該已經對於『IR』可以有的聲音表現,大致有了七、八成的領會;那麼,你何必要親自來參加這個『IR 技術研討會』呢?
因為 --- 別人示範的音色,怎麼樣都不會是你的音色!吉他手都知道,就算是同樣的硬體搭配、同樣的參數設定,換了自己來彈,那音色感受就是不一樣!你一定要親自聽過、看到這整個的實務操作 --- 最好自己拿來彈過,你才真正知道這種技術是多麼的不可置信。
這次的技術研討會,我會帶著傳統與現代、價格兩極化的器材,用免費/付費的核心檔案,實際說明這其中的分別,以及若干我的經驗總結;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用你自己的琴,親身感受科技帶來的技術分野,而且~ 還可以認識其他的吉他同好 …… 我真想穿越時空,把二十幾歲還在耍白癡的自己,拽過來看看 2019 年的世界已經是什麼模樣了!
再過幾個小時、晚間 11 點,這個私訊通知的機制就結束了。下一週,我會說明整個活動的日期與執行細節,還請先前已經私訊過的夥伴們繼續關注相關的訊息喔!
在此之前,我真的建議一定要把上列的示範影片好好看過喔~
裡面有些音樂家的音樂性真的很不錯!
----------------------------------------------------------
註 1. 什麼是『DI Box』,以及它到底是個什麼作用呢?谷歌大神有一整個系列的詳細說明: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4%BB%80%E9%BA%BC%E6%98%AF+DI+Box&oq=%E4%BB%80%E9%BA%BC%E6%98%AF+DI+Box&aqs=chrome..69i57.8642j0j8&sourceid=chrome&ie=UTF-8
html loader 在 Akiyuki Brick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n automatic crane loader for GBC train. All movements are driven by one motor.
details→http://legokarakuri.blog91.fc2.com/blog-entry-44.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itQaH8Detw/hqdefault.jpg)
html loader 在 Lim Shang J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www.facebook.com/maplestory.perfectnight
http://www.youtube.com/user/PerfectShang89/videos?view=0
this video is taken from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3ODgwNjg0.html
somehow the loader took quite some time to load the video
i edit it to 8x speed . reference purpose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WHIcdtUVdA/hqdefault.jpg)
html loader 在 webpack中的html-loader | jsweibo 的推薦與評價
#!/usr/bin/env bash npm install --save-dev html-loader. 示例. learn_webpack/webpack.config.j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看更多>
html loader 在 sass-loader & html-loader compatibility #481 - githubmemory 的推薦與評價
sass-loader & html-loader compatibility #481. sass-loader is not supporting vue 2.6, there will have some errors when compile. ... <看更多>
html loader 在 Webpack, html-loader, file-loader and extract-loader - Stack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