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覺得我很少更新我的FB跟IG吧?有人說我應該要多跟大家分享我每天有什麼精彩的活動,讓更多人想要追蹤我,讓廠商看到的時候說「哇,少俠工作好忙,少俠好吃香,你看有多少粉絲在追蹤他,那我們趕快找他合作」。這就是藝人或網紅的責任。
我承認我很少更新FB跟IG。在現在的social media環境大家都在比誰的照片或限時動態最好看、最好笑、最吸引人,而且越多越好,一定要每天發照片,甚至每天要發好幾次。
可是我不太想為了上傳新照片而硬拍東西,因為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要想下一個照片或Po文是什麼,因此很容易忘記享受當下。這些照片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給大家呢?
大部分在social media上所看得到的照片或短片只不過是幾秒的娛樂而已,稱不上藝術,也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我也喜歡看漂亮的或搞笑的照片或短片,也會跟朋友分享,一起笑一笑。不過,每天在網路上會出現幾百萬個新照片,而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讓你感到印象深刻呢?難道我們能夠吸收那麼多嗎?如果運氣不好,很少人會看到我的照片。如果運氣好,很多人會看到,但就算是如此,這樣的意義是什麼?是讓大家羨慕我嗎?讓大家欣賞我嗎?吸引廠商?
某種程度以上皆是吧?那我應該花多少時間拍生活照或宣傳照吸引粉絲呢?而po了之後我期待的成效會持續多久呢?如果所有努力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更多人喜歡我,我會覺得沒有意義,因為這代表我只是為了自己po這些東西,而不是為了別人。如果我要每天花時間認真規劃跟拍攝東西,我希望這些作品能夠正面地影響到觀眾,讓人感動,讓人思考,讓人交流,讓人想要變得更好。
我當然也會常常隨便分享一些有的沒的,但那些純粹是我當下覺得好看、好玩或有趣的,是想要跟別人分享那個感覺而已。那些不需要特別花時間規劃或推測效果,毫無心機,自然,不做作。但如果我花時間規劃事情,我希望它是比較有意義的。照片也可以給觀眾或粉絲一些靈感,但比起每天拍一些讓我看起來很優的照片,我比較想分享的是勵志人的故事。
但這種po文是需要時間的。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作品不是幾分鐘內就做得出來的。我也可以每天po一些有的沒的照片,耍存在感,提醒大家我是個藝人,求大家的認同「拜託大家別忘記我,我很帥吧?我很好笑吧?你們還愛我嗎?」但我覺得這些對你我都沒有太多用處。
我今年花了非常多時間在自己身體與心靈的健康上。若我每天要硬po照片或文章,那會阻礙我的行程,不過我很樂意分享我所學到的,因為我相信我的經驗能幫助到別人。
我將來會分享我認為很有意義的故事。我還需要一點時間。謝謝所有的支持我的人。我沒有忘記任何人,也沒有忘記我曾經給的承諾。請體諒我沒有每天往外表現出我的努力。謝謝每一位耐心等待我的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g 多少粉絲 算 多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版稅之亂後的murmur
很多網紅明星書,求的就是作者的自帶流量轉成銷量。網紅出書很多是種粉絲服務,甚至是自我品牌行銷的一環。
所以如果行銷沒有突破作者的想像,難免會質疑看不見的 90% 去哪裡。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結構,隔行如隔山,當我知道桌遊業,最核心的遊戲機制授權 % 數時,默默感嘆這世界還有比出版業更心酸的產業......
#這二種行業不容易發大財
#會投入真的很大一部分靠愛
:::以下 murmur ,雜談文長:::
1⃣ 網路時代的粉絲經營 #誤區
離開出版的前一年,越來越多自製書對內會報,起手式都是這名作者有多少粉絲。
用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告訴業務這本書「#會賣」,在各通路評估下量時,通路也會反問作者有多少人氣(多少粉絲)作為參考。不能否認,作者粉絲量早已成為出書的重要參考。
網路時代不可逆的來臨,仍看到這產業有趣的現象:破萬的出版社粉專不少,但單篇貼文的互動大多數是極低的(這邊先分開新聞議題類的出版社)。
直白的解釋,就是出版社歷來出書的狀況,沒有有效的累積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社群路線。
一些有遠見的出版社,一是自己的總編輯轉型成 KOL,二是針對自己的出書屬性分眾,另外闢了不同主題的粉專經營。
但多數的出版社,可能因為人力不足與相關知識不夠,仍是把出版社粉專用作新書出版佈告欄,或是不斷出現會降觸及率的「抽獎文」,此無助凝聚有效讀者,抽獎文更是養出一票殭屍部隊。
2⃣ 網路佈局的限制
傳統通路上,出版社的新書佈局不外乎:紙本廣告看板、平台書露出(能夠放在平台完整呈現書封這件事,是要爭取的)、書展特陳,特殊時候還會買榜,最大程度爭取新書的實體曝光量。
當網路通路的銷量遠超過實體通路,能在網路通路上使力的,除了 BN、電子報之外,有些出版社會開始通過臉書的廣告機制下廣告。
我認為對廣告該有的預設:
📍概念:用合適的預算,找出這本書最大的商業價值。
📍操作:累積名單,並且透過優化讓名單更精準,精準到能轉換(買書)。
臉書廣告概念上,首先衝擊了以往出版行銷的潛規則「#零元行銷」,出版社給的行銷費往往花在書籍贈品、實體文宣的上面,花在網路上,基本是零元。
所以出版行銷得用各種方法:投各媒體的書訊單位、接洽各種 KOL 求曝光。在這裡,出版社通常用的貨幣叫做「#公關書」,也才有推薦人提到的,為出版社掛名代價往往是一本書。
花錢下廣告?先拿出數據來說服。但數據這種東西,首先要先知道哪裡看,怎麼看?最後不了了之。於是行銷走回老路,看看有誰願意接受我們的 #貨幣。
操作上,出版社絕對是個各種斜槓技能點滿的職場,編輯要懂行銷要會看報表還得懂心理輔導、行銷要會美工要懂剪片還要主持拋頭露面。這種雜事佔滿所有工作時數的情況下,廣告操作作為一種專業技能,根本沒時間學。
光是 #名單 從哪裡來,怎麼用廣告後臺看數據,如果沒額外上課,這行業應該沒有相關部門能教學。
再來最致命的,所有像素權限一定都在網路通路那,不但拿不到購買者的名單,連廣告要 #優化,很難。
一些出版社有自己的官網,也有經營自己的讀書護照,這些地方的確可以拿到最直接的名單。但弔詭的是,有些官網沒有裝像素,沒有像素廣告無法「學習」,也不用談優化。這大概像盲人沒有拐杖,一路都在盲摸亂走。
3⃣ 找出「#足夠的少數」
出版社面對的讀者相對偏食,只要足夠多的「少數」,就能活下去。
然而這些少數,在網路時代,很難不用網路的方式去觸及。不管用廣告也好、電子報也好、IG、chatbot、line 等等,光是不同方法與平台的後台複雜性,以及為此投入的人力,都不是編輯兼職或是行銷兼職能做的,勢必要投入完整的人力做網路行銷。
比如電子報要看開信率、連結點擊。IG 除了正常發文的美感一致性,還有限動的操作、有趣濾鏡的互動設計。chatbot 的腳本撰寫邏輯安排等等。讓一個每月處理數本書的行銷再去負擔這件事,一天二十四小時絕對不夠🤣
目前看來,找出「足夠少數」的高性價比方法,大概就前面提到把出版社編輯經營成 KOL,以及分眾經營社群,其他方法,還是看各家有多少資源,再做多少事。
找 KOL 是另外一種優化廣告的方式,沒有精準名單的時候,KOL 就是個已過濾的捷徑。只是出版社慣用的貨幣,對普遍大眾來說,吸引力實在不足。
::: murmur 結束分隔線 :::
一直在想網路通路有沒有可能開放部分像素名單,給出版社自己操作廣告,省下自己的廣告費與人事成本,又能增加銷量增加收益。
目前覺得把讀者價值開發到最大化的,當數親子天下一脈,把握了大多數人必經的痛點(親子教育),又做到 O2O、電商、培養 KOL 、IP 等等,這背後看到了龐大的財力投入,與足夠的上級信任、授權。
除了網路行銷的優化,出版品 IP 化也是產業未來可行的路線,從文字平面跨度到影視,其中除了主事者的視野外,更期待政府牽起跨產業的橋樑!
#個人經驗歡迎補充
#誠摯建議不要直接用臉書推薦貼文下廣告
#請用臉書廣告後臺
#只是睡前抒發一打打了四小時
ig 多少粉絲 算 多 在 米台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是我兄弟LESS主理人Swart寫的, 雖然我不知道四大元素是什麼, 但這是由一個長期耕耘台灣時裝市場, 比誰都看得清楚, 愛台灣更勝你我的人所寫出來的.
當我看到IG上面很多新興的牌子很辛苦, 一直Tag名人或者是放上各種#Supreme, # Swag 之類的, 久了人家只是會覺得你這牌子一點價值也沒有. 也許這是新一代的行銷模式, 互相Tag, 互暖來爭取多一點的曝光率. 我可以告訴你, "強大"絕不是靠著互Tag。 排隊買到的Supreme也不會讓你變得強大.
我可以簡單問你幾個問題:
你喜歡的建築師?
你喜歡的藝術家?
你喜歡的音樂家?
你喜歡看那些書?
年輕的朋友也許還在學習吸收, 年輕朋友問我要聽什麼音樂看什麼書, 我說你就聽就對了, 什麼都好, 電音嘻哈古典反正你喜歡的就聽, 書也是, 什麼書都可以讀, 讀就對了. 給自己訂個目標, 一個月兩本書, 一年就24本了.
當網路很簡單獲取時, 你說, 網路上面什麼都有, 真的嗎? 拿起印刷物的感覺跟拿一張黑膠唱片的意思是一樣的, 扎實而且讓人心安.
當你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你會問起這棟建築物是誰設計的, 回家拼命去看他的作品並且了解設計師的背景. 當你聽到一首歌而想多了解Artist, 而發現這類型有更多你陌生的Artist而喜悅時, 我相信這比你吸收社群網站的資訊來的更有趣. 到美術館看看實體作品絕對比書本給你更多感受. 簡單來說, 看演唱會現場和聽CD的震撼度絕對不同.
不是靠打卡, 不是靠#, 不是比誰的鞋比較限量, 強大是靠著自身的力量.
很多人真的天真以爲做街頭服飾很簡單,曾經不少年輕人問我做衣服做品牌的事,我第一件事情叫他開始要無止盡的開始聽各文化的音樂研究文化、不是流行樂那種,如果非發自內心喜歡的有興趣是決做不到,我叫他包一包把錢去開雞排鹹酥雞攤好了⋯他一臉疑惑?
我們店每個人都知道,老的員工更知道而且都個個都聽不少了,就是我們鼓勵期許他們要不斷地聽音樂去進修的習慣,less團隊裡有玩樂團的玩滑板的也有跳街舞的老師,大家都有各自喜愛的領域去發展,我從不覺得不同的喜愛風格是不好,文化上也可互相分享,而不是只有在穿搭跟服裝的知識,這是我一直以來人堅信音樂文化可改變一個人,由品味氣質到思想穿著絕對會,看過亞洲搖滾盛會日本FUJI ROCK或SUMMER SONIC音樂祭的朋友就知道,各種音樂跟文化的表演者及各地前來的樂迷素質&穿著品味水準之高!而且吸引了上萬人朝聖的亞洲烏托邦音樂盛會!套一句涉谷淘兒唱片行的廣告標語“NO MUSIC NO LIFE”,也代表日本這國家對文化的尊重程度
因我跟我弟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我因音樂開始穿的很街頭嘻哈,也因搖滾樂龐克樂,玩吉他,買相關的服飾,玩什麼就投入什麼,90年代到2000年時的我們也正值青少年,想法子省吃儉用買雜誌買CD
為了讓自己知道讓知道更多知識想更有型,當時到現在我們都做得到,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做不到?
street wear & culture 是門生意而且美國計算出ㄧ年的相關產值近超過700億美元(比蔡總統的前瞻性建設8800億台幣多出3倍....)!
那街頭文化這東西需不需要專業?專業有分幼稚園程度到博士級水準的,你認爲差異在哪裡?
有的紅ㄧ年兩季就下課,也有品牌店舖做了30-40年(如stussy,Beams)因爲人家不會亂搞,做些不該做的東西,快速賺快錢的鬼玩意兒(如dad cap就好好的就好,後面做很長的不實用的帽子調整帶我永遠覺得超蠢跟超醜,還有不實用的落肩超長水袖帽tee,根本沒文化可言的快速騙錢的產品),但5年後,你可能恨死超後悔當初怎麼會白癡跟風去買那鬼衣服⋯這些款式真那麼紅?你沒發現全球的街頭至尊品牌Supreme怎麼都永遠都沒做過這些東西?所有設計都是以滑板跟街道文化實用去設計的,做水袖又超長的帽tee是能玩板?連吃飯都有困難?帽帶做超長是能幹嘛?在紐約玩板戴那只會被嘲笑⋯很多人了解supreme一定也發現到Supreme至今從來沒生產過dad cap ,但有做五片polo帽,但20年來ㄧ定每季生產5 Panel因爲是招牌定番風格還有跟New Era 的合作因爲那是他們的街道風格,根本不再管客人的流不流行的,supreme曾經也在一段時期約2005年時全美景氣不好,滯銷一大堆五分割帽,2008年時還開倉清庫存大減價拍賣庫存品,但他們還是一直生產至今熬過來了!根據自已我接觸S牌超過20年了的感想,因爲他要做個永久的企業跟品牌才能保有自己的風格跟至尊地位,一步都很小心維持紐約的道地街道風格,真正的real 的人很容易就看穿分的出poser,而poser永遠還不知道自己根本都不real⋯
不相信五年後你在看這篇文就知道!
為何台灣跟次文化服裝產業很多人認為多數沒救了,我認為現在就只有扎扎實實的打好扎根了,不行得只能淘汰打掉重練才有機會,要不然整個產業8成都是空的,隨時都會被另一波風向給瓦解,文化扎根就是重新的認識教育streetwear 跟 street culture的正確觀念,,能救的絕對未來是人才,但沒有捷徑,要在青少年時期就要給他正確好的觀念,要不然繼續裝B的市場一切都是空殼,也將有天會瓦解...因為沒人在乎street culture,就跟隨便拉一個小孩問他什麼是HIPHOP?他只會說玩饒舌不是嗎?(中國有嘻哈看多了後遺症)
那問他四大元素是什麼?HIP HOP源自哪裡?每個一定一問三不知...
台灣很多外行買衣服沒幾年也買沒幾件的小朋友就做個穿搭社團管你多少粉絲還粉肝,沒料就是沒料、以爲做個沒內容的logo印ㄧ印就好,那你騙騙台灣的屁孩小朋友還可混口飯吃⋯但你當藤原浩、NIGO,瀧澤、高橋盾到off white 的virgil abloh⋯他們那些人都耳聾不聽音樂,你不懂音樂的演進次文化演進、世界市場是人材盡出的市場,大家都在比深度、創意的,甚至搞不清楚狀況還想做進軍全球的品牌的話?我會叫你洗洗睡了、想做世界性的街牌我勸你錢省下來包一包好了,一堆老屁股腦袋裏的知識絕讓你傻眼到無法想像中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