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的國關政策界大事就是,有一百位重量級的東亞研究專家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發在華盛頓郵報上,標題是「中國不是敵人」,內容主要是呼籲川普總統和國會議員們重新考量中國政策,他們覺得現在的中國政策太過激烈,不利於解決問題。
這封信由五個人主筆,包括:傅泰林(M. Taylor Fravel,麻省理工政治系教授)、芮效儉(J. Stapleton Roy,美國前駐北京大使)、史文(Michael D. Swaine,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傅高義(Ezra F. Vogel,哈佛榮譽教授)、董雲裳(Susan Thornton,前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聯署者包括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與前AIT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還有像是Joseph Nye、Robert Keohane這些教科書級的響叮噹人物。
許多人可能會很困惑,這代表美國的對中政策走向不穩定的狀態嗎?台灣要被賣了嗎?讓本站編輯群來給大家解說一番。
首先從整體來看,這封信談的論點其實並不新奇。如果讀者們先前有追縱本站的文章可能就會知道,美國外交政策有所謂的自由派/建制派,他們主張外交政策不要一下子做太劇烈的改變,傾向於相信國際建制(institution,例如國際組織、自由貿易等機制)可以約束國家行為,因此認為中國會愈來愈融入國際社會。相對來說,保守派(注重「權力」關係,認為要用比較強硬的方式達成外交目的)則是會採用比較直接的方式來處理對外關係。這一百位學者就是很典型的自由派/建制派的學者們觀點,主要就是過去大約二十年間,美國對中國政策的一個典範。其實這些論點先前都有出現而且也有討論過,從論點來看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現在這樣的典範正在進行轉移。
現在美國政策界有共識:中國問題很嚴重。例如在這封公開信中說:「中國近年的讓人憂心行為,也對世界其他地方帶來重大挑戰,像是越來越強硬的國內壓迫、增強國家對私人企業的控制、未能履行若干貿易承諾、更擴大箝制外國輿論、外交政策更加咄咄逼人等等。美國需要堅定有效地回應這些挑戰。」這個是不分黨派與立場的政策界菁英們的共識。只是,大家對於解決問題的手段以及可能性,看法不同。
強硬派和自由派/建制派的歧異在於兩點,第一是中國會不會讓自己更負責任地參與到以西方為首的國際秩序當中;第二是該怎麼讓中國參與其中。
與所謂強硬派相較,自由派/建制派認為要採取溫和一點的方式,他們認為事情是可以改善的,中國是會改變的(這是過去20年來的共識),所以他們覺得應該要用比較像以前那樣子的engagement方式,讓中國參與到國際社會當中。所以這封信講的就是,如果美國繼續採用比較強迫式手段去叫中國改變,他們覺得這樣子不對,因此跳出來聯名反對川普政府現在的外交政策。強硬派則認為以往國際建制和自由貿易等途徑都沒辦法逼迫中國做出有意義的改變,甚至,中國正在強力地挑戰既有的國際秩序,因此要用強硬手段來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由派學者們當中,其實是有滿明顯的世代差異。聯署者們大多是很資深的學界或政策界學者們。事實上,有一些自由派智庫(例:Brookings Institute,卜睿哲所在)的年輕學者們最近也推出類似的專題文章,他們就在談中國政策的世代觀點不同。年輕學者們其實普遍認為中國是競爭對象,。把中國當成競爭對象已經可以說是政策界的共識了,但有些人認為不需要把中國視為「敵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有誰「沒」連署。其實還是有很多自由派/建制派(傳統上比較親中)的重量級人物沒有連署。
美國對中國的立場轉變其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期的演變。最近一兩年的時間整個風向產生重大位移,部份原因是川普政權採用比較戲劇性的方式來處理外交政策,但長期來看,美國對於中國侵害智慧財產權的事跡已經忍無可忍,對於中國的中國夢擴張野心、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限縮公民權利,還有屢次在北韓問題上放鳥國際社會、在南海擴軍等議題,在在累積了風向球轉向的能量。習近平取消任期限制(2018年3月)或許是最後一根稻草,自此之後原本較為親中的媒體風向也整個變了。
在G20之後很多媒體都說貿易戰趨緩、美國又開始親中、又要把台灣賣掉云云。事實上,貿易戰一點都沒有趨緩,川普五月份宣佈針對2000億中國進口產品徵25%的關稅,也完全沒有改變
民主國家的政策產出本來就是各方多元意見角力的結果。這或許會是一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但這是政策產出的常態。川普上台以來,大幅度地改變對中政策,引發的爭議必然是很大的,所以大家還有得吵。不過,現在國會裡的兩大黨在中國議題上的立場是非常接近的。
有些人批評這些學者是被中國給「收買」、「想拿中國的資源」。我們不認為必須要用這種方式來回應溫和派/自由派/建制派學者們的看法。當然,我們不能排除「有一些」學者是被中國收買以及想拿中國資源,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不過,這種說法也是要注意,因為中國灑下的資源真的是非常多,不管是在遊說方面或宣傳方面,金額和規模超乎想像(已經有很多智庫報告在講這件事),中國也沒有停止的跡象。「有一些」學者們的確是完完全全都在幫中共講話,中共的大外宣和各種資源使用的確是很成功的。
最後要來討論的是台灣的角色。現在台灣常常陷入在討論要不要親美、要不要親中這樣的奇怪問題當中,其實是問錯問題了。
台灣「已經」是在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陣營當中,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在這一邊(韓戰以來就是靠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以及後來開放貿易市場讓台灣發大財),沒有什麼要不要選邊站的問題。重點是我們要不要再繼續去尋找「理念相近的國家」發展關係。台灣在整個亞太的佈局、新南向的拓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一方面要鑲嵌進美國的「印太戰略」,一方面擴展對外關係也是台灣本身的一種避險(hedging)行為,避免太過依賴任何一方。
台灣要不要主動去拓展外交關係?是否要大聲拒絕以往那樣透過中國走向全世界的策略?能不能有效地和東南亞國家展開交往?能不能保有自己的能動性?這些問題都必須依靠執政者的智慧以及所有人在外交方面的努力。
當然,固守民主政治的價值以及防止威權擴散,是我們最根本的任務。
➤ 中央社新聞:https://pse.is/GFPUJ
--------------------------
➤ 觀測站網站:https://www.uswatch.tw
➤ 支持我們:https://www.uswatch.tw/about
➤ GitHub:https://github.com/ACTtaiwan/us-tw-watch-site
「institute institution差異」的推薦目錄:
institute institution差異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美國的國關政策界大事就是,有一百位重量級的東亞研究專家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發在華盛頓郵報上,標題是「中國不是敵人」,內容主要是呼籲川普總統和國會議員們重新考量中國政策,他們覺得現在的中國政策太過激烈,不利於解決問題。
這封信由五個人主筆,包括:傅泰林(M. Taylor Fravel,麻省理工政治系教授)、芮效儉(J. Stapleton Roy,美國前駐北京大使)、史文(Michael D. Swaine,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傅高義(Ezra F. Vogel,哈佛榮譽教授)、董雲裳(Susan Thornton,前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聯署者包括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與前AIT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還有像是Joseph Nye、Robert Keohane這些教科書級的響叮噹人物。
許多人可能會很困惑,這代表美國的對中政策走向不穩定的狀態嗎?台灣要被賣了嗎?讓本站編輯群來給大家解說一番。
首先從整體來看,這封信談的論點其實並不新奇。如果讀者們先前有追縱本站的文章可能就會知道,美國外交政策有所謂的自由派/建制派,他們主張外交政策不要一下子做太劇烈的改變,傾向於相信國際建制(institution,例如國際組織、自由貿易等機制)可以約束國家行為,因此認為中國會愈來愈融入國際社會。相對來說,保守派(注重「權力」關係,認為要用比較強硬的方式達成外交目的)則是會採用比較直接的方式來處理對外關係。這一百位學者就是很典型的自由派/建制派的學者們觀點,主要就是過去大約二十年間,美國對中國政策的一個典範。其實這些論點先前都有出現而且也有討論過,從論點來看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現在這樣的典範正在進行轉移。
現在美國政策界有共識:中國問題很嚴重。例如在這封公開信中說:「中國近年的讓人憂心行為,也對世界其他地方帶來重大挑戰,像是越來越強硬的國內壓迫、增強國家對私人企業的控制、未能履行若干貿易承諾、更擴大箝制外國輿論、外交政策更加咄咄逼人等等。美國需要堅定有效地回應這些挑戰。」這個是不分黨派與立場的政策界菁英們的共識。只是,大家對於解決問題的手段以及可能性,看法不同。
強硬派和自由派/建制派的歧異在於兩點,第一是中國會不會讓自己更負責任地參與到以西方為首的國際秩序當中;第二是該怎麼讓中國參與其中。
與所謂強硬派相較,自由派/建制派認為要採取溫和一點的方式,他們認為事情是可以改善的,中國是會改變的(這是過去20年來的共識),所以他們覺得應該要用比較像以前那樣子的engagement方式,讓中國參與到國際社會當中。所以這封信講的就是,如果美國繼續採用比較強迫式手段去叫中國改變,他們覺得這樣子不對,因此跳出來聯名反對川普政府現在的外交政策。強硬派則認為以往國際建制和自由貿易等途徑都沒辦法逼迫中國做出有意義的改變,甚至,中國正在強力地挑戰既有的國際秩序,因此要用強硬手段來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由派學者們當中,其實是有滿明顯的世代差異。聯署者們大多是很資深的學界或政策界學者們。事實上,有一些自由派智庫(例:Brookings Institute,卜睿哲所在)的年輕學者們最近也推出類似的專題文章,他們就在談中國政策的世代觀點不同。年輕學者們其實普遍認為中國是競爭對象,。把中國當成競爭對象已經可以說是政策界的共識了,但有些人認為不需要把中國視為「敵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有誰「沒」連署。其實還是有很多自由派/建制派(傳統上比較親中)的重量級人物沒有連署。
美國對中國的立場轉變其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期的演變。最近一兩年的時間整個風向產生重大位移,部份原因是川普政權採用比較戲劇性的方式來處理外交政策,但長期來看,美國對於中國侵害智慧財產權的事跡已經忍無可忍,對於中國的中國夢擴張野心、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限縮公民權利,還有屢次在北韓問題上放鳥國際社會、在南海擴軍等議題,在在累積了風向球轉向的能量。習近平取消任期限制(2018年3月)或許是最後一根稻草,自此之後原本較為親中的媒體風向也整個變了。
在G20之後很多媒體都說貿易戰趨緩、美國又開始親中、又要把台灣賣掉云云。事實上,貿易戰一點都沒有趨緩,川普五月份宣佈針對2000億中國進口產品徵25%的關稅,也完全沒有改變
民主國家的政策產出本來就是各方多元意見角力的結果。這或許會是一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但這是政策產出的常態。川普上台以來,大幅度地改變對中政策,引發的爭議必然是很大的,所以大家還有得吵。不過,現在國會裡的兩大黨在中國議題上的立場是非常接近的。
有些人批評這些學者是被中國給「收買」、「想拿中國的資源」。我們不認為必須要用這種方式來回應溫和派/自由派/建制派學者們的看法。當然,我們不能排除「有一些」學者是被中國收買以及想拿中國資源,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不過,這種說法也是要注意,因為中國灑下的資源真的是非常多,不管是在遊說方面或宣傳方面,金額和規模超乎想像(已經有很多智庫報告在講這件事),中國也沒有停止的跡象。「有一些」學者們的確是完完全全都在幫中共講話,中共的大外宣和各種資源使用的確是很成功的。
最後要來討論的是台灣的角色。現在台灣常常陷入在討論要不要親美、要不要親中這樣的奇怪問題當中,其實是問錯問題了。
台灣「已經」是在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陣營當中,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在這一邊(韓戰以來就是靠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以及後來開放貿易市場讓台灣發大財),沒有什麼要不要選邊站的問題。重點是我們要不要再繼續去尋找「理念相近的國家」發展關係。台灣在整個亞太的佈局、新南向的拓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一方面要鑲嵌進美國的「印太戰略」,一方面擴展對外關係也是台灣本身的一種避險(hedging)行為,避免太過依賴任何一方。
台灣要不要主動去拓展外交關係?是否要大聲拒絕以往那樣透過中國走向全世界的策略?能不能有效地和東南亞國家展開交往?能不能保有自己的能動性?這些問題都必須依靠執政者的智慧以及所有人在外交方面的努力。
當然,固守民主政治的價值以及防止威權擴散,是我們最根本的任務。
➤ 中央社新聞:https://pse.is/GFPUJ
--------------------------
➤ 觀測站網站:https://www.uswatch.tw
➤ 支持我們:https://www.uswatch.tw/about
➤ GitHub:https://github.com/ACTtaiwan/us-tw-watch-site
institute institution差異 在 【睡前消息444】这么巧,你也来批《新华字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oover Institution •4.2M views ... 和臺灣字典有什麼 差異 呢? ... 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3.3K views. ... <看更多>
institute institution差異 在 Re: [問題] faculty,school,department,institu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ht1974 (just yht)》之銘言:
: faculty,school,department,institute,college,university
: 都代表教學/研究單位
: 請問這幾個字如何區分?
: 國內只有學院、系、研究所等區別
: 所以對外國的單位區分搞不太懂
faculty通常是指師資群
school通常指台灣一般附屬於大學底下的學院(位階低於college)
department通常指學系
institute在台灣是指研究所,國外可等同於大學或是可以授予學位的研究機構(ex MIT)
college是指規模較小的大學或是偏重於單科發展的大學或是某大學的某某分校(ex CUNY)
(非台灣附屬於大學底下的學院)
university是指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大學
※ 編輯: AUQ 來自: 140.112.233.76 (10/18 12: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