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沒有絕對】平靜上線 New Song 'No Absolutes':http://bit.ly/NoAbsolutesListen
失去不等於失落,
孤獨不等於寂寞,
曾經認為ㄧ切非黑即白,
最後以時間交換,
才明白了這首給世界的情歌。
Losing something does not mean you are lost
Being alone does not mean you are lonely
I used to think everything had to be black or white,
but with all that has happened,
I’ve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grey.
以四年人生淬煉 小情歌訴說大觀點
從2014年有了雛形,ㄧ首歌蘊釀超過四年,Lara覺得很不可思議。這首歌在創作最初,是定調為ㄧ首小情歌,想提醒大家不管有沒有伴侶都可以是快樂的。後來Lara經歷了媽媽過世,許多朋友成家生子,有新生命的誕生,這讓她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歌詞也從此多了ㄧ層涵義 。我們經常把別人的幸福模式套用在自己身上,想著如果有了那份工作、跟某個理想對象在ㄧ起、瘦到幾公斤、賺了多少錢,就能得到快樂,但其實每個人都有ㄧ份適合自己的幸福等待去尋找,人生發生的事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ㄧ個享受與體驗的過程。
復古民謠風味 木吉他輕柔結合空靈聲線
《沒有絕對》是製作人 Victor 劉偉德 為Lara量身定制,帶著復古民謠風味的流行抒情歌曲,輕柔的旋律線條襯托出她優美和感性的音質。編曲用木吉他套上不同的音效,帶來一種空靈又溫暖的氣氛。歌詞緩緩訴說著這幾年慢慢舒展心胸的過程,如果不再追求「完美」,真正明白每個人的幸福都長得不一樣,把雙手張開,未來是多麼寬闊。
享受人生的變化 不完美也無所謂
這首歌陪伴Lara走過低潮的四年,現在更期待把它分享給大家,在你任何有需要的時候,都能從中得到鼓勵。兩年前Lara第一次公開表演這首歌時,在關鍵處破音了, 過去她會認爲是不能原諒的錯,但如今的她明白這是ㄧ個歌手生活中必須要學會去面對的狀況,「盡力去做好每件事,但不再執著於追求完美。」現在是Lara的座右銘,因爲世界就是不完美的,我們也別忘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自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少數人知道「比真愛還好」拍攝前天就是梁媽媽過世的那一天,在這種情況當下Lara與Esther因為不想影響團隊的心情就決定拋在腦後先把電影拍攝完成。在這一點Esther也表示特別佩服Lara,能夠這麼專業地投入電影的角色。看大家那麼努力地想把這篇微電影拍完,是不是越想支持它? 「比真愛還好」微電影...
「lara媽媽過世」的推薦目錄: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梁心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梁心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好雷] 不愛鋼琴師Lara,噢!柏林女孩-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東森新聞HD]南拳媽媽Lara母照心電圖猝逝解剖追因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媽媽過世-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媽媽過世-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自由時報- 媽媽去當天使了,會聽到你的心聲的(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lara媽媽過世 在 金魚腦lara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梁心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歌【沒有絕對】平靜上線 New Song 'No Absolutes':http://bit.ly/NoAbsolutesListen
失去不等於失落,
孤獨不等於寂寞,
曾經認為ㄧ切非黑即白,
最後以時間交換,
才明白了這首給世界的情歌。
Losing something does not mean you are lost
Being alone does not mean you are lonely
I used to think everything had to be black or white,
but with all that has happened,
I’ve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grey.
以四年人生淬煉 小情歌訴說大觀點
從2014年有了雛形,ㄧ首歌蘊釀超過四年,Lara覺得很不可思議。這首歌在創作最初,是定調為ㄧ首小情歌,想提醒大家不管有沒有伴侶都可以是快樂的。後來Lara經歷了媽媽過世,許多朋友成家生子,有新生命的誕生,這讓她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歌詞也從此多了ㄧ層涵義 。我們經常把別人的幸福模式套用在自己身上,想著如果有了那份工作、跟某個理想對象在ㄧ起、瘦到幾公斤、賺了多少錢,就能得到快樂,但其實每個人都有ㄧ份適合自己的幸福等待去尋找,人生發生的事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ㄧ個享受與體驗的過程。
復古民謠風味 木吉他輕柔結合空靈聲線
《沒有絕對》是製作人 Victor 劉偉德 為Lara量身定制,帶著復古民謠風味的流行抒情歌曲,輕柔的旋律線條襯托出她優美和感性的音質。編曲用木吉他套上不同的音效,帶來一種空靈又溫暖的氣氛。歌詞緩緩訴說著這幾年慢慢舒展心胸的過程,如果不再追求「完美」,真正明白每個人的幸福都長得不一樣,把雙手張開,未來是多麼寬闊。
享受人生的變化 不完美也無所謂
這首歌陪伴Lara走過低潮的四年,現在更期待把它分享給大家,在你任何有需要的時候,都能從中得到鼓勵。兩年前Lara第一次公開表演這首歌時,在關鍵處破音了, 過去她會認爲是不能原諒的錯,但如今的她明白這是ㄧ個歌手生活中必須要學會去面對的狀況,「盡力去做好每件事,但不再執著於追求完美。」現在是Lara的座右銘,因爲世界就是不完美的,我們也別忘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自在。
lara媽媽過世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其實少數人知道「比真愛還好」拍攝前天就是梁媽媽過世的那一天,在這種情況當下Lara與Esther因為不想影響團隊的心情就決定拋在腦後先把電影拍攝完成。在這一點Esther也表示特別佩服Lara,能夠這麼專業地投入電影的角色。看大家那麼努力地想把這篇微電影拍完,是不是越想支持它?
「比真愛還好」微電影會在7/26在妹妹娃娃多媒體YT平台發佈。訂閱妹妹娃娃Pressplay可以 特別的贈送活動+收到獨家專訪和幕後花絮影片!
Actually few people know that one of the filming days for ‘Still Better Than Love’ was also the day after Liang Mama passed awa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Lara and Esther decided to push on with the filming for the sake of the team. Especially in this respect, Esther says she was in awe of Lara’s professional and focused performance. Seeing how everyone put so much work into finishing this short film, don’t you want to support it even more now! Only three days till the short is released on Meiwa’s YouTube! If you subscribe to Meiwa’s Pressplay you can have access to special giveaways and videos too!
Subscribe to Pressplay: http://bit.ly/MeiwaPressplay
Subscribe to YT: www.youtube.com/meiwamedia
Subscribe to Our Channels for More Videos
每週創作新影片,請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wamedia/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meiwawa/
Official Website: www.meimeiwawa.com
Like us on Facebook 請按讚~!
妹妹娃娃Meimeiwawa (生活粉絲頁Lifestyle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meiwawaofficial
妹妹娃娃多媒體 Meimeiwawa Multimedia (製作粉絲頁Productio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wa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wadiaries/
Lara梁心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laraliang
Lara梁心頤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lianglara
Esther梁妍熙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sther.veronin/
Esther梁妍熙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u/liangesther
Twitter
http://twitter.com/meiwadiaries
妹妹娃娃多媒體 Weibo微博
http://weibo.com/meiwamedia
妹妹娃娃Dailymotion(生活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meiwawa
妹妹娃娃多媒體Dailymotion(製作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wamedia
lara媽媽過世 在 [東森新聞HD]南拳媽媽Lara母照心電圖猝逝解剖追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偶像團體南拳 媽媽 的女主唱 Lara (梁心頤)的母親梁瓊文,上個月29號因為胸悶到台北榮總醫院看病,掛號心臟外科由院長林芳郁診療,並進行運動心電圖測量, ... ... <看更多>
lara媽媽過世 在 lara媽媽過世-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找lara媽媽過世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lara梁心頤媽媽,梁心頤身高,lara男友相關資訊,找lara媽媽過世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 ... ... <看更多>
lara媽媽過世 在 [好雷] 不愛鋼琴師Lara,噢!柏林女孩-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春天,院線有部歐洲少女片、主角名字叫 Lara 還是個藝術才女;今年春天也來一部歐洲老女片、主角也是個藝術才女連片名都取她名字 Lara !默默決定若生女兒絕不要取名叫 Lara XD 去年那部是舞台設在安特衛普的比利時古典芭蕾片《芭蕾少女夢》、今年這部是舞台設在柏林的古典音樂片《不愛鋼琴師》。看來讓小朋友學藝術OK、譬如隔壁廳《女聲我最美》就玩藝術玩得單純開心又感動,但學藝術可別亂學古典、否則等著走上兩位 Lara 悲慘扭曲的後塵... 那位芭蕾 Lara 還只是扭曲到慘綠少女憤而自殘,這位音樂 Lara 則是扭曲到老世代複製看不見終點。
https://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0/15/22/19/4351883.jpg
話說這部德國片片名翻譯叫作《不愛鋼琴師》,結果這片片中片尾都很愛法國搖搖老歌手 France Gall,片尾曲 "Il jouait du piano debout"就是一首對鋼琴男孩的迷戀,彷彿告訴我們「人人都愛鋼琴師」但請小心「別愛鋼琴師」XD 記得我有好多玉女學妹(當年還沒「文青」這詞)都說過年輕時會煞到的男生「不是彈鋼琴、就是小提琴」,反而許多傻妹學妹煞到的常常是吉他壞男孩;結果長大後呢,只能很遺憾地說,嫁了音樂家的許多過著臉書 IG 光鮮亮麗、但偶爾聚會悲從中來的人生,反倒那些嫁了吉他壞男或魯男的,臉書 IG 沒啥好曬、相約敘舊卻更多面帶春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FoVBenCpI
本片「鋼琴師」,有闖出名號的那位不是主角、而是 Tom Schilling飾演的主角兒子,居然去年《無主之作》練完畫畫後、今年《不愛鋼琴師》馬上練鋼琴!他正如 France Gall金曲中的鋼琴師,是個人們難以理解的怪男孩,愛上他的女孩總不會太好過。電影看完,我們知道這位鋼琴男孩的人生很高壓灰慘,甚至功成名就了心裏還是有個一觸即發的缺,只是我覺得他至少還是幸福的,仍然有個女孩不畏艱難愛著他也相信他。這位「愛上鋼琴師」的女孩由《戰裡的夏里特》Mala Emde 飾演,高挑身材配張日耳曼大方臉,站出來就知鋼琴男孩有多少創傷,她能力所及都會幫扛。
至於人人「不愛」的那位,則是被虎媽認證「每個人都離妳而去」的老女孩主角 Lara ,她家裏沒鋼琴、全片都沒彈鋼琴、我們只知她出張嘴巴教小孩鋼琴、自己則碰都不碰彷彿會髒手。不過到片尾,我們知她鋼琴功力驚人、彷彿壓抑數十年一夕爆發,且不說長線藝術表現、光論短線炫技必令人目瞪口呆!片尾這架不屬於她的鋼琴,只是片頭的一次機緣巧遇,誰叫她住在這看似乾淨明亮其實三教九流的德國城郊現代主義集合住宅呢?整棟樓裡有退休的有失業的恐怕也有吸毒酗酒與黑幫,德國警察要搜查需要找證人「好死不死」找上她,居然就硬生生害她「求死不得」(!)
嗯,本片的主線劇情,應該不是在談「死」、而是在談「生」?德國老美女演員 Corinna Harfouch ,好像是十多年來第一次在台灣大銀幕亮相?很高興這第一次就是她的單人獨角城市漫遊大舞台!看她在生日這天犒賞自己提光了存款、買了一件這輩子不敢穿的曲線玲瓏連身裙、買光了一場音樂會的票、邀請了所有她認識的人甚至路人、訂下了一間演後酒吧... 看她總是穿得漂漂亮亮地、批一件搶眼的赭紅色大衣、走在灰色的柏林大街黃色的秋天落葉... 真沒想過,一部類似夏綠蒂藍普林《漢娜的失序人生》的老女人城市漫遊電影,竟然可以把老女人拍得這麼青春憂鬱?
https://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9/25/11/56/2184765.jpg
原來這是《噢!柏林男孩》導演 Jan-Ole Gerster睽違七年交出的第二部長片,也許可當作是拍部「噢!柏林女孩」?獨居老人 Lara 是很難搞的,不是什麼慈祥老奶奶,反而是心裡一團亂的怪女孩:生日沒人要理我,乾脆做件一輩子不敢做的事為自己慶生 (!);既然不巧有人理了我,乾脆給自己多一次機會辦一場派對;沒有好朋友參加派對,乾脆買票請大家來,只要認識過或萍水相逢的全都來送自己一程 (!);生我的媽媽已不再為我慶生,那我大個膽子買蛋糕給她慶生;一切拐彎抹角這麼久,最終怯生生地想聽的,也許還是心心念念的兒子願意喊聲「媽媽,生日快樂!」
這種生日當天沒人出聲、只好自己奔走佈置處處暗示的窘境,我自己這輩子也有幾次、還都是少年時。每年生日都是一年心得與收穫的盤點,每十週年的生日更是自己人生一個階段的盤點,那到了退休的 60 歲(德國曾經 60 歲退休嗎?這要查查)更像是一生成就的盤點。說成就,也許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功名,這樣看 Lara 也不過就是個音樂科班失敗者、混吃等死公務員、還真讓她等到了死期!
不過我看成就,向來關於道德與人情,這樣看 Lara 也是張白卷:人人都離她而去、最熟的是辦公室、路人也能來慶生... 到底她這一生做錯了什麼?失了什麼德或敗了什麼德?你顧人怨沒朋友、一定都是你的錯,這種橫眉冷眼的指責我們從小到大都被轟炸得多了,有人在這種指責下焦慮崩潰、有人在這種指責下變得世故。柏林老女孩 Lara 的人生肯定是有罪的,但唯有良心之人才會被罪疚糾纏一生,反而無良的真罪人只會推卸罪責通通歸為別人的錯!
https://de.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0/01/30/15/41/3527816.jpg
Lara 在電影前段面對小輩時,是個精明的主管與冷酷的虎媽,她管理公家辦公室的守則就是熱情歸零按表操課雲淡風輕,她養育兒子的守則就是兒子乖乖聽話苦苦追求永遠不夠好,她教路人孩子鋼琴也是給點鼓勵的糖果再來句「還是去吹小號吧」打他入谷底... 無怪她那一生追求母親肯定的兒子,都已是鋼琴大師了看到母親還是會焦慮,他可以在背後默默創作揮灑琴藝以獻給母親、但看見母親都會發抖演前必須要隔離,台上能祝母親生日快樂、台下卻支支吾吾像個陌生人。
也許要理解 Lara 這老女人,就不能單純把她當個威權的虎媽、更要把她當個脆弱的少女,正如許多老人一生無解的問題、往往都還要爬梳那童年扭曲養成的一錘定音。電影中段 Lara 見媽媽,一來重新體驗虎媽壓迫的狂風暴雨、二來意識到自己也正走在她的虎媽老路上,媽媽壓迫女兒到老仍憤世嫉俗語帶挑釁一如當年、那 Lara 過去壓迫兒子至今老了能力挽狂瀾嗎?有的扭曲老人能成長改變、有的老人至死仍不能,怯生生的 Lara 在這 60 歲生日的一天,要決定這生日是她人生就這樣了的句點、還是人生仍能走出新路的轉捩點。
電影初段,高壓出手調教鋼琴小孩的 Lara 恐怕還在走老路;電影中段,看見虎媽堅持虎一生完全沒要放過自己的 Lara ,已知必須痛定思痛重審自己對待兒子的作風;電影末段 Lara 夢寐以求的兒子祝壽成真了,但兒子誠心之餘顯然仍有無以名狀的心結,這人生問題不是一場生日派對開成功就能解;最後關鍵的重擊醒悟,顯然是過去鋼琴老師的那句「妳其實很有天份」,只是威權老師高壓教養壓考驗妳的心、自以為是藝術的淬煉汰選都為妳好。我們看 Lara 這人的全片姿態,不論是孤身時槁木死灰、還是有旁人在時冷漠輕蔑撐場面,何曾看到她聽到這句如雷轟頂的動容?
https://de.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0/01/30/15/41/3468536.jpg
在這 Lara 焦慮故事的背後,本著我看歐洲片一定要抓景點的壞習慣,倒也驚訝地發現了本片的一層地理政治。本片有具體提到的地名,是兩個柏林地鐵 U-Bahn 站:Lara穿戴整齊喝杯咖啡準備前往音樂廳買票時,那站是 Hansa Platz「漢薩廣場站」,這裡是 Hansaviertel 正是冷戰時代西柏林前緣、還有與對面的 Karl Marx Allee來一場建築文化政宣戰;從 Hansa Platz可以搭車抵達的是 Kurfürstendamm「選帝侯大街站」,音樂廳與音樂院都在這附近,這可是冷戰時西柏林資本主義文化生活的核心!
再看看本片拍她漫遊城市的幾個「建築正立面」攝影,她去音樂廳是古典建築、她去音樂院有古典大門,但她回過去工作的辦公室是極簡量體粗獷主義、她住的也是社會主義取向的現代主義柯比意式高層公寓... 簡直一個柏林兩個世界!然後,回顧這片沒人用手機、訂票不上網而現場買、票務員電腦螢幕好大台,更別說她「六十歲退休」的設定,這制度只在東德有,兩德合併後簽舊約的末代東德公務員在過渡期也就沿用下來了。難道,這部 Lara 遊走柏林的焦慮故事,背後也有「東柏林 vs 西柏林」?看看建築器物服裝等設計,難道這是 1989 兩德統一後不久?
有這層「東西柏林」的聯想,也許我們回顧本片一切角色身段,都會有另一層令人驚訝的趣味,儘管導演從來也沒有明說。譬如片初兩個世界,屬於音樂廳與音樂院這邊的是自由大膽無拘無束,屬於她老公寓與老辦公室的是庸庸碌碌或憤世嫉俗;在練琴上 Lara 與她母親和老師採掏空身心的高壓訓練,音樂院的音樂女友卻對這套茫然不解、音樂院的小孩有空玩手機遊戲再說沒碰過這招;電影末段酒吧慶功宴,一邊是城市邊緣人群集的魯蛇慶生會、另一邊是城市菁英西裝筆挺的古典音樂慶功宴... 不論怎麼看,處處都是冷戰後東西柏林的對比影子!而且西德已徹底吃掉東德!
對我來說,這「東西柏林」的聯想,最終映射在 Lara 與她前夫以及兩人兒子 Viktor 的關係上。看 Lara 的滿身的東柏林身段、彷彿圍牆打開後第一天進入西柏林穿件漂亮小禮服,再看看建築師前夫 Paul 那彷彿兒子經紀人幫他打點安排過濾社交的長袖善舞身段,宛如一個明顯對比的西柏林人。兩人孕育了一個兒子,保守身段宛如共產文化的媽媽高壓教育,兒子 Viktor 宛如受不了的德國之子從東德逃到了西德,結果竟給資本爸爸收編去了成為音樂產業名利雙收搖錢樹,面對自己雖有諸多怨懟卻仍深愛的共產母親,卻怔怔地失了聲、被帶去一場又一場名利的派對...
https://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9/25/11/56/2200365.jpg
回想這麼多本片畫面不明說而靜靜呈現的線索, Lara 這活到六十卻一無所有的虛無感油然而生。這也許不只是「長輩逼我練琴、我逼晚輩練琴、複製了藝術壓迫」的鋼琴家故事,而可能同時也是「我乖乖接受共產教育、我滿懷信心向下孕育、結果我孕育的孩子與藝術之心、都燃燒自己為人作嫁終成一場空」?一個是鋼琴教育的典範轉移,一個是國家治理的典範轉移,兩個轉移過程都會造成老一代青黃不接的傷害,彷彿我從出生到老的存在價值都是零?本片最令我倒抽一口涼氣的,倒是這個概念呼應,把鋼琴規訓與共產資本的規訓放在一起平行參照,是專屬德國的淒涼。
也許立足一生的存在價值都被徹底剝奪的老東德人,面臨「六十歲退休」這年紀,都需要重新找到一種存在感,這一天「生日」可不能過成總結失敗一生劃下的句點,而要另闢蹊徑跨出心裡難關活出個「新生」。以司機鄰居來說,是當了一輩子公務員,現在退休了嘗試新事物享受人生(車上放的音樂暗示「喜歡妳這鋼琴師」?)。那人生過得更加壓抑的 Lara ,也許只是要把她從童年就被狠狠打入心底、一輩子不敢再冒出頭來的鋼琴之聲,一口氣宣洩出來!接到 France Gall片尾曲《站著彈琴的男孩》Il jouait du piano debout ,真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暢快感!
話說 France Gall在 2018/01過世,本片則從 2017/10拍到 2018/02,也許導演拍片拍到一半聽到這消息、決定以她金曲為自己電影主題曲、以向這位老女孩致敬吧?深邃憂鬱而神秘的鋼琴師,不論是鋼琴男孩或鋼琴女孩,總是世世代代令我們著迷;我們也許第一眼看上了他們追了回家、第二步成為他們家人卻見識其黑暗,那我們是否能踏上第三步、看見他們心底潛藏的痛苦、而一泯恩仇擁抱他們呢?我就娶了個鋼琴師,而且我愛鋼琴師!推薦喜歡柏林、喜歡德國片、喜歡古典音樂、喜歡德國小帥哥 Tom Schilling的觀眾欣賞,說不定還會愛上老美女 Caroline Harfou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HYMx4bW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8.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86832970.A.9C0.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48.29 臺灣), 04/15/2020 17:49: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