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遊戲營運行銷資訊來源】
粉絲團達到5000追蹤,雖然數量不多也算是一個里程碑。說來有趣,前半年每天還會關注追蹤人數的變化,半年後就沒什麼在意了,寫文章已經變成一個日常鍛煉的過程,然後就莫名其妙走到了現在。
作為感謝,這裏提供一些個人常瀏覽的資訊來源,並提供些使用建議:
>歐美遊戲營運相關資訊來源:
GamesBeat
https://venturebeat.com/category/games/
大部分歐美遊戲產業的新聞,都來自於此。文章比較雜,但有時候會有深度的訪談文章與產業趨勢資訊。
GameAnalytics:
https://gameanalytics.com/insights/blog/
這個網站本身就是做數據分析SDK,有時會有一些關於數據分析的基礎知識。我覺得算是初入門的朋友可以多看看的網站。
Gamesindustry:
https://www.gamesindustry.biz/
大部分都是產業新聞,但有時候會有精彩的專欄投稿,針對遊戲產業的變化做分析。每年年底也會針對遊戲產業做回顧。
SensorTower
https://sensortower.com/blog/
定期會發布當月全球遊戲收入排行榜、下載排行榜、特定遊戲收入預估等等。對於追蹤遊戲界產品趨勢很有幫助。
Gamastrua
https://www.gamasutra.com/category/business-marketing/
這個網站我通常只看Blog的部分,有時會有些不同領域的業界人士投稿,很值得一看。
Master the Meta
https://www.masterthemeta.com/themetas
專門“分析”歐美遊戲公司策略與趨勢的網站。裡面的文章寫的都很認真,也會討論新上市遊戲公司的策略與商業模式。每週出刊,是我必看的網站之一,但上週開始"富堅",希望它能撐下去。
GameMakers
https://www.youtube.com/c/GameMakersStudio/videos
這也是我基本上每週報到的Youtube頻道,節目常會邀請產業資深人士聊產業趨勢。裡面的團隊組成來自知名遊戲部落格「拆解樂趣 Deconstructoroffun」;部落格更新越來越慢,但GameMakers頻道每週至少一更,看得出重心已經轉移。
>中國遊戲營運相關資訊來源:
遊戲葡萄 http://youxiputao.com/
遊戲陀螺 https://www.youxituoluo.com/
遊戲大觀 http://www.gamelook.com.cn/
以上這三個應該是產業比較熟悉的資訊來源,主要就是營運、行銷與產業資訊。不過葡萄跟陀螺的”宣傳軟文“比較多,在看的時候必須多注意。遊戲大觀會有比較多來自歐美日本的翻譯文章,編輯也會補充資料註解,我個人比較推薦。
>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對於裝微信沒有心理障礙,以下幾個公眾號是我特別推薦追蹤的:
「独立出海联合体 」:這裡偶爾會訪問一些成功案例的"細節",包括詳細的市場策略、數據資訊等等。裡面的數據有些我有跟業界的朋友驗證過,基本上蠻符合實際狀況的,建議大家可以追蹤。
「腾讯GWB游戏无界」:通常會放上這個公眾號的內容,含金量都超級高。裡面大部分時遊戲研發相關,但偶爾跟營運相關的文章,都非常值得一讀。
「罗斯基」:如果想研究超休閒遊戲的產業變化、最新創意、相關數據、製作流程、變現模式等等,這個公眾號是必追,甚至應該將上面所有的文章都看一遍。
>遊戲行銷相關資訊來源:
Mobile Dev Memo
https://mobiledevmemo.com/
這個網站每天會把所有跟遊戲行銷有關的新聞,都統整在裡面,不定期也有專欄文章探討最新的遊戲行銷趨勢,算是必看網站之一。不過有趣的是,從iOS宣布捨棄IDFA後,也可以明顯感到編輯群的“焦慮”。
Udonis
https://www.blog.udonis.co/
Udonis算是一家基於數據的遊戲整合行銷公司。這裡面常常會有很詳細的遊戲廣告實務案例與趨勢分析,大部分的文章架構都很清楚,缺點是有時會講太多無謂的細節。
Mobileuseracquisitionshow
https://mobileuseracquisitionshow.com/
這裡常會邀請歐美遊戲業的行銷主管聊聊自己的經驗,有Podcast版也有文字版,而且內容大部分都挺專業,不是公關宣傳的那種,算是我近期的新歡。
--
最後還是說一下,使用每個網站前,都還是要先對該網站的”立場“有些瞭解,才不會被表面資訊牽著鼻子走。
譬如新聞網站大部分都會有宣傳意味在裡面,資訊不一定為真,通常以專欄形式所提供的資料會更有可信度;行銷類的網站則會強化廣告在遊戲營運的重要性,有些細節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數據分析的網站,我反而建議不用對”數據“本身太在意,因為遊戲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獲取來源、季節、地區、生命週期的不同都會影響數據,重點反而在於數據分析所呈現的結論與邏輯,是否經的起推敲,因為每個遊戲的數據都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以上對大家會有幫助,也歡迎分享自己的好網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10的網紅大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錄製時間為2019/9/17號 目前10.12版meta依然不變 如果之後的任何更新有對技能或裝備作出重大變動,會再以CC字幕作註解 確保觀眾在本片看到的資訊,絕對跟得上時代潮流 歡迎留下你的心得意見 追隨FACEBOOK,獲得更多開台資訊和遊戲、玩具情報https://www.faceb...
「meta翻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meta翻譯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eta翻譯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eta翻譯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eta翻譯 在 大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eta翻譯 在 外國人也能說台語!Facebook 開發出一套可以說台語的語音AI ... 的評價
- 關於meta翻譯 在 測試期間可以使用Google 翻譯或其他翻譯工具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eta翻譯 在 祖克柏講台語? Meta新AI翻譯推手是「台灣囝仔」|TVBS新聞 的評價
- 關於meta翻譯 在 Meta口語雙向翻譯台語及英語都能通|20221021 公視晚間新聞 的評價
meta翻譯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今天科科「HB」要不要幫他慶祝
B:好啊!科科喜歡吃「永豆」,我們去「國館」附近那家慶祝,再來拍「限動」
旁人:???
是說……到底要不要好好講話!
_
上面的對話相信 80 年代後的高中生並不陌生,連台北車站也被簡稱為「北車」,讓許多在花蓮、新竹的朋友也紛紛跟進,說自己要去「花車」和「新車」。
縮寫在現代可說是越來越盛行,除了那種無法簡稱成珍珠奶茶的QQㄋㄟㄋㄟ咩噗茶!?
_
各行各業的縮寫會相同嗎?
買飲料要大喊QQㄋㄟㄋㄟ咩噗茶,真的很難為情,好像喊大奶微微 (?) 容易多了。
縮寫在日常生活中真的非常好用,可以節省時間,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製造一些小幽默,也發現許多行業都有相同的縮寫。
舉「MIC」的例子,在細菌實驗室代表最小抑菌濃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在錄音室、電腦產業代表麥克風 (Microphone),在政府部門代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在製造業代表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等……
這些都還是在不同專業領域,也許他們一輩子都不會混用,但是如果出現在同一個實驗室呢?
_
生活聽得懂就好,那科學研究呢?
在期刊論文中的縮寫可不比生活中少,期刊論文在寫作投稿都會有一定的字數要求,而縮寫能幫助學者們把論文的重點放進標題,常見的縮寫包含了DNA、RNA……等,有時候縮寫甚至能避免讀者在閱讀時混淆,更有趣的是可以透過論文標題的縮寫統計,了解當時代最夯的科學研究主題。
不過縮寫因為缺乏了明文規定的通用原則,大多數的新創縮寫使用率並不高,雖然可以解決科學家在撰寫的方便程度,也讓製圖時的標示可以更清楚,但是使用頻率比較低的縮寫,卻容易造成讀者的混淆與誤解。
驚人的是,以首字母縮寫成「UA」的詞,光是在醫學上就有 18 種不同的含義。
雖然縮寫帶來方便,過多的縮寫卻也造成誤解!也許未來論文可以考慮出「標準版」與「縮寫版」兩種版本,以因應讀者們的不同需求。
_
你們的縮寫一樣嗎?縮寫看出歲月的痕跡
除了科學或某些專業術語上需要較嚴謹的討論縮寫,大部分的縮寫其實還是看人心情,只要雙方聽得懂、能溝通,基本上都不成太大的問題。
不過,當縮寫越來越盛行,甚至能成為辨別年代的工具(?)從生日快樂、HB到生快,大冰奶微冰微糖到大奶微微……每個年代的慣用縮寫可說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趣味!
_
科夥伴也常用縮寫嗎?快留言分享你最常用或是最常聽到的縮寫是什麼吧!
_
參考資料
Meta-Research: The growth of acronyms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Lang T (2019)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abbreviations European Science Editing 45:1114.
_
延伸閱讀:
用右腦學英文比較快?但語言區在左腦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89961
「言」外之「譯」:要跨越語言藩籬交朋友,除了文字,社群媒體上還有什麼需要被翻譯?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75825
_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meta翻譯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發散的「中翻英寫作」變成「英文學術寫作」的重要關鍵】
學術寫作要怎樣學得好,可以從好多面向來加強。不管是「學術涵養」、「對該學科理解的深度」、「對文獻的理解、整理方法」、「邏輯」、「對學術出版文化的理解」、「思維清晰度」、「英文能力 (文法、字彙)」、還是「寫作 (段落、篇章掌握、修辭)」 等等的能力。
今天這篇文章以「結構性語塊」的角度來淺談如何 “write like a Harvard professor”。
▍學術寫作當中,充滿著很多的結構性語塊,是不分領域都會使用的。師範大學翻譯所廖伯森教授就曾經說,這些學術結構性語塊的使用,可以讓學術的溝通更有效率 。
下面有 5 組學生的實際寫作例子,讓大家感覺看看,學好這些結構性語塊,可以如何幫助我們聽起來 IQ 爆棚(笑)
學生 1️⃣:We gotta carefully interpret these data because…
調整版:These data must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in that…
學生 2️⃣:X and Y are totally different in many ways.
調整版:X differs from Y in a number of aspects.
學生 3️⃣: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getting interested in XXX.
調整版: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XXX.
學生 4️⃣:A lot of people criticized Smith’s meta-analysis.
調整版:Smith’s meta-analysis has been subject to considerable criticism.
▍使用結構性語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侷限」住我們的表達內容。為什麼會說是好處呢?如果不了解學術文化,有些內容或想法表達可能會不太適當。我們來看看學生 5 的例子。
學生 5️⃣:Although the method is safe and effective, it is not perfect.
調整版:Despite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the method suffers from some limitations.
學生不見得能從「不完美」轉換成思維「有缺點、有限制」,但因為結構性語塊,我們可以「制約」一些相較不符合學術寫作特色的文字。
為了因應眾多學生的要求,我在 3/21 (日) 加開了一場「英語學術寫作」的免費公開課。不管是現任研究生、即將要變成研究生、工作上會用到學術寫作、或是對加強學術寫作能力有需求的你,都歡迎來聽聽!
公開課一秒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3130735221904331353
時間:3/21 (日) 2:30 pm - 4:00 pm (2:00 pm 入場)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朱崙街60號2F (MRT 南京復興站)
meta翻譯 在 大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錄製時間為2019/9/17號 目前10.12版meta依然不變
如果之後的任何更新有對技能或裝備作出重大變動,會再以CC字幕作註解
確保觀眾在本片看到的資訊,絕對跟得上時代潮流
歡迎留下你的心得意見
追隨FACEBOOK,獲得更多開台資訊和遊戲、玩具情報https://www.facebook.com/LordgameStream
實況備份、各種翻譯情報影片、書籍玩具周邊開箱請訂閱YOUTUBE連結
追隨Twitch直播https://www.twitch.tv/lordzephyrhs
#MHW
#MHWI
#大劍
#聚魔之地
#冰咒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vA5MgIDFN8/hqdefault.jpg)
meta翻譯 在 測試期間可以使用Google 翻譯或其他翻譯工具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測試進行期間,應試者不得使用網路翻譯服務、翻譯字典或任何其他外部資料。 ... 測試期間可以使用 Google 翻譯或其他翻譯工具嗎? ... 查看所有Meta 認證專家. ... <看更多>
meta翻譯 在 祖克柏講台語? Meta新AI翻譯推手是「台灣囝仔」|TVBS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臉書母公司 Meta ,最新推出人工智慧 翻譯 系統,竟然連台語也能翻!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公布最新影片,透過AI 翻譯 ,用英文和講台語的研究員互相溝通, ... ... <看更多>
meta翻譯 在 外國人也能說台語!Facebook 開發出一套可以說台語的語音AI ... 的推薦與評價
Meta (原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近日在他的個人FB 帳號上PO 了一段影片,展示了Meta 最新開發的AI 語音翻譯技術,而且在應片中翻譯的不是中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