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政策的兩大派系爭議》
美聯儲局沒有通過加息,現在大家都預期12月會加。加息不加息其實都幾小圈子,但這些小圈子其實也是分門分派。渾水想回歸基本,講一講一些貨幣學說的思想上爭議。簡單點說,關於美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爭拗,可以歸納成兩種派系:rule vs discretion。
Rule這一邊的支持者,是提倡政策者在處理貨幣政策略時要有嚴謹的公式化的考量,當中沒有自由更改的空間,也就是「strict-rules-base approach」。比較出名的是貨幣大師佛利民在1960年講的K-percent rule,也就是提倡每年的貨幣供應按一定百分比增加,佛利民認為這種做法的好處夠簡單(simplicity)、有預測性(predictability) 和有公信力(credibility),而且可以避免政策執行者的人為錯誤。
教科書上有提過的John Taylor,所講的核心思想也是相約的,就是跟從一個規則,只是這個規則的參數更多,加入了通脹率和G.D.P.這兩個變異數,變得較複雜和多了一些彈性而已。這就是所謂的「Taylor Rule」。
關於伯南克的貨幣哲學思想,可以參考他於2003年2月3日的講話《”Constrained Discretion" and Monetary Policy》。他提出要有一定彈性,可以處理貨幣政策,這是Discretion的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卻要守住某些原則,就是Constrained的部分。Bernanke的貨幣理念原則包括央行要以維持低和穩定的通脹,和減少週期性的不穩,以達至資源充份利用(limit cyclical swings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這些貨幣不同學說的理念,都是本科宏觀經濟學一定接觸到和必修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其實也很意識形態主導的,有趣的是伯南克本身就是大學宏觀經濟學教科書的權威,他寫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是主流大學常見常用的。
在這個後海嘯年代,伯南克的思想成為了主流。很易理解,如果在海嘯期間依然墨守成規不改貨幣政策,長遠來講經濟也許會回歸均衡,不過短期的社會成本,當屆政策的政治資本付不起來。雖然這種貨幣思維是維護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不過卻是加快了經濟復原速度。副作用就是貨幣政策失去了可預知性,令市場的通脹預期難以管理。
(逢星期五刊登於財經雜誌《港股策略王周刊》)
#渾水 #港股策略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onetary base公式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出口術是貨幣政策,掌權者傾向discretion》- 【財經正論】
未來的股市怎麼走,經濟的因素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各國的貨幣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
沒錯,未來股市怎麼走,說穿了,看的就是美元,看的就是美元的貨幣政策何,而由於美國聯儲局一直在玩曖昧,所以究竟它怎樣去做,市場根本沒有資訊看得出來,不但香港人看不出來,美國人自己也看不出來,所以,這個題目,在美國國內,也是正在爭拗中的大議題。
最近在美國的資幣政策爭拗,是前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主動挑戰史丹福大學教授John Taylor在貨幣政策上的看法。
簡單點說,關於美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爭拗,可以歸納成兩種派系:rule vs discretion。
Rule這一邊的支持者,是提倡政策者在處理貨幣政策略時要有嚴謹的公式化的考量,當中沒有自由更改的空間,也就是「strict-rules-base approach」。比較出名的是貨幣大師佛利民在1960年講的K-percent rule,也就是提倡每年的貨幣供應按一定百分比增加,佛利民認為這種做法的好處夠簡單(simplicity)、有預測性(predictability) 和有公信力(credibility) ,而且可以避免政策執行者的人為錯誤。
Taylor所講的核心思想也是相約,就是跟從一個規則,只是這個規則的參數更多,加入了通脹率和G.D.P.這兩個變異數,變得較複雜和多了一些彈性而已。這就是所謂的「Taylor Rule」。
關於伯南克的貨幣哲學思想,可以參考他於2003年2月3日的講話《”Constrained Discretion" and Monetary Policy》。他提出要有一定彈性,可以處理貨幣政策,這是Discretion的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卻要守住某些原則,就是Constrained的部分。Bernanke的貨幣理念原則包括央行要以維持低和穩定的通脹,和減少週期性的不穩,以達至資源充份利用(limit cyclical swings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這些貨幣不同學說的理念,都是本科宏觀經濟學一定接觸到和必修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其實也很意識形態主導的,有趣的是伯南克本身就是大學宏觀經濟學教科書的權威,他寫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是主流大學常見常用的。大概是佛利民已經仙遊了,攻擊他的學說也無對手接招,所以伯南克只好找貨幣學近期比較熱門的的John Taylor接刀,大戰一場。
總之,今次伯南克和John Taylor的爭端也是源於此,John Taylor的思想是較近Rule那邊,而伯南克的思想則貼近discretion那邊。
在這個後海嘯年代,伯南克的思想成為了主流。很易理解,如果在海嘯期間依然墨守成規不改貨幣政策,長遠來講經濟也許會回歸均衡,不過短期的社會成本,當屆政策的政治資本付不起來。雖然這種貨幣思維是維護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不過卻是加快了經濟復原速度。副作用就是貨幣政策失去了可預知性,令市場的通脹預期難以管理。
所以,比起格林斯潘年代,在今日葉倫執管聯儲局的時代,她透過出口術去管理通脹預期,這是市民和央行之間的博奕,傳統的經濟學者更要學懂語言偽術。掌權的自然傾向discretion,因為權在己手,自然愛不惜手;至於少了這分公權力的經濟學者,當然傾向削權,跟從比較易預測的rule這一套。至於退下了場的伯南克無情白事就去挑Taylor機,究竟是事出有因,還是退了下來之後,不甘寂寞,那就不得而知了。
———————————————————
(全文請參閱5月18日出版的 #六合投資王)
【財經正論】《出口術是貨幣政策,掌權者傾向discretion》- 渾水
未來的股市怎麼走,經濟的因素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各國的貨幣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
沒錯,未來股市怎麼走,說穿了,看的就是美元,看的就是美元的貨幣政策何,而由於美國聯儲局一直在玩曖昧,所以究竟它怎樣去做,市場根本沒有資訊看得出來,不但香港人看不出來,美國人自己也看不出來,所以,這個題目,在美國國內,也是正在爭拗中的大議題。
最近在美國的資幣政策爭拗,是前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主動挑戰史丹福大學教授John Taylor在貨幣政策上的看法。
簡單點說,關於美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爭拗,可以歸納成兩種派系:rule vs discretion。
Rule這一邊的支持者,是提倡政策者在處理貨幣政策略時要有嚴謹的公式化的考量,當中沒有自由更改的空間,也就是「strict-rules-base approach」。比較出名的是貨幣大師佛利民在1960年講的K-percent rule,也就是提倡每年的貨幣供應按一定百分比增加,佛利民認為這種做法的好處夠簡單(simplicity)、有預測性(predictability) 和有公信力(credibility) ,而且可以避免政策執行者的人為錯誤。
Taylor所講的核心思想也是相約,就是跟從一個規則,只是這個規則的參數更多,加入了通脹率和G.D.P.這兩個變異數,變得較複雜和多了一些彈性而已。這就是所謂的「Taylor Rule」。
關於伯南克的貨幣哲學思想,可以參考他於2003年2月3日的講話《”Constrained Discretion" and Monetary Policy》。他提出要有一定彈性,可以處理貨幣政策,這是Discretion的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卻要守住某些原則,就是Constrained的部分。Bernanke的貨幣理念原則包括央行要以維持低和穩定的通脹,和減少週期性的不穩,以達至資源充份利用(limit cyclical swings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這些貨幣不同學說的理念,都是本科宏觀經濟學一定接觸到和必修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其實也很意識形態主導的,有趣的是伯南克本身就是大學宏觀經濟學教科書的權威,他寫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是主流大學常見常用的。大概是佛利民已經仙遊了,攻擊他的學說也無對手接招,所以伯南克只好找貨幣學近期比較熱門的的John Taylor接刀,大戰一場。
總之,今次伯南克和John Taylor的爭端也是源於此,John Taylor的思想是較近Rule那邊,而伯南克的思想則貼近discretion那邊。
在這個後海嘯年代,伯南克的思想成為了主流。很易理解,如果在海嘯期間依然墨守成規不改貨幣政策,長遠來講經濟也許會回歸均衡,不過短期的社會成本,當屆政策的政治資本付不起來。雖然這種貨幣思維是維護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不過卻是加快了經濟復原速度。副作用就是貨幣政策失去了可預知性,令市場的通脹預期難以管理。
所以,比起格林斯潘年代,在今日葉倫執管聯儲局的時代,她透過出口術去管理通脹預期,這是市民和央行之間的博奕,傳統的經濟學者更要學懂語言偽術。掌權的自然傾向discretion,因為權在己手,自然愛不惜手;至於少了這分公權力的經濟學者,當然傾向削權,跟從比較易預測的rule這一套。至於退下了場的伯南克無情白事就去挑Taylor機,究竟是事出有因,還是退了下來之後,不甘寂寞,那就不得而知了。
———————————————————
(全文請參閱5月18日出版的 #六合投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