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內文:
台灣創業者常忽略兩大要點
盲點一|未確認市場需求:痛點不夠痛
邱彥錡以朝著水桶裡倒水比喻:水桶代表新創公司,水則是使用者,至於水桶上有許多孔洞,代表可能造成使用者流失的諸多問題,可能是產品的缺陷、功能的缺失等等。但最大、也最難補的洞,是產品根本沒有打到消費者的痛點,這代表水(使用者)永遠留不下來。
盲點二|缺乏商業模式驗證:不知道誰會埋單?
精實創業並驗證客戶需求的「最精簡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是新創不可或缺的歷程。但創業者常有一個特質:主觀意識強烈,一旦自覺做的東西是對的,就會迫不及待募資、宣傳、開發市場,就像本期封面故事所說的「起步犯規」。這在台灣新創圈也很常見。
盲點三|欠缺國際觀:不知如何走出台灣?
台灣新創也較缺乏國際觀,多數侷限在2300萬人口的國內市場。劉文帥認為,台灣的創業家並不是不想走出去,而是不知道從何做起。這或許跟台灣長期以來以OEM/ODM為主的代工模式有關,看似國際化,但缺少了從生產、設計、行銷、品牌到通路的一條龍國際化訓練。
盲點四|分類錯誤:三種創業形態分不清
徐玉學解釋,大部分人談新創,都會優先想到「市場權」的新創,這種新創就是很典型的先確認市場需求、採用精實創業投入驗證,擴大商業模式,追求持續擴張。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推薦目錄: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老闆客戶說:「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身為PM的你該如何驗證它?矽谷創業家的基本功:「最小可行性產品驗證(MV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數位時代」轉載了一篇阿雅老師的文章,原文摘自於老師與大人學合作的新課程【矽谷阿雅的產品經理實戰指南】。文中阿雅老師分享了知名企業 Rent The Runway、Zappos 怎麼利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開始他們的商業帝國;以及美國知名Target百貨,打造產品時曾踩過什麼地雷,導致團隊投入大半年卻做了白工。
大人學編輯群認為,這篇文章很值得大家花幾分鐘閱讀,建立MVP這個非常務實好用的概念,與矽谷頂尖思維接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矽谷阿雅的產品經理實戰指南】銷售突破500人!
從 #產品策略、#產品藍圖、#用戶測試、#敏捷開發、#產品數據分析、#AB測試、#產品行銷,一路講到 #谷歌 等公司怎麼面試 #年薪千萬台幣 的產品經理。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不藏私的產品經理經驗大公開!歡迎大家點選下方連結,與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https://bit.ly/36d6DYk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MVP開始做你自己】
無論你是誰,你的人生就和初代的Instagram沒有兩樣。無論你正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你都應該把自己視為 #原型產品,不必達到完美境界才能見人...
喔~~是「最簡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以MVP的模式運作
《人生就像開公司,想成功就要成長》https://bookzone.pros.is/3jjcnu
➤天下文化 x 誠品 書展指定書籍69折起,樂在閱讀~https://eslite.me/3kcruv
#天下文化 #相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