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CI)解決方案相當多,單靠基礎系統平臺,很難產生與其他競爭廠商的差異,因此,有些業者開始往「橫向」功能發展,例如,延伸桌面虛擬化/VDI、整合網路虛擬化技術成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提供更多元的儲存服務(檔案儲存、物件儲存)、支援容器/Kubernetes/微服務。
這些路線的前景都不錯,然而,有個先前伺服器虛擬化無法讓企業產生足夠信心導入的IT應用類型,卻一直沒被提起,那就是資料庫系統的建置。
的確,隨著後來伺服器虛擬化技術持續擴展可運用的IT基礎架構資源,可配置數百顆處理器核心與TB等級的記憶體,支撐「怪獸級」的虛擬機器,早已不是問題,但後來雲端服務、Hadoop/NoSQL等大數據軟體崛起,伺服器虛擬化領域也經歷了超融合、OpenStack、私有雲雨混合雲配置、容器OS、Kubernetes、公有雲整合提供超融合軟體堆疊,風水不知轉了幾回,如今,在公有雲廠商的強力宣傳之下,大家只知道資料庫上雲的議題,至於以伺服器虛擬化技術來支撐資料庫系統的應用,技術上是否可行?這類問題早已拋諸腦後。
技術腳步走得較快的企業,現在規畫的IT整體架構,可能是這樣的:底層用Kubernetes作為基礎架構,上層執行的應用系統可以是個別的虛擬機器或容器,甚至是微服務、無伺服器(Serverless)/功能即服務(FaaS)。至於運作在其中的資料庫系統,則是以上述的邏輯執行個體,或服務的形式來執行。
不過,只有這樣的作法嗎?伺服器虛擬化、超融合只能充當配角,或淪為雲端原生架構所要相容的舊系統架構嗎?我們從超融合基礎架構的龍頭廠商Nutanix身上,看到另一種可能性,他們強調超融合基礎架構仍可作為IT架構的核心,想要以此支撐資料庫系統的運作,並不只是一種理論上的配置,對他們而言,證明其真實可行的具體行動──不是紙上談兵或是純粹介紹這麼做的企業應用案例,而是推出套裝的解決方案、販售給企業採用,而此項產品就是在2018年發表的Nutanix Era,同時,一登場就是支援5種資料庫系統(Oracle Database 11.2到12.2到12.2、微軟SQL Server 2008 R2到2017、PostqreSQL 9與10、MySQL 5.6到8.0、MariaDB 5.5到10.3),以及兩大作業系統平臺(Windows Server 2012到2016,以及RHEL 6.9到7.3、Oracle Linux 7.3)。
Era的出現,不只是為了突顯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確可用於資料庫系統的建置,另一個別出心裁之處在於善用快照技術,直接於底層平臺提供了可迅速備份與還原的資料保護功能,以及近年來頗受看好的進階資料保護應用──副本資料管理(CDM)。
而有了這項技術,不僅使Era能以資料庫系統的多重副本,來支援應用程式開發與測試需求,後續版本的Era更以此衍生出資料庫漏洞修補的功能,等於一口氣解決了資料庫系統日常維運面臨的兩個心頭大患。
話雖如此,Nutanix結合擅長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建置與管理特色,以及快照技術,再將這些用於企業視如珍寶的資料庫系統,可說是黃金組合,似乎能讓他們的解決方案對於新建系統的用戶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對於已累積龐大資料量與工作負載的資料庫系統大戶而言,可能還是會有疑慮,或許將來Nutanix能在Era加入資料庫系統的不停機遷移功能,使其能夠更完整地承擔資料庫系統的生命週期。
https://www.ithome.com.tw/review/140690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ysql oracle差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里雲物聯網、專有雲、視頻雲解決方案詳解
2016-4-20 18:35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硬件的發展,人類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大,自行采購和維護數據基礎設施越來越讓企業難堪重負,曾經雲計算主要是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賦能,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開始“上雲”,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透露了包括中石化、中石油、12306、海關總署、國家電網、國稅總局、中國氣象局等等大中型政企客戶,雲計算已經全面覆蓋了大中小什至巨頭類型的企業。
隨著上雲企業的日趨增加,對雲計算的需求也日趨多樣化,4月20日,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重磅發布物聯網、專有雲(Apsara Stack)、混合雲、視頻雲四大解決方案,同時亮相的還有存儲、數據庫、安全、雲市場、域名交易平臺、阿里郵箱等多個領域的數十款為企業創造新價值的新品。
阿里巴巴物聯網平臺也在本次大會上正式發布,該平臺融合了雲上網關、規則引擎、共享智能平臺、智能服務集成等產品和服務,開發者能夠在這個平臺上輕松實現全球快速接入、跨廠商設備互聯互通、輕松調用第三方智能服務等,快速搭建穩定可靠的物聯網應用。
有“家電王國”之稱的慈溪市政府與阿里雲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攜手推動家電產業智能化升級,從傳統的政策扶持、財政補貼升級到當下的“科技扶持與補貼”,以科技賦能中小家電企業。
出於自身數據中心利舊和數據本地化的考慮,大量客戶需要專屬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對此阿里雲正式發布了專有雲解決方案Apsara Stack,可讓企業客戶實現在自有的數據中心內構建完整的專屬式雲計算服務,為客戶打造安全、可靠、彈性的雲計算工作環境。
阿里雲專有雲(Apsara Stack)基於經過大規模市場服務驗證的阿里雲公共雲平臺,並針對企業市場進行了二次優化,使之易交付、易管理,同時滿足了嚴苛的安全合規和可靠性要求。
阿里雲專有雲(Apsara Stack)提供了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安全等全棧雲產品的API和SDK,極大地滿足了定制化要求和生態建設。
Apsara Stack的發布,意味著企業用戶可以享受一致性體驗的“專有雲+公共雲”的混合雲服務,既能為本地數據中心賦予阿里雲同款雲架構能力,又能無縫獲取公共雲的彈性擴展能力,無需考慮軟件架構的差異。
當前,各類視頻應用出現爆發性增長,這與雲計算的普及密不可分。阿里雲此次發布視頻雲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視頻點播、直播服務,集內容采集、上傳加速、存儲錄制、碼轉/截圖/水印、鑒黃服務、CDN分發及播放器等功能於一體,用戶可以非常簡單地借此開展自己的網絡視頻業務。
據介紹,阿里雲視頻點播方案幫助用戶大幅簡化自建視頻點播平臺的開發工作,在業內首次實現零編碼,1分鐘搭建完整視頻處理流程,同時兼顧用戶使用IaaS產品要求的自由可配置性。目前已經支持業內最先進的視頻編碼標準。
阿里雲視頻直播方案擁有先進實時轉碼技術,依托天貓淘寶同款CDN資源和高可靠存儲分發鏈路,能支撐1000萬路以上並發訪問。據測算,視頻雲端到端時延僅2秒,流暢度98%,在同等清晰度下,碼率低20%以上,這意味著客戶可以節省20%以上流量成本。
雲存儲市場近來出現一些新變化:用戶從關注存儲穩定、性價比以及數據如何傳輸,轉向如何及時有效地通過計算發現數據價值。
在大量政企客戶IT系統廣泛使用的文件存儲NAS也在本次雲棲大會正式推出。
NAS提供一個無限擴展的文件系統,使用標準文件協議nfs v3/v4版本,可靠性達到99.9999999%。
共享塊存儲也即將發布,支持空間多讀多寫,256TB容量、40000 IOPS、512MBps內存,支持Oracle RAC、SAP、GIS等應用。
表格存儲推出PB級容量型實例,價格同比下降70%;面向企業客戶的3年在線對象存儲合約發布,價格0.06元/GB/月。
去年雙11,阿里自研的金融級雲數據庫OceaNBAse支撐了每秒8.59萬筆支付,具備三中心同步容災能力,目前正式邀測。
同樣在去年雙11,阿里首秀交易支付的異地多活,其中有一項重要的數據傳輸技術Data Transmission,此次大會也正式產品化對外發布。Data Transmission堪稱企業數據遷移上雲必備利器,實時強一致同步達每秒30000條數據。
堪稱企業級海量數據庫的終極之選的PB級雲數據庫ApsaraDB for PetaData正式上線,它以低成本、高擴展性、兼容MySQL協議等特點受到企業客戶的歡迎。
從成立第一天起,安全就是阿里雲的第一屬性。本次大會雲盾家族又帶來兩款新產品:Web應用防火墻,先知計劃。
Web應用防火墻是一款網站、APP等Web應用的防護利器,重點保護用戶的Web應用程序,可以避免用戶的網站因為Web攻擊導致數據泄露、網頁篡改、用戶隱私泄露,也可以防禦CC攻擊、慢速CC攻擊、應用層CC攻擊,支持HTTPS。
此外,為了更好的幫助企業及早發現自身系統安全問題,阿里雲特別推出先知計劃,搭建白帽子、安全公司與企業之間隱秘溝通的橋梁。先知計劃旨在幫助企業建立“私密”漏洞收集中心,提前發現業務系統的安全風險,保證安全風險可以快速進行響應和修復,防止造成更大的安全損失。
大會發布全新軟件生態戰略,對現有雲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打造軟件交易與交付的第一平臺。包括用友、宏碁資訊、潤和軟件、駐雲、空橋克拉、曙安數據、疊雲、泛微、暢捷通、通達等近500家海內外知名軟件商的逾3000款軟件已入駐雲市場,用戶可通過阿里雲官網直接購買,一鍵開通“軟件+雲計算資源”。
除了存儲、數據庫、安全產品外,企業建站所需的郵箱、域名產品也有重要升級。“阿里雲郵”正式更名為“阿里郵箱”。更名後的阿里郵箱,除了提供更為安全穩定快速的郵箱基礎服務外,還為企業用戶打造了一站式的常用辦公需求解決方案,增加了審批流程、差旅出行等便捷應用,用戶可以簡單高效地通過郵箱完成日常辦公協同與事務管理。
域名交易平臺mi.aliyun.com正式開通。基於支付寶擔保交易打造的域名交易系統,為買賣雙方提供安全、便捷的域名交易服務。
雲解析智能解析升級,全面支持多線路運營商分省智能解析和多線路海外國家智能解析,覆蓋范圍包括移動、聯通、電信、教育網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海外6大洲34個國家和地區。
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fansclub.com/article-374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