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東奧: 台灣還是「中華台北」?》
東奧開幕以來,台灣都在談奧運,似乎沖淡了些疫情的惱人情緒。
台灣代表隊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 開幕儀式日本主播的一句「台湾です!」當下令台灣人感動莫名。今天阿美族漂亮女兒郭婞淳奪金, 更是讓人熱血沸騰啊!
我在看資料時, 突然看到這篇法國媒體的文章:
JO Tokyo 2021 : Taïwan ou "Taipei chinois" ?
2021東奧: 台灣還是「中華台北」?
(其實應該大部分人看到「Chinese Taipei」, 都會覺得「您哪位 ?」朋友還傳截圖來說「ROC」目前獎牌數量排第四喔 ! 此ROC當然非中華民國,而是俄羅斯 !)
***文章快速翻譯如下 :
這個問題四十年來一直很敏感,北京正在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一位日本電視節目主持人提到了「臺灣」這個名字,讓北京震怒。根據一項年代久遠的妥協協定,該自主獨立之島(l'île autonome)的代表團以「中華臺北 」的名義參加奧運會已有近40年的歷史。
該島國代表團的68名運動員以「中華臺北 」的名義參加奧運已經很多屆。這個名稱有時會讓電視觀眾感到驚訝,但是他們贏得金牌時確實會奏響奧運會歌,藍紅相間的國旗也被帶有奧運五環的旗幟所取代。中國認為這塊領土本身就是一個省,而且非常小心挑錯。北京對「臺灣」一詞的任何使用都會一貫地捍衛立場,認為這是挑戰中國統一性的政治口號。
四十年前的一項協議
據《Taïwan News》報導,「中華臺北 」是一個妥協的結果,這個名字在國際比賽中已經使用了近40年。該報指出,在1981年之前,該代表團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比賽,與 「中國」對比。這項衝突並不只侷限於體育領域,因為該島國也以這個名字參與了一些國際機構,例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目前的情況是1979年在所謂的名古屋決議中達成的。在此之前,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參賽,中國對名稱爭端感到不滿而抵制奧運會。最後達成了妥協,允許兩個代表團參加,但該自主獨立之島必須採用新的徽章和旗幟。臺灣仍然抵制了1980年普萊西德湖(Lake Placid)冬季奧運和莫斯科奧運,以抗議這一措施。但最終在隔年與國際奧會簽署了最終協議
「中華臺北 」這一名稱首次出現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即使在今天,緊張局勢仍然不減,北京也完全不會讓步。在7月23日星期五的開幕式上,日本NHK電視臺的一名主持人因提到臺灣的名字而引起了爭議。該島國總統(La présidente de l'île)蔡英文立即在臉書上讚揚了日本,稱其為「好鄰居」。當旗手盧彥勳和郭婞淳進入體育場時,她毫不掩飾看到「臺灣站在世界舞臺上」的成就感。 國會議員Claire Wang(應該是王婉谕)更進一步分享了「有一天我們能以臺灣身分進入奧運會場」的夢想。
中國小報(tabloïd)《環球時報》則譴責 這是「骯髒的政治伎倆」(sales coups politiques),並呼籲日本公共電視臺要有責任感。「這顯然是蓄意的」,親政府的中國媒體如此指責。
北京對國際媒體的審查(scruter)
區域媒體也大量評論開幕式另一個事件。在週五開幕式的國家選手進場時,島國代表團按照臺灣的 "タ "字順序,排在塔吉克斯坦之前。然而,從邏輯上講,如果是按照「中華臺北 」的 "チ "字,它應該排在中國之後,。這可能看起來沒什麼,但這個順序在中國產生了非常具體的後果。中國的轉播媒體,即騰訊(Tencent),查禁了臺灣代表團進場片段,並播放短片試圖遮掩,結果影片有點太長,讓中國觀眾錯過了自己代表團的入場。
中國當局並沒有放過國際媒體對臺灣的報導。例如,他們還批評美國NBC頻道在開幕式上播放被中國認為「不完整」的地圖。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呼籲該頻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措施糾正這個錯誤」。他們沒有詳細說明「錯誤」的性質,但臺灣沒有顯示在NBC播出的地圖上。
這個問題經常激起這個國家的公眾輿論,面對強大的鄰國,這個國家仍在尋求建立國際認可。2018年,鑒於即將召開東京奧運會,臺灣人舉行公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島國居民們最終拒絕在賽事中使用「臺灣 」這個名字(55%對45%),他們認為風險一定會太大。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奧會曾威脅,如果台灣改名,將被排除在外,並在一封信中說,「根據《奧林匹克憲章》,這件事屬於奧委會職權範圍」。許多臺灣運動員動員支持投「反對 」票,擔心他們會被剝奪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目前還不能確定「臺灣 」這個名字在短期內會占上風,因為這個獨立自治島嶼幾乎沒有什麼外交支持。只有大約15個國家正式承認該領土是一個國家。法國在1964年停止承認,只在該島設有非外交代表。然而,「中華臺北 」這個名字仍然被一些人民視為一種侮辱。《臺北時報》的一篇社論說:「這是一個不光彩的名字,是在中國和國際奧會的國際政治壓力下強加的,並由臺灣奧會的前走狗(laquais)接受」。
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參賽仍然是最重要的。
法文原文(可以跟法國親友解釋一下): https://www.francetvinfo.fr/les-jeux-olympiques/jo-2021-a-tokyo-taiwan-ou-taipei-chinois-la-question-est-sensible-depuis-quarante-ans-et-pekin-veille-au-grain_4715377.html
政治不該干預運動,運動卻脫離不了政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
「nbc news立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台灣媒體只會引用美英左派媒體,尤其是CNN(有線電視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nbc news立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nbc news立場 在 nbc news立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 ... 的評價
nbc news立場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epost @thestandnews with @make_repost
・・・
【美國務卿布林肯:中國破壞對港承諾 將向受逼壓港人提供避風港 /#立場報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日(1 日)接受美媒 NBC News 訪問時提及香港,批評中國嚴重破壞對香港的承諾,在國安法落實後多番拘捕民主派人士,美國會向逃離政治逼壓的港人敞開大門,為他們提供避風港。他又提及,美國經濟在疫情下承受沉重打擊,將審視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落實的關稅政策。
布林肯說,見到香港人再次奮而捍衛他們應有的權利,「如果他們是受中國政府逼壓的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行動為他們提供避風港。」又說美國將重新參與全球事務,和與國際機構合作,藉以增強對抗中國的力量,「因為當我們後退時,中國便為乘虛而入」。他又指從中國而來的挑戰不僅涉及美國自身的一些自身弱點,也涉及中國的新興實力。
布林肯又批評,中國在疫情上的透明度不足,指即使目前世衞有人員於武漢視察,北京仍遠不會容許他們前往發現病毒的地方。他又說,疫情對美國經濟及數百萬的民眾造成沉重打擊,尤其美國的農民在中國的報復措施下蒙受極大損失,拜登政府將審視特朗普對中國進口貨品實施的關稅政策,會否是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大於其原本預其的目標。
nbc news立場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三立受法院認證】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去年參與總統大選辯論會,點名三立新聞台對他造謠抹黑,「應該改名兩立」,剩下的只有抹黑跟造謠。三立怒告韓國瑜妨害名譽,檢察官最後認定,韓國瑜雖然用語尖銳,但是對可受公評之事發表合理評論,處分不起訴。
#第四權的天職應是揭露真相不是抹黑造謠
#第四權不應為特定立場無限上綱毫無自律
反觀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在白宮針對大選發表談話,但由於談話內容不實,美國三大媒體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全國廣播公司(NBC)都直接中斷川普談話直播。
儘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福斯新聞(Fox News)沒有中斷直播,但事後報導稱,川普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對投票舞弊的指控。
#成熟的民主國家還是不一樣的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相關連結在留言區
nbc news立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nbc news立場 在 台灣媒體只會引用美英左派媒體,尤其是CNN(有線電視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它三大電視台ABC、 NBC、 CBS則很像TVBS、中視。美國之音很像中廣、飛碟,而BBC(英國廣播公司)比較像香港鳳凰衛視。 台灣媒體記者素質真的很差,只會照抄美國左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