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意見》
最近係CUHK見到有preclinical醫學系二年級嘅同學抱怨無限個lectures同考試成日會考萬幾張slides裡面其中一個角落嘅minute details
首先,其實講粗口我覺得真係無乜所謂。私人生活同工作要有嘅專業形象係可以分開。不過要小心嘅係日後要確保真係私人生活同it won’t come back and bite you,呢一行好窄同好多人對粗口敏感,而你嘅事業好取決於同行對你嘅評價。
我覺得成件事有幾個好重要嘅點值得所有人反思下
1. 考試內容有無必要考d偏到無得再偏嘅details
全世界醫學院考試都有類似嘅題目,問一些上堂其中一張slide個角落嘅其中嘅minute detail。好多人話靠這些題目可以分辨邊d學生係精英中嘅精英,邊d學生值得攞distinction
我同意要有differentiating questions,但如果條題目問你AdenoCa Lung with EGFR mutation T790M應該用邊隻TKI時,呢類嘅題目又係唔係適合去分一個學生嘅能力?係咪今日無背到個mutation panel係咪代表你唔係好學生,係咪差過其他有背到張Slide嘅同學?
如果要differentiate一個學生嘅能力,我會覺得complicated clinical presentation +/- multiple comorbidity同藥物相沖etc去睇下個學生會點clinically prioritize同workup個病人,會更加能夠分辨到精英中嘅精英。
如果preclinical basic science嘅題目我倒唔覺得有幾需要分辨有背到minute details同無背到嘅同學,反而更加應該加多少少clinical relevance on basic sciences例如pharmacology, microbiology, drug interaction, disease presentation with regards to physiology etc
2. 真係唔好睇考試睇得太重
醫學唔係淨係科學,同時係充滿人性嘅一門藝術。傳統考試並唔代表d乜嘢,考得好考得差,合格嘅你就係醫生。
Don’t ever be defined by exam
你需要嘅係合格,達到醫學界對醫生知識嘅最低要求同埋擁有應對困難嘅能力。當刻你醒唔起lecture 134第48張slide嘅內容唔代表你唔識,亦唔代表你之後會醫死人,會係庸醫。考試其間有種種因素,時間嘅壓力、大腦突然mind blank、一時諗唔通等等,令你答錯呢條題目。
呢個並無咩咁大不了,如果你真心唔識嘅,就吸收呢次經驗同知識,be better next time 。如果你係識但因種種原因答錯嘅,唔緊要,下次更小心就好,無須覺得自己比別人低等。
香港學校好容易會出現一種互相比較嘅氣氛,really there is no need for such culture,相信自己嘅能力,記著,你唔需要一份筆試去定義你嘅人生。
*不過當然你仍然要合格,只係無必要去同人競爭鬥高分
當你看開d唔再區泥分數時,就算你無背到d rare minute details時,你一樣會合格會progress,呢d古怪題目唔會佔多過10-20%
我明好多時會覺得個考試唔公平,覺得個分數唔能夠充分反映你嘅努力同能力。
你絕對entitle你對考試內容不滿嘅感受,this should be acknowledged and not dismissed and framed as you are just a whining child
3. 基本重要defining features你其實真係要識
你未必需要知道concurrent chemoRT for NPC個platinum based regimen係乜嘢,但你起碼都要知個mainstream treatment係乜,chemo要be aware of neutropenic fever,RT個概念係乜嘢,呢d真心同你以後日常工作有關嘅知識
你的確可以以後睇症時up to date所有嘢,但你起碼要有個概念先知要uptodate乜嘢,如果唔係真係search到2046無都未搵到個答案。
至於whole genome sequencing其實我覺得你唔需要知得好詳細,但都可以了解下到底迎l近年醫學因為基因學嘅發展而有幾大嘅進步,癌症同autoimmune等疾病嘅治療近年咁大嘅改變,基因研究功不可沒。
都係果句,唔識或答錯唔緊要,從中學習睇下知識,只份卷10%嘅題目真係唔會令你唔合格。
4. 好多前輩們其實可以諗諗你覆個學生嘅objective係乜嘢
如果你只係想開心share呀叔同老娘當年都係狂背書,呢d嘢係well expected嘅時候,你想achieve d咩嘢
現實就係有學生覺得考試唔能夠全面評核佢地嘅知識同能力,呢個係一個legitimate嘅感受。當我地立即judge佢嘅心態再下埋判決覺得佢唔會survive medical career,覺得佢無做醫生嘅資格或質素,甚至叫佢quit U or transfer,你係無address過個root cause and culprit
當然你絕對有權去覺得新世代都係whining child,心態有問題,但當你睇症時都可以嘗試去從病人角度出發再adjust your approach時,點解面對師弟師妹又唔可以呢?
我唔同意單憑一個secret post就落judgement去判一個人死罪再圍鞭一輪。
的確世界唔係圍繞一個人而轉,世界亦未必會為咗一個人而改變,但如果我地真心覺得有地方值得改善,係唔應該submit to the culture or system
The world might not change for you
But if you believe a change is needed
Be that change yourself
非主流意見遇咗實有人會唔同意
最後只想同所有讀緊醫嘅同學們講
Preclinical係好悶,clinical years會好好多。唔好睇考試睇太重,the last one who passes is still a doctor
相信自己嘅能力,捱過難關後便會有另一番天地
Don’t ever be defined by exams or other people
npc醫學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27(六)阿米巴新文化講座 feat.【NPC市民講堂】
《#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新書發表會
➖暨專題演講【#台灣醫界與228】
時間:14:30-16:30
地點:中央書局3樓(台灣大道一段235號)
講者:陳永興醫師
陳永興醫師1950年生於高雄,長期耕耘在醫學發展、弱勢權益以及台灣地位等議題。總是戴著一頂打鳥帽,一派瀟灑仕紳的樣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一生投注於民主運動的他,人生充滿斜槓,除了始終如一的醫師本業外,也曾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高雄市衛生局局長、國策顧問。以為這樣的人生經驗已經很豐富了,但他還是繼續斜槓:籌辦媒體、持續撰文、更出版20多本書。
✨2020年/出版「我的人生交響曲 七十自述」紀錄台灣50年來的民主運動史。
✨2021年/出版「台灣醫界百人傳」,期待能夠108位分別來自歐美、日本與台灣,影響台灣至深的醫師所為之努力、貢獻、遭遇、冤屈;以及許多醫師在228事件的角色與犧牲,跟大家分享。
228前夕的週六午後,與我們一起來聽一場陳永興醫師的民主經歷分享!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GdemYD
npc醫學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瘋狂的,是誰的世界?】
時間:5/30(六)19:30
地點:台中黨部(南屯區大墩東街11號)
主持人:
《律師》李宣毅
與談人:
《精神科醫師》王俸鋼
《諮商心理師》陳儒樺
近幾年幾起重大刑事案件,都伴隨著「思覺失調症」的討論,然而「裝病殺人就可以無罪」、「精神病是免死金牌」等語也都形成廣大的輿論。
台鐵刺警案的無罪判決引起許多議論,有人說這是恐龍法官再現,也有人高度質疑精神鑑定制度有缺陷,許多人不滿精神鑑定脫離社會大眾認知,根本就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連帶著精神疾病也再次被貼上污名標籤。
在討論這些重大事件時,行為人的家庭和親屬,也經常被社會輿論當作一同檢討甚至譴責的對象。家庭成長背景是影響人格生成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失能或是與行為人的「斷裂」,都可能是讓行為人更遠離社區、離治療更遠的成因之一。
因此要強化社會安全網就不能單純以個人為主,必須將處理重心放在整個家庭。但如果家庭本身失能或已經無能為力的時候,政府的照護系統,甚至是犯罪後的更生保護系統,能夠完整銜接嗎?社會安全網能接住的是誰?
責任能力如何評判?精神鑑定是怎麼進行的?家庭如何影響人格生成?家暴是嚴重傷害犯罪的前奏嗎?社區應該如何看待精神病患者?成立「司法精神病院」就能解決問題嗎?
社群媒體對於這些事件的描繪,讓大家有太多疑問與不安。這次的【#NPC市民講堂】,我們要在事件之外,透過法律、精神醫學、心理諮商三方專業的實務經驗與剖析,真實了解這些受精神疾病所困以及回歸社區所遇到的困難,也重新省思在社會、在體制,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參考資料:
➡️火車殺警,為什麼無罪?|一起讀判決
https://bre.is/7EbCxdNo
➡️無癒之傷:北捷殺人案的對話邊界
https://bre.is/cx7x2Qe2
➡️越關越嚴重!監委揭露全台監獄精神病患遭遇 「不再犯」成社會安全網最難補大洞
https://bre.is/rUFPq97k
➡️殺警案後續》醫:精障者不是治安破口,關鍵是社會準備好一起承擔了嗎?
https://bre.is/r48JLjow
➡️監察院新聞稿-「我們與惡的距離」--精神病人人權和社區支持生態系統的建構
https://bre.is/GDant2M4
npc醫學 在 鼻咽癌電療後23年說話和呼吸困難(NPC, post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次因為呼吸困難在醫學中心就診,醫師建議作氣切,病人因為擔心來診, ... 鼻咽癌電療後23年說話和呼吸困難(NPC, post-irradiation 23 ys with slur ... ... <看更多>
npc醫學 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師hen專業鼻咽癌(NPC ... 的推薦與評價
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種發生於鼻咽腔的癌症。男性比女性易患鼻咽癌,比例約3比1。好發年齡約40至50歲。 #耳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