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 (醫必厭):DDP-4抑制劑增加心臟衰竭住院風險,這張"GRADE"證據表怎麼看呢? 十個重點看懂GRADE證據表】
#實證醫學 就像武當、崑崙、少林,有一派叫做"#GRADE",他是"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的縮寫。
是目前武林中最夯的,用來制定臨床指引 (告訴你如何診斷、治療病人)、製作系統性綜論 (一種被認為比較優的研究方法)。
有關GRADE,請參考:
[EBM] 競賽中要注意的事情: GRADE在幹嗎? http://goo.gl/LWlZ07
[EBM] 證據等級之爭 - 牛津大學或GRADE? http://goo.gl/Mr5mZa
[EBM] 以GRADE提出男性使用人類乳突狀病毒疫苗建議 http://goo.gl/amcTD5
最近,英國醫學期刊 (BMJ) 刊登了一篇系統性綜論,T2DM病人使用DPP-4抑制劑,會不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呢?
文章中有一張表格,大名為「GRADE證據表」,這張表怎麼看呢?
(1) 試驗終點/人數/研究數:在"因為心臟衰竭住院"這個終點,總共有五項研究37 028位受試者。
(2) 收納研究的偏誤風險:以著名的"考科藍偏誤風險評比工具 (Cochrane's Risk of Bias tool)"評估收納研究的偏誤風險,在"心臟衰竭"這個終點,因為收納研究的隨機分派順序、分派隱匿做得不好,因此被列為"嚴重限制"。
(3) 收納研究間有沒有異質性 (heterogeneity):分析結果沒有觀察到顯著異質性 (I2 = 0%)。
(4) 試驗終點有沒有間接性:試驗終點分別為心臟衰竭、因為心臟衰竭住院,並沒有嚴重的間接性 (indirectness)。
編按:如果使用的是"以BNP評估的心臟功能",就可能改觀。
(5) 分析結果精確嗎:以心臟衰竭,信賴區間橫跨0.61 (降低39%風險) 到1.56 (增加56%風險),作者評比為嚴重不精確。
(6) 有沒有發表偏誤:作者並未觀察到顯著的發表偏誤。
編按:有興趣的請參考 [EBM] 如何檢視漏斗圖 (Interpretation of Funnel Plot in Meta-Analysis) http://goo.gl/mbRNJW
(7) 研究分析結果:以因為心臟衰竭住院,勝算比 (odds ratio) 為1.13,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水準。
(8) 基礎風險:根據一項世代研究的對照組,得到類似病人發生心臟衰竭的基礎風險
(9) 絕對風險差異:根據基礎風險、分析結果計算的風險差異,每1000人減少XX人
(10) 證據品質:在「GRADE」裡,證據品質是針對「終點」的,每個終點會有一個證據品質評比。
這張圖中,"心臟衰竭"因為收納研究有顯著偏誤風險、分析結果不精確,被扣了兩點,證據品質為"低 (low)"
編按:GRADE系統將證據品質分為"高 (high)、中 (moderate)、低 (low)、非常低 (very low)"。
這樣,這張GRADE證據表,就完全攻略囉!! 汗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odds ratio信賴區間 在 [問題]生統的問題(RR、OR的信賴區間) - 看板Statistics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不好意思問個生物統計的問題....
以下先說明一下RR和OR的情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病 沒病 總人數|
|-------------------------------|
| 治療組| a b a+b |
| 對照組| c d c+d |
|-------------------------------|
| 總人數|a+c b+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R(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治療組的事件發生機率/對照組的事件發生機率
= a(a+b)/c(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個案 對照 |
|-------------------------|
| 暴露組 | a b |
| 未暴露組| c d |
|-------------------------|
| 總人數 |a+c b+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R(勝算比, odds ratio)= 個案組中暴露的勝算/對照組中暴露的勝算
a/(a+c) b/(b+d)
= [ -------] / [---------] = ad/bc
c/(a+c) d/(b+d)
------------------------------------------------------------------------
以上看起來很正常,但是我在求RR和OR的信賴區間就頭大了 >"<
我的書上是寫"由於RR和OR是比值,其分布不服從常態分布。但如果我們將其取對數
,就會服從常態分布"---->有人可以跟我說為什麼嗎?@@
接著書本就取直接自然對數後的相對風險 lnRR 為常態分布了....
所以 lnRR的信賴區間為: lnRR - Zα*SlnRR < lnRR true < lnRR + Zα*SlnRR
("SlnRR"為 lnRR的標準誤,"lnRR true"為lnRR的真值
不好意思BBS打不出下標>"<)
lnOR的信賴區間為: lnOR - Zα*SlnOR < lnOR true < lnOR + Zα*SlnOR
("SlnOR"為 lnOR的標準誤,"lnOR true"為lnOR的真值)
然後在將指數轉換以估算求RR及OR的真值信賴區間範圍
轉換後的式子我不打了,那不是問題所在...
問題在我要怎麼去算出 lnRR 及 lnOR 的標準誤呢??也就是 SlnRR、SlnOR
我的書本上也就只有直接寫說 SlnRR = 1-a(a+b) 1-c/(c+d)
[ -------- + ----------]^0.5
a c
SlnOR = [1/a + 1/b + 1/c + 1/d ]^0.5
但是沒推導說怎麼來的...
有哪問高手能為我解釋這標準誤是怎麼來的?
今天已經想破頭還是想不出來,功力太差了>"<
先說聲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44.1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