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也就是《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問世前一年。時年23歲的南加大學生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正在籌備一支以未來為背景的科幻短片,在他的構想之中,故事有著反烏托邦色彩。在那個世界,人被抹去姓名,只能以代號相稱,連情感也不被允許。
.
他的同學馬修.羅賓斯(Matthew Robbins)先構想了故事梗概,但卻又很快失去興趣。唯有野心勃勃的盧卡斯覺得非得堅持完成。不過這個架構對於學生而言(尤其對於當時的學生而言)實在太奢華,根本找不到適合的拍攝場景。不過當時南加大剛好與美國海軍有合作關係,盧卡斯因此得以在其庇蔭之下,取得無限量的彩色底片,甚至能租借一些常人根本無法涉足的地方拍攝,例如洛杉磯國際機場。
.
喬治.盧卡斯花費12週剪輯出了15分鐘短片《電子迷宮 Electronic Labyrinth: THX 1138 4EB》。劇中主人翁THX為了追愛,必須從戒備森嚴、有如迷宮的空間逃脫。作品的影像呈現與剪輯手法頗具實驗性,令觀者無不屏息。當時根本沒人看過這樣的電影。
.
作品在1968年1月成功在紐約林肯中心獲得全國學生影展劇情類首獎。其中一個觀眾對這部作品的呈現讚譽有加,他的名字叫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年紀相仿的兩人還不知道他們將一同帶領好萊塢電影走向新紀元────新好萊塢(New Hollywood)。
.
《電子迷宮》的成功,使得喬治.盧卡斯立刻成為各個電影公司矚目的電影金童。這部作品的長片版隨之開始運作,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也加入編劇工作,電影在1969年開拍,定名《五百年後 THX 1138》,於1971年3月11日首映,正是50年前的今日。
.
然而票房慘不忍睹,出資的華納兄弟遭受嚴重虧損。不過影評界普遍給予相對友善的評價,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將之與《2001太空漫遊》相提並論(在這部科幻巨作遭受惡評之時,他同時也是最堅定的捍衛者)。
.
首部長片面臨失利,喬治.盧卡斯儼然走進窮途末路。沒想到他成功說服環球影業投入他的下一部作品,描述年輕人放浪青春的小品劇情片《美國風情畫 American Graffiti》(1973)。最終該片僅僅以77.7萬美元製作成本,換得兩億美金收益,成為影史上最賺錢的電影之一。
.
但再過兩年後,鎂光燈全在史匹柏身上,他的《大白鯊 Jaws》(1975)席捲影壇。這部在製作期間被認為是一場災難、完全不被看好的驚悚片,以四億美元票房重新定義了「賣座巨片(blockbuster)」的定義,躍升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
以《美國風情畫》獲得成功的喬治.盧卡斯此時也有了底氣,他緊接著要投入他的下一個更具野心的企劃。然而當時幾乎沒人相信(就連參與製作的工作人員亦然)他有可能辦到,以為這不過又是一部廉價科幻B級電影。1977年,《星際大戰 Star Wars》問世。
.
2010年,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依照「文化、歷史和美感價值」之標準,將25部美國電影納入國家電影名冊(National Film Registry),喬治.盧卡斯的成名起點《電子迷宮》在列。
.
.
https://youtu.be/Oqihwvsth3A
《電子迷宮》線上看
odyssey長租 在 艾域的郵輪旅圖 Eric Cruise & Travel Bl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業界首創,亞洲獨一無二的海上溜冰場!搖身一變成表演舞台!⛸💃
位於 #海洋航行者號 上的 Studio-B 在船內2、3層,座席可容納約700名旅客。它採用先進的制冷系统,冰面全年控制在零下14度左右,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度,並需抵擋郵輪晃動而不發生龜裂。
大部分時間旅客可享用免費溜冰體驗,每個場次30分鐘先到先得!場內提供免費租借溜冰鞋和安全帽服務,也需穿著襪子和長褲,否則便不能參與。而航程中有名為 冰上奧德賽 Ice Odyssey 的冰上芭蕾花式表演,具體以船上娛樂節目表準,演出時間約一小時。
#皇家加勒比 #RoyalCaribbean #VoyageroftheSeas #RCI
odyssey長租 在 林輝:旅遊寫作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潘威兄原來在 HIM 有一專欄寫單車旅行!
《用力踩的公路電影》
作者:潘威,原載於HIM Magazine, ISSUE151
朋友從德國踩單車回家,在網路上看到一大群車友騎車迎接,好不熱鬧。夏天由香港出發去巴黎的四人個大男孩,本篇出版時想必已成功抵達,又完成一項創舉。報章是大張旗鼓的單車壯遊已經不是新事,而我所知道默默上路的也不在少數。我常跟朋友笑稱2012年單車旅行的偉大年份。
或者跟12月的末日傳說有關,年青人有很多未試想試、沒做該做的統統都放手一搏。但既然這篇文章能登到雜誌上面,大家又能看到的話,末日果然沒有來。話雖如此,單車旅行到了今天已非兩三年前能比。縱使還稱不上是主流,但說蔚然成風已經絕不誇張。回想09年的時候到單車公司找旅行車(TOURING BIKE)還得專程從台灣還是日本運過來(我的愛驅也是這樣遠渡重洋才被找得回來),現在旅行車己經變成好些地方已經常備款式,即使是改裝用品都變得相當講究,那是當時臨行前拉雜成軍的情況所不能比(某程度上也跟我自己是個單車生手的背景有關)。能在雜誌上開一個專欄分享介紹單車旅行,更是不可想像。
單車旅行是甚麼呢?盡責的作者也許得先在最前頭下個定義。
當談起單車旅行,十個有九個熱愛旅行的朋友都會想到日本「單車旅人」石田裕輔(最近「被」升格為「狂人」了!)和他最初的著作《不去會死!》(書名!這個感嘆號聽說是必須的)。那本書我沒有讀完,原因是只讀到作者最初由日本搭飛機到亞拉斯加的安克雷奇,甚麼是都未想過就已經置身在安全區(Comfort Zone)外,光是這份不安和冒險感就讓我闔上了那本書。這本書要是交給任何一個香港打工仔看,孕育而出的那條旅行心癮,必定會讓人內心麻癢而死(也許算是一種酷刑)。身邊就有不少人是看了《不去會死!》之後踏上驢友之道,或者索性去兩年Working Holiday。可想而知這本書的「毒性」有多高。
或者大家未必即刻會去書局找一本石田裕輔的書來看,加上我這個只看了一半的說書人搞不出甚麼化學作用。換一個例子看看,就當單車只是一輛交通工具。可是香港地方畢竟有限,而且一河之隔北上又有左右軚的硬件規限,所以真正長途的駕駛是怎樣?很難有投入感。幸好有種電影genre叫做公路片。對,就是那種駕一部小汽車,在美國Route 61穿梭橫貫,車廂裏一面播著Bob Dylan,車廂外發生著種種荒誕離奇的事的那種。近年的話《The Motorcycle Diaries》(港譯:哲古華拉少年日記)算是比較出名,去租或者買一片看完,比看一本十多萬字的遊記似乎更合「港情」。無日無夜地在公路上面向前,就算是吃飯休息一般也離公路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看似漫無目的,雖然不知為何,總是給人一種出路就在前面的感覺。遇上跟電影情節一般稀奇古怪的陌生人,但有更多時候卻是「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孤寂。這大致就是一般人心目中定義的單車旅行。
唯一不足是公路片總帶點嬉皮。跟吃汽油的交通工具不一樣,單車必須要用腳一步一步踏才會向前。每天七八句鐘在進行心肺要求極大的運動,別說甚麼軟性毒品,就連抽一根煙的空閒都沒有。(酒則另計,在俄語區旅行必須有無時無刻被灌伏特加的準備。)因此,假如公路電影得配上Bob Dylan的話,單車旅行的音樂是規律低沈的喘氣聲。我知這樣的比喻有點犯規,如果硬要配上背景音樂的話,會是代表每個人家鄉的流行歌。我猜每一個單車行者心目中都有一張playlist,而每一首歌的背後,還是關於回家吧。
公路片的結局有個規定的格式,其一像石田裕輔一樣,讓主角踏上似乎不斷的旅程;或者像哲古華拉,一個旅程讓主人翁脫胎換骨,回到原來出發的地方,從容面對本來迫使主角出走的窘局。像石田一樣真正的流浪,沒有幾個人做得到。不過如果真能轉換一個心情,不管有沒有得到傳說中的聰明睿智,在這個侷促狹窄的城市住得太久了,亦不失為一個轉機。這就是每一個單車旅行者出發的理由。人生能有一次這樣如夢想般酣美的旅行足夠讓人心馳神往,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者(不厭其煩地重申),我必須告訴大家一個單車旅行日記的規定格式(這個是我自己瀏覽眾多博客後的發現),就是出發後的三日內每個人都必然開始反問自己為甚麼好死不死要選這種方法旅行?尤其擦身而過的汽車司機輕輕鬆鬆踩一下油門就用自己四五倍(甚至十倍)的速度前進,更尤其當天氣突變,豪雨、下雪、大逆風(對,光是逆風已經很夠受),而且方圓二十公里都沒有地方落腳的時候。
讓我這樣跑長途的過來人來說,單車旅行總會被說得像《Odyssey》。而且總會不自覺就認定單車旅行是孤獨的。因為對於一次過萬公里的艱辛旅程,很難想像有旅伴到底如何相處。不是說大家能不能互相忍讓的問題,而是反過來我們能像對自己一樣刻苦地要求其他人嗎?即使自己能抵得住日曬雨淋,我們又能忍心如此砥礪自己的旅伴嗎?而且,就算三數個人湊合起來,單車上的旅程依然是孤獨的,因為每個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節奏踏板上路,我們在公路上面對的其實只有自己(或者我們應該期待由BFAC的四子來說說)。
我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編輯大概會先燒掉我的稿(換到這裏要說「總陀主」了)。畢竟首先要將單車旅行描寫得很有趣,「大家也要去試一次哦」,那樣才是這文章的存在價值。當然,橫跨大陸的悲壯長途旅行最能吸引讀者的眼球,不過旅行的方式又何只一種呢?
在俄羅斯的旅途上遇過一對新婚的美國夫婦,他們的蜜月旅行就是到奧地利和匈牙利踩了半個月單車。這件事超乎了我的想像,搞不好豈不變成加速離婚嗎?要有多大決心才能叫一對美國人移居到不久之前還被他們稱為鐵幕國家的地方呢?當我想到這裏,這種經歷[也許是必須的。再看他們原來只是踩一部摺車大少的小輪徑單車,只是額外在後面拖一個行李箱。這樣小巧的裝備,彷彿在訴說著任何人都可以這樣跑一趟。
有想過拍拖蜜月可以去單車旅行嗎?
「諗都唔好諗。」我猜大家的女伴都會有這種反應。
當然。叫一個平日由大圍踩到大埔都幾乎要叫的士送回程的港女一日踩個幾十公里是匪夷所思。不過也不是絕對辦不到!我實際踩過又覺得最好的地方是意大利和奧地利接壤的Brennero,算是阿爾卑斯的山脈地帶,海拔接近一千五百米。嗯,千萬別擔心我會叫大家踩單車上去(雖然我試過,亦不算難。),因為該地的火車站每天就有多班來往附近城市的火車,只要租兩架單車帶上去(也要幫單車買車票啊),無論向南到意大利方向的Bolzanno、Trento抑或向北到奧地利的Innsbruck,我保證大家一步都不用踩,單靠地心吸力就可以完成一兩日的單車旅程。到達城鎮只要再搭火車,即日回到米蘭Shopping亦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