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牌開箱 #下手不心疼的卡牌
如果之前對本喵的 #真心話卡牌 開箱文還有印象的話,那你對這副卡牌或許會有點興趣;
那時候看到寬樹老師分享,手癢就買了下去…我腦波真的好弱。
總之,就是一副非常生活化又好攜帶的文青系卡牌,沒有甚麼遊戲困難度。
--
這副是 @ppaper_magazine 發行的第二副卡牌:『愛情卡牌』,延續真心話卡牌的設計理念,文字修改上,則是專攻愛情問題。
如果你是個常常為情所困的憂愁少年/少女,這副很推薦入手:
他便宜,才299;
他簡單,不用背牌意;
他好懂,文字很白話;
他好用,不用牌陣,隨便抽一張就好。
卡牌背後圖案一樣是使用世界各地油畫作為牌背,如果你想玩出新花樣,可以在抽牌出來後,先看看牌背的圖案、感受一下圖像要給你的感受,再翻到牌面,看看文字要給你的訊息;
一副牌,兩種玩法、雙重享受。
--
如果你剛好也有真心話卡牌,這兩副混在一起使用也是很特別的用法,只是要注意:
真心話和愛情卡牌,風格完全一樣、牌卡大小也一樣,混在一起後要分類,你會分不出來。
畢竟這系列沒有像小負跟小愛這對兄妹一樣,有用顏色區分、大小也不一樣。
--
而且這兩副因為設計上完全一模一樣,常常被誤認捏…
老實說,我也還在努力找出他們兩者之間,有沒有明確一點的差異,嗯…(。ノω\。)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ppaper #愛情卡牌 #油畫 #世界名著 #親民 #生活化 #愛情指引 #占卜 #塔羅牌 #讀牌師 #tarotreader #tarotreading #tarotcards #taipei #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paper真心話卡牌」的推薦目錄: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徐徐微風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喵子的月亮塔羅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分享] 王者之聲的治療理論-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真心話卡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 -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免費占卜真心話卡牌抽指引(已截止)(太快) - 塔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2022ppaper真心話卡牌-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 雜誌訂閱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真心話卡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真心話卡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honda fit 選配的相關影片特集,在Youtube上高瀏覽人次 的評價
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徐徐微風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心意,真正的美不會變成灰塵。/
#ppaper真心話卡牌
爬山時,當下氣喘吁吁,下山後發現蠻喜歡這種走路的感覺!! 只要想著怎麼走這一步就好,昨天的事、明日的計畫、手機的訊息,在那個當下都不具意義。
.
看著沿路的樹木、高山杜鵑花、箭竹……等,突然覺得只有人類才會想要「矯正」自己的本性,好荒謬。
倘若我們能接納自己的本性,站在天賦的起點上發揮之,而非聚焦在不是的自己,那麼會不會跟植物們一樣,更加坦蕩、自在、獨樹一格地存在呢?
.
希望今年可以把台北週邊的步道走一走。
ps:有沒有人週日想一起去走鼻頭角步道?這條很親民,一個人走也很ok。
圖片laurie anna art
#爬山的心得
#人類圖解讀
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喵子的月亮塔羅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牌開箱 #文青版彩虹卡
不得不說,自從成為塔羅讀牌師後,容易剁手的消費項目就多了一個,而且這個還是大坑,因為好多社團可以看美牌呀~
其實我在猶豫要不要入手彩虹卡時,看到某討論區在討論這副牌,看著人家開箱文把牌拍得很好看,一個腦波弱就下手了…今天還收了一副正港彩虹卡在路上呢,因為我忘了有入坑真心話卡牌,直到路過警衛室才想起來真心話卡牌的存在(人 •͈ᴗ•͈)
打開就是一塊浮世繪小布包著,我很喜歡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而且浮世繪很中我啊~我誰~日系惡女~(抱歉失控了)
真心話卡牌是 PPAPER 發行的牌卡,霧面質感,手握度也很好,大小就是偉特塔羅牌的尺寸,共54張,背面是各種正能量字句,正面則是眾多古典藝術作品,滿適合厭世時抽來給自己一個鼓勵的。
目前這副的用途我還沒想到,但大致擬定會用在一對一占卜使用,實際上還要等實戰後才會知道。
--
啊~太多文章要寫,一時間不知道要先寫哪個,你想看什麼文章?留言給我知道🙋🏻🙋🏻♀️🙋🏻♂️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真心話卡牌 #ppaper #正能量 #古典藝術名畫 #油畫 #勵志小語 #占卜 #塔羅牌 #塔羅占卜
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真心話卡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PPaper真心話卡牌. 206 views May 17, 2021 #用手機記錄生活 ..................................... … ...more ...more. Show less. ... <看更多>
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PPAPER -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咖啡的多元,也反映在咖啡店的風貌,本期《PPAPER》實際走訪5間各有風韻的咖啡館,他們在山上、河邊、都市裡沖煮咖啡,展現品味,分享情懷。 ... <看更多>
ppaper真心話卡牌 在 [分享] 王者之聲的治療理論-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完王者之聲後,想起了之前一直想整理的一些關於人腦運作原理的想法,
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文中有些部分引用了一些圖片,喜歡有上色版本的可以直接看Blog~
https://st-threath.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html
--------------------------------------------------------------
前幾天我看了幾個月前很有名的王者之聲,片中在講一個言語障礙治療師
幫助口吃的英國國王克服口吃、對整個國家發表偉大演說的故事。
裡面治療師用了幾種一些看似荒謬的方法,讓國王能夠較為流暢的演說,
其中一種是聽音樂(或是用唱的),另一種是讓身體搖晃,最後是罵髒話。
在看電影時看到醫生的這些治療方法時,我心裡想:
哈,這樣的的治療方法和我對人類頭腦運作的模式剛好一致~
要解說我的想法,首先要先前情提要一下我對人類頭腦的認知。
根據很多書、影片、心理學的講法,
人的左腦負責理性思考,右腦則負責處理感性
https://ninespv.files.wordpress.com/2009/03/left_right_brain_xp1.jpg
就書本上的理論來說,左腦負責文字、閱讀、組織言語、邏輯思考
右腦負責圖像、音樂、感情、運動等等...
以結論而言,這樣的分類可以說是對的,但使用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
實在有點過於籠統難以理解。
就我對頭腦的一些認識,我會說,
左腦負責的是Sequential(序列)的邏輯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所寫的軟體)
https://www3.ntu.edu.sg/home/ehchua/programming/java/images/Construct_Sequentia\
l.png
而右腦則負責Concurrent(同時)的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的硬體)
https://www.scielo.org.ar/img/revistas/laar/v37n1/1a08g69.gif
對於不太懂電腦的人來說,這邊要說的就是,在左腦,我們會判斷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並且依照是非的判斷,去做出下一步的抉擇。
使用左腦去處理資訊,速度慢,而且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
就像使用CPU計算去Render 3D圖像一樣,一個時脈只能做一個計算。
而對右腦而言,它處理資訊則是採用另外一套模式,
它能:
1. 執行不判斷是非對錯的連續動作,例如:跳舞、投球、流暢的說話、
不經意的聽別人說話、唱歌、進行體操、發牌、穿衣服、關瓦斯、上鎖
---任何可以變成習慣的東西。
2. 進行複雜模式的辨認與複製,例如:辨認出人臉、字的辨認、辨認出是哪個畫派、
哪個歌手的音樂、文法的語感、古物的鑑賞、對人類情感的感知...
而這資訊處理的過程,就像是用3D加速卡去Render 3D圖像一樣,
只是電流流過硬體,只要一瞬間結果就出來了,它可以平行的進行很多資訊的處理,
它唯一比較不像硬體的地方是,它有可能會出錯,並且可能會慢慢的變化成長。
而右腦對於複雜模式的快速運算,體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中,
就會變成一種不可言喻的能力,有人稱之為直覺,
而其中某些特別卓越的能力,則會被稱之為專家、甚至於天才。
異數與引爆趨勢的作者,在他其中一本作品: Blink 中,所要描述的就是這個現像。
https://helenlh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3803
書中提到:
『所有人都有運用直覺的能力,而且很多時候都在不知不覺間,
即是,在潛意識的層面的直覺往往比意識上的感受來得更快。
例如:當賭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由心理學家特別設計的紙牌作賭博
(紅色牌輸得多,藍色牌嬴多一點),他們意識上要抽到大約80張牌,
才覺得兩種牌是有分別,但潛意識上的直覺,
卻在他們大概抽到第10張牌時就有所反應,當賭徒在抽紅色牌時,
儀器已能測量到,他的手心會因為心理壓力而微微出汗....』
而經過訓練的Blink就成為所謂的「專家系統」,專家能夠在瞬間在複雜的情勢中,
判斷出什麼是正確的,下一步該怎麼做,以西洋棋來說,
專家系統能夠讓西洋棋王不用在腦中計算所有的可能性(邏輯思考),
而讓他只看到正確的那一步。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一部Discoery介紹天才女西洋棋士的影片來看看)
整體而言左腦讓我們能成為一個得體、發展理論架構(Step-by-Step)的人,
而右腦則能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所謂的天才--而這所謂的天才,
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建構一步步的理論架構、
讓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重複再做一次。
以語言這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建構語言系統,讓不會這個語言的人一步步的學,
但這樣學語言的人,一定不可能流利的說話,
因為他會對他講出的每一個字句去判斷對錯
對從生活中學習語言的人(用右腦去自然學習語言的文法、發音模式)
並不會一字一句的檢查自己說出的話語是否正確,
因為當我們一去考慮對錯,我們的話語就停了。
正確的學習,應該是用右腦在學語言,再用左腦去改進
而我們的教育則是教我們用左腦去學習架構,然後用架構拼出語言。
(就像是用CPU在Render 3D圖像...難怪我英文一直學不好...)
忘記在哪裡看過一句話:
『流利的話語就像是優美的舞者,在跳出這一步時,下一步就已經在舌尖了。』
回到王者之聲這部片中,國王會口吃的原因有兩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pRn1lOx0 (介紹片段)
第一是理智上(左腦)他認為自己不該說話(或不會說話),因此理智上時常會打斷自己,
第二是習慣上(右腦)他已經"學會"了一種講出一句話、停頓、尷尬的說話模式,
因此這個模式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右腦是不考慮對錯的),就像有些人唱歌
總是會在特定的地方走音一樣,就是所謂的壞習慣。
而醫生則從兩方面去讓他連續的說出話來,一個是讓國王知道,自己是有權利講話的
他該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並沒有比哥哥與父親還要低下,讓他不會阻止自己。
另外一方面是配合音樂、身體律動,將說話的模式改變
(左腦不會阻止這種模式下連續的動作,並且可以養成新的說話習慣)
有一本書叫做"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可以看看下面這位部落客寫的介紹,寫得很棒~)
https://0rz.tw/e5cwa
裡面提到有一名音樂家,他的腦出現了一些毛病,
因此他失去了邏輯配合模式辨認的能力,他無法辨認人臉(看到太太以為是頂帽子)
無法穿上一件衣服---因為他無法知道哪個洞是頭要穿的,哪個是手要穿的,
甚至不知道那是件衣服。他可以辨認根據細部的特性,用邏輯推論出那是什麼物品
(例如: 他可以看出圖形是一個方形,上面有很多根毛,然後猜它是個刷子
一個女人,臉上有個明顯的痣,應該是瑪麗蓮夢露)
但卻無法一眼看出那個東西是什麼,杯子、碗、人臉,看起來都像是失序的幾何形狀
這就是右腦喪失部分整體辨識能力的結果。
有趣的是,最後他找到方法克服,跟王者之聲類似,他早上起來就開始哼他最熟悉的
一首歌,配合節奏,洗臉刷牙、穿上衣服、坐到餐桌前、拿起咖啡、吃下吐司,
完成所有任務。 而這中間,只要一被打斷,他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穿到一半的衣服再也不知道從何穿起(很像是要我們從某首歌的第五個音開始唱一樣)
但只要從頭開始,一切都可以進行得很順利。
不知不覺打了很多,關於人腦的運作模式,我覺得真的是還挺有趣的,
這次的文章綜合了很多書本和影片的基本理論,但還是多少參雜了我自己的看法,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文中提到的Reference再去深入研究看看!
P.S. 要稍為澄清的一點是,其實在這篇文章中,左腦和右腦,
只是一種頭腦運作形式的代名詞,其實頭腦的運作模式,
絕對不是用左腦和右腦去做分割的,在這邊想要描述的只是兩種頭腦不同的運作模式,
為了簡單的說明,借用了傳統中大家對左腦和右腦的刻板印象。
下面這段是我對藝術、設計學習和右腦的模式學習上的一點想法:
過去在學校時,曾經聽過PPAPER的包益民先生的一場演講,
他在演講中提到,在國外有許多頂尖的攝影師,他們一年只工作三四個月,
其他時間都在世界各地旅遊,而他們拍攝出一組三五張的照片,卻能要價百萬。
他問這樣的頂尖攝影師,為什麼他拍這樣幾張照片就要這麼貴,
攝影師說:『我每年都花許多錢在世界各地旅遊,看過各個時代偉大的藝術作品,
嚐過世界各地的食物,和各地不同人相處,所以你花錢買的不是這幾張相片,
而是我這些年來對這些事物的所有體會和感動。』
以理論學習(左腦)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回答真的是挺空虛的,
難不成我們不用學習理論,只要旅遊就能夠讓我們更有創意、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嗎?
但從模式學習(右腦)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
只要我們專注在體驗上,並且告訴自己該欣賞什麼,重複的去嚐試和進步,
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就能夠流入我們的血液中,變成屬於我們的專家系統。
有時我們無法解釋為何我們能夠有新的想法,創造出美麗的構圖、絢爛的配色,
但其實這些來自於我們每一支學過的舞蹈,所有讀過的文學作品,
每一幅看過的名畫,每一次和人們真心的交流,這些點點滴滴都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想我們不用害怕這些東西會隨著時間被忘記、消失,只要去體會,
它們會不知不覺的被我們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只要持續,一定會有所得的~
--
from St. Threath
https://st-threath.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6.2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