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獨立聯儲局死亡事件
從GFC(環球金融危機)至今,超過十年來,第一次的美聯儲減息,終於來臨了。中間落墨,減25點子,並非如大摩和一些人呼籲更誇張的50點子,但同時宣布提前在八月停止QT。
今次鮑威爾吃力不討好,大部分人對他批評不絕,主要三方面。第一是能力,早說過他並非正統宏觀經濟學家出身,在記招答問環節中,學問掌控之不足,溝通能力之低,尤其明顯。再說一遍,錯不在鮑威爾,錯在委任他但又不斷攻擊他的總統特朗普。第二,減25點子,再解說為中期調整(mid-cycle adjustment),完全不知所謂。部分人(包括我)當然認為美國經濟仍然強勁,股市不停創新高,息口更只有2.25厘至2.5厘,根本不應減息,相反可能應該繼續加息!另外一邊支持減息的人則認為減得不夠,應該減50點子才能達到防止經濟下滑的效果。連聯儲局內部都有分歧,不尋常地有兩位理事(governors)投票反對減息。第三,鮑威爾當然不承認,但他仍被很多人批評,此決定是受到特朗普所施加的政治壓力影響。
鮑威爾對未來走勢茫無頭緒
從各市場反應就可看到鮑威爾的失敗。當他一講到中期調整的時候,道指即時急跌480點,因為擔心他的意思是無聊地只減一次,而非正式進入一個減息周期。後來他又企圖「補飛」,說如有需要,可連減數次。但後來當被問到在經濟這麼好,息口這麼低的時間,已開始減息,那麼當到了美國經濟真的接近衰退時,會否不夠彈藥對付?他的答案更奇怪,竟說如經濟繼續強勁,或許在下次衰退前,將已重新再加息!給所有人的印象是,連鮑威爾對未來息口走勢,都茫無頭緒,死未(Fed Funds期貨預期85%機會再減25點子)!
比股市更重要和值得關注的巿場反應來自債券和滙率。減息後,孶息曲線不止沒有變得更陡峭,反而變得更扁平,2年跟10年美國債息差收窄了7點子(最有效預測衰退的一段孶息曲線)。美元指數DXY不跌,反而跳升0.76%,升至98.8的一年高位。 這些反常現象,是市場對鮑威爾個人和政策,失去信心的最佳佐證。
理由不符保就業穩價格任務
鮑威爾解釋減息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為未來經濟買保險。他提到全球貿易充滿不確定性,全球經濟亦有放緩跡象。第二是支持本已不錯的本土經濟,上月已破最長增長周期紀錄,踏入122個月,希望能夠繼續延長增長期。第三,他才提到通脹長期低於2%目標,所以企圖以減息來刺激通脹。
他提出的理由看似合理,但其實不盡符合聯儲局雙重任務:確保全民就業和價格穩定。 全球貿易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固然值得擔憂,但這是否聯儲局的責任呢?這憂慮以那些數據為依歸?更值得擔心的是這可以成為特朗普間接影響聯儲局貨幣政策的最佳方法。中、美,以至全球大部分的貿易紛爭都是特朗普主動搞出來的,所以他可隨意發條tweet,故意撩起爭端,不就很容易迫聯儲局再度減息?昨天特朗普已表態對鮑威爾仍然不滿,認為減得不夠。
第二個減息理由,支持經濟,好聽,雖跟就業有關,但亦非聯儲局直接任務之一。美國失業率只有3.7%,可說已低於全民就業的定義,根本無需再減息。第二季GDP有所放緩,但仍有2.1%,基本上美國完全看不到任何衰退跡象,增長期或可再延續一年,兩年,甚至更長。
唯一站得住腳的論點是通脹長期8年來都低於2%目標,不能再以只是暫時性為藉口。終於要承認Phillips Curve已死,或最少已嚴重變型。 如果不是的話,在失業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再減息,理論上有驅使經濟過熱,甚至有迫出惡性通脹循環的可能。但從日本過去30年始終走不出通縮的經驗,歐洲亦愈來愈似將步日本後塵,走向通縮,很多人開始意會到這可能不是一個短期現象,而是全球包括中國甚至美國的未來!這跟人口老化,需求減弱和科技進步,有非常密切關係。
但問題是,減息25點子就能奏效嗎?我相信成功機會極微,尤其全球經濟確在放緩,中國製造業PMI又再跌低於50,代表收縮,德國更已站在衰退邊緣。我認為更現實一點的做法是把通脹目標調低,可能現在的1.6% PCE deflator是更適合的目標水平。
貨幣政策將盡 宜採財政手段
另一點是,在此階段,貨幣政策是否最適合用來刺激經濟的方法?其實數年前,連IMF都已指出過,貨幣政策已近盡頭,應改用財政政策。中國近年有把這建議放在心,加上如我和其他人意見,開始嚴控貨幣供應和去槓桿,改為大幅減稅,刺激消費,進行經濟轉型。美國更需要的當然是財政刺激,重投基建、智能公路、機場、甚至 Hyperloop和5G。但奈何特朗普至今仍未能取得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的合作,他對佩洛西(Nancy Pelosi)已算客氣,但她仍對他的建議不瞅不睬。
所以本周三是聯儲局歷史上可悲的一天,可說是獨立央行的死亡日期!實質上聯儲局不再只按經濟數據作決策,已受到各式各樣的巿場和政治因素所影響:
(1) 股和債市的預期。鮑威爾太想討好市場了。他把記招次數增至每次FOMC開會都有,以為可以領導市場,但結果是反而被市場所牽制。在今次開會前,Fed Funds期貨已顯示減息概率為100%,美股創新高,如不減息,股債隨時暴跌。
(2) 有人更猜測聯儲局減息是為求自保。因為不少人認為去年底的加息,和繼續QT是錯誤(我不同意),並未察覺通脹太低的問題。所以如再犯一次錯誤,不及時減息,不止特朗普,連國會都將怪責聯儲局,甚至建議聯儲局重組,取消他們的獨立地位。
(3) 最大壓力當然來自特朗普。他最大目的當然是千方百計,盡量找方法成功連任,因為如落選,隨時要坐牢。低息口對推高美股、債、房價都有幫助,當然對選舉有幫助。
除此,如成功以減息推低美元,對特朗普這位老人家認為很重要(但不成功)的貿易戰和貨幣戰,理論上都有幫助。但如上文指出,美元在減息後不跌反狂升。這是一個race to the bottom(鬥衰比賽),而基本上美國是不可能(亦無必要)勝出的。美國經濟已幾可算全球最好,美元更是全球儲備本位,如何(和為何)可以跟其他國家鬥衰,例如在約瀚遜領導下,正在進行自殺式硬脫歐的英國,和被它一齊拉倒的歐元,所以美元想跌都有點困難。
最後一點,聽起來有點陰謀論,但未必完全荒謬。我已多次指出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可說是英國送給香港的「離別禮物」,7月1日回歸日,7月2日泰銖已開始貶值,金融風暴正式揭幕。數月後,財政健康的香港,亦無辜被捲入漩渦。假裝襲擊港元,挾高息口,一度高至數十厘,恒指應聲倒地,樓巿亦跟隨大跌。整個風暴可說歷時6年,到SARS過後才算終結。中間多少人變成負資產甚至走上燒炭絕路!
美元減息港樓不跌火上加油
今次香港再次成為中美鬥爭之中心點,但這次香港是個意識形態的主戰場,而(暫時)並非金融戰戰場。正因如此,所以香港社會雖已極其不穩定,甚至感覺上有點走向無政府狀態跡象,港股雖說不上強,但今年仍竟然有點升幅。樓市本應更受社會動盪影響,雖然成交甚少,近日也偶見低於之前市價成交,但頗有代表性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7月26日公布的指數仍高企在極接近歷史高位的189.43!
美國加息9次,香港只正式跟隨半次。今次美國減息,金管局竟然第一時間跳出來,同樣10年來第一次減貼現窗利率25點子。暫時商業銀行不跟隨,但滙豐已率先宣布減美元存款利息10點子。
香港近日的種種風波,大家都清楚明白最根本的導火線是民生,尤其大部分年青人無法負擔的高樓價問題。部分極端示威者希望愈亂愈好,其中一個目的正是企圖搞到樓價大跌,他們才有機會置業。據說甚至不少中層專業人士,都有同樣想法。
在美元帶頭減息下,如香港樓價不跌,或甚至更誇張地繼續上升,對已上車人士可能是好消息,差不多對他們說「香港,加油!」。但對今次社運來講,就無疑等如說了:「香港,火上加油!」
(中環資產持有匯控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台灣同志大遊行已迎來第18屆,本次主題取其名以18歲為概念作「成人之美」,象徵成熟美滿且肩負更多社會責任的成年;而今年台北同志遊行的紀念單曲,由新生代樂團 Control T 與魚丁糸團長可田合作量身打造年度主題《We are, We can be》,邀請眾多創作者與歌手一同為愛發聲。 同婚合法...
qt經濟學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常有趣的現象呢,也是經濟學上值得注意的一課 -\-\ 替代品的定義。
一般實用層面上,我們會在反托拉斯法相關訴訟中,關於「市場定義(definition of the market)」反覆碰到「替代品的定義」問題。
學問其實很淺,但有心操弄的政客、律師乃至於顧問型經濟學家很愛混水摸魚。如果決定要開罰,這些專家可以把市場定義得極小,例如曾有一經典案例,把某冬季戶外運動娛樂市場定義為某州某座山上的某兩家滑雪場,其中一家生意較好的當然就構成「壟斷」啦~
如果政客不打算罰,也可以把市場定義得極大,例如把液態蛋市場納入整個肉品市場(蛋白質來源)考量,目標變得很小,根本沒有構成壟斷之可能。
有關反托拉斯法我曾寫過幾篇文章可供參考,我自己很喜歡用搭售行為來推斷鬼魂之市場交易價格這篇。
「談歐盟處罰Google的反托拉斯案錯在哪?」
https://wp.me/p9ffS3-qt
「Google躲過FTC之劫」
https://wp.me/p9ffS3-lo
「反托拉斯法的特色(Features of the anti-trust law)」
https://wp.me/p9ffS3-DN
「借問一隻鬼值多少錢(兼談搭售行為)?」
https://wp.me/p9ffS3-lA
原來Youtube跟Pornhub是替代品啊...(搔頭
qt經濟學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我比其他人更認真蒐集客戶資訊、花更多心思理解客戶需求、下更多功夫從中找尋新商機,也藉由深耕客戶交易資料從而能以更受到消費者歡迎的方式報價、擺設販售、行銷叫賣...等。
因此我生意比較好,收入比較高,天經地義不是?
錯!在歐盟反托拉斯官員眼中,這叫做「利用競爭對手無能力達到的方式"不公平競爭"」!
歐盟已經開啟對Amazom的反托拉斯調查,其重要理由就在於「懷疑Amazon利用小商家沒有的大數據分析形成不公平競爭」。
其背後所使用的錯誤法律與經濟學邏輯,與去年歐盟處罰Google一案如出一轍,我於去年7月份的文章「談歐盟處罰Google的反托拉斯案錯在哪? (https://wp.me/p9ffS3-qt)」已經批判過。
另外今年我也寫了一篇「反托拉斯法的特色 (https://wp.me/p9ffS3-DN)」,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不得不說,最反智、反市場競爭的,恰恰是這群靠政府壟斷暴力維生的公務員啊!
https://www.wsj.com/…/european-union-probing-amazon-s-treat…
qt經濟學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年台灣同志大遊行已迎來第18屆,本次主題取其名以18歲為概念作「成人之美」,象徵成熟美滿且肩負更多社會責任的成年;而今年台北同志遊行的紀念單曲,由新生代樂團 Control T 與魚丁糸團長可田合作量身打造年度主題《We are, We can be》,邀請眾多創作者與歌手一同為愛發聲。
同婚合法已屆滿一年,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同志大遊行仍會照常盛大舉行,未來背負成年之名,期盼能引領更多對於性別、社會平權的勇敢之音。
影片授權:量Fun電 QT Entertainment (https://youtu.be/ZcDnnbcCaVE)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