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都有一個想法,就是當經濟不好的時候,廉價集團式快餐店應該受惠,像大家樂(0341)及大快活(0052)這類型的快餐股,不依賴旅客及高端消費,所以當香港進入經濟衰退之後,反而可看高一線。特別是近期不斷有示威活動,港鐵又經常提早收工,大家都會減少約朋友出外吃飯,在晚上或假日的時候,落樓下吃快餐或買外賣飯盒就算。
但上周大家樂及大快活公布截至九月底止中期業績,卻完全違反以上的推論:大家樂半年純利1.49億元,按年大跌35%,是上市以來中期業績最大跌幅,仲衰過2003年SARS的時候;大快活中期純利,更按年大幅倒退43%,跌至5,726萬元。
股價永遠較業績行先一步,所以大家樂及大快活的股價,從年中高位到現在水平,已經下跌三成了。如果你在今年六七月後,相信「經濟差要買快餐股」而買入這兩隻股票,現在都已經變成大閘蟹,損失慘重。
點解兩間快餐店的業績都會咁差?其實他們的營業額並沒有大跌,大家樂香港快餐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2%,大快活香港收入也上升4.2%。根據大家樂半年報公告所寫,盈利下跌主要是「為維持銷售和市場份額,集團推出更多超值套餐和促銷,令利潤率短期內受到影響」及「人工成本和租金開支在內的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導致回顧期內利潤下跌」,但我認為致命傷是Net Profit Margin太低,例如大家樂收入42.64億元,盈利1.49億元,比率只有3.5%,而大快活收入15.39億元,盈利5,726萬元,比率也只有3.7%,只要人工成本和租金略為上升,就有機會將Profit Margin完全吃掉。
當你在大家樂幫襯100元,目前的食物成本為27.9元、員工32.6元、租金12.5元,而去年同期則為27.5元、32.0元及12.5元,今年比去年上升1.0元,等於盈利的二三十巴仙!在各種成本的比例中,食物成本與行業看齊,租金在飲食業算是偏低,但32.6%的員工成本,在飲食業就是偏高水平。目前大家樂集團共有165間大家樂快餐、48 間一粥麵、65間休閒餐飲(包括上海姥姥、米線陣、Spaghetti House及Oliver’s Super Sandwiches等)、90間泛亞飲食/活力午餐營運單位、以及107間國內分店,員工數量高達20,337人,當法定最低工資在今年5月1日,從每小時34.5元調升至37.5元,直接推高基層工作的薪金水平(這亦間接影響食物成本上升),對大家樂Profit Margin影響高達2%。
因為今年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導致租賃分類有變,所以下跌的盈利中,其中十多個巴仙是受到會計準則的影響。以大快活為例,如果撇除相關影響,半年盈利約下跌29.4%。
其實比較同行來說,大家樂及大快活已經不算太差,翠華(1314.HK)半年業績轉盈為虧,太興(6811.HK)中期盈利就下跌65%。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數字,全港食肆在第三季總收益按年下跌11.7%,估計第四季會繼續下跌,雖然政府呼籲及帶頭給予商戶減租,但很多大發展商的商場都唔係好減;所以飲食業的冰河時期,估計在短期內仍未能結束。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2602
Search
spaghetti house外賣套餐 在 【外賣自取套餐熱賣中!】... - The Spaghetti Hous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三至四人多重賞套餐」只售$308(會員價$258),有醬燒丹麥豬仔骨(350g)‧脆薯條‧意大利黑醋雜菜沙律、指定前菜(3選1)、指定意粉/長通粉/炒飯(3選1)及指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