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慣用語 (idiom) 系列廣受同學喜愛,所以再次整理一篇。慣用語它就像中文的成語,常常意思跟表面不同,對於非母語人士必須要多加練習。整理了50個慣用語分享給同學們:
☛ Back to square one 因為上一步的失敗,而必須重新開始
☛ Ahead of the pack 成功領先、出類拔萃
☛ Ballpark number/figure 大概估算的數字
☛ Big picture 一件事的大概整體情況
☛ By the book 依照法律或規則做事
☛ Corner the market 佔領市場
☛ Cut-throat 非常激烈的競賽
☛ Easy come, easy go. 來得容易,去得也快
☛ Game plan 為了成功所設計的策略或計畫
☛ Get down to business 開始談論重要的商務議題
☛ Get something off the ground 開始某件事(項目、商務事項)
☛ Get down the drain 某件事已經浪費或不見了
☛ Go the extra mile 比期望的做得還多
☛ Hands are tied 身不由己、無能為力
☛ In a nutshell 簡言而之
☛ In full swing 進入高潮
☛ In the driver’s seat 負責/控制 某件事情
☛ Keep one’s eye on the ball 完全專注某人的注意力
☛ Learn the ropes 學習某件事的基礎
☛ Long shot 可能性非常低的事
☛ No-brainer 非常淺顯易見或者簡單的事
☛ No strings attached 不受羈絆、不被限制、沒有附帶條件
☛ Not going to fly 不太可能行得通的事情
☛ On the same page 訊息一致
☛ Out in the open 某件事是公開的,不是秘密
☛ Put all one’s eggs in one basket 依賴僅一個方式帶來成功
☛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用錯的順序來做或思考一件事
☛ Raise the bar 將標準或者期望提高
☛ Red tape 看來多餘或者不必要的官方規則或程序
☛ Rock the boat 做或者說會造成他人生氣/失望或者產生麻煩的事情
☛ Safe bet 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 Same boat 陷入相同的困境
☛ See eye to eye 同意某人(的說法)
☛ See something through 繼續執行某事到完成
☛ Sever ties 結束關係
☛ Shoot something down 拒絕某件事 (想法或提案)
☛ Smooth sailing 沒有難關的達成成功
☛ Stand one’s ground 不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或立場
☛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勇敢或堅定的面對困境
☛ Talk someone into something 說服某人做某事
☛ Talk someone out of something 說服某人不做某事
☛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一個沒有人想討論的明顯或具有爭議性的議題
☛ Think outside the box 思考出有創意且不常見的解法
☛ Time’s up. 時間到了
☛ Touch base 聯繫某人
☛ Twist someone’s arm 說服某人做他原本不想做的事
☛ Up in the air 某件沒被決策或不確定的事
☛ Uphill battle 因困境而難達成的事情
☛ Upper hand 比其他人有多的權力且具備控制權
☛ Word of mouth 口傳、口碑、口耳相傳
--
✔ 喬的著作《我的第一本英文文法 國際學村出版》購買連結
博客來: https://bit.ly/38nOl5H
【喬的部落格網誌聊英文談職場/商務英文】
☛ Blogger: http://ohjoseph86.blogspot.com/
【快追蹤IG關注第一手更新與喬生活】
☛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ohjoe86
【若是您願意贊助幫助喬創作更優質的內容,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贊助】
☛ https://p.ecpay.com.tw/E8145
tape off中文 在 喬的英文筆記 Joe's English Learning Not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文慣用語 (idiom) 系列廣受同學喜愛,所以再次整理一篇。慣用語它就像中文的成語,常常意思跟表面不同,對於非母語人士必須要多加練習。整理了50個慣用語分享給同學們:
☛ Back to square one 因為上一步的失敗,而必須重新開始
☛ Ahead of the pack 成功領先、出類拔萃
☛ Ballpark number/figure 大概估算的數字
☛ Big picture 一件事的大概整體情況
☛ By the book 依照法律或規則做事
☛ Corner the market 佔領市場
☛ Cut-throat 非常激烈的競賽
☛ Easy come, easy go. 來得容易,去得也快
☛ Game plan 為了成功所設計的策略或計畫
☛ Get down to business 開始談論重要的商務議題
☛ Get something off the ground 開始某件事(項目、商務事項)
☛ Get down the drain 某件事已經浪費或不見了
☛ Go the extra mile 比期望的做得還多
☛ Hands are tied 身不由己、無能為力
☛ In a nutshell 簡言而之
☛ In full swing 進入高潮
☛ In the driver’s seat 負責/控制 某件事情
☛ Keep one’s eye on the ball 完全專注某人的注意力
☛ Learn the ropes 學習某件事的基礎
☛ Long shot 可能性非常低的事
☛ No-brainer 非常淺顯易見或者簡單的事
☛ No strings attached 不受羈絆、不被限制、沒有附帶條件
☛ Not going to fly 不太可能行得通的事情
☛ On the same page 訊息一致
☛ Out in the open 某件事是公開的,不是秘密
☛ Put all one’s eggs in one basket 依賴僅一個方式帶來成功
☛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用錯的順序來做或思考一件事
☛ Raise the bar 將標準或者期望提高
☛ Red tape 看來多餘或者不必要的官方規則或程序
☛ Rock the boat 做或者說會造成他人生氣/失望或者產生麻煩的事情
☛ Safe bet 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 Same boat 陷入相同的困境
☛ See eye to eye 同意某人(的說法)
☛ See something through 繼續執行某事到完成
☛ Sever ties 結束關係
☛ Shoot something down 拒絕某件事 (想法或提案)
☛ Smooth sailing 沒有難關的達成成功
☛ Stand one’s ground 不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或立場
☛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勇敢或堅定的面對困境
☛ Talk someone into something 說服某人做某事
☛ Talk someone out of something 說服某人不做某事
☛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一個沒有人想討論的明顯或具有爭議性的議題
☛ Think outside the box 思考出有創意且不常見的解法
☛ Time’s up. 時間到了
☛ Touch base 聯繫某人
☛ Twist someone’s arm 說服某人做他原本不想做的事
☛ Up in the air 某件沒被決策或不確定的事
☛ Uphill battle 因困境而難達成的事情
☛ Upper hand 比其他人有多的權力且具備控制權
☛ Word of mouth 口傳、口碑、口耳相傳
-\-\
✔ 喬的著作《我的第一本英文文法 國際學村出版》購買連結
博客來: https://bit.ly/38nOl5H
【喬的部落格網誌聊英文談職場/商務英文】
☛ Blogger: http://ohjoseph86.blogspot.com/
【快追蹤IG關注第一手更新與喬生活】
☛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ohjoe86
tape off中文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9
前文用『切分音』與『休止符』,試著來界定、解釋關於『Groove』的基本元素定義,但這些個牽涉到『拍分』的基本元素,其實都建立在一個隱性的因素之上:『可預期的、穩定的時間感』。而當『切分音』、『休止符』用一種模組化 (Pattern) 的形式出現時,這兩個元素就會共同組成一個在音樂世界裡極為重要的結構:『Rhythm』!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6] ~時間_06//Rhythm_01
『Rhythm』!這個字詞應該怎麼翻譯呢?『節奏』~恐怕是第一個會浮現的中文譯詞;但如果你真的用Google翻譯來看,它最標題顯示的意思是『韻律』(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safe=off&ei=KQV_WvGsM8qn0AS31KH4Aw&q=rhythm+%E7%BF%BB%E8%AD%AF&oq=rhythm+%E7%BF%BB%E8%AD%AF&gs_l=psy-ab.3..0j0i5i30k1l9.22874.27909.0.29006.7.7.0.0.0.0.114.508.6j1.7.0....0...1c.1j4.64.psy-ab..0.4.315...38j0i67k1j0i30k1j0i8i30k1j35i39k1.0.s5Zm1lAi1bY ),而『韻』、『律』兩個字在中文的意涵裡,恐怕更偏向『母音』(重音)與『音高』這兩者的混合、而不單純指『節奏』(『韻』~ http://www.zdic.net/z/27/js/97F5.htm ,『律』~ http://www.zdic.net/z/19/js/5F8B.htm )。
說起來,『Groove』、『Pattern』、『Rhythm』這些英文名詞,要找到適切的翻譯,恐怕還是得要用英文的思考,才能求得更全面的認識: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rhythm ,但其實這些我們『似懂非懂』的音樂定義,不單是在英翻中的過程中,我們取巧地『以為自己知道了』,事實上,即便是在英語系統的音樂教育認知中,也存在著這些難以用文字定義清楚的窘境。下面這個用『What is Rhythm』所搜尋出的連結,在解釋『Rhythm』時就聊到了上述的困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tvJ0WwRdQ 。
不論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能理解『Rhythm』所應該代表的意思,這個連結在一開始就簡單扼要地示範了沒有節奏元素的音樂,即便那是你早就耳熟能詳的古典曲目,你還是無法分辨出來;但一旦加入了節奏 (拍分、輕重音、休止符),你立刻就能辨識這個音樂。然後在影片中,解說者提出一個科學的問題:如果單純只有『節奏』,還可不可以算是音樂?他提出的見解是:作曲家Steve Rei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ve_Reich )所寫作的一首只有用到『拍掌』(Clap)的作品,對解說者而言絕對是足稱音樂。我們趕快來見識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kOFJMI5i8 。
這個Youtube連結的高明之處,就是用視覺的方式讓我們瞭解作曲者的巧思:兩組樂手在一個以3/4拍分、一個小節的固定樂句重複演奏形成一種Pattern,而每八個小節,A組的樂手會將這個固定樂句往後移動半拍,來對比B組樂手的固定樂句,並且循環延後,形成有趣而複雜的節奏組合。這算不算是音樂呢?我覺得作曲家用非常簡單的元素,說明了自身在非洲音樂浸淫研究所得的學養,當然絕對是非常有創意的音樂!而如果希望在這樣的元素之下,還能有更『旋律化』的音樂呈現,那就請聽聽看這首由King Crim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ng_Crimson ) 這個恐怖音樂組織在1981年的專輯『Discipline』的唱片A面第二首傑作『Frame by Frame』所做的相同手法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M2vUWVKeSM&list=PLbouzmFCyUKYYOS42n25qm-N6RtZAp8ft 。
在前奏中,吉他手Robert Frip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Fripp ) 利用了兩台盤式錄音機所建立的Tape Delay效果,讓一個重複的樂句經由時間延遲的方式,同樣做出一種『樂句錯位』的切分感,帶來一種在和聲上非常嶄新的聽覺經驗 (不好意思!我是說在1981年---30年前耶!當然~後來的U2吉他手Edge,也大量應用了類比、數位的Delay混合,讓簡單的樂句彈奏,被建構成巨大的音牆;但…我還是覺得Robert Fripp要去計算兩台盤式錄音機的錄音頭與播放頭的距離去達成正確的Delay時間,難度高出許多!)。
其實,在這些音樂範例裡,都存在著『時間』的作用,我們再回到第一個影片連結的開始,一組音符在沒有節奏感的演奏之下,似乎比較難以感受到『音樂性』;但單純只存在的節奏 (如第三個連結),卻可以感受到一種明確的音樂意圖,在此,我想表述一個關於流行音樂編曲的極端意見 (以下純屬我個人的固執偏見):影響一個流行音樂編曲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來自於旋律所建構的『和絃』,而是『節奏』。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寫了很漂亮的低音線條以及內聲部,它們與主旋律所形成的和絃也好聽到不行,但為什麼整個編曲就是有點兒提不起勁兒、甚至音樂進行到一半,就覺得好像快睡著了?因為~那就像第一個影片範例一樣,這些旋律性的元素,缺乏了『節奏性』的動能。
…『可是~我也知道切分音、也知道休止符,那還要怎樣纔會讓音樂有節奏性呢?』
請容我用下面這個應該是小學生音樂教育的影片,來定義一下我們手邊的這些音樂字詞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AtCL7N91M 。這位和藹的老師絕對不是來侮辱大家智商的!請看看她多麼簡明地用『Sound』與『Silence』就解釋了音符存在與休止符的關聯性;而最後一句話:『Rhythm is a pattern of sounds and silences』,應該是我所能找到的最言簡意賅的音樂定義了!如果你已經很有耐性地看完了這三分多鐘的簡易說明,那麼,請再花個5分22秒,來看一個可以讓你『耳目一新』的節奏詮釋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phAzryVpY !
『碰』!請再回想一下當你看到『Rhythm』這字詞時,心中所以為的理解是什麼?而這個影片是如何巧妙地將各種音樂型態的輕重音、休止符、重音位置做了如此高明的解釋!我們可以思考的是:那麼,當我在安排旋律時建構的和絃所應該出現的位置,究竟是一成不變的在每個小節的第一拍,還是應該要考慮現在我們所設計的『節奏』,來讓和絃出現在比較巧妙、有趣的位置呢?
真正的問題是:在編曲的時候,是應該先考慮『節奏』這個元素,還是『和絃』呢?
我很希望你會被我導引到那個『我的偏見』的位置。
而如果你真的被導引到這個『偏見』的認知,究竟好不好呢?我想請出現代吉他大師Steve Vai先生在幾天前釋出的音樂理論講學影片來試著回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qSB0lPJG8 。
Vai在一開始先簡單地用吉他來示範如何在『聆聽』節奏組的狀態下去『Lock』住節奏,然後怎麼在這個狀態裡『自發性』地建構其他的音樂元素。但~這都不算是這個影片的重點!重點是在中、後段,他用了很長的時間去詮釋了類似哲學的音樂觀點---他好像說了很多,又像是什麼都沒說---,我超級敬佩這樣的導師!因為,一切都是觀念,而觀念…永遠都是那麼……需要緣份的。
但至少,我可以推崇其中一句話,來做為我們在音樂工作上的基本起點:『Exercise Your Imagination』!什麼意思呢?以及~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來知道這些『觀念性』的事物,對於我的音樂編曲又有什麼幫助呢?
在下一週,我們『也許』會開始討論一些務實的入手法門之前,我很祈願你能花更多的時間、真的好好地看一下Steve Vai先生的這支影片,其實~很多的答案都已經在裡面了。
祝音樂冒險旅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
後記1. 關於King Crimson吉他手Robert Fripp所使用的這種時間延遲技法,甚至被稱為『Frippertronics』這個專有名詞;而國外就是會有死忠樂迷兼器材控,認真地將這種在當年極有想像力的操作模組給複製了出來。在這裡轉貼分享,除了對於這位樂迷先生的研究精神表達敬佩之意以外,也有一點感歎、唏噓在那些個年代的音樂家們,為何能夠有那麼難以想像的實驗性與創造性,留下這些偉大的音樂資產,卻又似乎荒蕪在歷史的記憶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OMrB9Opjg
後記2. Steve Vai先生的哲學觀點,的確與東方文化若合符節;幾年前他曾來到臺灣花蓮,舉辦了一個很有啓發性的大師班講座,也因而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但這些掌故軼聞,還是留待下一次再聊吧。
tape off中文 在 taper off中文(繁体)翻译:剑桥词典 的相關結果
taper off翻译:逐漸變小;逐步減弱。了解更多。 ... <看更多>
tape off中文 在 tape off 中文 - 英語翻譯 的相關結果
tape off中文 中文意思:[網絡] 磁帶關閉...,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tape off的中文翻譯,tape off的發音,三態,音標,用法和例句等。 ... <看更多>
tape off中文 在 taper off中文(繁體)翻譯:劍橋詞典 的相關結果
taper off翻譯:逐漸變小;逐步減弱。了解更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