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每日追蹤 #女股神
台灣市場休市的週一,女股神旗下基金買賣哪些個股?
ARK 基金繼續減持騰訊 ADR,共賣出 34 萬股約 3000 萬美元
同時並小幅減碼阿里巴巴 (BABA-US) 與蘋果 (AAP-US)、Saleforce (CRM-US) 等科技股。
另一方面,ARK 則是繼續增持遠端醫療服務商 Teladoc (TDOC-US),也小幅加倉 PayPal (PYPL-US) 與京東 (JD-US)。
新聞來源:https://cnyes.pse.is/3chy92
「teladoc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標的] Teladoc Health (TDOC) 遠距醫療公司- 看板Foreign_Inv 的評價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Teladoc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tdoc美股、teladoc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teladoc台灣 在 tdoc美股、teladoc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 ... 的評價
teladoc台灣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需求面看_就是台灣生活成本不高且很方便_這也是智慧家庭遇到的同樣瓶頸
#讓用戶有感這件事絕不會純靠技術
#跟娛樂與飲食相比_加值服務收費相對困難
台灣相較於歐美,北美不安全,家庭安全類(Interactive Security)的產品就是基本需求,歐洲電費昂貴,能源管理(HEMS)就有市場,台灣相對安全、都會區多社區華夏、民生電費便宜、生活圈就近且方便(超市超商密集度高且無所不能)、健保制度行之有年、有線電視雖逐漸被剪線但是普及率超高(背後代表電信骨幹、寬頻、影音內容),以上代表著生活整體方便性的水平較高,生活機能基本不缺。
這也代表「加值」服務的水平也必須提高,如何從「nice to have」轉變成「must have」就成為每個新創或者新產品新服務,PM必須最重視的一個環節。
---
WaCare 創立之初的定位是「醫病關係管理」,希望運用 AI 紀錄、分析民眾健康行為,並給予建議,即時導引回到醫院診間,但「增強患者對診間黏著度」的市場不大,再者,醫院和病患兩端都不會對這種 AI 運用程式買單,要養一個 AI 資訊團隊於是越發吃力。
台灣的遠距醫療跟國外差很多,不論美國、中國,這都是一個開放市場,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但台灣的在談遠距醫療比較多只講「社會公益」,這是一個問題,因為醫院能服務的對象有限、人力也有限,但民眾的問題、需要都很多元,更麻煩的是,整個「遠程醫療」的可能性都被「通訊診療辦法」框架住,產業其實很難發展起來 。
「沒有納入健保的項目,其實不僅醫院不會做,民眾也不會想掏錢。」公司必須轉型!
在跳出「診斷、治療」後,立即發現在健保框架之外,有很多生活衛教可以觸及「真正需要遠程數位服務」的民眾。於是潘人豪的團隊,網羅了各類長才的醫生、專家,形成一個「醫療版 Netflix」,甚至不只有影片,還可以做諮詢,平台遂形成一個醫師與患者家庭的橋樑。這顛覆了他自己以往「先看數據,再從數據端提供服務」的觀念 ,形成現在「先提供民眾服務,再用數據讓民眾黏著」的商模。
---
#但真正困難的還是在盈利模式 在台灣月租費已經有個天花板,就是手機資費方案的499與影音OTT的199,如果任何加值服務沒有到位,即使一個月99也是會捨不得花下去...
WaCare 創辦人潘人豪帶著 AI 技術衝撞白色巨塔,從科技、產業、法規三面向解析「為何台灣還沒有 Teladoc」?
https://lnkd.in/gMgFjun
---
www.smarthomela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家庭 #智能家居 #smarthome #智慧城市 #smartcity #智慧照護
teladoc台灣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零接觸商機 帶動新產業
文╱李文 |2020.10.03
疫情期間,零接觸商機大爆發,傳統餐飲及零售業式微,相對的,電子商務、外送平台成為當紅產業,此外,線上遊戲、教育產業、醫療服務、工作模式……無一不搭著這波商機,出現翻轉產業的倍數成長……
年初疫情爆發後,各國實施封城禁令,「社交安全距離」成為全球共識,讓餐飲、零售等服務業實體經濟一落千丈,反觀電商、外送平台業績大爆發,「零接觸」概念商機異軍突起,也帶動許多新行業及新創事業蓬勃發展。
財經學者認為,包括遠距醫療、網上學習、在家工作、外送平台、線上遊戲等產業,預估5年內將成長80%,不過產業型態結構性改變,未來也可能產生新的失業問題。
線上學習翻轉教育
「零接觸」的原則下,使得支持遠端服務的企業,成為少數在疫情中逆勢抗跌的標的。以線上學習為例,面對面的教學一度喊停,相對的,線上學習平台卻大行其道。而遠距會議軟體Zoom,股價也在疫情期間上漲超過40%;有逾1000名醫師與保健專家的遠距醫療公司Teladoc,股價也上漲逾20%。
再者,在疫情壓力下,許多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的事,也變得可能。例如以往在台灣推遠距醫療,醫院總以成本觀念看效益,使得推動速度相當蹣跚;但疫情爆發後,實體醫療「風險」成本升高,醫院不再僅從「到院醫療比遠距醫療省錢」的角度看問題,而是「遠距醫療可以把各類風險降到最低」,使得遠距醫療的推動加速不少。
例如製造智慧體溫貼片的愛微科,與擁有室內定位技術的司圖科技,在疫情爆發後跨界合作,和多家醫院及縣市政府洽談,把服務用在居家隔離者身上,隔離者只要貼著一顆大小如50元硬幣的黃色小貼片,每10秒就能上傳一次體溫數據到手機及雲端,而且只要一離開家,就會發送訊號警示……未來,這樣的合作還能擴大應用到長照中心、醫院,無形中建構遠距健康管理的最後一哩路。
網路視訊電商拓銷
防疫期間,國際展會幾乎全面停辦,不過各國外貿單位,都很努力幫業者找出路,不斷透過遠距視訊媒合廠商,衝出一波零接觸商機。以茶業進出口為例,以往透過網路視訊或電話行銷做生意,情況並不少見,且對象多數是針對「熟客」,畢竟,線上開發新客戶存在一定風險,但在防疫非常時期,卻成了海外拓銷利器。
茶葉進出口加工業者便表示:「零接觸商機」絕對是未來唯一的機會,尤其疫情有可能持續到明年,茶農及盤商的日子還是要過,從線上拓展商機,成為唯一的出路。此外,水果農產加工業者也認為,網路已經是不可逆的行銷趨勢,目前有業者已經經營有成,未來希望成功的次數和金額能愈來愈高。
此外,受疫情影響,數位貿易發展日新月異,貿協目前已設立60個「虛擬展館」,把廠商的產品拍成相片、影片或3D模型,再把相關的影音資料放在線上,讓買家線上逛展、找新產品,猶如親臨實境,還可直接在網站下單,同樣可以進行貿易活動。
外送平台維持營收
零接觸商機正夯,也大幅推升「宅經濟」。根據國際金融機構「摩根史坦利」指出,受疫情影響,實體店面營業額逐漸流向電商,今年全球各大小電商平台收益持續成長。台灣電子商務平台業者更指出,今年業績明顯優於去年,各大平台估計成長率都在50%以上。
在這波疫情中同樣受惠的,還有網路外送平台,各外送平台業者今年第一季訂單量幾乎都大幅成長。至於實體經濟中,餐飲、飯店業,在受疫情衝擊、營收銳減後,似乎也嗅到了零接觸商機,發展送餐機器人,或積極發展外送業務。
事實上,在疫苗問世前,各國防疫都不敢大意,零接觸商機則帶動需求,相關雲端、遠距產品,包括伺服器、筆電、視訊會議等,軟硬體需求都很旺。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零接觸商機相關產業的發展,需要半導體的支撐,包括5G、AI、遠距視訊等需求拉抬下,相關半導體產業將更加搶手。
遠距產業上看16兆
國際金融研究機構指出,未來5年內,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4大遠距產業,預估成長80%,產值上看16兆台幣。不過龐大產值背後,因為新經濟崛起,產業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零接觸等同減少人力,未來可能面臨的是失業問題。
此外,由於5G將會讓原本需要花1分40秒的下載速度,在1秒內完成,各類電競、VR種類的遊戲,可點擊即完成下載,加上疫情期間全球有許多電競賽事替代實際運動比賽的例子,更彰顯電競賽事與實體比賽的界線將愈來愈模糊。
加以5G具低延遲、高傳輸特性,可有效改善網路延遲及斷線的問題,將加速帶動電競遊戲,朝向更華麗、更具競技功能且複雜的高階遊戲發展;各類家庭電影、欣賞線上演唱會,也會因5G的高傳輸特性而變為可能。
資料來源: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99551&fbclid=IwAR0ZH-1VUrHKQe0vY8lemh8Us5IUWSTZZVQWtb7t_8KJvPYJLnYCd1UOZ4o
teladoc台灣 在 Teladoc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eladoc , Purchase, New York 。 45027 個讚· 731 人正在談論這個· 311 個打卡次。 Teladoc provides quality virtual primary care, everyday care, mental health, ... ... <看更多>
teladoc台灣 在 tdoc美股、teladoc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在teladoc台灣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lanbank也提到1. 標的:TDOC-US 單純以機構持有來看目前第一名持有最多的就是方舟第二季度末價值26.635 億美元。 ... <看更多>
teladoc台灣 在 [標的] Teladoc Health (TDOC) 遠距醫療公司- 看板Foreign_Inv 的推薦與評價
1. 標的:Teladoc Health (TDOC) 遠距醫療公司
2. 進場理由
a.基本面:慘不忍睹,營收大幅成長但還是虧,併購付的成本認列財報導致虧損
b.技術面:股價腰斬,從300跌到148
c.籌碼面:無
d.消息面:無
3. 進場價格:覺得這檔標的挺投機的,建議先觀望或小額分批買
4. 停損價格:130
本人部落格,標的研究跟投資紀錄,有空捧場按讚一下吧
https://reurl.cc/ZGnRVA
================================================================
【公司快照】
公司名稱:Teladoc Health, Inc.
股票代碼:TDOC (NYSE)
創立日期:2002年
產業地位:美國最大遠距醫療公司,透過手機、平板進行視訊為病患診斷
CEO:Jason N. Gorevic
市值:22.8B (USD)
【公司介紹】
Teladoc是一間遠距醫療公司,透過線上看診處理病患非緊急的疾病,例如:流感,紅眼
病,感染,鼻竇、精神健康和皮膚病等問題,使用者只要打一通電話或是開啟網路視訊
就可以跟簽約醫師連線進行線上看診,患者可以直接跟醫生一對一溝通描述病徵。
Teladoc是美國第一間也是目前最大的線上醫療公司,成立於2002年,不算太早,剛成立
時大家對線上看診還有諸多疑慮,但隨著網路活動越來越普及,大家也漸漸能夠接受甚
至需要這種服務,除了遠距醫療外還有線上教學、線上健身教練等等…,Covid-19的爆
發也讓市場投資人更看好遠距醫療的未來,像Covid-19這種高傳染疾病,病人全部跑到
醫療院所會造成醫療負擔過重,對病人或對醫院診所都不好。
Teladoc的客戶主要是大型企業,公司將Teladoc服務列為員工福利之一,只要公司成為會
員,員工就能享有Teladoc的遠距醫療服務。Teladoc的收入來源有公司繳的會員月租費
及員工每次問診的費用。
Teladoc的成長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它的市場發展策略 – 積極併購
2020營收達10億美元,比2019成長了接近一倍,銷貨成本控制得很好,毛利率維持在6成
上下,但這間公司的營業費用一直壓不下來,每年營業毛利是正的但扣完營業費用後就
變負的了,這也是為何2017~2020每年公司都虧錢的主因。
2020明明營收成長一倍但EPS居然-5.36,是2019年的4倍…(往下成長,更爛的意思),為
何營業費用會那麼高呢? 主要原因是併購太多間公司,之前併購有簽換股相關的股權獎勵
條款。
21Q1財報也出來了,跟去年Q1比營收年成長151%,看似不錯,不過營業費用成長167%,一
樣老狀況,營業費用壓不下來導致虧損越來越大,Q1的EPS-1.31比去年慘,是去年-0.4的
三倍,Q1財報重點條列如下:
- 營收YoY成長151%,遠距醫療使用次數達到320萬次,成長56%
- 使用超過1種門診的人數成長3倍以上,代表有更多使用者透過Telodoc看超過一種疾病
- 消費者研究發現使用遠距醫療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本季虧損原因主要來自
1. 21Q1股權獎勵支出高達86.3M,比20Q1增加68M,主要是去年併購Livongo所簽的
Livongo股票獎勵計畫
2. 21Q1攤銷費用45.4M,比20Q1增加37M,攤銷來源為併購Livongo跟InTouch所認列的無
形資產
3. 併購Livongo所認列的非現金所得稅費用為87M
【個人看法】
公司業務本身我是很有興趣也覺得很有前瞻性,畢竟現在人越來越依賴網路,不只查美食
會google,連生病跟衛教常識都會上網搜尋資料,因此我認為遠距醫療在未來很有發展潛
力。
遠距醫療會先從成熟市場大國家開始發展,像美歐這種幅員廣大人民又重視身體保健的國
家會有很強的需求,新興國家公司不會花這個錢,因為跟這項福利相比勞工更希望拿到實
質的金錢獎勵,台灣則因為健保體系加上診所眾多,我覺得發展遠距醫療很難,畢竟下樓
走個幾步就診所,這叫近距離,誰還在跟你透過手機遠距醫療。
TDOC這支股票先放觀察清單,不是因為股價漲跌,而是公司瘋狂併購搶市占,市占上升是
好事但卻讓我很難評估它的業務實際成長多少還有財報準確性,併購用了很多換股交易讓
TDOC虧損越來越大,看不清看不透手上又只有爛得要命的財務報表,我…先觀望。
*併購營收、市值及EPS上升是天經地義的事,千萬別被併購增加的財務數字騙了,很多公
司就是透過併購美化財務報表來提升公司(ㄔㄠˇ)價值(ㄍㄨˇ)
===============================================================
上次在板上推薦的PTON股價$111囉,進場價$85,獲利30% ^^
前天買進RCL,進場價$89,目前股價$94,這檔會放到7、8月
--
常威金融評論專欄 Blog
https://reurl.cc/bzM0oM
投資分析/書評/品酒 FB
https://reurl.cc/AgxoW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05.1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622134536.A.DDD.html
※ 編輯: faceoflove56 (114.136.205.165 臺灣), 05/28/2021 01:37: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