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9年,祝大家新年快樂呀!也趁着元旦日表個態,分享一下去年我個人的「新片」Top 9。「新片」在此,包括在2018年內在香港院線上映的電影、還有在電影節上映過的作品。以下排行按照觀影的先後,心目中對這九部電影也是難分高下的。
不過單計2018年在院線、電影節還是串流的「新片」,我還是有很多想看而未看的影片,希望也可以盡快「補課」哩。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當日寫了一點點其「聲畫配合」,至今仍覺妙不可言。今日再看,《霓》的虐戀實在是近年在電影中看過最浪漫(而病態)的愛情。
-《紐約公共圖書館》(Ex Libris: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懷斯曼已達高齡,如此大師的電影看一部算一部,雖然笑稱在電影節看他的影片是「打大佬」,但看他的紀錄片,留意細節、剪接、問題意識,都是賞心樂事。寫了的文字:http://bit.ly/2R0QT5n
-《歡迎光臨夢幻樂園》(The Florida Project)
也乘着《歡》的那陣子回顧了Sean Baker的前作,獨立電影製作者值得留意,不論是創作的方法還是其作品中的活力也是。
-《邊境奇聞》(Border)
本年度第一奇片,不能上院線誠是可惜。
-《燒失樂園》(Burning)
很多影友都有提及其細緻有趣之處,在此不多說。是覺得影片「完成」對村上的改編後的後半段比較乏力,不過電影敘事上的「懸而未決」,也可稱這次改編的魅力所在吧。寫了的文字:http://bit.ly/2TlXjsx
-《睡着吻別 醒來抱擁》(Asako I & II)
參考「改編文本」,濱口龍介的這個嘗試或許更值得參考,如何將文本放上映畫的過程中因應媒介的特性去蕪存菁?
-《夢女芭蕾》(Girl)
年尾多好戲,這是另一部。相當私密親近,所以痛徹心扉。寫了的文字:http://bit.ly/2Su1J0v
-《野梨樹》(Wild Pear Tree)
可惜沒有正場放映,但這是我本年的最喜愛電影。「自戀文青成長」、「父子情仇」,這些元素一來而又有Ceylan的技法將之呈現,真是服。(希望有時間寫上一寫)
-《十二日瘋人認證》(12 Jours)
在串流觀看,絲毫不減震撼。
為甚麼只是「前九」而不是前十,因為「第十名」取哪部影片,我下不了決定。所以以下的,姑且全當「第十位」吧!
-《78-52》
-《我不是黑奴》(I Am Not Your Negro)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68火紅正蔓延》(In The Intense Now)
-《少年秋日的憂鬱》(Young Solitude)
-《Filmworker》
-《監護權爭戰》(Custody)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
-《給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
-《啊、荒野》(前篇及後篇)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
-《They’ll Love Me When I’m Dead》
#映畫札記
#2018年前九
#Top9of2019
Search
the call of the wild線上看 在 The Call of the Wild 線上看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TinyButStrong Error in field [var.meta_desc...]: the key 'meta_desc' does not exist or is not set in VarRef. (VarRef seems refers to $GLOBALS) This messag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