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Cuban State Of Mind】
初夜大概是我的旅人宿命。
我的古巴初夜在馬里亞瑙(Marianao),沒有粉彩色連環牆,看不到一個遊客。以水桶沖身後,躺在臨時床墊閉上眼的前一刻:「所以這就是古巴?!古董車呢?機票應該可以改早吧……」,就這樣在Eileen的睡房睡著了。
Eileen是來機場迎接我的一個二十歲左右女生,在網上梳化客平台認識的屋主。她主動要幫我揹背包,我生怕會壓壞她,自己照顧唯一的行李可以了。
她男友只在厄瓜多爾找到工作,她自己一個人,不上學時打打散工,偶爾招待一個半個背包客維生,我們在馬里亞瑙亂逛,我應路人眼神遨請用菲林對焦隨拍,她用半英語半西班牙語,努力分享著她眼中的古巴。我在古巴宴客的第一餐,就跟她和她友人邊走邊咬著包似的薄餅,他拒絕以古巴人一貫吻臉方式跟她打招呼,怕我誤會。
第二天從認真開始,遊山玩水久了,總想為旅行有的沒的增個值。第一天在哈瓦那大學(Universidad de La Habana)的西班牙語課,我一如以往帶著比我高的旅行背包遲到。在課堂上學到的,大概都還老師了。
烙印在腦海中的,就是迎新導賞員對於古巴解凍的回答:「斷絕聯繫﹑落後,可能是外人對古巴的印象。但我們知足。當有一天走在夏灣拿街上,看到三名遊客一名古巴人,這不是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社會,或完美的政府,世上不存在完美。我們不在乎對古巴封鎖。他們過著由金錢與物質堆砌的生活,我們擁有與珍愛的人分享價值觀的人生。」我被他作為古巴人的光榮感動得準備鼓掌,同時想到Eileen的日常……沒有經歷革命的一代。
夏灣拿是一個以走路來欣賞為佳的城市,如果你喜歡每天與太陽熱吻,不同大街小巷的轉角都會有驚喜等著你。在門前隨便坐上三兩小時的微笑臉孔;裝有水果和比索的吊籃上下來來回回於手推車果販與小陽台之間;迎面那位雙手各捧著兩打鮮雞蛋,正與對我叫嚷「要的士?要的士?」的三輪車擦身而過,我的視線好不容易從剝落的殖民建築物拉開,卻被陽台上叼著雪茄向我揮手那位勾住了。
對於對古巴接近毫無認識的我,每個古巴人對自身民族的感受都顯得很有趣。從原住民泰諾族(Taíno)﹑殖民時代﹑多種族社會﹑革命﹑卡斯特羅,到奧巴馬﹑旅遊業,一切一切洗禮,如何故我樂天﹑隨性﹑開朗又熱情?「不然怎樣!(We have to!)」天真的我好想把這古巴式心境(Cuban State Of Mind)帶到世界其他角落。
每天掛著照相機,走一條不同的路,向陌生人搭訕。古巴人對鏡頭的歡迎,令我拋開對人象攝影的害羞,快門下一卷又一卷的笑臉。回憶不狡猾,只是很活潑,每天隨心思所演變,愈想捉愈會演進。
心裡知道,彷彿被扳手捕捉到的,不過是光與影的把戲。
Storyteller:Rachelle @Racheleung619
Illustration by Ngai Wing Lam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_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集合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更多故事:http://www.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niversidad de la habana」的推薦目錄:
universidad de la habana 在 【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 Afro-Cuban Jazz Ban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oy La Ley《古巴星期一》6: Free vs. Free
今天非關音樂, 但關於…更甚於藝術和文化的…。
在抵達古巴之前, 我們一直都很想看看哈瓦那大學 (Universidad de La Habana)。跟許多名校一樣, 哈瓦那大學也有屬於自己那霸氣的階梯, 尤其校園處於Vedado斜坡的至高點, 隨著我們一階階走上去, 那蘊藏知識和革命的氣勢, 不言可喻。
哈瓦那大學屬於綜合型大學, 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學是它們的主要三大學院。1940年代, 卡斯楚就是當時的法律系學生。而專以藝術為主的哈瓦那藝術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rts of Cuba - (ISA), Instituto Superior de Arte) 則位於郊區。
正當我們走上階梯的時候, 有一位看似當地人的學生朝我們跑來。他很熱情地用英文說: 「我叫Fernando, 是這裡醫學院的學生, 你們來參觀嗎? 我可以帶你們逛逛。」然後我們聊到Vincent以後還想來古巴學音樂…。Fernando 說: 「啊……來古巴唸書啊! 我們也很想出國唸書, 但我們古巴人是不能隨便出國的。」「近幾年比以前多了許多觀光客, 至少我們比較能知道外面發生了甚麼事…..」
然後最後一句話震到了我們, 要看原文才能體會”free”的雙關語喔: “We don’t have to pay tuition to study in Cuba. We can go to college for free. A lot of things in Cuba are free, but people are not free!” (他說:「在古巴, 我們不需要繳學費就能念書。上大學是免費的, 很多事情也都不用錢(free), 但古巴人卻是不自由的(free)。」)
這個國度, 已經暗藏不住太多渴望與外界接觸的靈魂。但再不自由的國度, 也難以約束人民在藝術中自由自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