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鼠鼠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
午安~今天來點不同的,一起查查 #維基百科
你也迷上 PUI PUI Guinea Pigs Cars
《#天竺鼠車車》了嗎?
在好奇為何是「天竺鼠+車」的組合前
我們應該先質疑「天竺+鼠」的命名
維基百科的解釋說:
「豚鼠,又名天竺鼠、葵鼠、荷蘭豬」
😮等等!#荷蘭豬?
這麼說來英文也叫 Pig
且並非來自天竺(印度)Tianzhu
而是西非的「幾內亞豬」Guinea Pig
接著來看英文維基百科的說明:
Despite their common name, guinea pigs are not native to Guinea, nor are they closely biologically related to pigs, a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is still unclear. They originated in the Andes of South America.
「儘管普遍稱為 #幾內亞豬
卻不是來自幾內亞
在生物學上也跟豬不相近
名稱來源依然不明
這種動物源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什麼?英文名稱也不可靠!
古人到底在開什麼玩笑
老鼠的名稱能這樣亂取嗎?
害牠們失去國家認同感怎麼辦~
Studies based on biochemistry and hybridization suggest they are domesticated descendants of a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of cavy, and do not exist naturally in the wild. They were originally domesticated as livestock, for a source of meat, and continue to be consumed as food.
「生物化學和交配育種的研究指出
牠們是豚鼠的近緣種經過馴化的後代
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野生的天竺鼠
牠們原本被當成提供肉類來源的家畜
也依然被當成食物所食用」
😭查資料查到洋蔥!!!
怎麼可以吃天竺鼠啦嗚嗚~~~
The animals were used so frequently as model organism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that the epithet guinea pig came into use to describe a human test subject. Since that time, they have been largely replaced by other rodents, such as mice and rats.
「這種動物於19和20世紀
被廣泛當成 #模式生物
而變成人體試驗對象的綽號
後來普遍被其他鼠類取代。」
🐭也就是中文俗稱的「白老鼠」
在英文要譯成 guinea pig
例如:他自願當這場實驗的白老鼠
He volunteered to act as a guinea pig in the experiment.
送你【PUI PUI單字包!】
-cavy: 豚鼠
-domesticated: 馴化的
-guinea pig: 天竺鼠;白老鼠(形容人體試驗對象)
-hybridization: 交配育種
-livestock: 家畜;家禽
-model organism: 模式生物
-national identity: 國族認同
-native: 土生土長;土生的(動植物)
快加入每日國際選讀,關心時事豐富新知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HOWSJ/
——
原文連結請看留言
——
#天竺鼠不是來自天竺
#GuineaPig也不是Pig
#小編我被搞得好亂啊
#只好看天竺鼠車車療癒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
「volunteered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Dr. Ray 的急症室迎送生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羅東高中文史志工Culture History Volunteer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大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不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 (中文字幕) 篤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佛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覺囊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眾生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萬 ... 的評價
- 關於volunteered中文 在 【Jonang Dharma Volunteers 覺囊志願者】(中文字幕)在禪 ... 的評價
volunteered中文 在 Dr. Ray 的急症室迎送生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載)(同學的見解)
**個人對新型冠狀病毒在香港的事實分享及看法 -\-\ 中文版本**
Thank you all friends and friends of friends for sharing my posts around. I was lucky to have someone volunteered to do the translation for me. Here is the Chinese version.
由威爾斯親王醫院麻醉及深切治療科Dr Rosinni Wong發出的訊息
(特別鳴謝Fontane Lau作中文翻譯)
我並非傳染病方面的專家,還望大家能細讀並分享這則有關「武漢肺炎」(2019-nCoV)的訊息。
我將會分享的是已知的事實,以及我如何詮釋這些事實。然後,容許我分享一些個人見解,並以作為醫生的身份向你們提出建議。
首先,我***最重要的訊息***是:
不用恐慌,且慢慢細讀並消化這些內容。
對抗傳染病爆發往往是一場病毒傳染與科學家及臨床醫護人員研究疾病並取得治療方法的時間比賽。在此,我必須指出在科學家努力為人類福祉悉力以赴進行研究的同時,實仰賴於大眾協力控制病毒進一步傳播(***即推動正確的公共衞生及公眾合作的措施***)。
我們先看看一些事實:
事實1:
在2020年2月1-2日由中國大陸進入香港的人之中,約110,000至125,000人次,即83-87%的是香港居民。
而最值得關注的是仍然有57,000及65,871人次的香港居民分別在2020年2月1及2日進入中國大陸。(以我所見,一些香港居民每天需跨境工作,而並非因渡假或旅遊)。
https://www.immd.gov.hk/hkt/message_from_us/stat.html
事實2:
有些國家已就「武漢肺炎」實施旅客管制措施,禁止由中國到訪當地或持中國護照之旅客入境,但當中沒有任何一國家曾禁止本國居民入境,最多只要求該國居民回國後進行隔離。而同樣,要香港禁止自己的居民從內地入境幾乎都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做法(想想看,他們畢竟是香港的納稅人)。
https://www.reuters.com/…/singapore-suspends-entry-transit-…
https://www.aljazeera.com/…/bans-travellers-china-coronavir…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15025cbcccfc-breaking-news-…
事實3:
香港房屋供應持續不足,致令本地難以物色足夠的隔離設施以應對極大量的進境人流(先勿論這些旅客的國藉身分),而政府在為隔離措施尋找合適地點的時候更是遇上龐大的阻力。
今日,香港政府公布首次使用追蹤手帶去監察家居隔離人士,但都只是足夠用在過去14日到訪過湖北的人士之上。
https://news.mingpao.com/…/a…/20200203/s00001/1580715099735/【武漢肺炎】接受家居檢疫者須戴手環防「離家出走」
事實4:
在香港15名確診人士當中,有7位是香港居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
事實5:
在過去數天,我們開始發現由社區傳染的懷疑個案。
https://news.rthk.hk/rt…/…/component/k2/1506210-20200202.htm
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1. 即使林鄭月娥立刻同意停止讓大陸人士進入境內,我們仍需要時間處理入境的香港居民——他們仍然是有可能讓病毒入境的源頭。
2. 由於有大量香港居民人次由中國大陸進入本港,要隔離如此大量人流甚為艱鉅。
3. 若基於工作而非個人享樂需要而出行,欲停止這些人士進出本港境內未必是如我們想像中容易。即使並非完全不可行,但同樣需要時間去應對相關舉措帶來的阻力。
4. 假設我們真的能立即封關,更大膽假設全面禁止香港居民進入境內,由於刻下已出現社區感染的種種證據,病毒很大可能已在本地傳播了。
5. 結論:***大規模爆發幾近無法避免,只是何時發生而已。***
上述內容並非要讓公眾恐慌。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並理性地面對。
以下是我的忠告:
無論林鄭月娥會否禁止所有中國大陸人士入境,***香港廣大市民***敬請:
1. 減少往返中國大陸
1a. 懇請、懇請、懇請大家,如非必要,在未來數月請勿前往中國大陸了。若非去不可,請在疫情受控後才再回港。
1b. 懇請、懇請、懇請大家敦促身邊的人一起採取同樣行動
2. 懇請大家提升對於個人及公眾衞生及公眾協力抗疫的意識:
- 盡可能不要出外
- 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若非去不可,還請戴上口罩
- 即使你的外科口罩不敷應用,請你時常洗手
- 若未洗手請不要觸摸面、眼睛、鼻子及嘴巴
- 如何栢良醫生所示,時刻保持洗手間的U型聚水器注滿清水(請參照 https://www.facebook.com/1648246202123798/videos/776702206175128/?vh=e&d=n)
- 若你出現任何病徵,敬請立刻進行自我隔離並求醫
- 如果你有多餘的口罩,請考慮分享給身邊缺乏口罩的人。我們若要達成減慢疫情擴散,這些資源分享是必要的
- 若非有足夠理據,請避免反對一些地方成為隔離場所。因為若治療速度追不上擴散速度,最終我們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袁國勇醫生也有類似建議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78977)
(至於醫護仝人,大家一定已有足夠的知識去防止疫情在工作間擴散,我們就攜手好好落實吧)
你不需要完全認同我的詮釋及建議,但你可依照上述的事實陳述去進行獨立的分析,然後按自己意思而做相應的事。
請分享這些訊息,讓更多人了解這件事;若你也認同的話,可以在你的fb分享。
#這並非一場封關與否的辯論
#這並非一場醫護罷工與否的辯論
#這並非一場政府是否有為的辯論
#請暫且把政治辯論擱下一會
#救救自己救救香港人
威爾斯親王醫院麻醉科及深切治療部專科醫生黃詩靈
2020年2月3日
volunteered中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走踏的超級冷門風景、地方傳說地點、氛圍氣懷舊喫茶店,到底怎麼找到的,這些地方聽都沒聽過。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的會因為使用Google Map而搶回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在很多情況下,我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方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玩,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實踐包含許多環節,而旅行本身的經驗也由生活中多樣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樣的數位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其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疊和互動,讓旅人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書寫,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而後,Google很快地持續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GPS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 and Ji, 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透過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促成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我們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以此實際的、當下的經驗,提供給其他旅人進行旅遊決策。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景,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主題對話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的組合: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個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並獲得樂趣。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社會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地,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2017)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可能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Publications .
2. 廖酉鎮、陳均伊(2013)。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科學教育月刊》,358,36-54。
3. LO, K. H. (2012)。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文化研究@嶺南》,32(1),1-12。
4.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5. McQuire, S., & Ji, P. (2019). 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 資訊社會研究, 36, 5-26.
6.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7.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8. McQuire, S. (2017). Geomedia: 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John Wiley & Sons.
_
Youtube影片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Z36uNi-Ng
volunteered中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volunteered中文 在 羅東高中文史志工Culture History Volunteer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羅東高中文史志工Culture History Volunteer. 18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文化_Culture 歷史_History 接待外賓_Recepti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