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這樣顧,和異位性皮膚炎和平共處🚩
過年後感冒生病的人不多,但不知道為什麼,有幾個異位性皮膚炎較嚴重的寶寶來就醫。全身紅紅、粗糙的疹子,外加大大小小的抓傷,小朋友不舒服、媽媽也顧得很無力。
園丁醫師小時候也是異膚寶寶,根據媽媽的說法,嬰兒時期是「體無完膚」。等到有記憶以來,夏天總是在膝後彎、肘彎處抓個不停,抓到流湯、結痂,再用一整個冬天時間復原,然後夏天再來一次循環。以前也不知道要擦藥,癢到受不了就塗「萬金油」,用傷口的刺痛來掩蓋癢感,終於熬到青少年,自然而然減少發作。現在想想,如果以前就知道如何照顧異膚,是不是會好過很多呢?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異膚的基本知識
🔸 異膚是慢性、反覆發作、極癢的濕疹
🔸 異膚的成因複雜,包含環境、遺傳和免疫等因素。目前認為異膚的根本原因是皮膚的屏障出了問題,造成乾燥發癢、過敏原入侵和易受感染,反覆搔抓又加重發炎症狀。
🔸 通常在五歲以前發作,隨著年紀發作的部位會改變,嚴重度大多隨年紀下降
🔸 異膚和食物過敏沒有絕對的關係,雖然食物過敏可能會加重異膚嚴重度
因此異膚不太可能根治,只能減少發作和降低嚴重度。因為是皮膚結構的問題,所以照顧上應該從改善皮膚屏障著手,除非有特定食物會加重異膚症狀,否則限制食物種類的效果有限。好消息是大部份異膚寶寶,長大後症狀都會改善或消失,家長可以比較寬慰一些。
📣異膚的照顧可分為四個面向:
1. 平時保養:維持皮膚健康的屏障,減少急性發作。這是最重要、也是家長平時在家就能執行的部分。
2. 發炎控制:在急性發炎的時候給予消炎。一般會使用不同效價的類固醇藥膏治療,在較嚴重的狀況可以使用濕敷,如果對類固醇耐受不佳,也有其它免疫調節劑藥膏可選擇。
3. 控制癢感:減少因搔抓加重病情。醫師可能會給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幫助減輕癢感並幫助孩子夜間較熟睡。
4. 處理感染:治療因感染引起的病情惡化。異膚寶寶皮膚脆弱較易感染,而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會加重異膚病情,醫師會使用抗生素藥膏或口服藥來治療感染。
📣平時保養可以這樣做
🔸 浸浴:每天10~15分鐘的溫水浸浴,在結束前可以用溫和、無香精的洗劑清潔較髒的部位。泡澡完擦乾,在皮膚未完全風乾時塗上保濕劑。
🔸 保濕:使用無香精、最少防腐劑的保濕劑(油膏、乳霜、乳液)來保養皮膚。一般來說油膏的保濕度最好、且需要的添加物最少,但比較油膩;而乳液雖然比較清爽,有時添加物會有刺激性,而且需要不斷補充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 保濕劑的選擇?
市面上許多標榜適合敏感肌膚、無添加香精的保濕產品可以在一般通路買到,也有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醫用保濕劑,但是價位通常較高。有一些研究發現在輕度至中度的異膚患者,使用開架產品或處方產品在效果上沒有顯著的不同,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異膚的嚴重度、自己的荷包來挑選產品。
👉 保濕劑的用量?
保濕產品每天最少使用一次,最好在泡完澡後使用,而且應該要全身塗抺而不是只用在有皮膚炎的部位。有研究發現保濕劑的使用量增加時,異膚的嚴重度和需要使用類固醇的機會都會下降。
❗所以保濕劑的使用,重點在於要「擦得夠、擦得勤」。如果預算有限,選用一般開架產品大方地擦,比選用較貴的醫用產品卻只擦一點點來得有效。
🔸 避免刺激物和加重因子:常見的加重因子包含空氣中的過敏原、汗水、口水、清潔劑、肥皂、香精、感冒、精神壓力等,還有直接接觸粗糙、不透氣的衣料,都可以儘量避免。
異膚是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需要家長多花費心力和金錢照顧。但如果平時照顧得宜,就能和異膚和平共處,減少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參考資料:PEDIATRICS Volume 134, Number 6, December 2014
嬰兒疹子種類 在 露易絲夢遊仙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心外婆分享時間 #第四話 #關於副食品 #表格是嬰兒副食品攝取量期望值
其實幼兒斷奶,是嬰兒們將主食母奶或配方奶粉改為一般飲食的過程,過程中,我們所添加的食物就稱為副食品。台灣稱做「副食品」;但其實我覺得日本的叫做「離乳食品」更為準確一點,而斷奶過程中的副食品代表意義有,一、飲食方式的改變─用湯匙、碗作為餵食的工具;二、開始吃固體食物。
#執行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食者,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前提是( 純母奶餵食 )這是對貧窮國家的建議,因為親餵母奶可減少感染的風險,且親餵母乳的吮吸對嬰兒是口腔的訓練,吸奶瓶則無法。
而在台灣不是特別貧窮的環境下,其實滿四個月大即可進行,並且在一歲前添加副食品。因為,
一、嬰兒在四個月大開始對食物產生了興趣 ( 模仿大人進食 ),
二、嘗試及訓練吞嚥能力
三、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已準備好可接受副食品;又身體免疫系統開始準備有免疫耐受性的產生,所以在這黃金時期(4~9個月)給嬰兒嘗試不同食物,可減低對食物的過敏機率。
太晚開始進入副食品容易失敗,因為7~8個月已有自己個性、懂得挑食;而依照不同月齡,會把副食品分成四個階段來進行。
一、副食品初階段4~6個月
那副食品最初的目的只是「嘗試」與練習吞嚥,份量都不用多!濃度是十倍粥的濃度,水分較多的糊狀食物。在喝奶前比較肌餓的時候給,從一次一、兩口,到一次進食15~20分鐘;一開始不用期待他吃多,如果很餓、想喝奶,也不必勉強他。
二、中期副食品7~9個月
這個時期可以加入更多的全穀根莖類、蔬果、豆肉魚蛋,新食材高過敏原食材就從量少的原則開始給。食品的濃度大概是5-7倍粥,也就是比初期來的黏稠些。傳統的副食品餵法、魚貝類、堅果類、蛋白易引起過敏,都放在周歲後餵食,而我會在這階段後期極少量的給予。(堅果類一定要打成粉粉粉粉超粉),到了8個月大餵食量應可取代一餐奶了。
三、後期副食品10~12個月
到了可隨心添加各類食材,或是跟著大人的食材進食,這個時期可以開始準備finger food,寶寶成長到10個月大時已經發展出自己的個性,也想吃大人的食物、也不喜歡人家餵食;這階段可準備一些可讓孩子自己用手抓食的手指食物。只要是不要太硬的食物,任何種類都可以,如:吐司撕成一塊塊、燙熟的紅蘿蔔,或是馬鈴薯切成一塊塊,放在盤子讓他自己拿;finger food的價值在於有趣並可促進手眼協調的方式,這時候媽媽可以忍耐一下baby把食物弄的滿地髒亂。
(4)完成期副食品13~15個月
每個孩子當然有自己的食量,但是理想的狀態就是把一天的總奶量分幾次給;在喝奶前給副食品,而隨著月齡成長;隨著副食品的量增加,相對的奶量會減少,約在8個月大可以減少一餐的奶量,10個月大的時候可少兩餐的量,期望在寶寶一歲的時候可以跟大人一樣完整吃到3餐。
#觀察過敏現象:身上或嘴巴附近有疹子出現;大便會現血絲或拉肚子;大便偏酸導致接觸的肛門或屁股紅呈現尿布疹。如果有過敏現象就暫停二周後再試試,還是呈現過敏現象,那就等一歲後再給食。
記得將副食品安排於白天餵食,容易觀察有無過敏;必要時好安排就醫。
#可供應食材
第一順位 ☛ 米精、糙米粥、麥精、燕麥粥 ( 全穀類 )
第二階段 ☛ 南瓜、地瓜、馬鈴薯 ( 根莖類 )
第三階段 ☛ 蔬果類 ( 有些人主張把水果味道重的放最後)
第四階段 ☛ 豆腐、肉、蛋黃、肝、魚 ( 蛋白質類 )
✓ 紅蘿蔔、萵苣、菠菜、甜菜等含有nitrate(硝酸鹽),大量給恐引發貧血,所以在此階段較後再給,並且控制為少量。
✓ 味道較甜的水果在6個月再給,先讓baby習慣蔬菜味,稍後再給水果才不至於嗜甜份而導致偏食不愛其他食物,且水果泥或果汁須稀釋,也可放置於飯菜裡一起食用。
✓ 餵食母奶者,baby滿六個月後,容易有缺鐵現象;所以開始添加蛋白質。蛋黃則是在滿六個月後給,但蛋白因為蛋白分子較大易過敏,所以延後並從少量開始給予。
✓ 牛雞豬肉類請選擇少油脂部位。
✓ 開始攝取副食品就要開始補充水份,否則開始有纖維質的攝入,容易引起便祕。
更詳細的文章探討關於 #過敏的避免 ☛ http://loislinlin.pixnet.net/blog/post/220772649
#歡迎分享
嬰兒疹子種類 在 爸媽團很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蘋果大年初一去了醫院急診
打了一針
因之前沒有任何食物過敏情況
全母奶寶寶的關係
媽媽吃東西也特別小心
出生後皮膚比較敏感
屬於異味性皮膚體質
我們一直用清水給他洗澡
這幾天天氣早晚溫差過大
原來是 #急性蕁麻疹 找上門
全身性真的是嚇壞我們了
大半夜五點多
哥哥還在睡夢中
爸爸無法開車一人帶他去
只能坐計程車送他去急診
我在家中陪哥哥
爸爸自己單槍匹馬送他去……
小蘋果一路上沒有哭鬧沒有找媽媽……回到家馬上睡覺。
除了一直癢很抓以外……
精力都不錯
謝謝我們家辛苦的爸爸……
大過年希望大家健康平安哦
找了一些資料給爸媽們參考。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很容易誘發蕁麻疹。當氣候溫度差異大時,蕁麻疹往往容易被誘發出來……
不見得是食物過敏
爸爸媽媽們要注意
不要隨意塗抹藥膏
要盡快就醫哦~
蕁麻疹 的特性
蕁麻疹又稱為「風疹」,因為像一陣風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外觀上看起來就像被蚊蟲叮咬了般,紅紅腫腫又凸起一塊。王壯銘主任指出,蕁麻疹有兩個特性,一個特性是:「一定會發癢」,如果不會癢就不是蕁麻疹;另一個特性是:「同一個地方的蕁麻疹通常不會持續超過24小時」。
蕁麻疹的病灶會四處移動,一個地方的疹塊大約幾個小時就會消失、另一個地方的疹塊卻又會再出現。必須符合以上兩個特性,才能推斷應該是蕁麻疹。
如果同一個地方的疹塊超過24小時,要懷疑不是蕁麻疹,可能是其他病因所致,例如:血管炎、血管瘤或其他疾病。
蕁麻疹的好發年齡
通常要等到至少6個月以上比較容易起蕁麻疹,大多因為此階段開始吃副食品,食物過敏所致。不過小寶寶食物過敏不一定以蕁麻疹發作來表現,也可能是出現腹瀉、腸絞痛或血便等症狀。
蕁麻疹的病程
蕁麻疹發病的時間不一定,6週以上即屬於「慢性蕁麻疹」;6週以下則屬於「急性蕁麻疹」。多數蕁麻疹都屬於急性蕁麻疹,只要誘發蕁麻疹的來源消失,通常在1週之內蕁麻疹就會消失不見。
引起蕁麻疹的常見來源
誘發蕁麻疹的來源五花八門,許多因素都有可能。常見的原因如下:
過敏原所引起的食物過敏:
蕁麻疹大多因食物過敏所造成,例如:蝦、螃蟹、文蛤、奇異果、桃子、柑橘、花生、堅果…等。如果知道寶寶對哪一種食物過敏,應盡量少吃;除了副食品之外,少數寶寶也可能因為牛奶過敏引起蕁麻疹,可改喝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
神經因素
天氣太冷或太熱,都有可能因神經因素引起血管舒張,繼而誘發蕁麻疹。除了天氣之外,有時候甚至連精神因素,例如大哭或大笑,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病毒感染
感冒病毒亦可能誘發蕁麻疹。
蕁麻疹與濕疹容易搞錯?
有些家長不知道寶寶究竟起的疹子屬於濕疹或是蕁麻疹,王壯銘主任指出,濕疹雖然也會發癢,不過通常摸起來比較粗糙,並經常會起小顆粒的水泡,而且濕疹的病灶位置不會改變。至於蕁麻疹則不會起小水泡,疹塊的大小與數量則不一定,臉、軀幹與四肢皆有可能起蕁麻疹。
出現蕁麻疹,要將寶寶隔離?
有些家長以為寶寶若起蕁麻疹必須隔離,其實蕁麻疹並不會傳染,所以不用隔離。
蕁麻疹會反覆發作嗎?
蕁麻疹會反覆出現,曾出現蕁麻疹的寶寶,只要再次接觸到同一種過敏原(導致每個寶寶出現蕁麻疹的來源都不一樣),蕁麻疹就可能再次發作,因此要盡量避免接觸。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長大就不再出現蕁麻疹了,有些人則仍然會反覆出現。
蕁麻疹是否會有後遺症?
蕁麻疹是一種起疹子的現象,通常不會產生很大的後遺症或不良影響。雖然蕁麻疹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腫,若這些血管性水腫發生在喉嚨可能導致喉嚨腫起、呼吸困難,不過非常少見。此外,蕁麻疹本身也不會引起發燒,除非是其他疾病感染所引起的發燒。
如何治療蕁麻疹?
醫師大多會使用抗組織胺的藥物予以治療,寶寶即使年紀還小仍可服用,此種藥物安全性很高。一旦蕁麻疹消失了,可以立即停藥嗎?王壯銘主任建議,即使蕁麻疹消失最好也不要立即停藥,等到沒有症狀兩、三天再停藥,以免蕁麻疹很快又復發。至於類固醇則並非治療蕁麻疹的主要藥物,除非是「慢性蕁麻疹」,病情相當嚴重才會使用到類固醇藥物。
有些家長會塗抹薄荷油在寶寶的病灶上,不過薄荷油的刺激性較強,比較不建議使用。為了避免寶寶將疹塊抓破感染,可讓寶寶戴防抓手套。
與孕期媽咪吃了易致敏食物有關嗎?
「寶寶很容易出現蕁麻疹,是不是因為我懷孕時吃了帶殼海鮮等易致敏食物?」許多媽咪都有這個疑惑。王壯銘主任表示,根據目前的研究看來,寶寶容易出現蕁麻疹與孕期媽咪的飲食相關性不大,與寶寶天生的體質比較有關。家族遺傳也是一個可能性,不過關聯性並不明顯。大約高達1/4的人曾經出現過蕁麻疹。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對哪一種食物過敏?
如果採用抽血的方式來檢測過敏原,檢測的結果僅可供參考,並非絕對。假使家長懷疑寶寶對蝦過敏,可做「食物激發測試」(「雙盲安慰劑控制檢測」),也就是醫師與家長在事前皆不知道所吃的是測試食物或安慰劑的情況下,觀察寶寶吃下後有無不適症狀的方式。
王壯銘主任指出,還有另一種方式亦可供家長判定寶寶是否對某一種特定食物過敏:家長如果懷疑寶寶吃蝦可能會引起蕁麻疹,可以在確認寶寶連續2週都沒起蕁麻疹且未服藥的情況下,餵寶寶吃少量蝦肉,觀察寶寶2個小時內是否有起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如果是因為該種食物所引起的蕁麻疹,2個小時之內疹塊就會出現。倘若超過2個小時都沒有起蕁麻疹或其他過敏反應時,通常就比較不是因吃蝦肉而引起的蕁麻疹了(除非寶寶已經起了蕁麻疹,家長卻沒注意到)。
可以寫飲食日誌
家長如果無法確定寶寶是否因特定種類的食物而引起蕁麻疹時,可以寫飲食日誌,清楚紀錄寶寶每天吃了哪些食物、隔多久有沒有出現哪些症狀,更有助於替寶寶找出誘發蕁麻疹的來源,從而避免蕁麻疹的復發。
王壯銘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榮總小兒部總醫師及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感染症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現任:
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網站
#過敏
#蕁麻疹
嬰兒疹子種類 在 一~六歲要當心!孩子手肘膝蓋突然長滿丘疹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看了看患者,皮膚疹子都只有在四肢外側,臉上也有一些,但胸前背後軀幹處皮膚很光滑,於是,我就先安撫媽媽,跟她說這不用擔心,這是一種小孩常見的皮膚病–小兒丘疹性肢端 ... ... <看更多>
嬰兒疹子種類 在 皮膚有圈圈疹請益-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剛滿3m 身體跟四肢常有如圖中的紅疹子,摸起來凸起粗粗的,常常是圈圈狀的,還會在肚臍周圍跟奶頭周圍有一個圈圈。時有時無,有時候會變白但過一陣子又跑出來。
想請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 會是異位性皮膚炎嗎? 還是其他種類的疹子?
之前2m打疫苗時醫生看說可能是異膚,叫我回去擦類固醇藥膏(之前濕疹開的藥膏)。但爬文看大家說這麼小還無法確診是異膚,而且擦了一個月也不見好,類固醇藥膏擦這麼大範圍又這麼久有點害怕。還是應該帶去看皮膚科醫生比較好?
先謝謝各位前輩的幫助~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 One_M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12.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7113899.A.48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