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時光
#歡迎失序
早年時光的家庭生活,在3C以外充斥
奔跑、爭論、混亂、蹦蹦跳跳、尖叫、無聊
手足間相愛相殺.彼此指責.接著再度擁抱入眠
也有奮力向父母表達愛意、討厭等糾結時光
#無聊 #放空 #獨玩 #渴望陪玩
都夾雜在童年的裂隙中
發生。
#遊戲和想像
遊戲和想像將現實環境&孩子潛在空間做了一道橋樑,讓現實中,有巫婆的長鼻子、神仙教母的魔法棒、長髮公主的命運、白雪公主荒誕的遭遇⋯
不用急著,將孩子不被綑綁的意向性具體化
儘管體會,幼年內在奔放的獸性
馴化之前的功課,是自發的同理心
才有辦法抵達,而任何人都強加不來
——抵達內心水深之處的養育呼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
意向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有看過我們家報導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
影響圍爸、喵爸,相信我們可以當爸爸,相信我們可以成為爸爸的 就是 陳子良爸爸和陳海思鐸爸爸
他們的現身,讓我們相信,同志可以成為家長是真的
從我們15年前交往,聽到他們的故事
到13年前我們終於有了孩子~
這些年我也和子良爸爸保持聯繫,看著孩子從幼稚園,到現在都要成年了~
要寫一本書,而且是描述自己家庭的書,是很不容易的!
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了解同志家庭的經驗~
--------
遠流出版《兩個爸爸》即將可以訂購嚕
出版日期:2021/05/27
下面有好多人的推薦呀~~~~
對同志而言,透過作者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足以成為新手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兩個爸爸》這本書充滿了血淚及喜悅的故事……關心性平、同志或親職議題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心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希望透過《兩個爸爸》這本書的出版,讓社會和國家都能體會到許多同志朋友成家與育兒的辛苦,進而開創更友善的台灣社會。──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子良的故事很精彩,會讓你忍不住一直往下看……這本書會讓你對同志有更慈悲、更多元的理解。──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人的一生真是充滿著「一定」和「不一定」……這本書就是「一定」要買,但「不一定」要急著馬上看完。──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他們的生命史證明……同志未必是社會的局外人,反而可能參與社會網絡的編織,為社會增加豐富複雜滋味。──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兩個爸爸》所觸及的議題非常豐富……如何在多元的世界中打開我們的視野與同理能力,這本同志家庭自傳將是我們最好的教材。──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同志,任何欣賞多元差異、相信公平正義的人,都能藉以思索理念如何從口號提升為日常的實踐。──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甚至超越同志範疇,觸及了普世主題──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讀來動容。──許佑生(作家)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需要看到這樣成功的同志家庭,才能拓展視野,減少歧見……這才是更豐富的人生百態。──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兩個爸爸》是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一部生命史詩……當多元文化、尊重差異已是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實踐力行、以身作則?──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他們的個人經驗具體呈現了社會體制與法律制度的壓迫與對抗的過程,相信不管是哪一種身分的讀者,都能在書中讀到滿滿的愛與堅毅。──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陳子良和陳海思鐸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
目錄~
序 一個出櫃同志爸爸的心路歷程/陳海思鐸
前言 平凡中的意向性、特權與義務的反思
01 初識
02 成長
03 逃亡
04 家暴與療傷
05 思鐸
06 同居,磨合,求婚,出櫃
07 非法婚禮
08 居家伴侶
09 代孕「動動」
10 為父之樂
11 滿月,週歲,里程碑
12 與法共舞
13 台灣長假
14 伴侶關係
15 正義與挑戰
16 雙語教育
17 二代同志
18 合法婚禮
19 愷樂勇氣
20 同志成人儀
後記 迎接每一個勇敢自信的日常
推薦序 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徐志雲
讓理念從口號提升為日常實踐/畢恆達
滿溢的愛與堅毅/趙淑珠
推薦文 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
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王大維
用希望創造更友善的社會/呂欣潔
用愛接納/周志建
在「一定」和「不一定」之間/祁家威
同志的生命經驗,為社會更增豐富滋味/紀大偉
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許佑生
你我都該同理社會的多元面貌/郭媽媽
誰比兩個爸爸更適合履行親職?/楊巧玲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劉育豪
意向性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摸魚手札|娛樂工業的轉向(渾水)
最近網民在我Facebook投訴,說我經常分享娛樂圈和電視行業相關的內容,我的page已經不像財經了。
我的本科訓練是經濟學,經濟學就好像逍遙派的小無相功一樣,只要你懂得一套解釋邏輯,就可以處理不同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金融、國際關係、公共衛生、教育和文化事業…… (下省1000字)
比方說,好像講文化事業,你可以從產業角度出發。講TVB,又可以研究上市公司報表,乃至整個TMT行業的整合,本來,這些話題就有很多金融經濟的發揮空間。
以上這些,都是用來掩飾自己喜愛Mirror、Error,為自己開脫的一些說法。
我覺得比較真實的原因,是大家無辦法再從公共事務找到建立共同體的意向性。我特登講到好複雜,係想曖昧扮高深。舉個例子來講,193 package當然唔差,高大有型又敢言,但他跟曾志偉槓上了,贏得掌聲,多少有些原因是曾志偉實在太乞人憎。
曾志偉成為某一些價值觀的代表。當我們冇辦法從公共方式表示我們討厭這些價值觀時,這些價值觀代言人就成為了箭靶。
本來文化事業就是一種大眾欺騙,因為文化事業有獨特的感染力,是一種精神麻痹,而且可以好像工廠般有計劃地生產出來,這些有型的說法也不是我自己創出來,而是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Adorno的說法。當大家睇新聞睇到要屈出精神病先,大眾文化就是嗎啡。我沒有貶低大眾文化或追星捧偶像,我自己都追埋一份,只不過我好清楚知道自己係吸食緊精神鴉片咁解。
但凡任何專業都要上CPD,即是持續進修課程,香港的CPD成千上萬,我自己會上,也有時客串做別人CPD的嘉賓。最近我Facebook share朱千雪教Family Law的CPD,反應極度熱烈。問自己一句,你是不是對朱千雪的興趣比單純的Family Law更大?
這就是供應與需求,也是經濟學來的哦,所以我沒有離題
意向性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意向性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64 悲傷(Sadness)—悲傷背後的關聯意向
悲傷的情緒有不同的層次類別,常見的是失去某些喜愛的人或物所引起的失望感,但悲傷是有意向性的(intentionality) ,即是從我們自身主觀的角度去看的一個意向對象;例如某女士為母親的死而感到悲哀,其實內中有不同的意向,可以是:1. 因為她曾被遺棄,同情母親的坎坷而悲傷;2. 因為她獨自養活整個家,感激她的無私而悲傷;3. 她視母親為一個破壞了她終身幸福的人,她就會因她的死 而交織怨憤、悲傷等複雜情緒。
講者:黃沐恩(恆生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意向性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贈書活動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銀翼殺手》原著小說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4.7 - 2018.4.14
👏感謝 的熱情贈書
-
第十集【科幻電影系列】:銀翼殺手電影解析三部曲(上集): 何謂真實?Blade Runner / 擬仿物&布希亞 Simulacra and Baudrillard
-
超級歪:「等等,難道滴妹不就是一個擬仿物嗎?不是滴妹不存在,而阿滴創造出的擬仿物掩蓋了滴妹的不存在。正好相反,是先有滴妹的擬仿物,阿滴才藉由擬仿物建構了自己的真實頻道。那麼阿滴的頻道本身真實嗎?」
-
本集關鍵字:#虛假記憶 #魔鬼總動員 #極光追殺令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一級玩家 #孚卡測驗 #同理心 #Tomasello #意向性 #現象學 #交互主體性 #神經現象學 #Magritte #虛假的鏡子 #維根斯坦 #Nagel #逃出絕命鎮 #擬仿物 #駭客任務 #虛擬偶像 #CSI犯罪現場 #黑暗騎士 #布希亞 #小熊維尼 #習近平
-
參考資料
David Graeber
2016,《規則的烏托邦》,商周
Evan Thompson
2007,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Frans de Waal
2017,《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馬可孛羅
Jacques Monod
1972, Chance and Necessity: An Essay o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Modern Biology
Jean Baudrillard
1994,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中譯本:1998,《擬仿物與擬像》,時報)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中譯本: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譯林)
Michael Tomasello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2014, A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thinking
René Descartes
2015,《沉思錄》,五南
Slavoj Zizek
1993, Tarrying with the Negative: Kant, Hegel,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
Thomas Nagel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Ludwig Wittgenstein
2009, Major Works: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中譯本:1996,《邏輯哲學論》,商務印書館)
意向性 在 意向性震顫 的推薦與評價
好久沒遇到case! 意向性 震顫3週齡,貴賓,摔落地板後出現症狀主要是小腦損傷. ... <看更多>
意向性 在 一起讀現象學十四講2~意向性與自我中心困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質性研究L2-1 現象學的概念與胡塞爾的哲學觀點 · 現象學的觀念倪梁康主編第二講4 · 胡塞尔哲学:如何探索世界的本质?现象学有一个基本原则【小播读书】 · 2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