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心理話
這一次的節目我想要分享給「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一直以來,你辛苦了。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對方身上,可是卻忘記,要好好疼惜你自己。
我經常收到這些人的來信,他們往往第一個問的問題是:「我要怎麼做,他才能夠好起來?」我理解寫信來的人心裡面有多焦急,或者是一直以來有多麼的無力,但憂鬱症患者來說,要他們「好起來」本身也是一種壓力。
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如果我們把視角轉換到「憂鬱症陪伴者」的觀點,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另外一種「無力的痛苦」。如果你有陪伴過憂鬱症患者就知道,有些辛苦是只有在旁邊的人才能夠感受到的,例如:
1—不確定的痛苦:你出門工作,但心裡面卻提心吊膽,你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會突然死掉
2—不知所措的痛苦:他拿著刀、藥、甚至是站在女兒牆旁邊,跟你說不要過來⋯⋯你每一次都只能夠賭命,苦苦哀求他不要衝動,但下一次發生同樣的事情,你依然不知所措。
3—無限循環的痛苦:你可以理解他在某種痛苦當中,但誰來體諒你呢?你可能有經濟上的壓力、照顧上的壓力、甚至種種難以開口的壓力⋯⋯
4—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的痛苦:面對憂鬱症患者,有些話你好想跟他好好討論,但你知道他的情緒上面根本無法討論。於是,好多情緒,你就只好自己消化、自己往心裡面吞。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痛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許多人,都在同理「那個生病的他」的時候,經常會忘記,自己也是需要被同理的。是的, #憂鬱症患者親族 (主要照顧憂鬱症患者的人),本身也是一個需要被照顧、被看見的族群。
如果你就是憂鬱症患者親族,那麼千萬別忘了,你也需要你的出口;如果你早就知道不要對憂鬱症患者說加油,那麼你也要告訴自己:不要再加油了,好嗎?
有些時候,憂鬱症患者親族深陷「超級照顧者」的位置,將對方所有的情緒都當成是自己的責任,可能對方的一句話、一個爆炸,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又做錯了、想知道自己還有哪裡可以再多做一點,卻忘記了——你自己也是需要被疼惜的。
所以,如果你也是憂鬱症患者親族,關於照顧對方,我相信你已經看過許多相關的文章了,這裡我想談談三件事,是專門用來疼惜你的:
1.他的生命不是你的責任(本句修改自 周慕姿 的「他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 )
2.穩住自己才能夠溫暖對方
3.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你的存在就是最好的陪伴
為什麼界線很重要呢?因為,有些時候當你把對方當成「生病很重的人」在照顧,反而會讓他失去「自我效能」,他會覺得自己像個廢人;相反地,如果你允許他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他反而才能夠找回自己生命掌控的力量。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他說要去死難道真的要讓他去死嗎?老實說,真的很不容易,很難、很難、很難。倘若這個人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人,怎麼可能可以切割得這麼清楚?所以在具體操作上,你還需要兩個武器:「尋求治療和專業的協助」以及「排班的社會支持」。
關於第一個已經有很多文章談過了我就不再多談,第二個則特別重要——如果他很需要人陪伴,那麼你要量力而為,在自己可以的時候陪伴他,但你也要有自己的空間。在你無法陪伴他的時間,他可以安排他別的朋友來陪伴;此外,你自己也是需要被陪伴的,所以你需要有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也就是你自己的朋友);最後,你還要為自己空出時間,和自己獨處。
在這一集的節目當中, 我們找來 姜泰宇(敷米漿)談談他和 洛心 fallingheart 兩人夫妻生活的相處的酸甜苦辣,一方面分享身為憂鬱症陪伴者的心情,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在這樣的生活當中,看見一點點光亮。
「洛心教會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練習品味生活。她是連洋芋片都會拿一個精美的盤子裝起來,細細品嚐的人,因為認識了她,我才發現,以往我是多麼粗魯地在過日子。」聽他在講他們的故事,我眼淚都快掉了下來,儘管我知道在這樣的關係裡,很多時候有難以向人訴說的辛苦,但我也從他們的努力當中,看到別人所沒有的那種幸福。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有些時候令他們最困擾的並不是疾病不會好本身,而是旁人「希望他們趕快好」的壓力;並且,他們心裡還會有一種矛盾是:我不想麻煩別人,可是當別人不在乎我的時候,我又會覺得自己不值得(這個很難有人聽得懂嗎?)。
這樣的一種時候,界線和溫柔,是同時需要進行的修煉。如果你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並且很害怕拖累別人;或者如果你是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很害怕自己說了什麼或沒做什麼,就讓對方更靠近死亡,那麼這一次的節目,我們將會好好的聊聊,在生命黑暗的路口,如何一起手牽手走過。
慢慢來,會好的。
就算不會好也沒關係,
因為就算沒有好,你也已經夠好了。
#標記給需要的朋友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聽見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player.soundon.fm/p/9227fc4c-c954-46dd-b392-1ab7f3c43c33/episodes/6fb42faf-37ce-4d23-bc17-87bef3bc55ea
*作者原文: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21128
#推薦慕姿新書 #過度努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06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
不想麻煩別人 心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能越深入了解自己及連結自己,他在人際互動中,才可能有安穩的自我存在,而不用擔憂被漠視和忽略,甚至被吞噬及控制。
也就是獨立的人,是已經能轉化我們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孤寂感。而孤寂感,就是那些我們尚未轉化的孤單,強烈沒人陪、沒人理解的空虛寂寞感受。
獨立的人,若是根基於能創造好品質的健康獨處,並在個體內在的運作上,與自己有連結的能力,能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感受一種氣定神閒,那麼他與別人的關係互動,會是一種交流和分享,不帶負擔,也不是失衡的狀態。
但孤寂的人,內心的虛空讓他渴望有人主動來關注他、陪伴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溫情關懷及親密需求。可能因為能量不足,或是缺乏與人互動的方法,孤寂的人無法主動和人產生連結,許多時候都停在「被動」及「等待」的狀態,無法自行滋養和貼近自己。
自覺是獨立的人,好像常常一個人去進行許多事,但你的內心是否是安在而穩定的?還是,只是因為不得不而被迫接受,像是:也找不到人陪、身邊沒有熟識的人、不想麻煩別人,或是跟人相處太麻煩……等等理由,內心其實壓抑了不開心、沮喪、憂鬱的感覺,只是要自己習慣?
若是這種情況下,雖然看似獨立自主,但其實這樣的「一個人」狀態,還是會日漸憔悴、抑鬱、寂寞,而衍生對自己許多負面的觀感。
所以,個體究竟是體認到生命的存在必有孤獨性,然後能安在需要獨處的時候,或只有自己一個人運作的時候;還是,是一種迴避與人接觸,恐懼面對人,卻又渴望有人靠近、安撫、關注,然後不得不壓抑這種種情感需求,所形塑的一種「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武裝,阻隔自己內心的脆弱和孤單?
這當中的層次和細微的差異,需要由我們個體親自體察和辨識。
摘錄自《#療癒孤寂》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相對於孤獨、寂寞,單獨的狀態需要被辨識出來,討論會比較清晰。蘇心理師所提到的獨立,有些類似我所說到的單獨。
處在單獨的狀態,不寂寞,甚至不孤單。那是一種與萬物合一的意識層次,這是一種精神性的描述。
找回自我的旅程,是邁向獨立的過程。而靜觀自己日漸獨立,對自己與環境的交流互動,保持覺知,對事件的發生能臣服接納,我們便常保氣定神閒。
祝願您,能藉著專注投入自己的興趣,保持跟自己的聯繫!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跟出版社確認了,是贈書五本,可以多多參與贈書喔)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419305535777792
.
以上文字摘錄自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https://lihi1.com/h9ENi/night01
你有隱性孤寂嗎?來測測你的孤寂指數吧👉
https://lihi1.com/4KzAH/night01
天下讀者俱樂部
https://www.facebook.com/cwbookclub/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不想麻煩別人 心理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很討厭他的情緒,有時候情緒一來,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就只能夠睡覺。可是睡覺又覺得自己很廢,結果又產生更多的情緒,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
還有個朋友跟我說,在工作跟生活上面,他必須假裝自己很堅強,這樣才不會讓別人失望,這樣子才會有「肩膀」,不可以讓別人看見自己脆弱,否則掉下來的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接住你。每次聽他這麼說,我都覺得很心疼,因為感覺他內心有一個需要好好哭泣、好好被安慰、好好停下來放鬆的自己,卻沒有地方可以被容納。
.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就是要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無能為力並不代表自己沒用,而是生命走到了一個交叉點,在這個交叉點裡,最有用的事情是「給自己一點允許」。允許情緒就在那裡、允許自己哭泣、允許自己在憤怒的時候爆炸,允許那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發生。當你給自己的情緒一點鬆綁,情緒也會鬆綁你。
.
我常常說,情緒就像是一個水庫,如果它平時都沒有洩洪的機會,就會在「你不想要他爆炸的時刻」爆炸,在「莫名其妙的時候哭泣」。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你沒用、而是因為水位滿了,任何一滴壓力,都有可能讓你的水庫潰堤。
.
那該怎麼辦呢?定期洩洪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大部分的人透過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心情,都會覺得舒服一些(可是要慎選聆聽的對象),如果你實在沒有人可以說(不想麻煩別人、或者是覺得身邊的某一些人不太能夠信任),跟「樹」說也是一個選擇。
.
我曾遇到一個,前陣子經歷低潮的朋友,他之所以慢慢走出這個低潮,是因為他開始建立了一個有趣的習慣:每天早上六點起來,花一個小時爬象山。他選擇最陡峭的路,很快就會流汗。我問他說,這麼早起、爬這樣的路不會累嗎?他告訴我:再陡峭的路,也沒有他人生起伏來得戲劇化和辛苦。我想想這個方法真是不錯,加上今天我的中醫師跟我說,我可以曬曬太陽,多多運動,說不定耳鳴能夠好轉,所以打算明天就來爬山看看。
.
如果你沒有辦法這麼早起那也沒關係,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運動、去了什麼地方、用什麼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你開始 #不要對自己這麼苛刻 。
.
當你開始練習對自己好一點、
對自己友善一點、
給情緒一點溫柔的時間,
時間也會給你溫柔的情緒。
#情緒心理學 #點這裡看如何跟焦慮相處
https://haitaibear.tw/product/11070
#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不想麻煩別人 心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RCF0EAsA0/hqdefault.jpg)
不想麻煩別人 心理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是 #焦慮族 嗎?
1.不要說是休息5分鐘了,休息1分鐘,都會開始胡思亂想
2.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自己如果沒有做什麼會輸給別人
3.擔心自己達不到某些標準、因為這些擔心,每天都好多的目標在等著去追求。
4.很怕自己「沒有用」之後,就不會有人愛、不會有人在乎和看見了。
5.已經很累了,但還是要把自己逼到極限,像是一種上癮。
6.期待透過努力來獲得別人認同,但每次都只鬆口氣,一陣子之後,又覺得空虛,難以呼吸。
.
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要畫這系列的帆布袋和卡片。不只是獻給大家,也是獻給自己。
.
一開始想到 #帆布袋 的時候,我腦袋出現的第一個想法是「沒用」
-你上班的時候不會背帆布袋,因為裡面能裝的東西有限,就算裝了筆電,也可能會淋溼。
-你出去旅遊的時候也不會用帆布袋,因為沒有拉鏈,跋山涉水東西可能會掉出來。
-和朋友約吃飯,帆布袋似乎是個好選擇,可是更「貼金」的選擇,是你挑來的名貴包包。
.
這麼一說,帆布袋的發明就是背好看、背喜歡、背態度的,「實用性」似乎不是主要的考量。這對於什麼事情都想要要求「有用」的我,的確是覺得它蠻廢的。
.
直到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樣躺在華山草皮上進行光合作用,我發現坐在我旁邊的文青背的就是帆布包,突然有一種感覺——會不會有時候讓自己放空、耍廢、沒用,這留下來的空白,反而是生活當中重要的趣味?
.
講雖然是這樣講,但像一開始說的:我們這種創角時就選到「焦慮族」的人,不要說是休息5分鐘了,連休息1分鐘,都會開始胡思亂想,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自己如果沒有做什麼會輸給別人、擔心自己達不到標準、因為這些擔心,每天都好多的目標在等著去追求⋯⋯
.
每天每天都很累,
卻又每天每天都很害怕自己變得很廢。
.
#心理師慢慢來 教會我的是,「用你覺得你值得的方式,對你自己好」
#蔡璧名 老師教我的是,在你不知道怎麼樣對自己好的時候,安頓好自己的身心和健康最重要。累的時候就休息、你的身體是你最誠實的精靈。
.
可惜(慶幸?)的是,焦慮族自帶天賦,在「血條已經快要沒有」的時候,還能夠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把自己逼到盡頭不罷休,甚至有時候都感覺不到自己正在憋氣、頭痛、胸悶、沒有好好吃飯(你可以看看自己中幾個XD),更遑論去聆聽「身心」這個精靈了!
.
所以我後來會在家裡面貼這些讓自己放鬆的句子,貼在門後面,這樣每次要開門出房間,都會看到一眼,當作是每天每天,對自己的自我提醒。
.
「慢慢來,會好的。」
「把自己曬一曬。」
「今天就好好耍廢一天吧!」
「先把工作放一邊,帶些回憶回家吧!」
「聽我說完!聽我內心的那個真正渴望的聲音說完。」
.
讓每一次生活步調的放慢,都不再是自己的羈絆,而變成一種實在的陪伴;
讓每一次你想要把自己逼到盡頭的時候,想到自己不過是個凡人,也想要被照顧,也期盼被呵護;
讓那個遺失在倉皇當中的你自己,偷得一個下午、一個小時、甚至是一個片刻的寧靜;
讓那些你所放不下的,慢慢放下;
讓那些你想填滿的空虛,留點餘地;
讓那些纏繞你很久的焦慮,懂得停下來呼吸。
.
於是我把這些放鬆的句子做成卡片或袋子,這裡的每一個圖文,都可以當作一種提醒和陪伴:在你被事情追著跑、六神無主的時候提醒你,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身體;在你陷於孤單寂寞又不想麻煩別人的苦惱,陪你渡過情緒的低潮。
.
在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但是還是很糟糕的時候,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輕輕的跟你說:沒關係,不用變好,也很好。
——
#選一個陪伴你的朋友吧
[海苔熊手寫一覽] http://bit.ly/36d1H4i
謝謝 LomoLily的假文青世界 在10分鐘之內就拍完這麼多優質的照片,每一張我都很喜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z11-tdPIZ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