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嘎的健行筆記【馬德里版迷你大峽谷—Las Cárcavas—6/6🐕🥾⛰🏃🏻🥕】(上)
好久沒有跟大家分享咱們兩人一犬的健行筆記了!雖然近來工作忙碌,我們每週還是盡量帶狗仔去(離家走路20分鐘的)西方森林公園跑跳兩三回,每月也至少安排一兩個週末出城到馬德里的山區健走🌿
加上我和阿卡一直以來都習慣用雙腳當作在馬德里市中心走跳的交通工具,再加上遛狗與健行,我這一年來平均每天走:10000步👣、6.7公里🐾超猛吧!
—
上一趟健行阿卡帶著新買的二手古早中片幅底片相機(Pentax 6x7=日本攝影師們的最愛),一路欣賞自然、捕捉風光,那就特別來分享給大家這段路線:
🚗這被雨水沖刷侵蝕類似大峽谷的地形景點叫做Las Cárcavas,從馬德里往北開50公里後經Patones小鎮抵達Pontón de la Oliva水庫後,可停車開始步行。
⛱只想親近大自然但不想走路的話,可以停留在水庫觀景和戲水。
👣若想看迷你大峽谷,需要爬上一座小山頭,當天氣溫高,我們又笨笨地挑了馬德里最炎熱的下午時段攀爬,差點沒脫水…
🌲好險健行途中路徑一座松林,立馬彎進去乘涼休憩吃午餐。午餐當然是西班牙郊遊必備的西班牙棍子麵包三明治(Bocadillos又稱Bocatas)。
😂請忽略我有點鬆弛的肚子…
——————
📅6/6星期日
⛰Las Cárcavas / Presa de Pontón de la Oliva / Patones / #Madrid #馬德里
🏃🏻♀️爬上山頭走一大圈回到水庫整趟行程10公里
📷此篇分享橫幅照片 all by 阿卡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
「中片幅底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伍振榮 Alex 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Re: [問題] 片幅影響畫質在底片上也成立嗎? - 看板DSLR 的評價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還推薦玩中片幅底片嗎? - 攝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關於中片幅底片機的安全快門?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片幅底片 在 #中片幅底片機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中片幅底片 在 伍振榮 Alex 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找到好東西。 「八旗」 120 中片幅底片針孔相機, 6x4.5/6x6/6x9/6x12 Panoramic 全景;全新 keep 到依家。 http://forum.hklf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073
https://8banners.wordpress.com/cam-models/
http://bbs.fengniao.com/forum/800910.html
http://www.f295.org/main/showthread.php?5725-The-Eight-Banners-%27Mb%27-Camera
https://www.carousell.sg/p/eight-banners-pinhole-film-camera-111019135/
中片幅底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格物筆記|從如何換底片學起:讓你拍每一張照片都充滿儀式感——中片幅底片相機】 Every little d
底片相機在好久以前,就已經脫離了實用性,轉而成為大人們的玩物,尤其是120底片相機,#Hasselblad、#Rolleiflex ,對我來說,就像是玩老車,只是規模變小許多,要懂一點歷史、一點物理、一點化學,還要有一個微深的口袋。
最近許多老相機攤位常常出現,就像市集裡的標配,看著這些散發著濃濃年代感的美麗老物件,你是不是也常常站在攤前發呆,不要說選擇障礙了,可能拿在手上把玩半天,連快門在哪都不知道呢?
以下,是為玩膩了135底片機、追求極致相機手感與拍照儀式感的攝影愛好者們整理的「#中片幅手動相機」入門指南:
#格物筆記 #捕捉日常風景 #快門聲就是威
—
看更多生活細節
-Instagram上的每日展覽 ☞ http://bit.ly/2MwcccP
-每週五的主編手札 ☞ https://bit.ly/2FA6vG2
中片幅底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底片 #時代的眼淚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37 【志祺七七正職/特約作者】一分鐘廣告
02:37 底片是什麼?它是怎麼來的?
04:16 底片輝煌的20世紀
06:09 擊敗底片的數位相機
08:04 還喜歡拍底片的原因
10:29 我們的觀點
11:54 問答
12:1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底片時代正式終結!富士底片宣告停產,它真的成了時代眼淚:https://bit.ly/394pqXx
→What is Lomography:https://bit.ly/392fpKH
→What Is Lomography?:https://bit.ly/3tIlaVz
→The Ultimate Guide to Lomography:https://bhpho.to/3rhIDvr
→HOW PHOTOGRAPHY CHANGED HISTORY IN MORE WAYS THAN YOU THINK:https://bit.ly/2NEms4B
→How early photography changed the world:https://cnn.it/3sbrQLs
→History of Photographic Film - First Photographic Plates:https://bit.ly/3lAfOZQ
→History of Digital Photography - Who Invented the First Digital Camera?:https://bit.ly/3tI0htQ
→Digital Revenue To Surpass Film Revenue in 2000:https://bit.ly/3lGj7yK
→Digital camera sales to exceed film cameras in U.S., says new report:https://bit.ly/39l7loz
→Why Kodak Died and Fujifilm Thrived: A Tale of Two Film Companies:https://bit.ly/3sbyfX4
→Why Did Kodak Fail? | Kodak Bankruptcy Case Study:https://bit.ly/314FwMx
→The History of Kodak:https://bit.ly/3vNZlGc
→Kodak: From Brownie and roll film to digital disaster:https://bbc.in/3f46w6T
→Focus on past glory kept Kodak from digital win:https://reut.rs/3c8iYkp
→Film vs Digital – A Photo Comparison:https://bit.ly/3tEGXxx
→Film vs. Digital Photography: Breaking Down the Pros and Cons:https://bit.ly/3f6lf1g
→This Is Why Film Photography Is Making a Comeback:https://bit.ly/314PVrA
→影像慢活 底片相機擁有的驚喜:https://bit.ly/3sdqCiX
→底片膠卷跟數位到底差在哪裡?:https://bit.ly/3s8vIgw
→底片丨毒品般的中片幅正片:https://bit.ly/3seoNCo
→為什麼拍底片?:https://bit.ly/3c5ICpY
→關於拍底片的murmur:https://bit.ly/3tAsbrA
→Film Format Does Matter ?:https://bit.ly/393Uo27
【 延伸閱讀 】
→摄影是一场深刻影响人类的科技变革:https://bit.ly/391pMhy
→《發明簡史》:電影發明的專利大戰──愛迪生與被失蹤的正宗電影之父:https://bit.ly/3lzumsE
→感光元件/片幅大小和拍照的關係:https://bit.ly/3saPZlA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xwcQJDkIvc/hqdefault.jpg)
中片幅底片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詹天佑 Jeme Tien Yow故居紀念館座落在廣州市荔灣區恩甯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亦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樣,加上詹天佑出世時家境一般,因此修復中也強調了西關普通家庭的樸素和靜穆。陳設是參照一張在故居封藏了一個多世紀的舊玻璃底片來佈置的,擺放有八仙檯、茶几凳、睡椅等老傢俱,並用屏風把廳堂和睡房隔開。一側牆上還懸掛著一副對聯,上寫“幽芳淡冶仙為侶,傲骨嶙峋世所稀”,這是詹天佑的故友給他的語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寫照。在紀念館的旁邊,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學,一個綠色小花園將故居和學校連接在一起,花園內建有微型的“人”字鐵路和“八達嶺長城”,這是對“中國鐵路之父”的偉大傑作—京張鐵路的紀念。詹天佑故居紀念館收藏了大量遺物,包括京張鐵路鋼軌、京張鐵路使用的銅鈴、認購鋼料的樣板盒、詹天佑生前用過的畫圖儀器、字帖、墨碟,以及詹天佑自書履歷、袁世凱抄給京張鐵路修路人詹天佑的劄文等模擬檔等。其中,京張鐵路鋼軌上鐫刻的“I.P.K.R.1905”的痕跡還很清晰,I表示皇家、官方的意思;P指北京;K全拼為KALGAN,過去譯為“喀拉幹”(蒙古語),其實就是指現在張家口一帶;R是鐵路的縮寫。這是詹天佑之孫、鐵道部詹天佑紀念館首任館長詹同濟從京張鐵路沿線撿到的,不遠千里送歸祖父的故鄉。
詹天佑(1861―1919),誕生於廣州西關十二甫(原屬南海縣)。他是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知識份子、我國近代科學與工程技術先驅、舉世聞名的鐵路工程師、我國最早的工程技術學術團體中華工程師學會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詹天佑12歲時作為首批清代官派留美幼童之一出國,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歸國後主持過我國京張、川漢、粵漢等鐵路的建設,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鐵路事業。特別是他修築了完全由中國人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顯示了國人的勤勞與智慧,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振奮了民族精神。今天,詹天佑在全國、至全世界仍有著巨大的影響,詹天佑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分別成為中國土木工程專案、中國鐵路建設的最高獎項。2004年,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決定重修十二甫詹天佑故居,同時建立詹天佑故居紀念館,以讓這曾走出過偉人的故土,展示偉人的風采,並激勵後人努力奮進,博采中外文化之精髓,譜寫振興中華的新篇章。館內有《京張路工》圖籍共183幅圖片,內容十分豐富,大部分圖片屬於京張鐵路修築路段的實景、施工現場、軌道及鐵路沿線的景點,還有幾大鐵路車站竣工的慶祝場面等。圖籍中還出現了貨車、馬車、豬車、平車、碴車及煤車等六七種貨車類型,說明百年前火車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展覽館史料分為三部分,詹天佑廣州家居及出國留學情況;歸國創業,反映了詹天佑既善於引進和使用外國先進技術、設備,又極力維護國家在鐵路方面主權的事蹟;詹天佑的愛國、敬業精神。故居紀念館旁側小花園內還將塑起一座詹天佑的銅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Q-m8qxRNL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ZmvqQPHO2p6mlitFtBRzFRQ5rcw)
中片幅底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科技籽:出閘搜新】
喜歡玩菲林相機的人,普遍選用135(36×24mm)底片,貪其輕巧便攜,當然,亦會有人嫌它面積太細,無法容納足夠影像,繼而轉投中片幅甚至大片幅底片(大底)的懷抱。至於即影即有相機,由於選擇不多,人們多用instax mini相紙,勝在便宜又易買。如果既想即食,又想留住更多景物,此下介紹的Lomo新機或能一石二鳥。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3qpAlXWBAM/hqdefault.jpg)
中片幅底片 在 還推薦玩中片幅底片嗎? - 攝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被底片燒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中片幅的底片,觀望了很久,主要是卡在相機選擇上,pentax 67 & mamiya rb67,這兩個系統各有優缺點,例如媽咪呀的 ... ... <看更多>
中片幅底片 在 關於中片幅底片機的安全快門?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中片幅底片機的安全快門? - 小弟我近期開始玩底片機之後,還是比較難理解中片幅的焦距換算…麻煩各位大哥指教!我的鏡頭規格80mm f3.5 鏡間快門, ... ... <看更多>
中片幅底片 在 Re: [問題] 片幅影響畫質在底片上也成立嗎? - 看板DSLR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jjh90562 (北極熊)》之銘言:
: 現階段的技術
: 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越好,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
感光(或底片面積)面積與畫質的關係,其中重要影響因素在於更低的放大倍率。
對相同的底片無論其片幅大小,基本單位解析力是相同的,解析力數值乃作為照片能放大
多少倍參考,舉例來說,坊間常見彩色負片解析力可定為40lp/mm(80l/mm),放大後照
片需要4lp/mm,因此該底片解析力可承受10倍(40/4)的放大。
基於上開理解,135底片放大十倍大約是A4(短邊9吋左右)大小,而對6*4.5cm片幅則為
18吋左右,在相同放大倍率下,中片幅明顯優勢就是相同放大倍率可得更大照片。但一般
使用者或印刷需求不會放到短邊18吋照片,若以相同的A4規格,6*4.5片幅放大倍率只要5
倍左右就夠了,底片於較低放大倍率下將有顆粒感輕微,解析力足夠(放大5倍時底片上
只要20lp/mm),更因為放大倍率低,拍攝時手震較不容易被放大看出來,此外光學鏡頭
設計時,對光學解析力的考量也不用太高、對焦精密度要求可降低些(事實上,中大片幅
的鏡頭MTF表多以20lp/mm表示)。
單就光學鏡頭素質而言,135鏡頭為何必須中片幅鏡頭好的原因在於:應付更高放大倍率
之用,但拍攝出來的照片永遠是中大片幅底片勝出的原因是:放大倍率優勢。安塞亞當斯
大師選擇8*10作為創作媒材一部份原因是放大倍率只要1-2倍照片就夠大張細緻,4*5相機
為何有手持也能拍出不錯照片,也是期待放大倍率3倍已經符合印刷輸出需求(短邊12吋)
。如果都放到相同倍率下,中大片幅鏡頭可佔不到便宜,問題是:由於放大設備、成本
有所侷限,很少攝影者(除非極認真投入)會把4*5底片放大10倍到50吋以上。
附帶一提,要使135片幅極度放大後有中大片幅般細緻結果,不是不可能,那就是著名
的Kodak Tech-pan 25度底片(135規格)的設計目標,此底片已停產,但目前kodak
仍有超高解析底片生產,其他小廠如ADOX或Ilford、Rollei都還有25度底片在產,
要徹底發揮此等底片能力需要足夠背景知識與技術訓練方能達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6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