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要 #面子,遑論手握一國權柄的總統,蔡英文好面子,可以理解,但是,總統面子再大,不能大過人民的權益,何況生命安危。曾經走錯的路,擦胭脂抹粉是擦不掉的,既已校正就得回歸正軌,人命優先,疫苗至上,防疫團隊不能再糾結於總統的面子而前言不對後語,甚至說謊,別忘了,在 #鴻海、#台積電 之後,還有 #慈濟 的五百萬劑BNT還卡著等著快通,上天難欺,佛門莫欺,拿出實際行動才能證明政府沒卡只有通,#民進黨 若只浸淫在同溫層裡洗自己的腦,總統的面子遲早被丟光。>
民進黨的良心只剩下 #王世堅?苦等一個多月,鴻海、台積電捐贈一千萬劑BNT疫苗終於簽下採購合約,故事還沒結束,爭功諉過者蜂擁而至,當然也引起各方批評,連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都開駡:「行政院閉嘴!不要再講厚臉皮的話,傷害台灣人了。」對比民進黨翻江倒海般的「#大內宣隊伍」,王世堅之駡,直如空谷足音。
說到底,王世堅欲為開脫的就是蔡英文的面子,或蔡英文寧可置於人命之前的意識形態堅持,誠如對不經三期就緊急授權的國產疫苗政策耿耿於懷的中研院士陳培哲之言,「關鍵就在蔡總統」,疫苗政策只能問責蔡英文。王世堅沒說,但出身鴻海的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說,先由企業與上海復星和BNT原廠簽約,把貨買進來,再由政府簽「捐贈合約」,兩份合約都是「TAIWAN ROC」,#羅秉成 卻認為「台灣地區」出現在上海復星證交所公告,「這樣不行」,讓台積電和鴻海都炸鍋,認為百分之九十的力氣都在處理政治考量;企業當然會炸鍋,第一,上海證交所的公告是給對岸看的,難不成還要羅秉成審核校正?第二,TAIWAN ROC就是「中華民國台灣」,這樣都不行?難不成要用奧會模式「中華台北」?
兩家企業法務搬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解套,蔡英文承諾「維持現狀」的依據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問題是:誰跟羅秉成講不要 TAIWAN ROC?羅秉成有這麼大的膽子和權力,把民進黨掛在門面當護身符的「中華民國台灣」取消嗎?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大概都沒這個本事,這個問題,還是只能找蔡英文求答案。第一,如果指示出自總統,蔡英文得解釋她不要的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或者兩者都不要?那她要什麼?是準備改變維持現狀的承諾了嗎?如何改?第二,蔡英文要,但羅秉成是「自走砲」,那蔡英文得告訴我們,為什麼她處理不了一整個團隊(包括指揮中心和行政院)的自走砲?
有一件「小事」可以說明「自走砲」的可能性不大。#指揮中心 宣布以「#劑次人口比」取代第一劑疫苗施打率,做為疫苗覆蓋率的依據,被批評是為美化數字,好衝刺蔡英文宣示七月底達到二成五疫苗覆蓋率的目標,#陳時中 脫口表示,「#是總統的意思」,儘管事後辯解,指揮中心「#校正」計算方式,不是因為總統指示,而是為了讓數據在國際間被看得更清楚。簡單講,因為彭博、經濟學人等國際評比,台灣都從資優生跌進倒數,「面子」上掛不住;如果連疫苗覆蓋率的計算方式都有「總統的意思」,國產疫苗政策能不看總統的意志嗎?同樣的,BNT採購要卡還是要通,又豈是指揮中心說了算?
這也能說明為什麼鴻海、台積電採購合約簽成後,政府的「#外宣」會聲稱是政府「招募」(recruit)企業協助採購,就算是蔡英文recruit台積電以沖淡鴻海之功,却不能無視郭台銘為台灣缺疫苗而生的槓子頭般的毅力,如果郭台銘像徐旭東,政府一句「輪不到你」就打退堂鼓,千萬劑BNT疫苗就此放水流,#蔡英文、#民進黨政府 要面對的民怨就不只是江河滔滔可以形容。
夏珍專欄:蔡英文的面子VS.民進黨的良心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1774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麩質的原味食材烘焙課作者馮晏緹開講—YOYOSHOW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的馮晏緹,自行研究設計無麩質甜點,並在幸福文化出版「無麩質的原味食材烘焙課」,慘白的檸檬派有果凍層,像槓子頭的藍莓起司摻酒糟。 主持人王瑞瑤試吃之後說出感想,是好是壞,請見馮晏緹可愛又無辜的表情。 #吃美食...
中 和 槓子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一個口味很老派的傢伙尤其熱愛麵香,
像是東北槓子頭、茯苓糕、山東大餅和中式喜大餅等各種紮實傳統糕餅給誘惑,
尤其有紅豆和芋頭口味更激起我躍躍欲試。
中式大餅來說,
個人愛的紅豆顆粒麻糬這口味,
目前就非他們家莫屬😍,
讓我會一直念念不忘、繼續回購和一次多買的品牌,
而且外皮、麻糬和紅豆的軟硬度、甜度和分布比例恰到好處,
完全不會因為放冰箱口感有異狀,
總之一個人獨享一大塊餅就是爽快到底😅😅
——————————————————
🍰更多蛋糕甜品點我➡️ #皇凱莉甜點控
🏖️更多墾丁度假點我➡️ https://reurl.cc/LbQn7
🎦YOUTUBE ➡️ https://reurl.cc/Q8ZyM
📌PIXNET ➡️ http://goo.gl/z8ArDR
🎯IG ➡️ https://reurl.cc/xD9vg5
🔴FB ➡️ https://reurl.cc/qZv5y
👁🗨請按讚關注搜尋🔍『 皇凱莉-空中瑜珈老師x時尚&生活部落客』臉書粉絲專頁/痞客邦部落格/YOUTUBE/IG
#空中瑜珈 #皇凱莉 #空中舞蹈 #皇凱莉空中瑜珈 #口罩 #防疫 #保持社交距離 #結婚喜餅 #訂婚喜餅 #中式大餅 #傳統大餅 #錦芳齋 #雲林伴手禮 #百年老店 #錦芳齋百年老店狀元囍餅 #北港錦芳齋 #北港朝天宮 #傳統手工製餅 #紅豆麻糬 #紅豆顆粒麻糬
中 和 槓子頭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式割線
#三種麥Dreikornbrot_Tartine_style完成的全酸種麵包切面
#好麵包
#Das_Brot_des_Jahres_2021
昨天的麵包被吃光光了! 我只是單純地提供了兩種抹的東西. 一個是加鹽的奶油. 另一個是德國人會用的軟質煮過的起司抹醬.
吃得出跟一般麵粉很不同的麵香. 三種麥的組合最近獲選為2021年德國麵包. https://www.handwerksblatt.de/betriebsfuehrung/dreikornbrot-ist-das-brot-des-jahres-2021
雖然我加的另兩種穀類不同. 但同樣都是透過另兩種穀類的比例都超過10% 的做法來吃到不同的味道及不同的口感. 只是德國傳統的三種麥麵包會比較密緻. 並且通常不會添加核桃. 通常都是比較小且平滑的種子.
踏入全酸種的路其實沒有很久很久.... 在德國的麵包做法中.因為裸麥要噴香且好消化一定要有裸麥酸種. 所以德國麵包店裡有裸麥酸種變成是一定的事!
也就是說當我第一次想做酸種時老爺除了說那個很難你一定不會. 還告訴我. 想做去麵包店買酸種就好了!
我當時除了語言不通不知道怎麼買XD以外. 最主要是老爺說我一定不會這件事我很介意...
反正我就這樣開始養酸種. 我的酸種旅程是從裸麥粉水抓空氣開始. 我最先做的酸種包其實是裸麥麵包. 這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樣.... 後來我開始接觸台灣的麵包社團. 有人用水果養酵素水加麵粉... 於是我2015年寫了這篇酵素水完成酵種做包的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html
仔細看. 你會發現我當時寫的種叫魯邦種....
那是因為當時台灣社團都這麼叫. 所以我也跟著這樣叫... 其實我並沒有細究.
在我的部落格中有很多目前來說我覺得可以改正的名詞或是可以有更好做法的食譜. 我的糾結是. 我得把之前的文刪掉嗎? 因為要校正連當時的心情都不對了. 這樣就不是我自己的文了. 這也是我第一篇跟著義大利電視做的Panettone 以為是好的. 一直到真正鑽研並且去了西班牙學了兩天回來後.... 有更多的理解. 恨不得把那個文刪掉的原因....
但那個文裡有我已經去世公公的身影. 有我當時的喜怒哀樂.... 我真的沒有想要把那個紀錄丟掉.
而且完成那個現在看起來很糟糕的Panettone 時我兒子很賞光.
所以, 我不斷地在這個粉絲頁裡記錄自己每天的進度. 有錯的. 我道歉. 並且從那一刻開始端正. 有新知識一起分享.
後來, 慢慢了解在我的粉絲頁中有很多台灣的專業麵包師父. 這讓我很驚訝! 因為我不是一個專業的烘焙者. 我只是一個喜歡玩麵粉的家庭主婦. 能吸引到這樣的觀眾. 我更應該要肩負一個帶給大家正確訊息的使命.
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常接觸的粉在台灣難買. 因為光是法粉T55, T65, T80之間的差異師傅們就應該會想找為什麼... 當買到了發現和平常操作的小麥粉很不同的粉.尤其是裸麥與斯佩爾特麥就更會想知道怎麼讓它好吃又好看....
我曾經和台灣專業麵包師父討論德文的食譜. 因為當國內麵包店大量進貨德國特殊麵粉時都會附上幾個食譜. 它非常地制式保守. 但絕對可以成功. 我自己想那應該也是德國麵包店拿到的食譜( 因為來自原來的麵粉廠商) 通常. 它會有和一般酸種麵包製作不同的.
.
.
很大比例的商業酵母. 酸種?! 不一定會有. 除非是裸麥. 但一定都會添加鮮酵.
我了解這和目前酸種麵包文化是大相逕庭的. 但仔細看一下德國麵包部落客的食譜. 在添加鮮酵的動作非常常見.
#但前提是要慢發酵
也就是從你培養無論是有鮮酵的poolish 開始到一個麵包的完成. 需要的時間至少會有8小時以上! 在這個我目前唯二放在德國麵包社群中的詳細麵包食譜中. 不乏有人問我真的是0.5 g 鮮酵就可以完成麵包嗎?
https://mipano.de/rezepte/glutenfreies-brot-mit-langer-teigfuehrung-2/
你就可以知道. 很多的烘焙中存在著不同的觀念.
自學的人. 在跟著一個麵包食譜完成麵包後. 很容易就會陷入如果沒有跟著步驟來就會失敗的迷思.
可能因為我的德國麵粉認知是由自己既定印象下, 去" 自己" 用實驗及磨坊給的知識打破後( 事實上德國人自己也不太懂自己的麵粉及美日系的麵粉). 對於那些"成規" 我已經不再想遵循了. 取而代之的是去實驗不同的可能. 所以我比較想走自己的路. 例如. 很多人都認為一定至少要有桌上攪拌機才能做的全野酵Panettone. 其實要完成麵包....."都能做" . 但要能做出 #好氣孔與美麗外觀的Panettone 至少也要有高瓦數的手持攪拌機是我目前的感覺.
因為昨天跟網友談到昨天的文. 我自己覺得有必要再寫一篇文來澄清.
密集的氣孔沒有不對. 例如槓子頭. 饅頭. 都是低水量的代表. 但是它有沒有做好. 你應該吃得出來是不是老麵發酵. 拿它當主食的一定吃得出來. 我自己認為做麵包跟做人很像. 有甚麼樣的底子就會有甚麼樣的表現. 最簡單的訓練自己的方式就是從只用單一麵粉單一水量開始. 所有的成功如果是一蹴集成的. 都不能算是成功. 因為之後帶來的失敗你會更難去了解. 只有在不斷失敗改進下的成功. 才有往上一層的可能. 所以 #對於我的文章想要斷章取義的請不要利用我背書.
我很開心我成為一個可以幫別人背書的人. 但是我希望你看進去的是我的全文. 是了解並且知道為什麼的. 不然就真的辜負了我每天這裡長篇大論...
和昨天po的麵包一樣麵團. 在攝氏3度下待了15小時烘烤. 你看~ 是不是和昨天的麵包感覺很不一樣! 但都是同樣的一團麪分割出來的!
這次我做了一些花樣... 一直以來都很想在麵包上作畫. 但我又喜歡玩不同麵粉. 也因為多了很多經驗. 在下刀時就會先考慮並且知道自己的圖案將會有甚麼樣的外觀. 例如這篇鯨魚文 https://www.facebook.com/foodchainmenu/posts/1219799004879012 我所實驗的並不只是麵團. 還有我對於我麵團的理解. 在這個麵包中. 你可以看到很多下刀處都是有考量的. 在甚麼樣的地方得用多深的刀痕. 為什麼這隻原本尾巴粗粗的鯨魚會變成跳躍的感覺. 所有的念頭. 真的就是在那個只有短短幾分鐘的下刀時間.
你可能想~ 今天這個包的中心線為什麼歪的? 因為我想要它有個流動的感覺. 跟之前的氣孔考量沒有一點關係. 純粹是我知道這個組成的麵包不會有太多的oven spring.
寫這麼多. 其實是想最後這裡做個忠告:
請把自己的練習確實地做好. 別人的成功值得學習. 但深刻讀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這跟我之前練習瑜珈劈腿是一樣的道理. 你得經過時間才能全劈腿. 這之前的練習是為了之後正確的劈腿. 對自己不能自滿. 當有人給你忠告時最好先了解旁邊的聲音為什麼這麼多. 如果沒有強力的證明來證實自己. 就不要太堅持己見. #但我真的不希望你在我的文章中斷章取義當成擋箭牌.
如果你想做好酸種麵包. 就得從原始養酵開始. 並且在使用商業酵母上有所節制. 從鮮酵2% 乾酵 1%以下的做法開始( 這是德國麵包社團的基本要求) . 慢慢遞減. 到最後變成0.3%鮮酵 0.15%乾酵只是為了大量做穩定出爐率的商業做法. 如果是自己在家烘焙. 當然就可以試試不要加商業酵母. 並且在切面上去解讀為什麼. 這樣才能說你會做麵包. 其實發酵不完全的也可以吃. 只是比較不好吃. 但這就不能說是一個好麵包. 我希望我的粉絲頁是你的一個觀念參考基礎. 但我的麵包都是非常個人想法很多實驗性質的. 利用這個網頁來做你個人進步的踏腳石我非常樂見.
但我很誠懇地告訴各位. 我是有摸過很多歐洲不同的粉才敢這裡發言. 但我也有很多的不足. 我希望在這裡跟大家一起成長. 學到更多. 寫這麼多也是希望有同好一起討論. 但真的. 做麵包不能存在僥倖. 每個步驟都得想一想. 這樣才不會有我以前會做現在不會的狀況出現. 因為經過想一想. 手感會在. 那個經驗才能刻在你的心中. 真的~ 就算我目前練習瑜珈的時間已經不若以往. 但是我非常驚訝我自己的柔軟度還是存在...
這得歸功於當時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練習.
我做得到. 你也做得到.
中 和 槓子頭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無麩質的原味食材烘焙課作者馮晏緹開講—YOYOSHOW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的馮晏緹,自行研究設計無麩質甜點,並在幸福文化出版「無麩質的原味食材烘焙課」,慘白的檸檬派有果凍層,像槓子頭的藍莓起司摻酒糟。
主持人王瑞瑤試吃之後說出感想,是好是壞,請見馮晏緹可愛又無辜的表情。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天兩集內容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