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大盤分析
美股短線仍未止穩,昨(週三)晚開盤一度衝高,但尾盤又收低下來,顯示美股投資人情緒尚未穩定,主要是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然維持在1.5%之上,債限問題+通膨擔憂導致評價較高的科技、半導體類股表現較弱。反觀台股,雖然權值股偏弱,但中小型股卻相對強勢,如傳產股的紡織、鋼鐵(前兩天是造紙、塑化),這兩大族群的股價較低,低價股轉強說明散戶做多意願升高了,則台股在人氣歸隊下,可望慢慢回穩。另一個關鍵在於最弱勢的PCB(銅箔基板、ABF載板等)族群也開始有買盤進駐這個族群受到中國限電影響最大,但因為產業趨勢向上,只要台灣廠商能夠找出解決方案,則現在的拉回反而是機會。
從類股比重觀察,電子回升至6成附近,電子人氣雖然回溫,不過盤面並無特定主流帶動,偏向個股表現為主,比較好的現象是,市場性強的大主力概念股如5347世界、6223旺矽、9958世紀鋼、3707漢磊、3653健策、3661世芯等都有強勢表現,顯見大內高手(大資金內資)有進場作價意願,有助於台股慢慢消化空方的賣壓。從技術線型分析,台股落在月、季線之下,結構偏向中期修正,是以,目前台股屬於跌深反彈範疇,雖然整體架構不理想,但因為台股早以擺脫以往“齊漲齊跌”的節奏,換句話說,除非市場出現不可測的黑天鵝,否則類股的動向比大盤重要;產業趨勢看漲的電動車、5G基地台及半導體供應鏈,仍是未來選股的方向。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車阿伯日踩11小時一車送90個飯盒 跑馬地雞蛋檔老闆5米高移動發泡膠塔 80歲伯伯去公園操肌後生鬼仔挑機都輸 "元朗有一間茶記叫波記,開了近30年,主力賣38元包湯及飲品的快餐。由於價錢平,外賣生意極多,差不多是全個元朗區接外賣生意最多的茶記。而由於外賣多,所以店內請了4個全職、2個兼職外賣單車...
主力壓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事問臉書]
現在重回單眼的話,還值得衝m4/3嗎 :D ?
.
晚上稍微爬了一下文,
假如我錄影需求只要1080p/60F
(4K剪輯太麻煩不考慮,所以沒有4K/60F沒差)
同樣Panasonic m4/3
感覺[G8+12-60mm/f3.5-5.6 Kit]約¥7.5万
或是[GX7MK3+12-32mm/f3.5-5.6 Kit]約¥6.4万
好像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D
.
真要買的話應該是考慮G8 Kit
雖然體積大不少,但是螢幕能翻過來自拍,
鏡頭焦段活用度也比較大 :D
.
.
假設上述不值得的話,
求c/p值高+輕巧路線推薦 :D
認真不追求極致畫質,
跪求不要推我機皇跟天價鏡皇XD感恩 :D
(其實這篇是攝影敗家前的自我檢討碎碎念)
.
其實我自己都很驚訝,
我竟然會認真困惑這問題 wwww
.
因為以前我根本整天爬文研究,
花在拍照攝影的時間已經很多了,
但花在爬文研究器材的時間可能更多!
.
爬了一下現在各家的相機,
發現眼花撩亂已經看不太懂了 XD
感覺直接來問各位大佬先求個方向比較快
跪求大家現在拍攝的主力推薦+理由分享 ^0^/
.
==================
.
回憶以前網路編輯時代,
主要用Panasoic m4/3微單系統
最後用的機型是GH2/ G3/GX7
.
Panasonic原廠鏡頭一覽:
https://panasonic.jp/dc/products/g_series_lens.html
(下面價錢直接先用官網售價,市價應該便宜不少)
.
當年使用的3顆主要鏡頭
[廣角/定焦大光圈/旅遊]分別是:
.
[廣角鏡:OLYMPUS 9-18mm/F4.0-5.6]
其實這顆是我的次選,
首選是Panasoic 7-14mm/F4.0(¥13万左右)
但當時我真的買不下去 XD
重來一次應該會咬牙直上,
畫質跟廣度都差太多了,
而且旅遊其實超~~~常用到超廣角阿!
現在的話好像更頂的是LEICA 8-18mm/F2.8-4.0
只是售價高達¥173,800實在讓人望之卻步 XD
.
[定焦大光圈鏡:Panasonic 20mm/F1.7]
這顆其實也是我的次選哈哈哈,
首選當然是LEICA 25mm/F1.4 (¥4万左右)
同樣是價格跟體積考量,
重來一次...
應該直上LEICA沒啥疑慮,
偶爾要拍假掰照片,這顆應該還是首選...吧?
更強的是LEICA 42.5mm/F1.2要價¥22万之譜,
恕我無法承擔 XDDD
雖然有平價的 Panasonic 42.5mm/F1.7可以選
但重點還是在42.5mm太遠了,有點難用 XD
.
[旅遊鏡:Panasonic 14-140mm/F3.5-5.6]
原本想說這應該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了,
但後來新出的LEICA 12-60mm/f2.8-4.0
規格上超誘人,而且真的達到
[一鏡兼顧廣角+大光圈+常用焦段]
雖然我還記得之前很閒,
用14-140mm設定好腳架跟遠距無線快門,
140mm的超壓縮感自拍真的很爽 XD
換成12-60mm好像就沒辦法這樣玩,
而且這支鏡頭也比14-140mm貴不少
(¥10万→13.7万)
但... 看在萊卡的份上,
假設重回m4/3會考慮這顆當旅遊鏡玩看看。
或是上面便宜的Kit鏡矇用就好...
(我知道差很多 XD)
.
.
當時沒考慮APS-C或是全幅
主要是器材體積跟重量考量,
現在要重新回去的話...
說真的想法還是沒變,
不過m4/3陣營... Olympus都退出了,
只剩Panasonic苦撐,
簡單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
所以才會來問說,假設現在要重回單眼攝影,
是否有比較推薦的系統?
.
==================
.
題外話~
然後說到[現在]主要用什麼器材的話...
我自己都很驚訝的
現在最主要的器材竟然是[手機]XDDD
.
主力[華為MATE20 PRO]
有Leica加持的3個鏡頭
廣角16mm/f1.8
標準 27mm/f2.2
望遠 80mm/f2.4
.
雖然是2018的前代旗艦了,
但就算用現在眼光看,
三個鏡頭拍照畫質都非常好,讓我十足滿意(認真)
我想過要是再來衝重機超長途挑戰,
我搞不好就帶手機拍就好!
.
不過可惜的是,
他錄影的時候只有廣角跟標準可用,
而且標準的焦段明顯沒有27mm廣角,
體感大約35mm?
然後更痛的是廣角鏡頭的畫質頗差!
要大太陽下才堪用,
最慘的則是錄影竟然不支援使用80mm鏡頭!
所以用Mate20Pro錄影,等於沒有望遠...
幸好標準鏡頭畫質很優秀,
生活拍拍VLOG很夠用了 :D
.
第二主力[GoPro7]
大太陽下的數位防手震實在是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就算是剛出的GoPro10,
室內跟夜間的畫質依舊慘不忍睹,
而且只要光源不夠,
連最大賣點的防手震都會廢掉...
要不是日間戶外手持步行自拍,
它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說真的這次大阪行整趟拍下來,
畫質之差讓我是有點想休了它 XDDD
主力壓價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鴻海、比亞迪、IDM風雲會 布局第三代半導體逐鹿中原
電子時報00:06何致中/綜合報導
新世代半導體發展趨勢風起雲湧,醞釀20多年的氮化鎵(GaN)、碳化矽(SiC)並非嶄新的「黑科技」,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充電技術越來越需要具「高功率密度」特性的寬能隙(WBG)元件,GaN、SiC等明顯優於主流矽基(Si-Based)半導體的性能備受重視。
特別是在「未來車」相當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資通訊產業革命的主戰場的此刻,欲想在電動車卡位的龍頭集團業者無不摩拳擦掌。除領頭的國際IDM大廠包括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Cree、羅姆(Rohm)等業者外,中系功率半導體與電動車大廠比亞迪集團,以及台灣EMS龍頭的鴻海集團,紛紛著手對於SiC、GaN領域更深遠的布局藍圖。而針對近期包括兩岸、海外等龍頭大廠布局狀況,以下為DIGITIMES所作整理。
IDM廠轉向8吋廠生產 凸顯領跑者角色
儘管台系業者包括鴻海、中美晶、台積、聯電、富采投控、漢民、穩懋等,力求大打跨界集團戰儘速合縱連橫。惟領跑的國際IDM大廠「轉進8吋晶圓廠」生產已然增速,包括意法、羅姆等,近期英飛凌也宣布與Panasonic共同量產8吋矽基氮化鎵(GaN-on-Si)新品,預期2023年上半新品將進入市場。
而此舉正是力圖突破目前第三代半導體元件價格明顯高於矽基元件2~3倍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主流的6吋廠產能也不足以因應未來被廣泛應用於3C充電領域的GaN-on-Si元件。
英飛凌大中華區總裁蘇華、意法亞太區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Giuseppe Izzo等也公開指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IDM大廠們已經卡好最佳位置,GaN、SiC的市場接受度目前看來也比預期快。
IDM廠在技術、產品組合、整體解決方案都相當完整,甚至是第三代半導體在材料以外的各種電源IC週邊包括驅動器、MCU等全方位配套策略,目前恐怕仍是寬能隙元件領域發展最全面的主力。
比亞迪、鴻海各自出招 共逐EV、第三代半導體大計
鴻海總裁劉揚偉於SEMI論壇中指出,EV將持續替第三代半導體的SiC、GaN鋪路,未來也可望成為一座「新護國神山」。
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潛力高 新護國神山待醞釀
事實上,化合物半導體也包括一般稱為第二代半導體的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等等,穩懋副董事長王郁琦指出,化合物半導體繼5G RF應用、手機用3D感測應用等,後續包括未來的6G、衛星通訊、車用光達(LiDAR)、生物辨識等,在在都需要更多的化合物半導體,也將成為次世代半導體關鍵之一。
整體來看,舉凡光學元件、充電元件、通訊元件等,囊括寬能隙材料的第三代半導體潛力持續被市場重視,而不管是業界老鳥或集團新兵,組隊大打世界盃的風雲集結態勢為現在進行式,更可能往國家產業戰略方向角度前進,這也回應鴻海總裁劉揚偉所述,台灣已經在矽半導體享有高度成就,如何複製到剛起步的第三代半導體,打造一座「新護國神山」,更是未來產官學研界重點任務。
隊長資料整理:
TrendForce示,2021 年各國 5G 通訊、 消費性電子、工業能源轉換及新能源車等需求拉升,驅使基地台、能源轉換器(Converter)及充電樁等應用需求大增,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及碳化矽(SiC)元件及模組需求強勁。氮化鎵功率元件成長幅度最高,預估今年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據TrendForce研究,氮化鎵功率元件主要應用大宗為消費性產品,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8%。前三大應用占比分別為消費性電子60%、新能源汽車20%、通訊及資料中心15%。據TrendForce調查,截至目前有10家手機OEM廠商陸續推出18款以上搭載快充的手機,且筆電廠商也有意跟進。
全球SiC功率市場規模至2025年將達33.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8%,前三大應用占比將分別為新能源車61%、太陽能發電及儲能13%、充電樁9%,新能源車產業又以主驅逆變器、車載充電機(OBC)、直流變壓器(DC-DC)為應用大宗。
漢民科技集團,控股公司。打入華為5G基地台供應鏈。
旗下「嘉晶」(61.2%)為國內前二大磊晶矽晶圓供應商。
旗下「漢磊科技」(100%)為國內最大功率/類比IC晶圓代工廠、全球第九大矽磊晶圓廠,生產MOSFET、IGBT及二極體。
4吋廠600~1200V SiC SBD/MOSFET已量產。
6吋廠1700V SiC SBD/MOSFET已量產
SiC晶圓薄化可達100微米。
因應5G、電動車應用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研發WBG寬能隙材料的GaN氮化鎵、SiC碳化矽製程,漢磊旗下三座晶圓廠都已通過車規認證並量產。
去年EPS-1.64元。今年上半年EPS 0.07元轉虧為盈。
今年7月營收6.31億元續創新高,月增4.43%、年增41.08% 八月營收再創新高
漢磊布局化合物半導體超過10年,這將是未來營運主軸,近2年策略上正往氮化鎵、碳化矽、車用MOSFET、二極體、靜電保護等TVS等5類別發展,特別鎖定車用相關,今年已看到成效,由於碳化矽與氮化鎵產品價格比一般半導體高,對漢磊營收或獲利都會有幫助。漢磊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營運展望皆樂觀,因為還有很多客戶排隊要產能,「客戶追單仍多,產能滿到年底沒有問題」。惟上半年剛虧轉盈,EPS還未顯現,
詳細更多第三代半導體個股資訊 以及鴻海集團、環球晶集團、廣運集團、穩懋集團等各大集團的布局與精選好股,等待大家來發掘喔。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冬季現場班(10~12月)→ https://reurl.cc/Ag3GpY
✔️冬季直播班(10~12月)→ https://reurl.cc/qmYMog
主力壓價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單車阿伯日踩11小時一車送90個飯盒 跑馬地雞蛋檔老闆5米高移動發泡膠塔 80歲伯伯去公園操肌後生鬼仔挑機都輸
"元朗有一間茶記叫波記,開了近30年,主力賣38元包湯及飲品的快餐。由於價錢平,外賣生意極多,差不多是全個元朗區接外賣生意最多的茶記。而由於外賣多,所以店內請了4個全職、2個兼職外賣單車手,差不多整個元朗區都送。「這班車手,我叫他們『靚仔』或者『0靚仔』,每個都很踩得。以前好難請人,如今有人來做我便請了,我們直接自己聽電話,直接自己送,你說是否快過外賣公司?」老闆娘陳小姐說。6個車手中有2個是高手,其中一個是店內年紀最大的東叔,日踩11小時,每日走至少40轉,耐力最強;而另一個就是阿開,今年55歲,雖然體重只有約100磅,但每次外賣的數量不但最多,而且速度最快。每次送外賣,他們的烈火戰車都像「掛燈籠」般,掛起一袋二袋的外賣膠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20/Q3L6B4H6TYUQXMKGPKSRF5WFME/
正所謂 「大隱隱於市」,高手,總是隱藏在我們身邊。
每日下午四點,跑馬地集祥街的斜坡,總有突然長出五六米高,高過二樓伸出的招牌,搖搖欲墜的發泡膠箱塔,幾秒後「呀」一聲倒塌,幾分鐘後,又長出來無限Loop。
「有咩咁巴閉,你哋要嚟影我呢?呢度太多人識我喇!啲人當我係傻嘅就有。」
「平衡力而已,膠箱嚟,一啲都唔重,冇技術,個個都做到。」
「我無聊,自娛㗎咋!」但口罩下的腰果眼加魚尾紋,看出他鬆毛鬆翼的心理狀態。
徐先生(56歲)在跑馬地長大,街坊都叫他「蛋哥」。蛋哥說自己都是打工的,每日四點多就幫菜檔搬發泡膠箱到幾十米外,斜坡下的垃圾房回收,但街坊「篤爆」他說,他是隔籬雞蛋檔老闆。蛋哥自小就跟爸爸在跑馬地街市賣雞蛋,以前集祥街是一個街市,後來社區整修,幾個攤販夾份搬入地舖經營,變了「大興食品公司」,裏面有菜檔花檔豆腐檔雜貨舖同雞蛋檔,恰如民間小街市。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30/XQJ2LXI64HOJLZAAKDXB6JO5YQ/
在西環卑路乍彎公園,每朝都聚集了一大群長者晨運,他們大部份都只是玩玩園內的健體設施,或隨意揈揈手腳,志在鬆鬆筋骨,與老友記吹吹水,打發時間。但在公園的角落,卻有一個頭髮斑白、下巴蓄有一大把白鬍鬚、穿着白色短袖底衫的老伯,在馬騮架上起勁地做引體上升,做完十多下,又爬到雙槓上做掌上壓。他做完一連串高難度兼姿勢標準的動作,沒有谷到面紅,只有少少索氣。誰又估得到這個老而彌堅的老伯,原來已屆80歲高齡!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90402/7BYTKIMJG3I4KVX3AQEP4RXDC4/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單車 #跑馬地 #雞蛋 #西環 #街市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1fdoo611s/hqdefault.jpg)
主力壓價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日黑K爆大量,需要特別注意!
(原本要講,結果錄影卻忘了提,sorry)
黑K、交易量大,代表什麼?
代表主力在這裡大賣(出貨)
主力與我們小散戶不太一樣,做的是長期的選擇
我們散戶上一秒想買,下一秒想賣,可以很彈性
但主力的部位量很大,作法與散戶是不同的
不過也不是代表說從這裡開始就直直往下衝
"假設",這裡真的是高點,接下來要往下走的話
還會有幾波反彈,會讓你有逃命的機會
自營今日沒有走中性策略,是期貨選擇權一起偏空調整
昨日有提到,要觀察外資的空方部位
外資的空方部位增加了,如果明天還增加,那就有連續性,要小心
散戶股海冥燈沒有繼續指引我們方向,反而是縮手回歸中性,可惜
支撐16900,壓力17600
怪怪的,我推測應該是受到今天開高走低的影響
歡迎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專屬貼圖,
也歡迎加入鐵粉會員,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25mtg0-sg/hqdefault.jpg)
主力壓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在哪裡 ?
●外觀導入單體式八角型水箱護罩,前後燈組內的 LED 導光條也經過重新編排。
●內裝標準配備 12.3 吋 Audi 全數位虛擬駕駛座艙 plus 及 MMI navigation plus 多媒體導航系統,內建 10.1 吋彩色觸控螢幕,並搭載 Audi 智慧型手機介面 (附 Apple CarPlay 無線連接功能)
●具備可前後滑移 10 cm 的後座椅墊,椅背角度也可調整,行李廂置物空間可在 520~1,520 公升間調整。
●全車系配備公路行車輔助套件及都會行車輔助套件。
●僅有 45 TFSI 單一動力,採用 2.0 升 45 TFSI 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導入 12V 輕型複合動力系統,可輸出 265hp 最大馬力及 37.2kgm峰值扭力。
#Audi
#Q5_45_TFSI
#Edition_one
於 2016 年推出的第 2 代 Audi Q5 於 2020 年 6 月首次推出小改款車型,台灣奧迪也選擇在 3/15 正式在台發表。整體維持既有的框架,導入新式造型設計元素以及全新 OLED 燈組,並配備新世代的主動安全科技配備、全數位虛擬座艙與多媒體娛樂系統。
第 2 代小改款 Audi Q5 上市初期僅提供單一動力選擇,編成方面共有 3 個常規販售車型,而上市首波將提供一款以 advance 版本衍生的 Edition one 精裝配備特仕車,也就是本次試駕的車型,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279 萬元。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3161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FbOi7Spby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