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推廣從來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印象派以降的現代藝術或當代藝術,其背後的歷史脈絡太複雜,單單了解一件作品,前置知識和門檻太高。不過相對的,這些作品所呈現出的樣貌,卻又「過分得簡單」。
因此許多人看到馬列維奇《黑方塊》、杜象《噴泉》、羅斯科的色域繪畫,甚至是安迪沃荷《康寶罐頭》,都常常引來大眾的一句話「這三歲小孩都會,算甚麼藝術?」然而當導覽或朋友開始分享背後的脈絡和由來時,又因過於複雜,根本喪失推廣給他人的機會。
此次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 ,推出新書《藝術七鑰》,某個程度上能解決齋主於上一段提出的問題。本書的出版宗旨在於降低藝術入門的難度。作者莫雷(Simon Morley),挑選了20個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以「七鑰」分別不同的角度,向讀者說明和介紹該件作品的價值。
事實上,我和朋友談及藝術作品時,也時常會面對這類問題。
當一件作品放在眼前時,朋友總會免不了多問幾個問題。若是在藝廊或博覽會時,朋友問的問題還好解決,大部分都與價格或市場喜好相關,從市場面出發即可。當作品出現在住宅中時,單純用藏家的喜好或感受性來解釋即可。但當作品展示於美術館或博物館中時,情況就變得複雜許多。到底要以藝術史、理論、市場還是單純的感受層面出發?
莫雷認為理解藝術,有七個鑰匙(Seven keys),分別為
歷史之鑰:思考作品本身的風格,其承襲的歷史脈絡,以及在藝術史上的影響等角度切入,評析該作品之價值。
市場之鑰:以作品在市場上的表現,不管是帶動的風潮,還是拍賣的最高價等,剖析其價值。
生平之鑰:從創作者的出身、經歷、所學出發,思考其背景與作品之間的關聯性,進而理解其作品價值。
美學之鑰:從視覺切入,以線條、顏色、質地和肌理,深入作品的價值。
感受之鑰:最直接主觀情緒上的感受。這種感受可能是跨越國界、時間、文化的通俗價值,也可能是只有特定身分和經歷的人士才能體會的。
理論之鑰:這裡的理論,不同於美學,而較近似於其他領域的知識。著眼於該作品能為觀者帶來的啟發,或者該作品創作的理論依據。如同我們無法部將超現實主義者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共同討論,也無法忽略康丁斯基抽象作品與音樂之間的關係。
懷疑之鑰:鼓勵觀者用不同於講者的角度切入,用目前觀點不具備的角度思考,期待思想能碰撞出更多不同的想法。
這本書確實很適合作為喜愛藝術,卻又不知從何入門的人一讀。《藝術七鑰》收集了二十件經典作品,各自以七個不同角度切入,向讀者解說這些經典作品的價值。這些作品包含了杜象《噴泉》、馬列維奇《黑方塊》、培根《教皇頭像》、安迪沃荷《大型電椅》以及基弗《歐西里斯及伊西斯》等作品。它們有些是影響藝術史發展的重要作品,有些則是散發獨特氛圍的鬼才之作。無論是何類作品,它們都默默影響著我們的當代視覺體驗。
我知道有不少齋友都對藝術感興趣,也都嘗試找些書籍入門,但不少藝術書若不是使用大量專有名詞用於敘述,就是假設讀者對藝術史有一定了解,忽略將閱讀門檻降低。本書對於藝術入門者和非入門者的平衡做得不錯,非入門者能從論述中找到許多會心一笑的巧思,而入門者更是能從眾多作品的介紹中,理解現代及當代藝術的部分脈絡。
有興趣者的齋友,本書已經全面上市,歡迎你直接下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904
https://bookstore.artouch.com/product/9789579057790/
當然,本次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大方的提供了三個贈書名額給酸齋的齋友們,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能參加活動。
三本贈書中的一本,齋主計畫用抽獎抽出。
只要你在4/4(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另外兩本,齋主希望將名額留給優質留言。齋主會在活動結束時,選出一名知識涵養豐富的留言,將這本《藝術七鑰》,送給這名值得的齋友。
最後,感謝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 對酸齋的照顧。
也謝謝願意按讚留言的齋友們為文化所盡的心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難道我們不能相信科學了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看] 暴力、性與濫用藥物:真實與虛構之間的《#佛洛伊德》| 李長潔
.
Netflix三月上架的黑色驚悚心理追兇劇《佛洛伊德》(Freud),讓「#精神分析之父」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世紀蒼白的維也納城市中,解開連環殺手之謎。《佛洛伊德》巧妙地封存了浮士德、科學怪人、吸血鬼等恐怖文本的元素,藉由精神分析的角度,將心理因素與恐怖感受關聯在一起,形成壓抑的幻象。
.
並且,如果你對心理學或精神分析感到興趣,甚至還可能小有研究,那《佛洛伊德》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理論」的情趣:那些書本裡的堅硬論述,是在佛洛伊德嗑藥後被「感召」而起,精神分析的催眠治療,竟然來自降靈會的啟示。(儘管這些都是虛構的)
.
▓ #從精神分析發展出來的劇本想像
.
《佛洛伊德》由8集組成,分別是「歇斯底里」(hysteria)、「創傷」(trauma)、「夢遊」(somnambul)、「圖騰與禁忌」(totem und tabu)、「趨力」(trieb)、「退化」(regression)、「宣洩」(katharsis)、「壓抑」(repression)。如果你有稍微涉略過精神分析,一定知道各集名稱就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中的重要概念,各自有深厚的理論脈絡,互有關聯。本劇從諸概念延伸出劇情,讓概念成為追兇之鑰,甚至使「佛洛伊德」在劇中被動地被概念推動著。
.
▓ #後設的諷刺
.
雖然《佛洛伊德》環繞著「#犯罪」心理發展,但事實上,佛洛伊德並未直接對「犯罪」感興趣,他的工作主要還是在精神分析理論的創見上。他的理論在當代也時常被認為已經過時,不過,其理論對文學、美學、電影、藝術等領域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就在觀看本片時,畫面側邊總是跑出字幕,提醒觀眾「16歲以下禁止觀賞,本片關於 #暴力、#性、#濫用藥物」,我總是哈哈大笑,還真是一個後設的諷刺啊,這不就是佛洛伊德理論的本體嗎?
.
▓ #真實與虛構之間
.
或許找一個歷史名人來當作主角,十分容易為人詬病。在史實與虛構之間,人物與劇情之間,總是難以達捏。本片以概念、事件、與部分傳記背景,構連起幻想的連環殺人故事,彷彿讓當代影像敘事彌補了佛洛伊德真實傳記中的空白,還算是聰明的作法。可以讓對心理學與精神分析有興趣的觀眾,能帶著一點幻想空間進入到知識世界當中。
|
#認真就輸了
#算是有趣的作品啦
#防疫期間觀看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喜歡看恐怖片嗎?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何人們對恐怖片又怕又愛呢?今天要來跟大家講講人們喜愛恐怖片背後可能的心理因素。
從古早的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開始說起,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但安全)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
而從可驗證的科學角度來看,齊爾曼(Dolf Zillmann)曾在 1970 年代提出的興奮轉移理論。他認為觀眾可以透過最後緊張感緩解、好人得勝獲得滿足感,但這個理論似乎並不那麼完美,因為許多恐怖片並沒有一個好的結局。因此有另一個理論認為恐怖片給予我們一種類似於做夢的功能,讓我們能演練模擬未來可能遇到的恐怖事件,為此做好準備。
小編個人偏好看到有個圓滿結局、邪不勝正的恐怖片,這部分似乎比較符合齊爾曼的理論🤔。
不知道大家跟周遭的好友是因為什麼而喜歡看恐怖片的呢?
歡迎tag你所有喜歡恐怖片的朋友~~
了解更多: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9581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難道我們不能相信科學了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08 科學建構的方法:歸納法
02:02 歸納法的問題
02:49 卡爾.波普對科學與真理的看法
04:02 波普提出「可否證性」的概念
05:13 波普對「偽科學」的看法
【 製作團隊 】
|企劃:上過科學哲學這堂課a鯉鼬
|腳本:覺得科學哲學滿有趣a鯉鼬
|剪輯後製:對科學發展感到驚嘆aPookie
|演出:愛因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科學」(方法)是一種還是很多種?https://bit.ly/2y2Mhzn
→ 《哲學的 40 堂公開課》:「從錯誤中學習—波普與孔恩」:https://bit.ly/2y1pJiL
→ 維基百科:天鵝:https://bit.ly/2IxhbVG
→ 維基百科:黑天鵝:https://bit.ly/2NWLSt9
→ 哲學速成班:卡爾.波普爾、科學與偽科學:https://bit.ly/2P0osQ5
→ 愛因斯坦 廣義相對論100年:https://bit.ly/2P2OS3E
→ 【科學史上的今天】5/29——史上最重要的日蝕觀測:https://bit.ly/2y6O46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在 開啟了每星期三晩上在佛洛伊德寓所的聚會,許多著名的案例在 ... 的推薦與評價
一群同好有個令人愉悅的提議:每個星期找一個晚上到我這兒來。談談一些我們有興趣的精神分析主題。已經聽說有些夥伴要來了。你也要加入我們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