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要當兵嗎?一個預官的反思與建議。
#女生應該當兵嗎? #我們真的要上戰場 ?
#不怕排長帶你們衝哎哎哎步槍兵人勒
好友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前天在節目上公開提到恢復徵兵制以及女生可服義務役,也引起和王浩宇議員之間的論戰,這是個很好的公共政策議題,事後和她及其他幾位朋友也對此有所討論。
身為剛教召回來、戰事發生時要帶著後備部隊衝第一線的步兵預官,也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實務面自己看到的問題,與提供改革解方的思考。
先講結論,我支持 #朝全徵兵制方向 去思考改革,為什麼?
落實全民國防、軍愛民民敬軍,也要民先懂軍啊。
➽
1⃣️ #徵兵募兵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國從過去到現在實行的兵制嚴格來講其實是「#徵募併行制」,國防部以前也發布過新聞稿澄清外界以為國軍要進入「全募兵制」的錯誤看法。實際上依照《兵役法》的相關規定,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仍依法服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也是屬於徵兵制義務役的一環。
上次推行的兵制改革主要是著眼於加強常備部隊的專業戰力(就不會一直在訓練新的一年兵時間到又退伍造成戰力青黃不接),因此常備部隊也走向全志願役、專業化的「募兵」方式來吸引專職當兵的人,只能說這些都是在「#徵募併行制」的框架內所做的調整。
但巧芯所提到的「徵兵制」就稍微不太一樣了。
嚴格來說,男女都要當兵屬於「#全徵兵制」,就是除了專業職業當兵的人以外,所有國民不分性別都要服兵役的義務役,並接受長期(1-3年)的軍事訓練,除了貫徹全民國防的精神戰力,也是實務上讓「國防軍事」落實到全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以色列🇮🇱、挪威🇳🇴等國家是實行「全民皆兵」,男女都要服義務兵役,而且是偏向軍事的,#女生也要拿槍打仗。
以色列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因為它強敵環伺、屢戰屢勝的關係(還有IG上很多...以色列女大兵?),挪威在2013年國會投票通過時除了防範俄羅斯以外,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 #推動真正的男女平權,也使得挪威成為第一個強制兩性服役的歐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瑞典🇸🇪也在2017年宣布恢復徵兵制,且徵兵不分男女,理由同樣包括 #促進軍中性別平等。
其他實行義務徵兵制且強度比較高的國家包括南韓、瑞士、新加坡、越南、泰國(抽籤徵兵)等等,役期從一年、一年半到兩年不等。就連法國都在去年重啟兩階段的徵兵制(但內容多樣包括社工服務等)。以色列則是男生3年,女生2年,超硬。(不過以色列今年七月才剛正式宣佈男性役期從32個月調降到30個月,女性一樣24個月,許多軍方將領反對認為會造成人力短缺)
美國🇺🇸歷史上一向是承平時期採取募兵制,戰時改為徵兵制。不過,韓戰結束至北部灣事件,兵役登記系統繼續徵兵,1954至1964每年大概140,000連冷戰平時美國還是有繼續徵兵的動作。(感謝 #方恩格 提供補充)而美軍徵兵的對象男女不拘,不過目前還有少數戰鬥工作不對女性開放。
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台灣的兵役與後備制度應該改革,要改什麼?
➽
2⃣️ #後備現在是什麼狀況啊喂
台灣社會對於國軍的看法以及在陸軍當中服役的經驗觀感網路上很多,這裡就先不展開。
美國人其實近年來講了很多次認為國軍後備戰力不足、應該改革的情況,請自己參閱(bit.ly/3ieOUU2),儘管美國人有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內容很多地方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
(之前寫《中共攻台大解密》而在台灣有一定知名度的美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 Ian Easton曾經在蘭德撰文寫過〈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Reserve Force〉,有興趣的可以參考,bit.ly/3l0xRGO)
近期的《新新聞》也出了一篇專門談後備制度改革,大家可以先看看(bit.ly/2SmeFr7),包括國防部長最近說後備要優先召集一年義務役....但這群人數量已經從69萬人下降至47萬人,軍事訓練役則將逐年成長,到民國115年(2026)就會消失,接下來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如何保持後備戰力?後備戰力又有無必要?
政府看起來現在在做行政制度調整的準備,要加大投入資源跟提升後備位階,但對我一個第一線的排長來說,重視的還是實際訓練內容以及士兵的戰鬥認知有沒有跟上。
先講一下自己的體驗。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回去教育召集就是重溫「陰間」生活、上課很涼等等,甚至很多人一接到教召令就買機票出國或是跟公司報出差來逃避⋯⋯個人非常反對這種作法,不只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這會傷害台灣整體的軍心士氣與實際戰力,近年國防部有對此作出一些改革來限制,很棒。
平均來說現在是退伍後八年內會召集至少兩次,每次一週(軍士官七天、士兵五天),而我這次回去已經很充分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實戰科目很多,滿滿的行軍、操課與打靶,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不只是帶隊的義務役軍士官,接訓協訓的志願役軍士官也非常辛苦(感謝他們為國辛勞)(敬禮)。坦白說,確實讓我感覺到兩岸情勢是真的緊張,為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是一個 #海島國家 的狀態,過去到現在的防衛指導主要都是「嚇阻+殲敵於海上&灘岸」,很多聲音都認為「加強海空軍實力就好,一旦海空軍打光讓老共上岸就完蛋了,也沒什麼好守的;而過去大陸軍主義在新的情勢下也應該被揚棄⋯⋯」
這些說法都不是沒有道理,也因此台灣的海空軍無論在裝備、素質以及國際交流等層面確實都是很優質的,陸軍尤其是一般部隊普遍就稍微辛苦一點。但近期兩岸緊張對峙的情況以及當時在部隊裡接收到的一些資訊跟訓練內容,其實都讓我感覺得到國防部確實有認真陸戰的心理與實際準備。國軍當然也不是笨蛋,五六年前服役時陸軍訓練的科目主流就是城鎮戰為主了,但一直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除了大家都認為戰爭似乎很遙遠以外,沒有全民皆兵也導致軍民分家,人民不關心軍務,如何熟悉與落實全民國防?陸軍才是跟廣大民眾比較相關、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
因為不能詳述後備的真實狀況以免洩露軍機,直接講小結:
a.#戰時接到動員令要不要裝死?
我和同為預官排長的朋友都會建議你最好要出現才比較可能活下去,不要以為躲在家裡會很爽。
戰時一切軍管,躲在家裡等被炸/等投降不一定比較好,更不用提被憲兵or警察抓走軍法審判以及失去反抗的機會。
雖然也有論點認為不要拿槍以免在戰時被當成軍事人員攻擊,但我個人是反對甚至有點鄙視這樣的看法,命運要自己掌握,槍在手比任人宰割好。
b.#後備部隊戰力如何?
身為要帶兵的軍官....坦白說,後備部隊扣除志願役幹部以外,整體戰力的訓練還有不小的加強空間。其實就我的感受,如果是在被入侵而被迫要防守的情況下,我所在的部隊 #戰鬥意志都還算堅定,但技術的部分,主要還是訓練時間太短以及間隔太長,所以不夠熟悉戰鬥技巧與進入那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上戰場的戰士」的狀況,這也是國防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加強教召訓練內容的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血濺車籠埔、魂斷金六結、歡樂斗煥坪」這種事,基本上到哪裡都是一個 #血濺魂斷 的狀態,後備的實力有在增強,這一點要再次給國防部與基層幹部們掌聲。
c.#後備部隊的任務?
其實有同樣是後備部隊的一些預官、士兵有在網路上講他們接收到的大致任務內容,我覺得國防部可能要好好巡邏一下。但是就內容而論,本質上就是兩個字「守土」(少部分會有別的任務),而目前的後備部隊如果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我認為訓練跟準備是稍嫌不足的(主要是戰鬥,其他還好),從動員、集結、整隊、領裝、動員、了解任務到實踐任務內容,特別是任務性質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部隊的信心,那平時的戰鬥意志培訓、尤其是作為底氣的戰技訓練就很重要,才能在戰時發揮戰術價值,不是單純上去當砲灰。
昨日也看到新聞國防部長表示已經研擬改革方案,將加強召訓天數與頻率,這是對的方向,但我更期待訓練科目內容能否更靈活、符合現實。
之後的訓練建議科目上還是要變成「#任務導向」,而不是為教召而教召、科目本身強度變強而已。戰場的經營、熟悉以及實地跑一遍大地,都有助於戰時真正要上場時的信心、存活率與任務成功率。
➽
3⃣️ #台灣兵役制度該怎麼改
a.#心態與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常常把「當兵」這個詞窄化為「#拿槍上戰場」,也因此一談到「女生要當兵」就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軍隊有非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幾乎也涵蓋社會上大部分職業(也因此就沒有所謂女性不適合當兵的問題,女性在許多事情上可以比男性做得要好)。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篇《美華軍語辭典》(bit.ly/33c6ELq)提及的職業及術語就可以知道軍隊任務涵蓋的內容有多廣。
以色列新創科技產業如此成功,正是因為軍隊根本就是他們的先進職訓所,一退伍就創業搞網路公司研發軍事用軟體與無人機的比比皆是,畢竟科技進步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軍事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也是冷戰時期從美國國防部的內部軍網演化而來。
而美軍退伍後除了聯邦政府的福利cover與各種社會職涯的申請優惠以外(比如免費或減免大部分學費上大學),大多也不怕依照他們在部隊的專長找不到工作,這是國軍已經有在模仿但需要更深化改革的重點。
簡單說,台灣社會要先改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及「當兵就是打仗、開槍」的心態,才會覺得當兵是一件普遍可以接受甚至對職涯有幫助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普遍都認為學歷史好像很沒用。但在國外很多部隊或美軍來說,讀歷史可以去做戰史研究、情報分析、聯絡官甚至協助寫作戰規劃,搞得不錯的還給你獎學金進修以後到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教戰史、教軍事策略。
學工程和化學的除了搞爆破玩炸藥,更可能要懂如何蓋房子,因為你要知道如何用最少的炸藥摧毀最多的房屋結構,退伍以後去當工程師、當建商或是教化學當絕命毒師(?)都可以。
並不只是大家都要當兵或懂開槍而已,
這才是「#全民皆兵」、「#寓兵於民」的最高境界。
➽
b.#役期與內容:
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外國有強大外敵鄰近的國家」的兵役役期(bit.ly/3cEyX8i),相對來說台灣現在四個月的軍訓役是真的很短,而且完全不構成戰力,下部隊基本上只是搞事而已。除了適當延長役期以外(我個人認為起碼還是要恢復到一年),也有很多聲音強調重點不是役期的長短,而是訓練內容應該要朝實戰化來做改變,不應該還在用美軍二戰前後的單戰(單兵戰鬥教練),喊些脫離時空背景又實用性低的口號。這一點已經非常多人都公開提過了。
(這邊有篇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對國軍新兵訓練的單兵戰鬥教練評論,http://xn--bit-9u3ey63rpnc20p93e.ly/2G09quB)
某種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對進入戰場狀況有點幫助(主要是活用聯絡手勢之類的),但到了真實戰場地形上其實很難應用,還不如好好訓練基本體能和移動中射擊、經營與自己後備部隊相關的戰場場地,了解哪裡有加油站、哪裡有軍營、哪裡有重要機關、不同類型道路移動方式到時怎麼處理?怎麼跟上級單位聯絡?停電了大家到時候聯絡方式備案為何?會用無線電的人有多少?知道不要亂開無線電免得被敵軍鎖定的人有多少?
我想,這些東西可能有許多後備軍士官並不清楚,但對一個排長來說,了解這些資訊遠比背單戰重要太多。各位士兵也不希望帶你打仗的排長一問三不知吧。上戰場,最重要的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有負責任地帶大家活下來啊。
此外,假日開放軍營靶場讓民眾體驗電子或實際打靶、廣推生存遊戲活動甚至編組民兵團都是實際可行、民間軍武圈也有能量可以培養並支撐起來的東西。把生存遊戲或打靶當成一種全民運動來推廣,#把國防生活化,可能比精進教召內容的成效更大。
➽
c.#軍事訓練交流
這個東西有點敏感,包括美軍在台小規模協訓的狀況最近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喂),而實務上這個想法應該會因為觸碰到中國大陸甚至美方的外交政策底線而無法很快實行⋯⋯
不過以前在某地實習的時候,曾寫過一篇報告談國軍可思考仿照新加坡來台灣的「星光計畫」一樣,將不只是精英部隊,而是成建制擴大將一般志願役甚至未來全徵兵義務役的軍士官兵都有機會到國外盟國輪訓半年到一年,除了可以獲得接近實戰的訓練經驗外,更可加強語言能力,藉此吸引有志從軍的年輕人與優秀人才。
如果加入國軍不只是掃地出公差搬庫房,而是可以學得實際戰鬥能力與可應用的外語能力,國家還付你薪水,誰不搶著要?
但這個政策顯然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無法實行,只能等待時機成熟了。
#題外話,有看到媒體報導政府明年將派3員到以色列考察後備動員制度(bit.ly/34bwfTR),我猜應該就是要成立全動署的那幾位長官(?),但真心建議如果政府可以的話,希望多派幾位員額且包括基層幹部,才能廣泛收納基層真實狀況與意見並根據這些意見來吸收以色列的制度哪些是可以照搬回來、哪些是需要調整才能適應我國後備制度的。
另外也懇請注意不要只學到器物制度沒有學到理念,畢竟以色列面對的狀況跟我國不同,多去理解他們的宗教、文化、建國歷史、制度淵源,才能真正理解以色列軍隊的建軍思想以及他們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
4⃣️#女生可以做什麼🙋?
國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女同學大多要了解與學習的是護理與急救方面的知識,但也有國防教育知識以及高中畢業前會有打靶的體驗,但就僅止於此了。如果未來女生也要服兵役或類似替代役的軍事役別,現在比較常見的建議包括服半年到一年的軍事/社會役,學習包括醫療衛生、戰場救護、後勤經理、通信、電子、情報等在內比較不需要用到太多體力的任務。
不過,也有對於男女一視同仁朝 #以色列化 的想法,除了訓練成步槍兵外、戰車/機駕駛、醫護兵、狙擊手與觀測手等戰鬥兵科可能也相對適合女性。
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社會情況暫時應該很困難,民眾大概沒辦法接受這麼劇烈的轉變,以及軍方對於這方面的硬體、軟體與制度上的準備也還嚴重不足。近年敵情升高,也許台灣社會開始願意思考這件事,如果真的要推動,現在就必須開始認真討論。
美軍近年的女性比率約是15%,國軍呢?也是14-15%。根據媒體報導:「早期女軍人多半限於『辦公室單位』任職,近年愈來愈多職缺開放給女性。例如,陸官畢業的女生,原本在戰鬥兵種(步兵、砲兵、裝甲)中只能選砲兵,否則就要選化學、通信、工兵等支援兵種;如今各兵種都已開放,連戰車乘員都已出現女性。以往女性飛官多限於駕駛運輸機、直升機,近年起也開始加入戰機單位。」
(本段節錄自 程嘉文,〈國軍女官兵人數 突破2萬大關〉,《聯合報》,20180405。)
所以整體來說是朝一個女性越來越多也撤除差別待遇的方向走,我認為這也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無論對戰力、士氣、促進女權與性別平等來說都是好事。
➽
➽
➽
以上,已經太長了,就先寫到這裡為止。盡量用很淺顯直白的方式去談我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還有許多細節未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國防議題的改革。而兵役制度,除了能夠達到國防的目標,更應該注重給予軍人應有的待遇、尊嚴和榮譽,否則即便募兵,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軍嗎?拼招募的績效數字是如何來的,基層心知肚明。
如同一同討論的友人所說,「可以的話當然是以募兵的精銳為主力培養對象,但重點在於讓不打仗的(台灣這點與美國不同),人一樣可以得到尊重、榮譽以及好的待遇,培養全民國防的精神與意志。」但很矛盾地,如果不讓全民都感受到當軍人的辛苦與風險,前述的想法也很難被推動。
自己是軍人家庭出身,也因此當兵時決定考預官盡一份心力。無論你的國家認同為何、是哪幾個字,這無關「政治」,是有關於 #我們能否繼續保衛我們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會故意希望打仗,除了少數可以因此得利的人。一直煽風點火的人,真的要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是站在哪一邊。那要探討這件事,就該務實一點檢視現況、理性討論解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討論與支持國軍的改革,而不是單純爭吵、嘲笑誰是什麼役,要不要上戰場、愛不愛國而已。
畢竟一個以不當兵為榮的國家,大概很難不被滅亡。
如果這幾年要打仗,就是我們這一代要上戰場。台灣不是靠口水就能保衛,希望那些叫囂戰爭卻又不願當兵、不願付出的人可以知道這一點。
#支持中華民國國軍 🇹🇼
#預官102之2梯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報到
(影片與留言處圖片為本人2019年3月參訪以色列看到的情景,女生要拿槍當兵,也可以當得很好,還有戰場被擊毀的戰車殘骸、戰爭下的青年塗鴉訴說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力感的遺跡,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AnJie's Vlo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幽靈人口回歸囉ヽ(́◕◞౪◟◕‵)ノ 來跟你們聊聊我消失的這兩年到底在幹嘛? ─────────────────────────── 👉支持一下我公司頻道啦 😀ZUKER租客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21天搭火車勇闖西伯利亞 ▪ https://...
俄文系ptt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慘!民眾黨賴香伶又要靠腰了!
一「中國利用武漢肺炎為工具,正在對台灣猛打情報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67995006673906&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標題Re: [新聞] 政院提高口罩產能 賴香伶:盼能一周買7】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13343205602478&id=1598116423791832
迷因力量:
2月1號
柯文哲:口罩不夠為何不24小時加班生產呢?
(政府一月就開始協調廠商24小時三班制生產,柯是在說幹話?)
2月9號
賴香伶:口罩24小時生產是否過勞?要求政府勞檢
( 所以你是在打柯的臉嗎 ?拼命生產口罩因為人命關天,要打防疫戰爭,賴卻大喊勞權勞檢?是在學柯講幹話嗎?)
2月18號,賴香伶:希望口罩可以一週發七片
(所以你是在打之前自己的臉嗎?又要勞檢,又要一週七片,是北七還是白目?幹話王?)
從黨主席到不分區第一名立委,只會講幹話,只會亂喊價,出張嘴就好了,果然是TMD幹話黨
台民黨不分區第一名立委連算數都不會,政府拼死拼活拉產能,今天才宣布產能提升到550萬片,一週3850萬片,分給2400萬人,一個人一週也不過是1.6片,聽說現在是一週發2片喔
而賴香伶發神經喊一週7片,等於每天要生產2400萬片,我看台積電別生產晶片了,統一別生產麵包了,生產線全改成口罩,北七
口罩真的要發,也不是每個人一週發七片,而是先從最重要的一線人員,從醫療/交通運輸/警政到孩子/看護先發起
台民黨從頭到尾就只會出一張嘴,連算數都不會,連現實都不懂,真的是出一張嘴民眾黨,幹話民眾黨
來聽專家的中肯分析
==================
Emmy Hu
其實要喊口罩一週七片還是十片都很好喊,誰不希望這種時候民眾能有取之不盡的口罩,你只要問她你貨從哪裡來就好。喊一些不切實際的數字大家都會,問題是你能不能做得到。馬英九也喊過633,而且當時是無法立即驗證能不能做到,還不是口罩一週幾片這種簡單數學題。
你可以砍掉醫療體系的供應,把給醫生護士的份量轉給民眾,這是一種作法。你也可以從外國採購口罩進來台灣,補齊不足的量。我上個週末協助台商買進了快一百萬片的口罩,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現在俄國巴西印尼還有貨(中國製,一次性醫療口罩),一片報價15-20元左右新台幣,不含運費和匯差,這是買一百萬片的價格,買不到這個數,報價五塊港幣起跳,你要花錢下貿易單補足那五片嗎,那麼要動用哪筆預算來採購呢,給民眾的採購價是多少呢。。。
真的不要隨口亂開價行嗎,現在行政院的方式就是最便宜最正確的,有好幾家大台商都是學行政院採購機台設備自己生產,這個idea就是抄台灣行政院的,春節一完立刻申請增加業務範圍,有兩家公司的人告訴我,他們都願意買機台放在工廠那裡,由口罩廠生產,自己採購機台自製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只是現在讓口罩廠生產可能會遇到被中國政府徵用的風險,才改為自產。
隨口喊價都很容易,事實上裡面各種細節要解決,各種困難要克服,這種喊法最後你也只能砍醫護供應,不然你根本做不到,只是空頭支票,比馬總統的支票還更沒有兌現力。
#天花亂墜亂開支票這是什麼問政風格
#國家真的可以交給你們嗎
原文網址
https://reurl.cc/Gk7vrx
====================
#請廣傳對民眾黨真相很陌生的親友
中央有意擴增口罩生產線 柯P:不如24小時加班
https://reurl.cc/zy0Elk
要求政府勞檢口罩工廠 網友:賴香伶學柯說幹話?
https://reurl.cc/6gWx7y
賴香伶:希望口罩一週能買七片
https://reurl.cc/RdAmY6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240896444775&id=111757243493141
夜柯魔悍將:#台灣民眾黨賴香伶是在哈囉
不是執政黨所以只能嘴? #這就典型的因為不用扛責任,#所以隨便說說都可以唄。
柯粉對民眾黨的立委期待都很高,畢竟標榜著終結藍綠,那就應該不是一群只會嘴的立委,而是能提出解法的立委才是。就算沒解法,至少能搞清楚現況再許願還比較合理,不然我許願每人每週兩萬片,多的開放轉賣國外大家發大財,既能減緩口罩缺的疑慮又能發大財,潮棒的好嗎
無論是你或者是勞檢女神似乎都錯以為民間廠商配合防疫生產所以可以任意被凹,根本是背離事實,對民間廠商來說,最重要的終究還是獲利,防疫如果沒好處,幹嘛配合防疫?
許願還有提問題質疑很簡單,但是作為立委只會做這兩件事情的話,隨便一個PTT鄉民都能取代她。看到勞撿女神提出『因為現在產能大增,希望配給提高到每人一週七片』,#覺得她根本搞不清楚現況。
⚠️現在口罩產能的前提:
1. 現在就是24小時不斷電生產,國軍補充勞動人力
2. 不斷電生產,產能就是現在這狀況
⚠️真的要追加產能的可能問題:
1. 月底聽說拉高到每天1000萬片(不斷電生產的情況),#但勞檢女神說每人一週七片,#那麼每日產額至少要2300萬片,先不計醫療產業每人每天至少兩片,以每台機台日產10萬片,要再增加130台,以及對應人力。人力成本不計,且能拿到機台組件的情況下,經費增加四億到五億之間,然後國軍投入人力至少要增加3倍,因為廠商不會為這產能增加人力,不然不會要國軍出動。 所以產能繼續擴大,影響較大的是國軍。 至於國軍人力被卡,我也不知道會發生啥事就是了。
2. 最近連藥局都希望協調國軍賣口罩了,#剛好把國軍能量用好用盡好棒棒
3. 多請人顧機台? 現在還沒增加滿六十台就要請國軍幫忙了,你怎會天真的以為民間老闆會想增加人力?民間企業終究是以獲利為考量,防疫幹嘛的只是順便,#別以為配合政府政策就等於是公家單位可以隨便凹唄
4. 擴產的另一個問題是,現在廠商等同於生產口罩賣給政府一定量後,機台歸廠商。但廠商等同沒有現金流入,再擴產130台,#也得要問問廠商買不買賬。
5. #你覺得常日班被政府改凹輪班不是犧牲?#並不是合法的事情就沒犧牲勞工權益好嗎
—
結論:師父一聲令下, 柯粉馬上輪班
🔗 [新聞] 賴香伶盼口罩每周能買7片 蘇未正面回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2074036.A.EFA.html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09915329133561&id=1521167468008351
俄文系ptt 在 加個零的社群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TT 八卦板從昨天開始開啟推文顯示 IP 功能,發文下方會顯示 IP 外還會括號(),裡面會顯示國家(對,台灣是個國家。)此舉似乎是為了——
1. 抓帶風向的跳板仔
2. 讓公關公司現形
3. 抓翻牆五毛(這我自己腦補的)
顯示 IP 有個缺點,推文空間變短了啦乾,超容易被卡推文。
八卦版也開始出現以下問卦
[問卦] IP秀出哪個國家最潮?
[問卦] 顯示推文IP可以幹嘛?
但都沒有掀起掀起一波冷門國家曬日常文章有趣——
🗣新喀里多尼亞,一堆人不知道在哪: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18430.A.ECD.html
🗣住在瓜地馬拉,曬了很多美照: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77864.A.8A5.html
🗣秘魯的草泥馬: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72566.A.306.html
🗣來自俄羅斯,網友跪求老婆照: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37756.A.6A0.html
🗣假裝來自阿富汗,還呼籲要回來投票: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30902.A.A12.html (這篇最好笑😂😂)
感覺在異地做自媒體或是經營旅遊相關的都可以來趁機宣傳一波,因平台更新功能而起的系列文章太有趣了。
俄文系ptt 在 AnJie's Vlo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幽靈人口回歸囉ヽ(́◕◞౪◟◕‵)ノ
來跟你們聊聊我消失的這兩年到底在幹嘛?
───────────────────────────
👉支持一下我公司頻道啦
😀ZUKER租客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21天搭火車勇闖西伯利亞
▪ https://pse.is/SiberiaAngela
📌更多關於我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gelaLeeTaiwan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aleetaiwan
───────────────────────────
📩業務邀約:angelaleetaiwan@gmail.com
#俄文系畢業 #台妹安J #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yTo6QTTN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