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通關古道的最後一段謎題:#安通越嶺古道 ]
劉克襄老師在他舊作《#臺灣舊路踏查記》曾提到,於1991年11月和楊南郡老師為了踏查安通越嶺古道而組隊上山,卻在越嶺後於東段苦尋不得下切的安全路徑,甚至碰到陡峭的岩壁,於是被迫露宿於山區過夜,度過難熬也難忘的一晚。隔日上切回稜線高點再度循路下切,依然不得其門而入,幾次折騰後終於放棄走回西段起點。
楊南郡老師日後再度挑戰想把路走通,結果依然以失敗收場。文章裡的附註記載這麼一段話:「楊南郡說,根據他過去的經驗,很少走兩次還未成功的。未料到竟栽在這一個海拔不過一千公尺的海岸山脈。」
劉克襄老師自己則表示:「真未料到海岸山脈也有如此可媲美中央山脈的壯麗美景;有些地方的氣勢甚至比中央山脈還險峻。」但近三十年後的現在,路徑已變得清晰可辨,難度也不高,實在難以想像當時前輩探勘遭遇的險峻。
✅ 行程報名 https://reurl.cc/62WM6y
✅ 其他資訊請洽 去哪兒
——
#花東縱谷與山同行
#去哪兒
#八通關古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靠北登山大小事| [八通關古道全段歷史紀念物位置]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新聞] 爬八通關古道!19歲男大生「墜200m深谷亡 的評價
- 關於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八通關古道全段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的評價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八通關很忙 》
昨天秀姑坪傳出一場山難意外,是馬博橫斷隊伍登頂秀姑巒後決定撤退,在撤退途中出事。但由於沒有其他細節,就不對此多加評論,目前看來就跟每天新聞中會播報的死亡車禍差不多,是個「有人就會有」的普通意外事故。
但是,我想藉此機會還八通關古道一個清白。每次中央山脈這一區有山難,都會用「八通關」來簡化,但這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歸類方式,因為往往出事地點跟古道本人沒有什麼關係。
---
其實八通關古道有兩條,清朝開一條,日本人也開一條,而且只有少部份重疊。今天大家會走的,想當然爾是日本人那條。
日治八通關越嶺道(古道)是一條125公里長,1921年竣工(其實分很多次還有很多支線修築),從東埔到玉里的理蕃道路,為了治理此區的布農族人而建造。
時至今日,這一區仍然是中央山脈上最重要的交通要衝,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超大型十字路口:橘色是山徑,藍色是古道本人,可以明顯看見中央山脈主脊在大水窟山屋與八通關古道交會,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
八通關古道西段,正是從都市前往中央山脈主脊最便捷的路,有四種主流走法會經過這裡:
1. 八大秀
2. 馬博橫斷
3. 南二段
4. 八通關古道全段
這也造成了這區人來人往的現況。
而人多,事故自然也多,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八通關古道本身難度並不高,除了特定崩塌地區要非常小心以外,整段都是平坦好走的「高速公路」。但因為這一區路線多,加上媒體朋友對這區錯綜復雜的關係不熟,以至於過去所有的山難,不管跟它有沒有關係,都習慣用「八通關」當標題,實在是讓它老人家很忙啊...(古道快一百歲了)
以這次為例,事發地點在「秀姑坪」附近,但因為秀姑坪本身是個平坦的開闊地區,所以我們僅能推估是在那附近發生的山難,確切地點不詳,所以我用黃色框了一個大區域出來。
秀姑坪距離八通關古道有4公里,三個半小時路程遠,用「八通關山難」作為標題,說實在的... 很像是「新北市永和區傳出一則火警」,結果大家都報「台北市大安區傳出一則火警」的感覺,有點張冠李戴。
而且長期在這樣概略化報導的影響下,也會漸漸讓不懂的人們有一種「八通關好像很危險」的錯覺。
但人家是無辜的呀...
所以這張圖,歡迎所有的媒體朋友存檔,以後這一區再發生事故想要做報導的話,記得和搜救隊問細一點,才不會繼續張冠李戴,讓八通關很忙囉!
比如說這次,以「秀姑坪」為標題就好,畢竟對於沒爬山的人而言...「八通關」和「秀姑坪」的意義是一樣的呀~
#媒體朋友辛苦了
#這是跨領域不熟的無心之過往後改正即可
#會寫這篇文是因為我爸也在問就一次講清楚吧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八通關很忙 》
昨天秀姑坪傳出一場山難意外,是馬博橫斷隊伍登頂秀姑巒後決定撤退,在撤退途中出事。但由於沒有其他細節,就不對此多加評論,目前看來就跟每天新聞中會播報的死亡車禍差不多,是個「有人就會有」的普通意外事故。
但是,我想藉此機會還八通關古道一個清白。每次中央山脈這一區有山難,都會用「八通關」來簡化,但這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歸類方式,因為往往出事地點跟古道本人沒有什麼關係。
-\-\-
其實八通關古道有兩條,清朝開一條,日本人也開一條,而且只有少部份重疊。今天大家會走的,想當然爾是日本人那條。
日治八通關越嶺道(古道)是一條125公里長,1921年竣工(其實分很多次還有很多支線修築),從東埔到玉里的理蕃道路,為了治理此區的布農族人而建造。
時至今日,這一區仍然是中央山脈上最重要的交通要衝,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超大型十字路口:橘色是山徑,藍色是古道本人,可以明顯看見中央山脈主脊在大水窟山屋與八通關古道交會,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
八通關古道西段,正是從都市前往中央山脈主脊最便捷的路,有四種主流走法會經過這裡:
1. 八大秀
2. 馬博橫斷
3. 南二段
4. 八通關古道全段
這也造成了這區人來人往的現況。
而人多,事故自然也多,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八通關古道本身難度並不高,除了特定崩塌地區要非常小心以外,整段都是平坦好走的「高速公路」。但因為這一區路線多,加上媒體朋友對這區錯綜復雜的關係不熟,以至於過去所有的山難,不管跟它有沒有關係,都習慣用「八通關」當標題,實在是讓它老人家很忙啊...(古道快一百歲了)
以這次為例,事發地點在「秀姑坪」附近,但因為秀姑坪本身是個平坦的開闊地區,所以我們僅能推估是在那附近發生的山難,確切地點不詳,所以我用黃色框了一個大區域出來。
秀姑坪距離八通關古道有4公里,三個半小時路程遠,用「八通關山難」作為標題,說實在的... 很像是「新北市永和區傳出一則火警」,結果大家都報「台北市大安區傳出一則火警」的感覺,有點張冠李戴。
而且長期在這樣概略化報導的影響下,也會漸漸讓不懂的人們有一種「八通關好像很危險」的錯覺。
但人家是無辜的呀...
所以這張圖,歡迎所有的媒體朋友存檔,以後這一區再發生事故想要做報導的話,記得和搜救隊問細一點,才不會繼續張冠李戴,讓八通關很忙囉!
比如說這次,以「秀姑坪」為標題就好,畢竟對於沒爬山的人而言...「八通關」和「秀姑坪」的意義是一樣的呀~
#媒體朋友辛苦了
#這是跨領域不熟的無心之過往後改正即可
#會寫這篇文是因為我爸也在問就一次講清楚吧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進入八通關古道後,
看見許多歷史遺址、駐在所、駁坎、酒瓶、獵人的子彈,
沿路聽著嚮導大哥講解清代、日治歷史後,
我彷彿像是回到歷史一樣,在古道中想像著過往的生活,
仔細地記下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山中的風景,
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和學習,
踏上歷史的印記,興奮著想知道更多台灣故事
路徑越來越小,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斷崖,
也稍為緊張著,這樣的路線大家是如何行走的,
沿路有許多崩塌的山徑、落石,路段地基相當不穩,
嚮導、協作大哥們,冷靜的判斷,高繞、下切,
把路基踩穩,確認路線安全後,便告知快速通過,
我上了一課,不是有體力就衝,在山中要判斷考量許多因素,
有時,可以前進,
有時,需要等待,
有時,必須撤退,
一切都是已安全下山為第一優先考量,
繼續通過許多坍塌、倒木、坍方、落差、攀爬路段,
我在後方隨著大哥們前進,像是海綿般不斷吸收各種觀念與技術,
直到我爬到了八通關山,第一次站在3335m,看著壯麗的山景,
也是我第一座百岳,越來越喜愛在爬山中,自由的感受
「秀姑巒山更有獨特的美喔!」嚮導說著,
「秀姑巒」,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天爬到秀姑坪一帶,
遇到寒流,因衣物和糧食帶不夠,隨行名叫「林秀鸞」的一位婢女,
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禦寒,自己卻凍死了。
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
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
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
如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
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
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
稱秀姑巒為「馬霍拉斯」,意為「白髮」,
形容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
秀姑巒,對我來說,就像神秘般的存在
好幾次在八通關訓練後,對路線狀況較為熟悉,
知道秀姑巒距離是最遠的,將出發時間提早一些,
抵達許多崩塌地形時剛好日出,視野較佳較為安全,
戴上頭燈,照亮了夜晚,
我帶頭,與筱瑜姐開始進入山中,
快步的前行,更要小心腳邊的踩點,
推判著公里數與身體的感受,
一切都照進度中進行,感覺相當不錯,
兩人有默契地前進,不時確認彼此的狀態,
我滿心期待著,日出時,看見黃金的八通關大草原與群山圍繞,
「啊!」筱瑜姐叫了一聲,我以為她踩空,
趕緊回頭看,原來是登山杖斷了,剩下一支可用,
但不影響,我們繼續前行,路段變的相當窄,
八通關古道,已經沒像以前一樣那麼好走,
多次颱風侵襲,已有數處崩塌、沿線吊橋部分損壞都須小心,
常常有落石坍塌,舊有步道受損,需高繞或下切
來往訓練幾次,沒有一次路徑是一樣的,
「喀啦!、喀啦!」我聽到左邊有聲音,
聲音越來越大,崩塌處有落石,
我們趕緊抱頭緊貼左邊山壁,準備要後退時,「啪!」
一個小落石打到我的左胸口,還好有水袋擋住,
「撤!」、「快撤!」
我們趕緊後退遠離崩塌地區,
等待了一陣子,落石聲音斷斷續續,時大時小,
也剛好天亮了,開始觀察任何可能的路線,
高繞、低繞、踩路基前進?
嘗試用各種方式想安全通過,
停留了將近2個小時,依然無法通過,
正準備再嘗試一次時,落石的面積滑動更大了,
強烈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要停止前進,
手杖斷、落石打到胸口,也許是一個跡象,
加上我們是單攻裝備,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估算停損點時間、氣候變化後,不該再貿然前進,
評估多方考量後,為了安全,做出撤退的決定,
下山後問在地的人,才知道前天崩塌的很嚴重,
有一隊登山隊卡在山上回不來,到隔天清晨才下山,
還好有做出撤退的決定,如果回程崩塌嚴重無法通行,
可能也會比較棘手一點,也再次學到許多經驗
「山永遠都在,別因為渴望,把自己一步步推入危險之中,
做好所有準備,平安下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山頂。」
️秀姑巒山 - 高級登山路線
⛰五嶽距離最遠的一座山
⛰需具有3000公尺以上、3天以上長程縱走經驗
⛰難度較高,體力、基本技能、應變能力有一定要求
⛰滿佈圓柏、箭竹、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景色獨特。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登山技巧
#百岳
#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新聞] 爬八通關古道!19歲男大生「墜200m深谷亡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新聞內文:記者王兆麟、戴若涵/花蓮報導花蓮八通關古道2日下午1時 ... 177 F 推qqpbpp: 八通關越嶺古道,橫越中央山脈,難度非常非常高 09/03 19:24. ... <看更多>
八通關越嶺古道難度 在 靠北登山大小事| [八通關古道全段歷史紀念物位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千萬別錯過在南安遊客中心前的1921年「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這可是楊南郡先生與朋友在1988年2月19日在里圳溝石橋所尋獲。 八通關古道有很多很多故事,建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