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是S姊Stephanie Peng的生日慶生馬拉松
小魚Abby Kuo準備了一萬五結婚三層蛋糕🎂
噢買尬不虧是上帝預備的甜點店的蛋糕美到想哭
還有牧區準備的龍鳳胎寶寶蛋糕
真的是恩典祝福滿滿🌟
現場還上演了超浪漫偶像劇捧臉親吻戲碼
我們吃瓜群眾害羞到一直尖叫😎
哈哈哈哈
超蒙福的孕婦🤰高靚菲還特別為在場的妻子們禱告懷孕
我們都是幸福的孩子!
By the way,
三層蛋糕是August Fourth Pâtisserie 捌月肆日甜點坊的!
-
#凡給人的必有給你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10/12(五)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
凡給人的必有給你的 在 口羊太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的第一份自主公益行動
#喬伊3y9m #熊米屋
昨日準備搭公車回家時,
聽到旁邊傳來熟悉的叫賣聲,
以往我都會走過去買一兩包餅乾,
熊米屋的餅乾成份單純也好吃,孩子們很喜歡。
但今天預算不足,加上剛剛才在捷運上掉了悠遊卡,
(媽媽還需要跟喬伊借零錢才能搭公車回家)
就沒有動作。
「媽媽我想買餅乾」喬伊突然開口說話。
「我今天預算不夠,可能要用你自己的零用錢買喔!」
「好啊!我有錢。」
語畢,孩子忙著在包包中撈出零錢包,
又將零錢一個一個拿出來數著。
「一包餅乾要50元,你數數看有沒有5個10元」
我提醒她。
「有耶!有50元,可以買!」她開心的手舞足蹈。
我看著剛起床還在開機的唯可,
跟大包小包的東西與收起來的推車又對他說:
「不過媽媽東西好多不太方便走過去,你有辦法自己去買嗎?」
「可以呀!我可以自己去」
她毫不猶豫的說著,轉身揹著包包走向目標。
我在遠方觀察,她流暢的給錢也挑選餅乾,
離開時還不忘回頭說謝謝,這是平常練習的成果。
小小的人影開心的跑向我,逐漸變大在我眼前,
我好奇的問她:「你買餅乾是想吃餅乾,還是想幫助他們?」
「我想幫助他們」她說著停頓一下。
「也想吃餅乾啦」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也笑了,同時覺得心裡暖暖的。
這時開機完畢的唯可看到喬伊手上的餅乾,
開始躁動起來,嘴巴還時不時發出聲音,
「你也想吃餅乾嗎?」喬伊問她,唯可點點頭。
「我看我還有沒有錢」語畢又掏出零錢包開始數錢。
接著開心的跟唯可說:「姊姊還有50元,姊姊買給你。」(媽媽心想怎麼存了這麼多零用錢)
就帶著唯可再次走過去買餅乾。
看著她們的身影,感觸很多。
其實從懷喬伊的時候到孩子出生之後的連續三年,
我們都用喬伊的名義捐款給幫助各地兒童的機構。
喬伊一歲生日那天,
我揹著喬伊和宏爸去附近的公園撿垃圾。
每年孩子的生日我們都沒有買禮物,
因為覺得孩子們已經擁有很多,
不管是物質上還是心靈上,
他們真的非常非常的幸福。
而世界上有許多更有需要的人事物,
我們不是特別富有的家庭,
但我們想用身教讓孩子明白,
「就算你擁有的不多,一樣有給予的能力。」
不管是資助國外兒童、或是隨手拾起路上的垃圾,
就算只是一份小小的心力。
世界都會因此變得更美好一點點。
而喬伊願意投資她的零用錢在這上面也讓我小小意外,
在外面遇到想買的玩具或想吃的東西,
她時常是看著卻不肯掏錢,
問她要不要用自己的零用錢買,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看一下就好了」。
所以當她今天願意掏錢用行動表示支持,
我相信孩子已經慢慢了解到,
她買到的不只是一個單單標示價格的商品,
而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行動,一份名為愛的禮物。
「信念如同在孩子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終有一天會長大成樹。」
#社會情懷 #凡給人的必有給你的
#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的禮物
凡給人的必有給你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10/12(五)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教師節,我分享的這一段內容,比較像是我身為一個老師的自我沈澱跟反思。
因為呢,平常如果你是我長期的聽眾的話,你會發現,我對於分享課程,跟鼓勵你來上課這件事,都還蠻直言不諱的。
因為,我覺得如果對於成人、對於一個真的想要變成熟的人來說,首先我們一定要先學會「自己做選擇」,還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不是呢,我去好像包裝一個,聽起來很美妙的想法,或者是讓你創造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讓你覺得可能進我的教室,我就會救你。我想任何需要被拯救的人,當他有這個想法的那一刻,他其實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決定跟力量。
那麼這個時候,就算他在短期之內,真的覺得他被某人、或某個環境拯救,那請問這真的是拯救嗎?還是,他透過另外一個所謂的老師,還是另外一個環境,其實他又被另外一些團體,跟信念所控制住。
那麼他當初為什麼會痛苦?是不是也因為他被之前的環境,或信念困住;然而他從原本困住他的地方,換成是另外一個,可能再繼續困住他的地方,那這個意義又在哪裡?
所以呢,我覺得既然身為老師,我覺得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或許你現在正在考慮這件事情;那麼如果我能夠透過這個機會,讓你認識我是一個怎樣老師?
因為,畢竟我教的內容,得你進我的教室才會知道;但是至少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點你確定之後,那麼我們在未來的互動跟相處,你會比較安心一點。
甚至於,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告訴你「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你覺得這不是你要的、這不適合你,也沒有關係,甚至於,我覺得這樣很好。
因為任何學習,特別是成人的角度,任何的決定,都要是你自己做,而且為你自己負責的。所以,我越透明的讓你知道「我是誰」,那麼你有才越有機會,透過我們的一起學習跟前進,長出你自己的力量。
那麼接下來,我就好好的跟你分享,我怎麼「定位」自己是個老師這件事?在我的「自我定位」裡面,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我會提醒自己,凡事都有前提,凡事也都有邊界,什麼意思呢?
我會不斷的自我審視,當我今天教給學生的東西,或我分享出來的東西,我有沒有先把它的「前提」界定清楚,為什麼要把「前提」界定清楚?
因為,如果我告訴你的一個方法,是叫做「通則」。叫做「相信我就得永生」的話,那麼基本上我不是老師,我是神!假設一個凡胎肉身的人,要創造一些想像,讓別人覺得他很神,那基本上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人一定是「神棍」。
所以呢,只要是屬於人的「知識」跟「智慧」,那麼它凡事都有「前提」,凡事都有「邊界」。今天我教「溝通」、今天我教「高難度對話」,我都會很清楚的告訴你,這樣的方法、這樣的思維,它的「前提」是什麼?也就是它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而這背後是什麼?凡事都是可以被證偽的,也就是,凡事都是可以被懷疑的。所以呢,在我的教學裡,我不會告訴你,我說的就是真理;我都會告訴你,我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一件事,我今天帶著你,看見的這一件事,它的「前提」是什麼?
當它不在這個邊界範圍內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要去想,當前提改變、邊界改變,那我們的對應和我們的認知,就要做適當的調整。
所以呢第一個,我是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凡事有前提,也有邊界」。我不會告訴你,那種「信我者得永生」,類似像這樣邏輯的話。
而第二個,我的自我認定叫做,我必須要讓自己是有「時間」跟有「空間」的。什麼叫做「有時間、有空間」?其實像我們這種面對成人教育老師,無非就兩個路徑,第一個路徑就是跟我一樣,可能比較以開公開課程為主,直接面對所有有需求的個人、個案和客戶。
那另外一個路線就是呢,他會去接很多的企業課程、企業內訓。那麼這樣的老師,他服務的對象,其實是以企業或企業主,作為服務的單位跟對象。
好!那不管是這兩個路線的哪一種,其實我都會提醒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我開的課程,班班滿班,我就不斷的加開。如同如果我去接企業內訓,我都會告訴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客戶對我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就無限制的去承諾,我能夠幫助他們的部份。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別忘了做教學跟身為一個老師,我們都是拿我們的經驗跟能量在跟台下的人,去做互動跟交換。如果身為一個老師,他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跟足夠的空間,那他有辦法經常的去做沉澱跟反思嗎?
如果他沒有沉澱、反思跟再學習,那麼他今天給學生的,是不是就同樣一招,一路打到底?而不是透過每個個案、每個個人、每個個別的狀況的不同的發現,能夠給予學生,一些不同的體會、反思跟前進。
所以,為什麼我身為這個角色,我的自我認定,會有第二個叫做「有時間跟有空間」。關鍵就在於,我一定要能夠讓自己有思考,跟沉澱的時間跟空間;我千萬不能因為賺錢,或者是客戶的需求,來壓榨我可以給自己的時間跟空間。
當我活的不平衡,請問我在有意無意、我的表意識跟潛意識,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跟能量,是不是就是一種不平衡,跟扭曲的能量?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儘管我嘴巴上講的再圓滿、再冠冕堂皇;事實上,我給人的影響,包含我給自己的影響,都會是很負面的。
好!那第三個自我認定是什麼呢?我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要有人性,跟要有脆弱」。什麼叫做有人性、有脆弱?其實這背後,就是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活得「真實」。
很多人以為,教溝通,好像是必需跟人講話都輕聲細語;也就說,我們不會吵架的、我們不會跟人起衝突的。其實不是的,我常說吵架、起衝突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多數人其實是不會吵架、不會起衝突的。
有時候,我們透過吵架跟衝突,才有機會真正的認識一個人、一個情境,和一個局勢,不是嗎?但當我們在面對吵架跟衝突的時候,要麼就是你腦充血的,一路跟別人對幹到底,要麼你就是心中小劇場一大堆,然後一路逃避到底。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是不是你都已經脫離了真實?我要帶大家去認識真實的人生跟人際,到底是怎麼活、怎麼演進的時候,那麼我自己一定要先活的很有人性,而且是要有脆弱的。
如果把我的注意力,都放在我要活出「完美」的形象,那這個時候,我是不是有意無意的,也在傳遞一個你必須「完美」的訊號?可是你想想,很多時候,你我生命裡的痛苦,是不是這種「必須完美」的信念?
「不完美」又怎樣?不完美,就等於「不好」嗎?其實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的不足跟不完美,我們才能夠去圓滿那些,真的屬於我們生命當中,被應許的部份,不是嗎?
其實,很多進過我教室的同學們都知道,我一直很強調的,就是「活出真實」。是好事,就是好事;是壞事,就是壞事。我們都不用逃避它,我們都不用扭曲它。
我們也不用一昧的正向思考,把那個壞事,說的一副好像很完美的樣子;我們更不要活在負面思考,把很多事情,都去找那個極端、例外的狀況,然後來自己嚇自己。我們活得很「務實」,是怎樣,先還原它的本貌;我們再看、我們再思考、我們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是對自己比較好的。
所以,當我容許自己,活出「人性」、活出我真實的「脆弱」的時候。這時候,我待很多進我教室的朋友,自然我才能夠去長出寬容;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生命。
如果因為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要要求自己活的完美,那麼我們為了這份完美,要付出的代價,究竟對你我的生命來說,是加分還是扣分呢?
所以呢,這三個自我定位:有前提,有邊界;有時間,有空間;有人性,有脆弱。
這是我在教師節的今天,跟你做的分享,也算是一個自我揭露。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感受,或這樣的老師,是能夠幫助你的話,那麼我們歡迎你進我的教室,我們一起前進,我們一起活出,我們生命當中的圓滿跟美好。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很務實、很具體的方式,讓你學會怎麼樣化解差異與衝突,達成必要的共識。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而且,這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jxU1ChqP1M/hqdefault.jpg)
凡給人的必有給你的 在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連搖帶按.上尖下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查查講經你們要 給人 ,就 必有給 你們的,用十足的量器,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裏。(路加福音六章三十八節) 參考路六30,申十五10,箴十九1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