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的幻象2000
今年東京奧運,中華隊寫下史上最佳成績。迎接穿金戴銀的羽球選手回家,政府高規格派出六架幻象2000戰機迎接,是要表達對體育的重視,#還是彌補去程讓小戴搭經濟艙?
雖然不是第一次,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中華隊拿下17面金牌,蔡政府當時就派出2架F-16伴飛並施放熱焰彈,出奇制勝賺到不錯的聲量,這次蔡政府故計重施,為了增強效果、不「炒冷飯」,#最後伴飛的戰機兩架變四架、F-16變幻象2000。
根據報導揭露,幻象2000起飛一架次,每小時作業費高達80萬,比一架F-16和一架IDF加起來還貴,這次伴飛含4架任務機,1架後備機跟1架攝影機,#6架次的總花費超過600萬元,都還沒算施放熱焰彈的費用。
更何況,同樣是送金牌選手回家,#羽球代表隊有軍機護送, #舉重金牌郭婞淳回國卻沒有,更不用說其他雖然沒拿牌,但已經盡力拚搏取得隊史最佳成績的國手們,冷暖看在眼中該做何感想?
在蔡政府一意孤行導致兩岸關係緊張下,#近幾年共軍擾台的次數創30年新高,去年國防部為此花了300億預算應對,飛官勤務壓力更明顯升高,在此時此刻,還要出動戰機為奧運選手錦上添花,又展現蔡政府譁眾取寵騙聲量的伎倆。
對選手來說,與其花幾百萬出動戰機、放熱焰彈煙火做表面,不如把經費挹注在選手、教練、防護員身上,#或補貼這次在東京奧運執法的台灣裁判,他們也是另類台灣之光,卻完全被遺忘,必須自費做PCR及防疫旅館支出。
政府不該怕花錢,但要把錢花在對的地方,營造體育產業長期發展環境並提升選手等從業人員福祉與照顧,才是正辦。
出球制勝下架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書叫《#高績效心智》,以其中4⃣個重點讓你的工作績效馬上翻5⃣倍。
.
.
本書作者莫頓.韓森(Morten T. Hansen)曾任教於哈佛商學院,也曾在波士頓顧問集團任職,為全球企業提供諮詢服務。他三度入選「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被譽為「管理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聲音」,是研究企業績效與個人表現的世界級權威💪
.
.
🍀🍀🍀🍀🍀🍀🍀🍀🍀🍀🍀🍀🍀🍀🍀🍀
.
第1⃣,#高度專注貴精不貴多
.
在1911年,那時候南極點還沒被人征服。有兩只團隊登上了南極大陸,開始了一場極地競賽,競相成為踏上南極點的第一批人。
.
.
一支隊伍由🇬🇧英國皇家海軍司令 史考特所帶領,經費4萬英鎊💰,人手有65人。并使用5種交通工具登峰包括:狗,摩托雪橇,西伯利亞矮種馬,雪地滑板和人力拖拉。要是任何一種出了狀況,就用其他方式做後援。
.
.
另一支隊伍則是由🇳🇴挪威人亞孟森帶領,經費2萬英鎊💰,人手有19人,并使用一種交通工具去上山,也就是狗,用狗來拉雪橇。萬一這些雪橇犬耐不住或不肯前進,他的團隊就完了。
.
.
兩隊都須跨越400哩的冰障,攀爬一萬呎的高山,才能登上南極高原。上了南極高原後還要再前進400哩,才能到達南極點。屆時,他們還得忍耐華氏零下 60度的酷寒🤧🤧🤧、吹得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暴風雪,以及時速百哩呼嘯而過的狂風❄❄❄。
.
.
亞孟森和隊友爬上山巔,跨越深不見底的冰縫,在暴風雪中求生,甚至殺狗果腹。54天後,亞孟森和隊友終於站上南極點,在那裡插上挪威國旗🇳🇴,然後再跋涉1,600哩平安回到了基地。
.
.
史考特的隊伍則用了88天才抵達南極點。他們累到虛脫,餓得半死😩😩😩,卻發現挪威國旗已在風中飄揚。隆冬逼近,得趕緊踏上回程,但他們發現資源已經消耗殆盡,距離補給站還有11哩的路程。無奈下在風雪中忍受飢餓,用最後剩餘的一點氣力前行。
.
.
但希望終究幻滅。一場暴風雪來襲,他們的屍骨,連同帳篷,都被埋在大雪底下☠☠☠。
.
.
資源豐富的史考特,經費是亞孟森的兩倍,人手是亞孟森的三倍,并用上了5種交通工具。為什麼會輸得那麼的徹底,并飲恨而終呢🤔🤔🤔?
.
.
這是因為亞孟森只專注在一種交通工具,并把它做得最好。他特地請了一個最會挑狗的丹麥人,為他篩選在極地能力最好的雪橇犬,格陵蘭犬。甚至還請來了雪橇犬訓練大師哈瑟爾為他訓狗,并加入他的隊伍。
.
.
反觀史考特卻忙著準備5種交通方式,光是協調各種交通方式,就讓史考特大傷腦筋。由於摩托雪橇速度最慢,所以先出發。7天之後,矮種馬才上路。狗拉雪橇速度最快,因此最後出發。每一組的出發時間和行進速度都得互相配合,
.
.
史考特更在他的日記上寫道: “這支隊伍實在是太混亂了。”最後,整個隊伍都被拖慢了,多種交通方式就是導致他失敗并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
.
這個南極競賽的故事,挑戰我們對工作的迷思。不管做什麼,我們都以為更努力準沒錯、多勞才是能者。
.
.
就像史考特費盡心思準備5種交通工具一樣,我們深信做得愈多,成就愈大。但你肯定早已發現,當你嘗試做愈多,實際上完成的可能愈少,做得愈多,並不保證結果愈好;想以多制勝,通常並非明智之舉。
.
.
🍀🍀🍀🍀🍀🍀🍀🍀🍀🍀🍀🍀🍀🍀🍀🍀
.
第2⃣,#追求價值而非目標
.
史丹佛經濟學者潘卡維爾對各項工作績效進行了研究,發現當每週工時到了60小時以上,工作績效就開始下降,績效曲線因而變得平坦。超時工作到某個程度,績效反而下滑,
.
.
這就像榨橙汁🍊一樣,一開始可擠出很多汁,但如果一直擠,就算用力到手指關節發白,也只能再擠出一、兩滴。
.
.
工作也是一樣。如果你一週已工作50個小時,就別再做了。反之,你該問自己:“除了更賣命的工作,如何更聰明的工作呢?”
.
.
我們以為做的事情愈多,成就愈大。醫院以醫師看診人數的多寡來評估績效,而不是診斷的正確率。律師為客戶處理案件,不管服務品質為何,是按小時計費。銷售人員不管販售產品是否能讓顧客受惠,都能領到一定報酬。
.
.
有人攬了很多工作,用誇耀的語氣說自己有多忙,以為忙碌等於產值。然而,工作量如開多少會、加入多少工作小組、接多少顧客來電、拜訪多少顧客、出差或飛行哩程總數等等,都不必然會增加你的工作價值。
.
.
所以我們更應該專注于工作價值,而非目標。而價值等式取決於三個要素:
.
.
👉第一,你的工作能為他人或你的組織帶來多大的助益。比如你聽打逐字稿一分鐘能打多少字不是唯一重點,重要的還有這份逐字稿是否有助於他人。如果這份逐字稿一點也不重要,效益是零,價值也等於零。沒人要看,打再快也沒用。
.
.
👉第二,工作品質,包括正確性、洞見的新意及產出的穩定性。例如聽打逐字稿最好完全沒有錯誤
.
.
👉第三,工作效率,衡量的就是打逐字稿速度,每分鐘打個多少字。在價值等式當中,速度也很重要。如果你在聽打時,為了百分之百正確,速度變得很慢,每分鐘只能打10個字,工作價值就會受影響。
.
.
🍀🍀🍀🍀🍀🍀🍀🍀🍀🍀🍀🍀🍀🍀🍀🍀
.
第3⃣,#觸動他人情緒來打動人心
.
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必須先提出理性訴求,別人才會支持我們的計畫和目標;運用邏輯和數據,詳細解釋為何要進行這樣的案子,別人就會贊同與支持我們的想法。
.
.
因此,我們的電郵信件或簡報總是太冗長,以為這樣就可以說服人甚至一封電郵不夠,還要多寄幾封,如果對方還是不贊同,就把理由再重述一遍。
.
.
然而,如果別人不聽你說,或不接收你的訊息,溝通再多遍,也只是白費工夫。而高績效人士就不會先把理性訴求搬上檯面,他們會用聰明方法進行說服。
.
.
2009年,名廚傑米.奧利佛 肩負一項艱難的任務:他必須去全美國飲食習慣最不健康的小鎮,杭廷頓說服當地居民改吃健康膳食。
.
.
奧利佛或許可以跟父母講道理,說服他們改變小孩子的飲食習慣。他也可以列舉可怕的事實: “那個小鎮有32%的人有病態肥胖的問題,每5個小孩裡,就有3個體重過重。”
.
.
然而,跟他們講道理似乎沒用。奧利佛知道他必須喚起大家的情緒才能進行有效地說服。於是他召集了父母和小孩子們到停車場,手裡拿著麥克風,指揮一部大卡車🚛開進來。
.
.
並把一堆動物脂肪倒在一個巨大的垃圾桶裡。讓眾人看到一座巨大、白色、令人作嘔的脂肪山😰😰😰,裡面還有一團團動來動去的脂肪。他跳進脂肪山,抓了一團,叫道:
.
“來,大家來摸摸看❗這就是全鎮小孩們一年吃下的脂肪❗”
.
“不要!”小朋友們都尖叫、嫌惡的後退🤮🤮🤮。父母則嚇得目瞪口呆。這樣具體的展示,強力衝擊了那些父母的心,憤怒和噁心喚起那些父母對現狀的負面情緒,接著奧利佛再用熱情感召他們參與這場飲食革命,並順利取得了父母們大力的支持💪!
.
.
🍀🍀🍀🍀🍀🍀🍀🍀🍀🍀🍀🍀🍀🍀🍀🍀
.
第4⃣,#用使命感來感召行動
.
使命不只是公司或執行長努力的方向,而是每個人的目標。如果有強烈的使命感,就會有更好的表現。你可以用使命感來激勵他人,讓他們支持你的計畫和目標。
.
.
2015年,安捷倫科技公司,負責開發醫藥量測儀器的主管泰森,在講述部門策略時就用了這招。
.
.
一開始他引述很多數字和事實來描述他的策略,儘管他提到的數字和邏輯思維令人印象深刻,但有些觀眾卻懶洋洋的靠在椅背上,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
.
.
於是,他在總結的時候就播放了一段影片,影片中有個精神奕奕、熱愛運動的年輕女子。她名叫伍德,才22歲,已是肺癌第四期的病人。
.
.
伍德在影片中敘述生命科學儀器的進步和DNA定序,讓她得以利用分子標靶治療,并擊敗了肺癌。她說,她現在還好好活著,健康快樂。更是熱淚盈眶,向每位幫助過她的人致謝。
.
.
泰森播放這段影片時,觀眾都被這個年輕女子的故事所吸引住了,各個正襟危坐,不再偷偷摸摸的看手機。影片結束后,泰森說道:
“要不是我們開發的儀器,伍德就無法擊敗病魔。”
.
.
那時候全場鴉雀無聲,但幾乎看得到每個人頭上冒出的對話泡泡:這就是我們在這裡工作的原因。泰森精心策劃的結尾,使工作和強烈的使命感結合,讓員工們更加努力,幫助他達成目標🎯。
.
.
🍀🍀🍀🍀🍀🍀🍀🍀🍀🍀🍀🍀🍀🍀🍀🍀
.
好了,這就是今天好葉和大家分享的《高績效心智》書中的其中4個重點,我們來回顧一下。
.
📍第一,高度專注,貴精不貴多,找出最重要的事,然後全力投入。
📍第二,重新設計工作,追求價值,而非目標。
📍第三,善於發揮影響力,要打動人心,先觸動他的情緒。
📍第四,利用使命感,能說服也能克服阻力。
.
.
不管什麼職位,都需要高績效,但99%的人都沒能真正做到聰明工作。而本書結合了7種高績效心智,並提出了各種實例案子,具體地教你應對各樣的職場困境。讓你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絕對是一本高效工作的實戰指南。
.
.
🍀🍀🍀🍀🍀🍀🍀🍀🍀🍀🍀🍀🍀🍀🍀🍀
.
最後,好葉剛剛在Himalaya的Podcast平台上架了哦,希望大家可以去那邊Follow一下,在那邊可以用聽的方式吸收好葉的內容,讓你在何時何刻,通勤,運動或是開車的時候,都可以用聽的方式學習新知識哦!
👉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
.
🍀🍀🍀🍀🍀🍀🍀🍀🍀🍀🍀🍀🍀🍀🍀🍀
.
索取好葉常用的5大投資公具
https://dedicated-teacher-1634.ck.page/4d00dd88d4
出球制勝下架 在 GYMZACDON 健身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治唔關我事】【體能/ 運動唔關我事】
【香港本土運動?】
香港好荒謬?你唔理自己健康都一樣荒謬!
首先此文對象
⚠️ 正給予一班 沒有進行體能/ 體力/ 運動訓練人士收看
有訓練的群眾,見題目都會明白
亦無須要分甚麼派別、政見、顏色,人人皆宜。
政治由你住宿、食飯、撘車、著衫,通通都有關係
即衣食住行、工作、意志、安全.... etc
而以上所講,都與你體適能有密切關係!
—————————————————————
🟨 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條問題
「你每朝起身,需唔需要借力離開張床?」(健全人士)
⭕️ 如果你答 YES 恭喜你,希望幫到你,但你要先承認自己弱!
❌ 如果你答 NO 恭喜你,但請繼續閱讀
—————————————————————
🟧 住
- 上述問題,亦正正反映你肌肉骨骼是否足夠應付日常生活之其中一個例子。
就是居住地方內,你每日都需要「功能 (Function)」
起床、搬運、更換燈泡、如廁、沖涼,
全部都需要肌肉力量、關節可動度、骨骼健康、痛症存在等等,如果有一樣 Function 出現困難
已經是身體警號
🔸example 1:搬運重物,使用腳力、核心肌群以防受傷
🔸example 2:更換燈泡時,手部能否垂直舉?反映你的柔軟度、可動幅度
🔸example 3:如廁時能否輕鬆坐下/ 蹲下,完成時站起來有否困難
🟧 衣
- 非常之簡單,穿著衣服,是否能給予「健康、大隻、好Fit、強捍、性感」等等,都與身形有關,一定的身形亦反映你一定程度的體適能、人體姿勢
🔸example:郭富城除左靚仔,身形都好型 (呢個例子係極端架喇,我一諗諗起佢)
🟧 食
- 食物當中有何營養,甚至如何「食極都keep到」「點解大家都乾炒牛河,但你會容易d肥」等等都反映你肌肉量、脂肪比例、脂肪細胞多少、內臟脂肪指數等等,屬於健康指數一種
🔸example:較多肌肉者,每天能消耗更多卡路利,易保持身體成份比例、較易減脂、更多quota飲食
🟧 行
- 行路、搬運、負重、上樓梯、站立、等車、跑步、駕駛坐姿、跳躍、越過障礙、逃跑、追趕等等
特別是最後兩項,香港都每日上映,不論甚麼岡位及角色都會進行!
🔸example 1 : 一個人能否負重30kg行走一公里
正反映- 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人體協調
🔸example 2 : 50-100米衝刺
正反映- 爆發力、速度、敏捷度、人體協調
🔸example 3 : 追趕/ 逃跑時跨越欄杆
正反映- 爆發力、肌肉力量、敏捷度、人體協調、預防受傷能力、關節受衝擊度等等
冇體適能?弱肉強食,接受現實。
—————————————————————
🟧 意志
- 有運動習慣的人意志及心理健康都比一般人高
🔸example:耍太極、普通球類聯宜、散步
- 有進行阻力、爆炸力、高耐力、搏擊訓練之人,亦更加高
🔸 example:健美、健力、舉重、搏擊、三項鐵人、職業比賽等
因為擁有追求競技、重量、獎項之心,普通在家訓練並不能取代,通常都會有對手、額外重量、有比較才能達成。
通常此類人,在日常生活遇到困難、危險都會「盡力而為」「往死裡幹」「反擊制勝」甚至「好勇鬥狠」
就如一場MMA比賽、舉重健力比賽、籃球比賽
擁有強勁體適能的人士,往往都會俱備這種意志!
—————————————————————
🟧工作
全日處於久坐、勞動(重複性動作)
擁有關節/肌肉痛?足夠復原能力?如何預防勞損?如何在工作上節省身體成本等等
記住操練與勞動,有極大之分別,操練是有系統,勞動是為完成、為放工。
—————————————————————
🟧 安全
- 我諗我都唔需要多講,不論甚麼社會角色都清楚明白現今乃是弱肉強食之世代,你不接受,是自欺欺人,請避開危險地區。
當對方不做,恭喜你,你是強者
當對方不斷做,請不要輕視
所以體適能,真正是每個界別、立場都會做,與政治一樣
—————————————————————
🟧 如果你堅守你的政治立場、權力
請你一樣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
擁有強壯體魄、健康壽命,先可以留到最後
(啱哂大多數和平人士啦下話)
2019前,大部分黃藍綠黑(現在的)的香港人都不會關心政治
所以我只能做好自己本份,推廣本土Fitness,與各位同業一同努力。
記住,體適能與生活,密不可分
亦反映民族之實力、水平、意志!
—————————————————————
🟨🟨 香港要成為一個民族、想外國稱之為HongKongers
運動及體適能 Exercise/ Sports and Fitness 將會係其中一個客觀指標
當你講起一個地方,你會聯想起有關體力/ 運動/ Fitness水平...:
美國 - 奧運獎牌之都、槍械射擊、健身之都、最強軍事、海豹突擊隊
英國 - 英超、世界性體育發源地
法國 - 單車、網球
俄羅斯 - 戰鬥民族
北歐 - 大力之都、高大強壯
台灣 - 全民皆兵、館長好型
中國 - 奧運匹敵美國、中國舉重
韓國 - 跆拳道、亞洲健美強國
日本 - 空手道、相僕手
泰國 - 泰拳
羅馬 - 羅馬鬥士
希臘 - 奧林匹克
斯巴達 - 戰狼300
香港 - ________ 歡迎大家填寫
希望有一日,能有代表性!
這一點,是現今從政的人、官員、時事評論員沒有告訴大眾,因為他們並沒有恒常的運動習慣及不關心此界別。
全民健身,刻不容緩。修文習武,強身健體。
—————————————————————
打左咁大篇,我都係希望大家能夠關注自己一下
認同請分享,有補充請留言💪🏻
—————————————————————-
🟠 個人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jimzacdon
🟠 長文專用 instagrm
www.instagram.com/gymzacdon
—————————————————————-
#全民健身 #全民運動 #光復健身 #全民健身刻不容緩
#健身的事 #GymzacDon #JimzacDon #Fitness #Strength #Power #香港 #健身教練 #健身 #香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