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Audi A4 Sedan 30 TFSI 前驅型男
4K UHD: https://youtu.be/2Ra0JWU2yns
再次與全新A4相遇,當隨行的工作人員問到我們本次想試駕的車型版本時,我們毫不猶豫的說出:[我們最想試駕的是最入門的四門房車版本!] 對於熱愛汽車的我們而言,能再一次與動力飽滿的頂級45 TFSI車款相處固然令人期待,不過我們更為好奇的是:[少了強勁的心臟與各項豪華配備後,究竟全新的A4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
當我們走出餐廳,見到成列的A4再飯店門口一字排開,那景象可真是絕美,緩緩走到我們被分配到的3號車旁,沒錯,它正是最為入門的30 TFSI房車版! 第一眼看來,這輛A4 Sedan 30 TFSI少了上回在Avant 45 TFSI上見到的S-Line空力套件,因此造型稍文雅了些,不過,卻仍保有Audi一向的時尚、精緻感,另外,本車還將輪圈由標配的16吋升級為17吋的五輻雙肋版本,雖然對於輪拱設計渾圓的Audi車款來說,就連上次在Avant車型上選配的19吋輪圈也僅能說是帥的剛好,本車的17吋輪圈所帶來的視覺張力則顯的不甚飽滿,好在,在豔紅的車色顯耀之下,相信大多人的焦點還是放在它俐落的身形上!
到達拍攝地點後,我們終於有了時間再度品味這輛的造型設計,縱使此車的車色亮眼,且四門車款的視覺效果並無Avant車款那樣修長,但全新A4連結頭尾燈與引擎蓋下緣的獨特內凹腰線搶眼依舊,此外,該腰線在某些角度看來近乎消散無形,卻可在另一角度成為連結頭尾的陰影黑線,確實堪稱絕妙!
另外,我們所試駕的車款也選配了Audi引以為傲的LED頭尾燈,這組燈具除了擁有LED高亮度、低耗能的優點,燈型亦充滿科技感,而眼尖的讀者更可發現,本車的車頭下方並無配置霧燈,那是因為Audu已在頭燈下方設有一組全天候燈,它不僅能穿透霧氣為駕駛提供清晰的照明,更能替車頭帶來近180度的寬廣照明帶,尤其在出入幽暗的地下車道時,更能感受這套燈組所能帶來的便利!
科技座艙
進入車內,第一眼所見到的便是全新的全數位虛擬儀錶,這套數位儀錶除了將各式傳統行車資訊以12.3吋螢幕顯示,更能將時速、轉速表縮小,並將導航地圖放大於儀錶中,可有效減少駕駛觀看導航資訊時需將視線自駕駛路線移開的麻煩。而中控台上的8.3吋顯示幕則提供中文MMI資訊顯示,全新的MMI系統除了支援中文手寫功能外,更提供便利的語音聲控功能,且這套聲控系統不僅可以操作導航系統,還可利用簡單如:我想找加油站、我需要上廁所這類的辭彙進行搜尋,甚至還會自動學習駕駛的口音,因此,就算是操著台灣國語的朋友們,也僅需給A4幾次學習,系統便能理解您所想說的意思!
另外,也因全新A4的頭部、肩部與膝部空間皆較上代車型增長24mm、11mm和23mm,後座空間顯得相當寬敞,且後坐椅的大腿腿墊特別經過加長、加高,就算遇上長途駕駛,後座乘客也較不易感覺疲憊!此外,四門Sedan車型雖不若旅行車款擁有超大的後廂置物空間,但A4的行李廂容積仍達480公升,且其不論高度、深度、寬度與平整度表現皆相當優異,對於載著眾多攝影器材的我們來說,A4的行李廂更是深深屢獲了我們的心。
順暢動能
自從Audi用數字標示動力,很容易被30TFSI代表的意思給迷惑,其實這次試駕的車款搭載1.4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動力為150hp/5000~5600rpm、25.5kgm/1500~3000rpm,雙平原的輸出特性,搭配S tronic七速自手排,除了具有平順的加速特性外,絲毫未讓動力浪費,0~100km/h依然能夠在8.5秒達成,極速也有210km/h的水準,雖然是入門版本,但已具備不錯的性能等級。
雖然許多人認為,買Audi車款,當然得選擇先進的quattro四驅系統才行!理論上,先進的四驅系統的確能夠發揮更好的操控優勢,宛若全天候戰機般,讓性能優勢完全施展。然而,純就操控感受上,上一代A4(B8)版本的前驅車款,已經擁有相當精準的轉向反應,就連阻尼配置也相當細緻,能夠在舒適性及操控性之間取得平衡。
代號B9的新一代A4,懸吊結構採用以雙A臂結構衍生而來的前後五連桿設計,在轉向及循跡特性上,已經善用機械結構的優勢,雖然為前驅版本,依然有著前56.5%、後43.5%的前後配重,不僅前輪擁有足夠的下壓力及驅動力,相對均衡的設計,讓後輪能擁有沈穩的循跡特質。
原廠標配205/60R16的輪胎雖然已經升級17吋,在大雨滂陀的環境下,同樣沒有如同上個月試駕,選配Sport line跑車套件的A4 45TFSI Avant那般,能夠無懼濕滑,在山道上發揮俐落的操控身段;這輛入門的A4在ESC及EDL電子防滑差速器的輔助下,通過積水路面倒也不會出現水滑現像,只不過偌大的輪拱配上16吋的胎圈,在視覺感受上帥氣度自然減損幾分!
此外,懸吊阻尼雖然偏軟,少了點鮮明的運動色彩,然而舒適性卻相對提昇,除了劇烈過彎時的側傾略微,沒錯,只比跑車懸吊明顯一點點,還是能發揮不錯的操控優勢,尤其動力輔助方向的路感傳遞、回饋清晰,搭配線性輸出的動力心臟,整體試駕感受仍讓人覺得愉悅。
TCar短評
相較於先前試駕,那輛選配價格突破300萬元大關的A4 45TFSI Avant,這輛A4 Sedan 175萬元起的售價相對要迷人許多!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入門款A4的動態表現自然無法與旗艦相提並論,然而,M除此之外,無論安全性或空間表現,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加上線性的輸出以及平穩的操控反應,更能滿足多數人的用車需求。值得Audi車迷,或者準備購買200萬元以下歐系房車的消費者前往體驗。
Audi A4 Avant 45 TFSI quattro
引擎型式 1395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50hp/5000~6000rpm
最大扭力 25.5kgm/1500rpm~3500rpm
長寬高 4725x1842x1434mm
軸距 2820mm
車重 141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 205/60R16
國內售價 175萬起
主要配備:
7吋彩色DIS駕駛資訊顯示系統
真皮/透氣跑車椅
獨立恆溫空調
3G plus資訊整合系統(含中文聲控)
8.3吋MMI多媒體顯示幕
ASR循跡防滑系統
EDL電子差速鎖定系統
ESC行車穩定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側氣囊
車側SRS頭部氣囊
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扣
胎壓監測警示系統
#audi #a4 #sedan #30tfsi #tcar #試車報告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問題] 勁戰4代輪胎推薦-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新勁戰的輪胎怎麼那麼貴?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機車輪胎價錢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規格的推薦與評價,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規格的推薦與評價,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鵡戰俱樂部- YAMAHA CYGNUS-X CLUB | 因為abs版本, 後輪 ...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換胎不當盤仔!老闆出來講:機車輪胎換修訣竅一次報你知 的評價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 Audi A4 Sedan 30 TFSI 前驅型男
4K UHD: https://youtu.be/2Ra0JWU2yns
再次與全新A4相遇,當隨行的工作人員問到我們本次想試駕的車型版本時,我們毫不猶豫的說出:[我們最想試駕的是最入門的四門房車版本!] 對於熱愛汽車的我們而言,能再一次與動力飽滿的頂級45 TFSI車款相處固然令人期待,不過我們更為好奇的是:[少了強勁的心臟與各項豪華配備後,究竟全新的A4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
當我們走出餐廳,見到成列的A4再飯店門口一字排開,那景象可真是絕美,緩緩走到我們被分配到的3號車旁,沒錯,它正是最為入門的30 TFSI房車版! 第一眼看來,這輛A4 Sedan 30 TFSI少了上回在Avant 45 TFSI上見到的S-Line空力套件,因此造型稍文雅了些,不過,卻仍保有Audi一向的時尚、精緻感,另外,本車還將輪圈由標配的16吋升級為17吋的五輻雙肋版本,雖然對於輪拱設計渾圓的Audi車款來說,就連上次在Avant車型上選配的19吋輪圈也僅能說是帥的剛好,本車的17吋輪圈所帶來的視覺張力則顯的不甚飽滿,好在,在豔紅的車色顯耀之下,相信大多人的焦點還是放在它俐落的身形上!
到達拍攝地點後,我們終於有了時間再度品味這輛的造型設計,縱使此車的車色亮眼,且四門車款的視覺效果並無Avant車款那樣修長,但全新A4連結頭尾燈與引擎蓋下緣的獨特內凹腰線搶眼依舊,此外,該腰線在某些角度看來近乎消散無形,卻可在另一角度成為連結頭尾的陰影黑線,確實堪稱絕妙!
另外,我們所試駕的車款也選配了Audi引以為傲的LED頭尾燈,這組燈具除了擁有LED高亮度、低耗能的優點,燈型亦充滿科技感,而眼尖的讀者更可發現,本車的車頭下方並無配置霧燈,那是因為Audu已在頭燈下方設有一組全天候燈,它不僅能穿透霧氣為駕駛提供清晰的照明,更能替車頭帶來近180度的寬廣照明帶,尤其在出入幽暗的地下車道時,更能感受這套燈組所能帶來的便利!
科技座艙
進入車內,第一眼所見到的便是全新的全數位虛擬儀錶,這套數位儀錶除了將各式傳統行車資訊以12.3吋螢幕顯示,更能將時速、轉速表縮小,並將導航地圖放大於儀錶中,可有效減少駕駛觀看導航資訊時需將視線自駕駛路線移開的麻煩。而中控台上的8.3吋顯示幕則提供中文MMI資訊顯示,全新的MMI系統除了支援中文手寫功能外,更提供便利的語音聲控功能,且這套聲控系統不僅可以操作導航系統,還可利用簡單如:我想找加油站、我需要上廁所這類的辭彙進行搜尋,甚至還會自動學習駕駛的口音,因此,就算是操著台灣國語的朋友們,也僅需給A4幾次學習,系統便能理解您所想說的意思!
另外,也因全新A4的頭部、肩部與膝部空間皆較上代車型增長24mm、11mm和23mm,後座空間顯得相當寬敞,且後坐椅的大腿腿墊特別經過加長、加高,就算遇上長途駕駛,後座乘客也較不易感覺疲憊!此外,四門Sedan車型雖不若旅行車款擁有超大的後廂置物空間,但A4的行李廂容積仍達480公升,且其不論高度、深度、寬度與平整度表現皆相當優異,對於載著眾多攝影器材的我們來說,A4的行李廂更是深深屢獲了我們的心。
順暢動能
自從Audi用數字標示動力,很容易被30TFSI代表的意思給迷惑,其實這次試駕的車款搭載1.4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動力為150hp/5000~5600rpm、25.5kgm/1500~3000rpm,雙平原的輸出特性,搭配S tronic七速自手排,除了具有平順的加速特性外,絲毫未讓動力浪費,0~100km/h依然能夠在8.5秒達成,極速也有210km/h的水準,雖然是入門版本,但已具備不錯的性能等級。
雖然許多人認為,買Audi車款,當然得選擇先進的quattro四驅系統才行!理論上,先進的四驅系統的確能夠發揮更好的操控優勢,宛若全天候戰機般,讓性能優勢完全施展。然而,純就操控感受上,上一代A4(B8)版本的前驅車款,已經擁有相當精準的轉向反應,就連阻尼配置也相當細緻,能夠在舒適性及操控性之間取得平衡。
代號B9的新一代A4,懸吊結構採用以雙A臂結構衍生而來的前後五連桿設計,在轉向及循跡特性上,已經善用機械結構的優勢,雖然為前驅版本,依然有著前56.5%、後43.5%的前後配重,不僅前輪擁有足夠的下壓力及驅動力,相對均衡的設計,讓後輪能擁有沈穩的循跡特質。
原廠標配205/60R16的輪胎雖然已經升級17吋,在大雨滂陀的環境下,同樣沒有如同上個月試駕,選配Sport line跑車套件的A4 45TFSI Avant那般,能夠無懼濕滑,在山道上發揮俐落的操控身段;這輛入門的A4在ESC及EDL電子防滑差速器的輔助下,通過積水路面倒也不會出現水滑現像,只不過偌大的輪拱配上16吋的胎圈,在視覺感受上帥氣度自然減損幾分!
此外,懸吊阻尼雖然偏軟,少了點鮮明的運動色彩,然而舒適性卻相對提昇,除了劇烈過彎時的側傾略微,沒錯,只比跑車懸吊明顯一點點,還是能發揮不錯的操控優勢,尤其動力輔助方向的路感傳遞、回饋清晰,搭配線性輸出的動力心臟,整體試駕感受仍讓人覺得愉悅。
TCar短評
相較於先前試駕,那輛選配價格突破300萬元大關的A4 45TFSI Avant,這輛A4 Sedan 175萬元起的售價相對要迷人許多!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入門款A4的動態表現自然無法與旗艦相提並論,然而,M除此之外,無論安全性或空間表現,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加上線性的輸出以及平穩的操控反應,更能滿足多數人的用車需求。值得Audi車迷,或者準備購買200萬元以下歐系房車的消費者前往體驗。
Audi A4 Avant 45 TFSI quattro
引擎型式 1395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50hp/5000~6000rpm
最大扭力 25.5kgm/1500rpm~3500rpm
長寬高 4725x1842x1434mm
軸距 2820mm
車重 141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 205/60R16
國內售價 175萬起
主要配備:
7吋彩色DIS駕駛資訊顯示系統
真皮/透氣跑車椅
獨立恆溫空調
3G plus資訊整合系統(含中文聲控)
8.3吋MMI多媒體顯示幕
ASR循跡防滑系統
EDL電子差速鎖定系統
ESC行車穩定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側氣囊
車側SRS頭部氣囊
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扣
胎壓監測警示系統
#audi #a4 #sedan #30tfsi #tcar #試車報告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售後服務:
哥強調售後服務,已經不是新聞,另一方面哥也一直希望,業代應該要在售後服務這方面做努力,而不是看客戶嫩就報價高,看客戶狂比價就跟著攪和價格......哥前兩個星期帶老婆去看TOYOTA,來介紹的年輕業代看來像是剛步入社會,很有衝勁(因為配備價格背的很熟),但講話卻還有一點生澀,不過整體來說,是會讓客戶願意給他機會的業代,在短短十分鐘的過程中(哥看車不會太久,畢竟當下沒有要簽約,也不要浪費業代時間),哥只問了幾個有關車型配備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有關於服務廠的,但當這位年輕人回答:服務廠的人有二三十個,我不清楚耶......哥就決定不再浪費彼此的時間了。買國產車,其實售後服務相對來說沒有特別重要,因為零件、烤漆、出險等等都有外廠可以處理,料件也好找,開個幾年之後還都有為數眾多的殺肉件跟副廠件,不一定要在原廠處理.......但進口車可就不同了,以BMW為例,有不少故障碼必須用電腦消除,當然外面也會陸續有廠商購入電腦或是軟體,不過成本高,再加上零組件的規格甚至是每年都在變動,13年、14年跟15年生產的車,即便同一款車,零組件也有可能不同,有些像是召回更換的零組件也只有原廠服務廠能夠處理,哥曾舉過之前E70 X5有召回更換傳動軸
http://news.u-car.com.tw/24184.html
所以,BMW的客戶,對原廠服務廠的依賴度會很高.......
除了哥之前說過的例子(如最下方連結)之外,哥再舉兩個例子,第一個車友自費想要更換柴油鏈條張緊器,A服務廠說無法更換,B服務廠則說可以,且已經更換完畢。第二個例子,車主發生事故之後,某服務廠估價維修68萬,被保險公司砍成只願意出險44萬,如果是哥的話一定會要求業代,不能讓保險公司砍這麼多,至於業代去講,有沒有用?哥之前說過,業績好的業代一年至少成交80部車,就算沒有每一台都保險,抓個50%也能幫保險公司帶進至少40張保單,其他有關保養、出保固、隔熱紙、保險、加裝影音配備甚至是輪胎鋁圈、烤漆、改裝動力等等,這些廠商也都一定要看業代面子.......不然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也會想要減少支出,所以很多零配件只要可以修,就會拒絕客戶出險換新品(例如保桿只要補土板金,不用換新保桿)..........當然出險的情況有很多,有些時候如果出險金額壓低,對以後要賣車比較有幫助(沒有人會想要買一部曾經出險維修四五十萬的車吧?),但如果已經逼不得已要出險那麼龐大的金額,或是短期內沒有要換車的打算,那當然就是出險金額越大、賠的越多越好,甚至可以全損賠現金,也是一個方式............所以若沒有業代在保養這方面去跟服務廠協調,客戶日後保養費用會損失更大............
買一部兩三百萬元的高級車,光是車型、配備的不同;價格的差異;簽約後到交車的過程、交車之後是否提供實際有效率的服務,這每一個環節,都關係著車主的荷包,出一次狀況,那新車買再便宜,也都是枉然.............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Wu01/posts/1765030777063711
此篇請各位看看就好,不要分享出去~
BMW售後、服務廠、保固、自備機油等問題【附第4-5年保固險保修保固條款(頁碼僅供參考)】:
這幾天看到車友針對服務廠保養項目尤其是自備機油不保固的問題熱烈討論,哥不想引戰,故在這邊跟大家講一下哥自己的看法,其實大家要注意一個重點:『註記』,每一部車都有自己的保養履歷,如果車子有改裝、有自備機油或使用非原廠零件保養等情形,只要原廠服務廠有『註記』在工單上,就有可能會影響相關零組件的保固;但如果沒有『註記』基本上就不會......而工單上會被註記的原因大抵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車子進廠插電腦出現故障碼,如果是非正常使用引起的,故障碼會有紀錄,就算進廠或從外廠消除故障碼,但曾經於某年某月某日出現故障碼的歷程仍然會存在電腦裡面,這就會影響保固.......第二種就是由服務廠接待顧問或是技師肉眼判斷之後註記而影響保固.......實際上只要不顯示故障碼的改裝,有些服務廠接待顧問或是技師都是當做沒看到.........但有些服務廠的接待顧問跟技師則是只要看到就直接備註,新車銷售業代可以努力的是第二種情形,而第一種,如果服務廠跟新車銷售業代的關係好,我們客戶透過新車銷售業代預約服務廠保養,服務廠就會特別注意,如果車子有什麼影響保固的改裝就會先通知,讓我們車主自己開去廠商那邊拆掉之後,再進來原廠保養【有少數幾間服務廠或是有部分比較好人的接待顧問_不用新車銷售業代幫忙也會主動提醒客戶】。所以哥一直強調,所謂的售後服務,不是新車銷售業代有沒有常打電話噓寒問暖或是通知賞車,而是新車銷售業代能否在服務廠這邊幫我們客戶掌握住這些重要的關鍵,其實新車銷售業代在編制上,是屬於公司的營業課或是銷售課;但是保養廠接待顧問是屬於服務廠,兩者薪水、獎金的計算以及責任歸屬都完全不同(看名片上職稱就知道),基本上買車之後的保養,跟新車銷售是完全分開的,雖然可以打電話請新車銷售業代幫忙預約服務廠,再把預定工單傳真給客戶;但是新車銷售業代通常也還是要去問保養廠接待顧問有關保養的項目跟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會賣車不等於會修車的概念】。
。
另外,目前臺灣BMW服務廠關於每一部車的保養履歷相關資訊,是依據客戶在哪個服務廠保養,來決定從哪裡出保固會比較容易,並不是一定哪裡購車就要在哪裡出保固,例如客戶跟A公司買車,在B公司保養三萬公里之後出狀況要申請出保固,那一定是以B公司的保養履歷為依據,但假設客戶在ABC三間公司各保養過一次,那萬一要出保固(尤其是重要零組件的保固)在蒐集客戶保養履歷這方面就會比較麻煩,時間也會比較久【所以各位盡量還是固定一間服務廠保養會比較好】。
。
至於每一部車的保養履歷,基本上是由服務廠透過手動輸入電腦以及服務廠保養時插電腦獲取車輛資訊這兩種方式而更新,某些資訊是直接上傳到伺服器再傳到德國BMW母廠【目前應該上傳到中國的AG,另外若有內建互聯駕駛功能的車輛,很可能車輛在發動後上線就開始進行傳輸,此部分若有誤請指正】,一旦上傳至伺服器之後就無法再修改,據哥所知,插電腦獲取的車輛資訊包括故障碼等等,凡亮過故障碼必留下痕跡,所以如果曾經亮過故障燈卻沒有消除或是回原廠處理,或是亮了一些理論上應該不可能亮的故障燈,就會影響相關保固,這些車輛資訊都是日後相關零組件出問題時,原廠決定是否出保固的關鍵。
。
至於怎麼出保固?哥大概解釋一下,基本上若服務廠先認定客戶的車輛不符合相關規定而有被母廠拒絕保固的疑慮,最好的狀況就是把客戶車輛情形拍照後寫報告email向國外母廠爭取.....最差的狀況當然就是一看客戶車輛有改裝過就直接拒絕出保固......
至於為什麼服務廠要拒絕客戶出保固?主要還是因為,母廠對於保固有一定的規範,母廠的主管阿多仔每年都會固定針對臺灣每一間服務廠親自檢查由內而外整體檢查一遍(相當嚴格的檢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當然就是從伺服器以及服務廠出保固的相關case裡面抽查有無符合原廠的規範(白話一點講就是有沒有不應該出保固卻出給客戶的情形),如果有,情節嚴重的話,就是該間服務廠相關出保固的case都取消,那該間BMW公司就要自己出錢填補出保固的相關費用,例如被抓到不應該出引擎保固給客戶卻出了,當年度該車型所有出引擎保固的費用就一律由該BMW公司吸收,等於是跟原廠買出保固的零組件.......所以,有異常的情形,例如某個客戶連續兩年引擎都掛點,第二次要再出引擎保固的程序就會相當繁瑣;或是某個月突然有一款零件大量出保固更換等等....像這些情形都很容易被阿多仔抓出來抽檢,一出問題就會有相關懲處,至少對於服務廠員工的獎金會有影響........
。
所以,哥除了買第一部BMW的第一次保養是跟好友拿COSTCO的機油之外,接下來四部車的保養都是跟原廠購買,因為原廠機油(汽油引擎)一瓶600元,一次保養大概需要5-6瓶約3600元(金額哥未詳記,如果沒買油精就應該是5瓶機油),如果買外面的話一瓶算200元,保養省下的機油錢約2400元,但哥總是說,以哥一年用車里程數約15000km,三年保固內頂多進場4次,一共省下9600元,萬一要出保固,原廠拒絕,還要想辦法跟服務廠凹【原廠刁不刁保固、跟出不出保固是兩回事】,也許最後還是可以出,但是為了這種事情即便多等一兩天甚至是一兩個星期後仍然可以出保固,要等那麼久也是很麻煩,那為什麼不乾脆都在原廠保養,買原廠機油讓服務廠作事方便?我們自己也方便呢?那也許有些車友用車里程數大,保養能省下的費用相當可觀,那基本上就可以cover自費更換零組件的成本,這部分就要由車主自行去衡量~另外,使用原廠機油或是零配件,並不表示工單就要照單全收,有些8萬公里才需要更換的東西,不需要4萬公里就換,至於哪些保養項目應該做?哪些保養項目可以之後再做?哥其實也不知道,總之就是找對接待顧問,要灌客戶工單項目也會良心不安的那種接待顧問,還是有的。
。
當然,某些服務廠接待顧問或主管態度極為Nice,也有少數新車銷售業代願意跟服務廠人員搏感情交朋友,私下能夠行個方便,也是人之常情,但哥自己是不想要每件事都讓業代以及服務廠人員難做,畢竟出保固是服務廠在出,但如果平常真的只讓服務廠賺工資,其他都自備,到時萬一真的碰到問題,調客戶保養紀錄出來一看,洋洋灑灑都是客戶自備機油零件,恐怕服務廠那邊也會很為難........甚至於有些客戶一進服務廠就是一付刻薄樣,還跟服務廠人員大呼小叫起爭執,有時候立場調換一下,如果你是服務廠的員工,看到客戶這種態度,還會為這樣的客戶著想嗎?當然就是SOP標準作業程序辦理.......
。
常看到有車友以一些報導或是一些公文回函,主張服務廠因為客戶自備機油而拒絕保固是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虞,哥在這邊也解釋一下,『有違法之虞』就代表不一定違法,那就算違法,如果沒有罰則,也形同具文。簡單來說如果法律規定不能無照駕駛,但卻沒有規定罰則,也就是說無照駕駛不處罰,那駕訓班生意肯定差很多.......
。
順帶提一下,之前哥年輕時在國產車俱樂部有看到車友打行政訴訟贏了排氣管改裝遭取諦的案例,分享給車友,同一款車型的車友如果再在路上碰到警察要開罰單,拿撤銷罰單的公文或是行政訴訟的判決給警察看,有可能警察就會打消開罰單的念頭(當然也有可能根本不鳥),不過這種是屬於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概念,明知道不能開罰卻執意處罰人民合法的行為,公務員會有相關的行政責任要負,這種概念跟我們客戶自備機油保養,面對的是民間公司(私法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
最後這一段應該不少車友網友看過,哥再次跳針講一遍,新車銷售業代不能直接插手服務廠的流程,只能用拜託的或是跟主管協調,一般來說,新車銷售業代也怕得罪服務廠(畢竟賣車交車之前,須仰賴服務廠幫忙SOP檢查),所以客戶在服務廠碰到問題,大多數業代會請客戶直接去找服務廠,業代很少願意親上火線,實際上確實也吃力不討好,所以業代往往都會講些場面話,真正碰到問題還是都丟回給服務廠處理~
所以哥為什麼總是千百次跳針強調,在臺灣買車,要先找對有誠信的業代;如果只看折價,其實很不妥當,因為就算是一般的業代,一個月簽約個2-3台車並不困難,一年大約三四十部車,這個銷售成績對業代來說算是很平常,所以即便是銷售新兵,還是比我們一般客戶要有經驗的多,因為我們客戶再怎麼會買車,一年頂多買2-3部,業代一個月銷售三部車卻很常見,那經驗上自然遠遠超過我們客戶,很多人都想要請業代pm菜單、報價,其實大可不必,成交價永遠都是要客戶親自談,才談的出來。
哥舉個例子,不少車友幫業代傳話說「神單價」甚至具體打價格出來,結果實際上根本就沒車或是賣掉了,業代等客戶上門才跟客戶說如果早幾天來就買到了,讓客戶誤以為這個業代是可以便宜賣,但其實這也有可能是一種話術(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剛好賣掉),這就是為什麼哥不報價格的原因之一.........
如果業代都在網路、LINE或是電話就把底牌都掀給客戶看,客戶就可以拿著截圖去全臺灣狂比一通,業代當然也知道,所以正派一點的業代,會比較保守講個條件,再請客戶到公司詳談;投機一點的業代,就會像我剛剛講的,報一個超神單,先讓客戶上門再說.........
。
買車要便宜、又要買的愉快、安心,其實沒有什麼捷徑,哥也常說,要比價當然是每一個客戶包括哥自己都會做的事,但比價也要用對方法,業代的經驗值遠高於客戶,客戶想佔業代便宜,很難...........
。
另外像是後續車子的保養,也是一門學問~
哥曾有一位車友在某原廠服務廠打算做2萬公里保養,結果服務廠報給他的預定工單竟高達2萬9千元,於是他就來問我,我幫他問其他兩間原廠服務廠,都說大概6千至7千元,這價差一次就超過2萬元,而這個2萬公里保養也不過事隔一年而已.....
上面關於售後服務、以及服務廠的PO文,其實還有一個眉角,就是,那些車友買車的新車銷售業代都不再幫忙,車友們只能上網去交流售後保養的一些心得分享,這就間接證明,售後還能持續提供服務的業代,真的很有限,哥自己也是車主,哥就不需要去詢問別人,正是因為哥認識的這些業代就能提供哥所需的資訊,也就是說,即便是哥自己,一樣需要新車銷售業代在售後服務這一塊的幫忙~
。
哥給車友的建議,向來不是“詢價”,而是先挑對業代~
哥向來都是建議車友,覺得業代磁場ok之後,直接offer他一個你願意購車的條件,然後告訴他,若他同意,你當場簽約付訂金,這樣才可以談出你滿意的價格~
如果找錯業代,或是用錯方法,不但沒有辦法買貴,還可能在交易過程當中受一肚子氣;很多人都只注重在看訂單上的成交價,所以有業代就是在訂單上寫一個超便宜的成交價,結果另外加裝的配備例如影音導航報9萬、貼隔熱紙要另加N萬.......車主原本很開心,因為他的訂單上成交價寫的就是神單價,但實際上整個條件就是業代賺飽飽........客戶賺面子、業代賺裡子,這就是另類雙贏啦!
所以,買BMW光看折價是很容易被誤導的,慎選業代才是王道~
。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新勁戰的輪胎怎麼那麼貴?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前幾天去我常去的那家YSP店(機車也是在那邊買的)檢查時老板說輪胎差不多要換了,我問說一顆要多少錢,他說1600(原廠的DUNLOP那種),不知道這樣算不算貴,因為我第一次 ... ... <看更多>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機車輪胎價錢 - 機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人的新勁戰最近想換輪胎,去詢問價錢一個後輪要1800!,而且不知道型號只跟我說很好= =,所以想來問一下大家換後輪都花多少?型號? - 輪胎. ... <看更多>
勁戰五代原廠輪胎價格 在 [問題] 勁戰4代輪胎推薦-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餓死抬頭 各位大大
小弟還是個學生住學校附近
擁有人生第一台車也2年了,
最近在考慮輪胎要換什麼的
前陣子通勤來回大約30km,現在打算找學校附近的工作通勤大概10km內(可能不到),
小弟目前前輪還是原廠,後輪是k702大胎,里程1萬5左右
想要嘗試大胎看看XD
預計更換前kd1 100/90-12後k702120/80-12
不知道大大還有沒有什麼推薦的輪胎 ?
2輪預算3500內 那個bt601就先不考量太貴了用不起QQ
先謝謝各位大大了
另想請問如果以後想換回原廠規格建議前後什麼胎呢?
前kd1後鯊魚王4代可以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73.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09871492.A.F9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