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chbox for my sweety ~ 老菜脯雞湯/蘿蔓炒鮮蝦/咖哩雞片炒小黃瓜/紫米飯
清明時節雨紛紛,沒事我都不出門 🤣
這次的連假真的很乖,除了例行的採買外,真的沒到處趴趴走,倒是逛市場時,扛了一咖台灣手工製的阿媽牌生鐵鍋,打算回來好好練廚藝😅
沒錯! 就是練廚藝,雖說阿母不算是廚房新手,但的確很多鍋具都沒使用過 🙈 (這樣還不算新手喔 🙄) 也不是鍋具迷戀者,覺得實用、方便就好,所以平常料理,大多使用不沾鍋或不鏽鋼鍋。
雖說不沾鍋很好用,但總有些疑慮,不鏽鋼鍋沒有塗層問題,但等待熱鍋的物理性不沾真的很抓狂,秉持著鍋具換著用,阿母不怕死的進入生鐵鍋的世界 😅
花了3天,阿母終於跟它熟了,從一開始搞不清楚它導熱如此快速,把菜脯蛋給烘焦了外,其他都還算過的去,也不知是不是心裡作用,但就覺得生鐵鍋炒出來的料理特別的香餒🤣
種了2年的蘭花生病了,出現糖霜結晶體,可惡的介殼蟲 😤 查了一下,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葉片,原來酒精不僅防疫有用,連趕蟲都很有力🤣
·
·
·
#lunchbox #家常料理 #homecooking #便當日記 #便當手帳 #bento #obentobox #午餐 #手機食先 #飲食記錄 #便當 #自己煮 #家常菜 #手作り弁当 #お弁当 #お弁当記録 #dailyfood #foodpics #煮婦人生 #自炊女子 #健康飲食 #愛心便當 #手作料理 #料理 #自己煮 #低醣飲食 #健康飲食 #手料理 #健康料理 #低碳飲食 #簡單料理 #懶人料理
台灣阿媽蘭花 在 成波之路 my ways to get f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要一個人去旅行】感想和一些趕不及寫的東西
終於完成一個人嘅旅行!感想係:
- 唔買嘢難過減肥
- 去旅行唔記得自己好窮
- 我真係好大食
- 我無蕩失過路!(讚我!)
- 平時太幸福,唔覺得一個人去比起同肥仔去自由好多
- 無咗平時最後果晚死唔蝕底要食多好多嘢或者買多好多嘢嘅衝動,因為我知我一定會再去
- 第一次回程上機唔覺得「返地獄」,有得返屋企仲好興奮!因為唔使返工!!!
- 我仲係唔係好肯定點解我要一個人去旅行,不過起碼完成咗,開心😁
💖必翻兜精選:
- 阿英滷肉飯(滷肉飯)
- 阿財虱目魚(滷肉飯)
- 通化夜市-紅花麻辣鹽水雞(豆皮、百頁豆腐)
- 通化夜市-一口金酥臭豆腐(酸菜!)
利申:今次無食瞞著爹
「桂師父滷味」
呢檔滷味喺酒店樓下,前兩晚都見有人排隊買,最後果晚就買咗做宵夜。
檔口感覺好乾淨企理,尤其啲蔬菜望落好新鮮。
佢個滷汁比較清淡,有啲咁多中藥味,唔鹹,啱啲唔想食咁重口味嘅朋友。
我夾咗咁多樣嘢最好味同最入味係豬腳筋同豆皮,
值得一提佢個豬血糕都唔錯,Q彈、唔臭、軟硬適中,但就唔算入味。
另外佢啲菜一份都係NT$20-30,份量都唔少!如果食咗成日肉就咁單買份菜嚟平衡返都唔錯。
不過相比之下滷味我就鍾意通化夜市果檔紅花多啲,重口味好多。
「祥豪牧場 羊舍鮮羊乳」
話說出發前有個朋友同我講台灣嘅羊奶都好好飲,
所以今次去都有專登留意下,不過真係唔係間間超級市場都會有。
最後我臨走前終於喺sogo買到一支,
睇佢個包裝好溫純,但一飲就好似成個家族嘅羊一齊衝入個口度咁🐏🐏🐏
仲要係全家都未沖涼果隻,真係估佢唔到!
我飲咗兩啖就投咗降…
「回程兒童飛機餐」
回程嘅兒童餐都係類似漢堡扒嘅物體,上面無人樣但變咗兩塊蛋皮做嘅星星。
隔嚟有南瓜、黃晒嘅西蘭花同白汁意粉,沙律上面仲有隻好邪惡嘅兔仔🐰
好食就無份㗎喇不過志在無食正常餐咁悶。
「受夠了!我要炒老細」
飛台北實在太短,扣埋果啲廣播時間,連一齣戲都睇唔晒。
我飛兩程先睇晒晒成齣「受夠了!我要炒老細」。
我仲以為我咁嘅身世睇會好感動,可惜都係一貫日本片講故事方式,
即係講好撚多阿媽係女人嘅對白等好耐之後先畀啲高潮位你睇。
可能平時做嘢好辛苦嘅朋友去睇會感同身受…
「法國的秘密甜點 布丁燒諾曼地」
因為臨走食果件蛋糕幾好味,所以就買咗條可以帶走嘅蛋糕返屋企。
外表似一條蜂蜜蛋糕,其實係奶味好重又鬆軟嘅蛋糕夾住布甸夾層同一層濃厚嘅忌廉。
其實條蛋糕係要雪嘅,我買完用埋冰包圍住佢,
過海關前要拎走晒啲冰包,再常溫咁拎返屋企。
飛機仲要delay咗成粒鐘,返到嚟等巴士又耐過人,所以我真係有啲對條蛋糕唔住。
可能因為太長時間無雪,夾層都無咁分明,同埋蛋糕本身濕咗。
口感有影響但味道真係唔差,好過好多好出名嘅手信蛋糕。
不過下次都係喺當地買完喺果邊食埋算喇,咁樣夾硬拎好似太大嘥喇。
台灣阿媽蘭花 在 成波之路 my ways to get f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要一個人去旅行】Day 1
終於出發喇,今朝起身我仲喺度諗緊「點解我要自己一個去旅行?」
由離開屋企到台北嘅酒店,一路上我都覺得平時有肥仔喺度我實在太幸福喇!
原來平時全部粗重嘢都唔使我自己做,
佢照顧得我好好,佢唔喺隔嚟,
我坐飛機果陣隻手連放喺邊都唔知好唔自在😢
上飛機食咗個兒童餐,今次係個人樣嚟㗎!
雖然都幾唔好食,不過有個「人」陪下都好吖!😭
好彩飛台北好近,近到連一套戲都睇唔晒。
mememormor夜晚六七點先到酒店,今次住嘅係丰居旅店忠孝館。
不過正統啲嚟講佢唔算酒店嚟,似係一間啲房似酒店嘅爆房酒店。
間房雖然無窗但唔陰森,我訂佢只係因為想好瞓啲而佢有絲漣床褥。
地點都唔錯,行無遠就到忠孝復興站,入房表面上都幾乾淨企理,只係樓下up dup啲。
都預咗今晚無乜時間,目標只係去通化夜市,
主要係想食返之前食過嘅「一口金酥臭豆腐」。
(逢星期二休息,小碗NT$50,大碗NT$60)
佢個臭豆腐其實唔臭,比一般夜市食到嘅臭豆腐細粒,
所以炸嘅面積比例上多啲,趁熱食嘅話有外脆內軟嘅效果。
不過重點其實係佢個酸菜,酸菜先係我翻兜嘅原因。
酸菜個味好清新好開胃,陣味似越式醃蘿蔔酸酸甜甜嘅味道。
加埋唔算重口味嘅醬油膏,又酸又甜又鹹,
成件事加落炸咗嘅臭豆腐變到一啲都唔油膩!
不過如果追求臭嘅真係唔使食佢。
另一個目標就係「紅花麻辣鹽水雞」,係通化夜市有名嘅檔口嚟,
就算今晚落雨都圍滿人。(不定休)
我唔敢夾咁多,只係夾咗豆皮、百頁豆腐、紅蘿蔔、雞心同3隻雞全翼。(共NT$120)
個豆皮同個百頁豆腐真係幾好食喎!!!
除咗雞翼之外其他嘢都好入味,成包嘢最難食反而係啲雞翼,
無乜味之餘仲要係韌果隻,我成包清晒就係食唔落啲雞翼。
而我諗有留意開嘅都知我有幾愛雞翼,
所以呢隻真係失敗嘅雞翼!!!
(我本來想叫雞肶但賣晒,我又食唔落半隻雞所以叫咗雞翼)
佢個滷汁偏甜,重點除咗好入味之餘啲材料感覺好新鮮,無霉tattat咁,
如果下次再去,我會翻兜豆皮同豆腐,可能試埋西蘭花,我見好多台灣人夾西蘭花!
因為只係買兩檔就返酒店太無癮,所以我途中坐低咗食「阿圖麻油雞」。
係有位網友話遼寧夜市果間阿圖好出名,經過呢間分店見到好多本地人我又試下咁囉。
不過個麻油雞(NT$130)真係唔係好啱我口味,
無乜麻油香,只係好重嘅米酒味,食落仲有啲苦,唔係中藥果種甘苦,
係多酒又未散晒果種苦味。
我唔飲開酒飲多兩啖仲有真係飲咗酒嘅感覺。
有四大舊雞,雞胸鞋到阿媽都唔認得,
就算雞肶都唔滑,係緊實果種雞嚟,雖然有雞味,但煮得唔入味,
啲雞一啲酒味同麻油味都無。
見對面個姐姐食個麻醬麵(NT$40)好香,所以我又叫咗碗。
麻醬的確好香,雖然個醬都幾杰身但係食落其實無乜味,
成碗嘢加埋啲麵只可以話唔難食,正常囉。
返到酒店,一同肥仔講我今日做過啲乜我就好想喊喇,
我係唔係唔適合一個人去旅行呀?
其實我可以一個人行街、一個人食飯、一個人拎重嘢…
但最唔習慣嘅係任何事都無一個人喺身邊分享。
好嘅事有人分享會變得更好,壞嘅事有人分擔都會變得好啲,唔係咩?
我好掛住屋企呀嗚😭唔知阿狗痾咗屎未呢?
希望我今晚瞓得著啦
台灣阿媽蘭花 在 主題蘭花1:台灣阿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主題蘭花1:台灣阿嬤 by OrKid童話台蘭 台灣阿嬤學名: Phalaenopsis amabilis 1879年日本人在蘭嶼發現並採集台灣白花蝴蝶蘭(台灣阿嬤),台灣阿嬤在蝴蝶蘭白花育種歷史 ... ... <看更多>
台灣阿媽蘭花 在 Re: [其它] 遍地蘭花- 精華區marvel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蘭業,文化上一般分國蘭洋蘭,生長形態上一般分氣生與地生。
中華文史典籍中,蘭這個字指的就是國蘭,也有人稱作東亞蘭。
當然,蘭花非常多種,品種特性相當多樣化。
硬要與洋蘭相較,國蘭通常花數較少,花形也較小點。
主要在觀賞其葉形、葉勢。
國蘭的花有些品種有奇香,滿室馨芳。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芳,說的是這件事。
一般來說,部份品種的洋蘭也是有香味的,以蝴蝶蘭來說非常少見,近乎沒有。
洋蘭,原生在亞熱帶,大航海時代後,西方人在殖民地發現豐富的熱帶蘭。
迅速推廣與傳播開來,傳入東亞,故名洋蘭。
常見的蝴蝶蘭是洋蘭,蝴蝶蘭在台灣差不多是95年漸漸大量面市,漸漸風行。
日本也差不多在2000年前後才開始有大規模的栽種,溫室環控技術並不如台灣,
許多溫室還是請台灣人去設計的,在那之前,少有大規模生產。
台灣共有兩種原生種的蝴蝶蘭,一種是俗稱台灣阿嬤的白色小花蝴蝶蘭,
此花主要分布在台東與蘭嶼一帶,對環境抗性非常堅韌,常被來做為育種的母本。
學名唸起來像阿嬤,艱忍耐勞的性格也似阿嬤,故得此俗稱。
另一種叫做姬蝴蝶蘭,是桃紅色的小花。主要分布於小蘭嶼。
蘭嶼之所以叫蘭嶼,就是因為台灣人改良育種蝴蝶蘭後,常常在日本舉辦的蘭展得到
好名次,50年代更在國際蘭展得到冠軍,為紀念這些殊榮而改名的。
結果改名後不久,全島的原生種都被採光了。現在大概在台東深山,非常偶然才有機會
見到野生的台灣阿嬤。
蝴蝶蘭是氣生蘭,氣生蘭又名著生蘭,顧名思義,原生就是覆著在原始亞熱帶林區
內的樹幹或岩縫上,根部會吸收日月精華(x)吸收空氣裡的養份(o)。
現在產業上氣生蘭通常用介質(蛇木屑、耶殼、水草等等)栽種,效果不一,通常依品種特
性,混合比例包覆根部栽種。此混合配方可能是商業機密。
有些地生蘭用介質栽種是有機會活的,這要看品種與介質特性,但通常都是種在土裡。
氣生蘭種在土裡,別的蘭種我不曉得,但蝴蝶蘭必然會死亡。
原文的蘭花,植在土中,必然不是蝴蝶蘭。且蝴蝶蘭的大量栽種,是自95年後漸興,
蝴蝶蘭很難養死,但也很難讓它開花開得又多又好,又漂亮。
這東西沒技術去大規模栽種,單棵成本會過高。
其開花與生長最佳化機制,必脫離不了溫室環控,所以一定是栽種在溫室裡。
當然可以不種溫室,那叫趣味栽培,費時費力,難以量產。
然而,放在田裡長,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有兩種洋蘭與蝴蝶蘭的花形較相似,有時會讓人搞錯,它們一種大部分是氣生蘭,
少部分是地生蘭。一種是完全的地生蘭。
(有版友來信提問,萬代蘭有部分品種是地生蘭,我貼的圖的氣生的,在此更正數句。)
蝴蝶蘭
1.萬代蘭
萬代蘭相當好種,如是氣生種,種法可以相當粗放。只要放在大盆裡或是一個清出
一片田區,裡頭鋪滿碎石與蛇木屑等介質,讓根部可以接觸空氣,即可種植。
遠觀就像放在盆土與粗沙礫石中,事實上它如是氣生的,不可能置於泥壤裡。
跟其他蘭種相比,隨便丟都活。因此品種價值較低,因為物不稀不貴。
如果是地生種的萬代蘭,則比較偏原生種,花朵較小。可以插在土哩,
但是比較少見。
2.虎頭蘭
虎頭蘭又名大花蕙蘭,沒萬代蘭那麼好種,環控要求沒蝴蝶蘭高,
也不至於整片田都丟著長,但是就可以放在土裡長。
不管是哪種蘭花,都有根系抓爬土壤或介質的問題,因此種植的間隔不能太密,
否則大家纏成一團,要分盆去賣相當困難。
一般來說,在當初種時都是要分盆的,所謂全都種在土裡像田一樣,機會不大。
因此,我猜原po故事中蘭花,要嘛是氣生的萬代蘭,應該是一盆盆,或是被放在一大片
砂礫碎木花圃裡,只是被誤會插在土裡。
昭和年間經歷二戰,不少日人曾到南洋,
萬代蘭在南洋地區有如路邊雜花,接觸機會很多。
如果是插在土裡的,那肯定是虎頭蘭,或是地生種的萬代蘭,難有別種可能。
一般人如不熟蘭業,故事如不是親歷,會搞混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台灣的商業規模化蘭業其實蠻悽慘的,我有幸從業內初始一路見證到興盛,到現在衰微。
好好一個產業被政府完全弄爆,即使島內技術領先,現在的蘭花王國是荷蘭,不是台灣。
然而這邊是marvel版,所以蘭花的東西就不多說了。
請大家路過花市時,可以多多駐足欣賞這些蘭花,都是農民的血汗。
如喜歡,符合預算的話也可以買回家觀賞,品質好的蝴蝶蘭的花期,從梗上第一顆開,
到最後一朵謝,照顧得當的話,可以長達三個半月。至少一個半到兩個月有盛花。
蝴蝶蘭忌直曬陽光,葉面會破焦,宜間接照到陽光。忌香與煙,加速凋零。
也忌水多根爛,可每周澆一次水,維持介質內的濕度如剛擰乾的毛巾。
只要注意到這些,不用施肥,也可以在家活得不錯。
附代提一個近期與蘭花有關的Marvel小故事,
我姑丈走後,過了大概兩三個月,突然有天回來,要我在一天內,
找一個有生命力的植物,作為他日後如有空再來時,可以方便依托的所在。
他突然這樣告訴我,我也不知道去哪裡找。時間很趕,我在吳媽介紹的花店裡,買了一顆
小巧的蝴蝶蘭。剛巧隔二天是我師父誕壽,隔天就要上山拜壽,便請祂一並加持。
豈知我辦完這一切後拿回家,父親隨便一瞄,就說這花買來就病得很重,是軟腐病,
看起來是沒救了。
我看花好好的,百思不得其解,他翻開葉下,撥開介質,
說了幾項特徵給我聽,我聽了臉都綠了。
果不其然,過了一個多月後,花謝葉黃,掉落一半,我告訴父親姑丈的事,
讓他想辦法一定要救這花。
父親無奈,說早點通知他,他可送好花上去,如今豈能落此田步。
我只好回他說,姑丈跟我講時,我隔天一早就要上山,人家花店都是半夜要打烊了,
透過關係讓我去買花的,我想這一切都是命吧。
這花本來是被父親判定無救,只好姑且試試。
奇怪的是,這棵蝴蝶蘭一度葉莖全爛,父親清完爛處後,覺得是難活了,
隔週卻生出了一個小小新葉,又這樣活了過來。
過了一年多,已長全兩面大葉,冬季時氣溫降低,自然抽出花梗,
這梗竟可以貫穿穿破葉面,直直向上生長。
父親說,梗穿葉面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梗都會從葉側向上生長,以自然植物生理,
絕對沒有可能會有直接穿破葉面的事情。而且這顆花的生長非常奇妙,
雖是帶病延年,病菌雖無法去除,但生命力極為旺盛,求生意志極強。
爛成那樣還能重生,在蘭界是相當罕見的現象。
現在這顆蝴蝶蘭還在我家努力地成長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7.54.44.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60064955.A.C25.html
如果是泡水爛根,那拿出來弄乾真的好活。如果軟腐病,那種爛很難活。
這就跟褥瘡跟組織潰爛對有些人來說外表類似,但實際上完全不同。
獎大有關係。50年代與1947年差別也沒有很遠...
真的有種過的蘭友就會明白。如果您查到的是多倍體的變異種,那自然大。
有沒有深入產業瞭解,跟鍵盤種蘭花是不一樣的。
品種也多,種對地方,粗放就是好活。真的有在種的老一輩蘭友,不會反對這種說法。
乾掉,留著一點莖,營養足夠冒芽,都有機會救活。
要談要去八卦板談了...
品種更多樣化了,大陸前陣子還在炒作。而且較不受習的禁花政策影響。
目前的普遍事實。以品種多樣性來說,國洋蘭都有分多花少花,甚至本來是少花種透過雜
交選育,都可以配出較多花的子代來。像洋蘭中的嘉德麗亞蘭與拖鞋蘭就是少花種。
就以蝴蝶蘭來說,滿天紅一莖雙梗,種得好的話一開可以三四十朵,國蘭單莖很難如此。
以拖鞋蘭來說,常見的是一梗一花,但之前我也見到過雙梗的拖鞋蘭。這樣就變兩朵了。
※ 編輯: ga037588 (73.40.108.233), 04/09/2016 23:07: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