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
《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
◆繼《有溫度的台灣史》、《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再一次從島嶼視角書寫台灣之作
◆以東亞為主體,重新看待大航海時代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十七世紀,東西文明的交會成為日後全球化的濫觴。但為什麼歐洲人會來東亞?東亞秩序霸權明朝如何回應外來者?歐洲諸國及明朝各自的內部競爭矛盾,如何牽動日後臺灣的發展?
楊渡在本書以電影式的慢動作語言,跳脫歐美史觀,逐格檢視各路人馬,包含明朝官員、荷軍艦隊司令的書信、報告及日記,重新解讀當時局勢,看見明朝地方與中央的拉扯;不畏海禁政策的中國民間海商,奠定日後全球化經濟體的基礎;為了與中國貿易,離開澎湖後在臺灣建立根據地的荷蘭人。
「研究這一段歷史,讓我們的目光,從澎湖灣的海港出發,擴及東亞,放眼世界。」楊渡三次造訪澎湖,探勘邊陲島嶼登上全球舞台時,背後所有的歷史機緣。
◆各方好評
楊渡以清楚的邏輯和流利的文筆,述說了這一段與臺灣四百多年來的發展糾纏不休的故事。——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楊渡能擺脫臺灣主流史學界追隨「歐洲人所養成的優越感與亞洲人的自卑感」的治史立場,公正對待歷史。——徐泓|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楊渡提供了一個擺脫歐洲大航海論述的十七世紀東亞史觀,也翻轉中心與邊陲的偏見。——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澎湖的歷史開啟了臺灣的世界舞臺,作者認真爬梳浩瀚史料,將這幾十年的荷蘭與明朝的交往歷史,以更貼近當代人的寫作技巧呈現歷史記憶,值得好好地細細品味。——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購書去📖
博客來|https://bit.ly/3hy8snT
誠品|https://bit.ly/3qMiYvX
讀冊|https://bit.ly/3ypcxl4
金石堂|https://bit.ly/36ftGBH
MOMO|https://bit.ly/3xl2nSt
📱居家防疫讀電子書📱
樂天Kobo|https://bit.ly/3xl2uxn
台灣雲端書庫|https://bit.ly/2V8eMuV
博客來|https://bit.ly/3xDreRF
Hyread|https://bit.ly/3r1HLw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灣 外 記 顏思齊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聖誕。與我差不多年紀(我1987年生)的台灣人,如果有認真上課,應還記得小學國語課本裡有一課便是“媽祖的故事”。兒時的記憶裡,更還記得1997年某日中午放學,就看見各台新聞都在直播湄洲媽祖首次來台巡安,眾人抬著元代的媽祖聖像一路坐船、搭機抵達台灣,在全島各地掀起風潮,為當時因李登輝訪美而陷入低迷的兩岸關係帶來春風,至今重看仍感動不已。
前陣子和家父特別走了趟古“笨港”地帶,也就是今台灣雲林北港和嘉義新港部分地區巡禮。早在明天啟四年(1624年),漳州府海澄縣人(今屬廈門海滄區)顏思齊便於此登陸台灣,一年內陸續有來自閩南漳、泉二地的人民渡海歸附,比鄭成功1662年抵台還早,相傳當時先民船上便安奉媽祖,以求平安渡過“黑水溝”(即台灣海峽),而隨船抵台的媽祖,就被稱為“船仔媽”。
笨港一帶同時有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溪北六興宮三座古剎,皆源自傳說中被洪水沖毀的古笨港天后宮,前兩者還為此爭正統(並牽涉大甲媽祖三十年前改“北港謁祖”為“新港會香”的恩怨)。至於較少人知道的六興宮,與清代台籍人士官階最高的閩浙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銜)王得祿淵源甚深,廟裡還高懸王得祿於道光年間所獻牌匾。廟方人士在我參訪時還提到:“閩浙提督管轄範圍,遠比今天蔡英文大多了,當時台灣甚至連一個省都不是,只是福建省的一個府呢!”
無論如何,台灣各家媽祖追祖溯源,都會回歸到天下媽祖的祖廟湄洲,台灣許多媽祖廟早年也都保有每幾年赴湄洲“回娘家”的習俗,直到1895台灣淪入日寇之手,兩岸才因此斷絕。後台灣雖然光復,但隨即國共內戰,兩岸再度不通。然而,仍有島內媽祖信徒在1987台灣“解嚴”後,衝破當時尚未“三通”的禁忌,冒著被台當局法辦的威脅,從台灣駛船直航湄洲進香,足見媽祖在台灣民間超越政治的崇高地位。
我對媽祖有深厚的感情,一來是一生在台南鄉下成長居住的祖母生前篤信媽祖,看見媽祖就使我想起祖母,猶如台灣人習慣稱媽祖為“媽祖婆”那般,就像自家長輩一樣親切。二來是媽祖陪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從當初請來的小尊神像或僅僅一個香火袋,發展為台灣各地隨處可見的媽祖廟,本身就是一部“唐山(到台灣乃至海外打拚的閩粵移民稱祖國大陸)過台灣”的奮鬥史,提醒我們不忘自己與大陸同宗同源,血脈相連。
現在“台獨”昧於現實,將台灣人民帶入泥淖,甚至否定自己祖先與文化,炮製所謂媽祖是源自西洋宗教的“聖母”瑪利亞,媽祖俗名“默娘”是Maria的諧音云云,多數人覺得荒誕可笑,但我更覺喪心病狂。我不否認萬教歸一,中西文化在許多人類深層價值或有相通之處,但此謬論純粹是為“去中國化”,連媽祖為北宋福建莆田通賢神女、履有傳說顯聖而受中國歷朝帝王褒封的歷史事實都可抹滅(包括助鄭成功及施琅前後拿下台灣)。台灣媽祖信徒如此之多,政治人物也都熱衷參與媽祖遶境,如果連這種謠言都不駁斥,那還吹什麼媽祖文化、“台灣文化”?你們對得起媽祖婆嗎?
台灣 外 記 顏思齊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常書訊]
.
近來,線上讀書會分別讀了《#海上傭兵》(衛城)(棄讀)、《#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前衛)、《#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衛城)、《#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暖暖書屋)、《#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
和朋友討論接下來要讀什麼書時,發現4月底到5月初,台灣文學和史地書籍一本比一本精彩,創作力勃發!留個紀錄:
.
首先,是由謝旺霖整理手稿,楊牧老師的最後一本詩集──未曾結集、未曾發表的詩作《#微塵》(洪範),書中附上珍貴的詩人手稿。
.
甘耀明則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台灣少見的山難+山難)史實為基底,寫成《#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寶瓶文化)。
三叉山事件是「一九四五年初秋,二戰結束時,美軍運送前盟軍戰俘的轟炸機,受颱風影響,墜落臺灣山區,有五位機組員、二十位戰俘死亡;臺東海端鄉與關山鎮出動的大批搜索隊(包括日警、布農、阿美,平埔、漢人等),在山區遭受下個颱風,二十六人失溫死亡。」甘耀明說:「小說描寫布農少年哈魯牧特(Halmut)的蛻變,他的棒球失落夢,他為何在救難時搖擺,以及他為何成為他後來的樣子。」光讀簡介便驚心動魄。
.
徐振輔獲得第21屆 臺北文學年金獎得獎作品《#馴羊記》(時報),「融合西藏風土博物誌、遊記與抒情文學,以小說記寫西藏自然景物與人文風土的消亡與困境」,他寫下的藏地高原如何拓展台灣文學的時空跨度,是觀察重點。
.
黃崇凱《#新寶島》(春山出版)以「臺灣與古巴兩座島嶼的住民發生了大交換」的概念出發,兩個同樣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島國命運將會如何發展?小說家如何透過未來假想書寫台灣的可能歷史,讓人滿心期待。
.
韓麗珠繼《黑日》之後,再度以日記體裁寫下在疫情和政治變動中的人文思索《#半蝕》(衛城出版)。簡介中這段讀來特別傷心:
「不是全蝕,也不是全明。
不是生來就被剝奪,而是曾經擁有,卻正在失去。
不是沒有家,而是持續不斷地失去家,失去安定感。
就像生活在地面的自己,逐漸被天文現象的暗影所籠罩。
倘若這是二十一世紀的存在狀態,人要如何在這死去中生?」
.
在《濁水溪三百年》之後,發現地理老師出版《#溪說臺南:#曾文溪的地景與人文》(蔚藍文化),以曾文溪為探查對象,走訪曾文溪各流域裡的地景變化和人文景觀,是為對台灣地理有興趣的人製作的補充包。
.
延續海洋史觀下的台灣,有兩本跟海盜相關的作品值得關注。
一是曾昭榕《#海道:紫氣東來》(九歌),是以李旦、顏思齊建立的海上帝國為史實基礎所寫的小說;另一本則是吳建昇《#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蔚藍文化),勾勒蔡牽海盜集團攻打台灣的始末以及對清廷治台造成的影響。
.
關於日本與台灣相關的歷史,也有學者、紀錄片導演進行細緻的考證、訪談、拍片紀錄。
平野久美子《#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臺灣與日本雙方為和解做出的努力》(游擊文化),訪談雙方的遺族、後裔,爬梳排灣族與琉球的口傳與文獻,透過排灣族人與琉球民自身的視角,找出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始末。
.
黃胤郁導演的紀錄片同名圖文書《#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前衛),則是挖掘沖繩八重山的台灣移民在沖繩「西表礦坑」的歷史。紀錄片則於5/14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DGBa2zwA
.
最後,與戒嚴時代相關的台灣政治史書籍,則有由陳進金、陳翠蓮、蘇慶軒、吳俊瑩、林正慧五位學者寫成的《#政治檔案會說話:自由時代公民指南》(春山出版),一步步帶領讀者學習如何解讀近年來開放的威權統治時期之政治檔案。
.
林孝庭繼《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之後,接續出版《#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他鑽研中、英文檔案史料和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與其他各國新解密檔案,「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