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1219是新黨青年軍遭檢調「三票齊發」上門搜索兩週年,新黨特選在這天開記者會,分析蔡英文政府如何製造「共諜」,並驚爆口...
台灣 農業 從業 人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之旅#7 東方美人之美
今天超明安排一趟茶鄉之旅,到銅鑼九湖台地拜會茶農,造訪張煥文的「秋美人」和曾郁芳、曾莉敏姐妹的「曾的」,皆是銅鑼茶業的知名品牌。
除了學習半發酵茶(烏龍茶、包種茶、東方美人茶)和全發酵茶(紅茶)的不同製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銅鑼茶產業發展上的問題,聽取茶農的意見並尋求解決方案。
不分老農、青農,他們都提到人力問題:一是勞動力不足,無法擴大產量;二是從業人口老化,平均六十歲以上,導致採收期缺工、搶工。因此,除了建議開放引進農業外勞,更重要的是改變栽種環境,如將梯田栽種改為順向栽種,以便採用乘坐式剪茶機採收。如此,不但可以解決採收人力不足的問題,也可以提升產量,解決茶鄉的困境。
談到台灣的茶業發展,銅鑼鄉農會總幹事曾義孝說,製茶技術外流是一大隱憂。一些擁有技術的老師傅受到大陸或國外的茶公司高薪招攬,造成國外製茶技術已經逐漸趕上台灣。還有面對越南茶進口的挑戰,青農曾郁芳表示,落實「生產履歷」,讓消費者清楚掌握茶業產地,相信以台灣的茶葉加上製茶技術,可以做出差異,消費者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另外青農曾郁芳建議引進機械化作業,如乘坐式剪茶機、擠壓機等,有了乘坐式剪茶機,可以成立代耕隊服務茶農採收,解決人力不足及大大減少人力成本;有了擠壓機,可以避免茶葉委外處理可能造成的農藥殘留問題。她希望超明能給推動政府支持給予茶農這部份的協助。超明很感佩年輕人願意留在家鄉承繼祖業並帶入新的想法,更會積極來協助。
東方美人茶和蜜香紅茶,如何吸引「茶小綠葉蟬」叮咬茶菁是構成特殊風味的關鍵,在老、青茶農的努力之下,台灣茶農很努力地在維持台灣特有茶風味,歡迎大家來苗栗銅鑼走走,品嘗東方美人之美。
台灣 農業 從業 人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先說個笑話:『既使支持藻礁公投,反核立場仍不變,希望政府能推動綠能,高耗水、高耗能產業也該逐年淘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44300052376731&id=584986081641475
一「中鋼成功研製超強韌鋼板 可望用在國造潛艦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05224212950984&id=584986081641475
蔡蒼岳: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67012
時代力量到底想被打臉幾次?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86277868976989&id=100027843490448
Marco Chu:潛艦國造案中,為了耐壓殼所產製的HSLA-80高張力合金鋼材全是出自高雄中鋼。陳椒華主席現在想影響高雄中鋼營運,目的是真的為了環保,還是另有所圖,真相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要逼我失去對時代力量最後的一點善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964932114380&id=543264379
轉:時代力量這個黨是林昶佐創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不知道現在看到時代力量變成蠔爹油力量,有沒有甚麼感觸
#消滅台積電
#消滅中鋼
#消滅小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4419314038617&id=100064116462514
轉:我不知道時代力量黨主席是可以反智到何種程度,從反電磁波到希望高耗能的中鋼關起來,大概是黨主席家裡已經有四間房子了,非常鄙視需要耐高溫耐無聊工作的製造業從業人員吧?請問時代力量能提供什麼工作機會給製造業養活的大量人口?專職的環保抗議人士嗎?
銀行企金非常看重有實質產能對經濟成長有實質貢獻的製造業,對製造業放款的回收風險小於對服務業放款。服務業是非常倚賴大環境景氣的行業,且服務業從業人員一旦生病就無法有產能,傳染病對服務業的衝擊遠大於對工廠的機器設備。
不信你以開間咖啡店的目的去跟銀行借錢,看看會不會被核貸?
以下轉自Catherine Wu
中鋼是台灣很多製造業的上游,就跟中油、台塑一樣,帶動的是整個產業鍊,他們的生存不是關乎自己而已,更別說這些產業的上下游裡面很多還是上市櫃公司,請問是要他們準備下市嗎?
要關掉部分甚至所有的高耗能產業,一併影響到下游產業,請問你要把這些可能失業的十幾萬人口轉到哪裡去就業?最好笑的是,很多電子業不僅高耗能,還製造更多有毒廢棄物,怎麼每次講到環保政策都只會攻擊傳產是高耗能?
產業再怎麼轉型也轉不掉製造的本質,製造的過程就是不可能達到某些博聲量的環團要求的零排放,人類呼吸跟放個屁都是在排放廢氣了,那些人怎麼不先要求自己零排放。
沒有製造業的實力,再來個大規模的疫病,各位以為台灣的經濟撐得過去?我在泰國的學生們,到現在很多還在失業中,連想回老家種田都沒辦法,因為之前市場熱錢一堆在炒房地產的時候,祖輩們都把田地便宜賣掉了。而我的學生們,他們幾乎都是服。務。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751382408249127&id=100001322145544
Ning Hsiang-Hao:工業社會轉型,廢三接,廢中鋼、廢化工廠,六輕改成發電廠,就不會缺電了
原來時代力量的「時代」,是石器時代,力量應該是靠水牛、藻礁之類的...轉型成農業社會指日可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565384037605&id=518697604
蘇志成:時代力量主張讓中鋼倒閉
中鋼在南部提供多少工作,時代力量不知道嗎?高雄人的工作機會不是工作機會?
中鋼在台灣算是工業產業鏈的中上游,牽連甚廣,時代力量不知道嗎?台灣的產業鏈不是產業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64519343599854&id=100001254844402
Yik Lim:哇塞,膠華主席是要對產業跟經濟多無知才會講出這種鬼扯淡……
這樣說好了,全台灣有個產業,它一整年整個產業的營業額,加起來還不到中鋼這家膠華主席看不起的公司兩個月的營業額,但是它用掉台灣超過一半的水,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外銷的競爭力,而且對GDP真的沒什麼貢獻。依照膠華主席的標準,政府肯定是要把這個產業早點關掉了,因為真的沒什麼附加價值呀,又是超級耗水的產業。
時代力量有種就要全台灣種稻的農民從此都不要再耕作,也不要再耗用掉寶貴的水資源了,或者你們希望這些對GDP沒什麼貢獻的農民,要多繳一點水費?繳不起高水費的農民,就應該被活該淘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1317283745259&id=100016009862895
鄭暐霖:再說一次,時代力量真的是民主毒瘤。
Jin Din:中鋼不只是創造就業機會和產值,他們自身也專注於使用再生能源,本身設有太陽能發電設備,也會利用生產鋼鐵的廢熱發電。
為了供應再生能源市場,還投資了風電產業鏈。
然後陳椒華說要淘汰正在努力轉型的中鋼?
該被淘汰的應該是時力吧。
================================
中鋼(2002)一年約需50億度,中鋼總經理王錫欽指出,煉鋼的副產物廢熱、氣體等可設鍋爐發電機,加上運用廠房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等,中鋼自有電力設備裝置容量已達500MW(50萬瓩),相當於半部核能機組,可供應中鋼60%電力、約30億度。
王錫欽表示,再生能源再發展20年不成問題,中鋼將焦點放在風電及太陽能。在太陽光電部分,中鋼近3年在廠房屋頂設置80MW(8萬瓩),一年發出1億度電;至於風電,離岸風電有高達9成的零組件需用鋼鐵,這也是中鋼投資68億、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公司的原因,盼讓鋼鐵產業有轉型契機,同時帶動新產業聚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81913492728621&id=100027299321718
實在力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630955863680811&id=804416056334820
實在力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631007283675669&id=804416056334820
柯粉的超譯天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40192023099501&id=650387945413247
台灣 農業 從業 人口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1219是新黨青年軍遭檢調「三票齊發」上門搜索兩週年,新黨特選在這天開記者會,分析蔡英文政府如何製造「共諜」,並驚爆口口聲聲要慎防大陸滲透選舉的民進黨,原來早在2003年陳水扁競選連任時,就已聘曾在動員戡亂時期「投共」的大陸政協委員張春男,擔任彰化縣選監小組召集人,監督台灣的總統大選。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說,共諜本應指真正為共產黨刺探機密的間諜,但國民黨戒嚴時代經常以「共諜」之名整肅思想犯,現在蔡英文政府也同樣濫用「共諜」標籤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台灣人。新黨特別整理出七種被民進黨「共諜」的人,包括所謂滲透選舉、政治人物、台商、台青、旅遊業、統派青年及一般網民。
王炳忠說,今年以來,民進黨就天天和美國隔空唱和,聲稱大陸滲透台灣選舉,結果人民反而看到是美國干預台灣政治,甚至涉嫌與蔡政府聯手炮製了烏龍共諜王立強。倒是新黨查閱歷史檔案赫然發現,1986年赴大陸「投共」的黨外人士張春男,任大陸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還曾在90年代初安排張俊宏等民進黨人與中共高層會晤,竟於2004年由民進黨籍的彰化縣長翁金珠聘為彰化縣選監小組召集人,引進中共黨政軍監督台灣選舉。
王炳忠說,新黨對「投共」的台灣人任選務人員沒有意見,但按民進黨標準,張春男既任大陸中央黨政軍職,又任台灣選監人員,當然就是滲透,民進黨才是元凶。反之新黨青年既無台灣任何公職,也沒有大陸黨政軍任何職務,卻被蔡政府以「共諜」整肅,荒謬至極。
王炳忠說,民進黨批韓國瑜進中聯辦,就會如何出賣主權,也是在做「共諜」的影射。但陳菊、賴清德同樣見過大陸官員,難道那時的中共就沒有要統一,就不主張一國兩制?蔡英文2014年更曾派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密訪大陸,回台前沒人知道他們赴陸,見了誰?談了什麼?還有陳明通去年接任陸委會主委前,曾在中共19大後赴陸與中共對台高層密會,又都「會」了什麼?
邱毅指出,台商本來就因兩岸大環境不好而處境艱難,如今又碰上蔡英文大炒芒果乾,中共代理人法受阻,就改提出反滲透法取代,總之就是要讓台商活在恐懼裡。新黨2017年12月曾與國台辦會談,計劃在上海成立台商服務中心,彌補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停滯後的缺口,未料那次回來沒幾天,新黨青年軍就遭到搜索,這當然是蔡政府對新黨的警告,但新黨堅持做對的事,一旦明年進入立法院,一定繼續推動兩岸服務處,服務兩岸交流中的台商、台生、台胞。
邱毅說,台灣旅遊業的從業人口,包括旅行社、導遊、遊覽車、旅館、攤商、精品......等,粗估至少兩百萬。因為蔡英文上台後否認92共識,兩岸關係走向對抗,甚至暫停自由行,這些人只能叫苦連天。最近檢調更配合選舉需要,大動作搜索旅行社,把「假交流真觀光」這種長年存在的現象,渲染成另一種「共諜」,綠媒週刊再配合報導成「反滲透大搜索」,旅行社人人自危。新黨宣示會先努力向大陸爭取恢復自由行,盡一切力量協助他們。
陳麗玲說,今年以來已有多起台灣青年到大陸就職,被陸委會以擔任大陸黨政軍職務開罰的案例,然而相關職務不過是社區助理主任,又或者是農業技術人員等與政治無關的職務。還有兩岸間青年交流的夏令營,也被貼上「統戰團」的標籤,如新黨每年舉辦的中華兒女文史體驗營,有學員參加後表達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竟也成了綠媒炒作大陸「滲透」台青思想的「罪證」,真恍如回到戒嚴時代,隨時要小心被滲透。
林明正說,兩年前的1219事件,就是民進黨開始越過在野黨集會結社自由的界線,將「共諜」定義擴及到在台灣發展統派的組織活動。新黨青年軍做的活動,無論是網路媒體、校園社團、小組讀書會......等,都是新黨青年本就在做的理念推廣,卻被講成共諜組織,扣上國安法的「發展組織」罪名,將來反滲透法通過,必然會有更多統派青年受害。
王炳忠提醒,蔡英文為了選舉,已經用社會秩序維護法動員警察惡整一般網民,等真正送交法辦後,法院又多判決不違法。但將來反滲透法通過後,網友不利於民進黨或台獨、港獨的貼文,很可能就會被說成是中共散布的消息,到時候通通可以用定義不明的反滲透法處罰,成就台獨民進黨的一言堂。
台灣 農業 從業 人口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麗娜新聞稿(9.12)
漁業產值崩落、道路坑洞五千
陳麗娜要求市府儘速改善
高雄是全國的漁業重鎮,產值卻節節衰退。兩周前強降雨後,高雄成了「千坑之城」。市議員陳麗娜要求市府應振興漁業衰,以免讓「海洋首都」蒙羞。道路應用透地雷達全面體檢,改善缺失,讓市民上路不必再提心吊膽。
海洋局長林英斌說,遠洋漁業人口老化,產值下降,是受到國際規定影響;養殖業年輕人想回家鄉從事養殖,但土地沒辦法配合,來來要朝向智慧養殖漁業發展。水利局代局長韓榮華表示,希望找出更有效方法來處理地下管道的問題。
陳麗娜上午在農業部門質詢指出,高雄前鎮漁港是全台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原高雄縣沿海漁村更是水產養殖重鎮,包括石斑、目魚、台灣鯛、鱸魚等,面積近四千公頃,創造百億元產值。高雄也有全國首創的海洋局,中央海洋委員會設在高雄,充分顯示高雄發展海洋產業發有優勢和潛力。
但是,高雄漁業從業人員最近六年少了近萬人,其中遠洋漁業從原來的1萬2125人降到4869人,少了7256人,沿岸漁業少了近5千人。漁船登記動力舢舨也明顯減少。養殖業人數從8353人增到1萬1973人,養殖面積卻從3926公頃減少約600公頃。各項漁業產值都明顯衰退。
陳麗娜又指出,前一陣子高雄強降雨,至少出現五千個坑洞,許多路口更出現塌陷,讓行經各型車輛墜入洞中。有些坑洞補好了,不久又現原形;有些塌陷路段回填後仍舊塌陷。
道路坑洞產生原因多自路基夯實實、材料不均勻、施工不確實、瀝青品質不佳,工務局必須設去改善。路面塌陷與地下箱涵、管線老舊、破損有關,「透地雷達」可以檢視地下管道等狀況。全市道路總長4885公里,全面體檢後改善缺失,以免再出現民眾在路中駕駛突然陷入「天坑」恐怖情況。
陳麗娜還提到中崎有機農場一帶好不容易形成有機農場聚落,提供高雄人高品質的有機疏果,傳說當地要劃設成工業區,希望農業區能設法保留這塊有機農地。農業局長陳清福表示,設法盡力保留。
台灣 農業 從業 人口 在 台灣的農業就業人數... - 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 的推薦與評價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台灣農村漸漸凋零、又該何去何從?40年前,台灣的農業就業人數有160萬人,但如今只剩下56萬人。多數青壯年人口移居都市就業,不願意從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