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 行長金立群何許人也?大學主修文學的金融奇才
亞投行開業儀式16日上午10:30分正式開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致辭。在上午剛剛舉行的亞投行理事會成立大會第一部分議程中,金立群當選亞投行首任行長。令人意想不到是,這位新行長大學時竟然主修看似和經濟金融無關的文學!那麼,他為何成為了一名能擔此大任的“金融奇才”呢?點擊本台記者白岩松於去年12月對金立群進行的視頻專訪,或者點開全部帖文,一起詳細瞭解!
值得一提的是,有50位申請人競爭亞投行副行長職位。此前,金立群也公開鼓勵歐洲專業人士加盟亞投行。去年6月,金立群被正式提名為亞投行候任行長中方候選人。去年下半年,金立群辭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投資銀行的項目。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經在記者會上表示:金立群具有在政府部門、國際機構和私營部門豐富的領導和管理經驗,目前擔任亞投行籌建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為籌建亞投行作出突出貢獻。
此前,金立群一直活躍於國際經濟事務活動中,曾多次參加雙邊和多邊經濟和金融論壇,例如中美聯合經濟委員會、中英財經對話機制、亞太經合組織財政部長會議以及東盟“10+3會議”和G-20財長會議等。進入2015年,亞投行逐漸成為全球熱門話題。創始成員國迅速擴展至57個,遍佈五大洲。這期間,金立群和他的團隊作了大量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
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文章中說,在這場贏得連中國人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戰役中,主持亞投行籌建工作的金立群在過去幾個月裡一直穿梭於不同的國家,努力說服它們加入該行。這位彬彬有禮且行事老練的前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和前亞洲開發銀行(ADB)官員,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也不錯。
新華社記者稱金立群為“‘彬彬有禮且行事老練’的金融外交家”,《紐約時報》則說:中國渴望向世界證明,它能夠主持一家受尊敬的多邊機構,並小心翼翼地不讓亞投行政治化,他們任命了在世行、亞開行有工作經驗的官員金立群,金在東西方國家有著豐厚的人脈,他是一名不畏困難的拆彈能手。
媒體報導稱,世界銀行資深經濟學家Bert Hofman,亞開行前副主席Stephen Groff等人在社交網路上的金立群被提名為中方候選人時都一直表示“Not big surprise(意料之中)”。
那麼金立群究竟是位怎樣的人物?《經濟參考報》報導稱:1949年8月,金立群出生於江蘇常熟一個教師家庭,位於四丈灣南倉弄的一幢二層樓房據說就是金家老宅。1962年,金立群從常熟學前小學畢業,隨後三年在江蘇省常熟中學就讀。
進入江蘇南菁高中後,金立群有空就會去圖書館讀書,據說“主要是英文書”。“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金立群和那個年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中斷求學生涯,奔赴農村,一呆就是10年。在這期間,他“種地、修水利、造橋、搞鄉鎮企業、教書”,同時堅持自學,莎士比亞的劇本是他最重要的學習資料之一。當時,一個信念支撐著他:“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時至今日金立群對莎士比亞以及英語文學的熱愛從未停止。他曾在文章中透露,自己收集了“英美出版界半個世紀以來出版的最好的莎士比亞全集,各種版本一應俱全”。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1978年,已經29歲的金立群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為中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研究生。他師從王佐良、許國璋兩位大師,主修英美文學。那時的金立群的目標是學術。1980年,金立群畢業,恰逢中國恢復了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的席位,國家財政部要求北外推薦一名懂外語的畢業生,於是,許國璋推薦了金立群。由此,金立群被中國財政部委派到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工作。
金立群曾受恩師王佐良教授之托,為其所編寫的《英國詩歌選集》作注。《英國詩歌選集》以《英詩選集》為藍本,汲取近20年來英詩研究的新觀點、新成績,由金立群擔綱注釋、修訂工作,對原作進行增補、篩減,撰寫超過原書三分之一以上,金立群還在序言中表達了對王佐良的懷念:“但願借此書再版之際,給他的在天之靈送去我最誠摯的慰問。”該書2013年出版之後,成為出版界的一段佳話。
金立群還曾翻譯了《摩根全傳》(再版名摩根財團)一書。這本書的中文譯本長達800多頁,從摩根銀行的發展路徑,講述了美國金融業的發展史。金立群說,這本書的翻譯,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三譯三校”。而正當金立群翻譯這本書的時候,JP摩根早年分出來的一脈—摩根士丹利,正在跟中國方面商談,組建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就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後,金立群成為了中金公司董事長。
金立群還與時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的斯特恩合著《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介紹世行的發展觀點與中國的發展經驗。此外,金立群還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編著過《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有報導稱,金立群在財政部任司長時,曾要求司裡的年輕同志每年工作之餘必讀5000頁“嚴肅讀物”,並做筆記,他本人也一直堅持讀書不倦,稱得上涉獵廣泛、學貫中西。
還有報導說,在之前工作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辦公室裡,金立群一直保留著兩套書:一套是毛澤東批註的《通鑒紀事本末》線狀影印本;另一套是英文原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而在國內的辦公室裡,他的書架上除了幾個不同英文版本的莎士比亞文集,幾本投資書籍,更多的還是中國傳統書籍,包括《容齋隨筆》、《史記會注考證》、《莊子校正》、《資治通鑒》,以及中華書局版的魏史和漢書等。
進入亞投行籌建之前,金立群有豐富的對外交往經歷,2003年,金立群離開財政部,到總部位於馬尼拉的亞開行任副行長,成為這個由日本人所控制的多邊金融機構的一名高管。
在亞開行期間,金立群主管南亞和湄公河區域事務,致力於推動南亞基礎設施建設。關於這一段經歷,金立群在日後寫有多篇文章,講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當亞開行在柬埔寨的貸款出了問題的時候,金立群飛到金邊與柬埔寨總理洪森面談,洪森嗓門很大、但心思細密,與他的體型不相符;他曾深入老撾大型水利發電專案基地,在森山老林裡轉了三天,和當地農民交談,在工地附近的鄉村客棧下榻。諸如此類的故事。
當2008年金立群從亞開行離職時,亞開行官方對他的評價是:工作勤奮,處事靈活,成就斐然。
離開亞開行後,金立群回國出任中投公司監事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投公司主要負責管理一個高達2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主權財富基金在世界各地的投資。
金立群過去的同事、如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王朝才在接受採訪時說,金立群為人非常正派,沒有官僚作風,他和國內的許多官員不同,他是一個喝咖啡而不喝白酒的人,他懂得如何和西方人打交道,明白用什麼樣的語言與西方更好溝通。
媒體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在2014年11月博鼇亞洲論壇上,金立群用電影作了一個比喻,“有人質疑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的動機,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末代皇帝》。一天皇帝的英文老師建議皇帝佩戴一副眼鏡,大臣們認為以皇帝的視力不需要佩戴眼鏡,英文老師說,‘他需要的是視野。’”
金立群常常成為西方媒體的常客,他接受BBC、《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的採訪。在接受BBC的採訪中,金立群則講述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期待,“人民幣國際化不會取代美元,只會強化美元的作用,有助於世界對美元的信心”“讓別人持有人民幣,你要創造條件”“當(中國)巨大的資金集中投資在若干國家、若干行業,引起了一些擔憂,這是一個要認真對待的問題,需要耐心地解釋,去解決人們心理上的障礙”……在這些時刻,他是一名向世界解釋中國金融政策與動作的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
「史記會注考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萬卷樓圖書公司- 《史記會注考證(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跋史記會注考證 的評價
- 關於史記會注考證 在 TAAZE|史記會注考證二手書書況9579233748 - YouTube 的評價
史記會注考證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公司在我所屬的大樓一樓處(不知道其他大樓有沒有),設立了一個叫做"漂書站"的小區域。
一個簡單的書架,一張海報就做開門生意了。
概念很簡單,就是大家把自己的書捐出來做為漂流書,每個人都可以捐,每個人都可以去借來看,看完後自動歸還。
沒有人會催你,沒有人會被罰錢,是這非常自主、洋派的做法。
裡面的書我有看過實學社的《項羽大傳》,王建民自傳性作品-《沉默的王牌》,棒球知名小說--《魔球》,還有心理學、管理學等不一而足的書籍。
這樣一來,大家可以不用花錢買書就能看到各種不同種類的書。
這個創意其實我很喜歡。
會讓我想起小學時班上的小圖書館。
同樣是老師在學期初要大家從家裡面帶一本書來,放在後面的書櫃,老師會做編號註記,大家可以自由取閱,我在那裏看了很多書。
但今天我打卡時睡眼惺忪的瞥了一眼後,馬上驚醒。
我定睛一看,還真沒看錯。
那裡面有一本 日本學者-瀧川龜太郎(或叫做瀧川資言)所寫的經典大作《史記集解會注考證》
這本書是瀧川先生校勘當時日本流傳的中國宋代以前關於的各種鈔本殘卷,主要參考的史記作品為古人裴駰的《史記集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並廣泛蒐集日本的研究成果以為註解,被視為研究《史記》的權威作品。
這作品的權威性無可置疑,但有問題的是為什麼會出現在"漂書站"這個地方??
這東西不實用啊!!
用來當枕頭太硬、壓泡麵會垮.....
誰會去沒事借那種東西回家看來打發時間?
你說在中研院史語所之類的大樓出現,我覺得這再正常不過了
但我是在"國家衛生研究院"耶............
W~T~F~
後面兩張圖是我自己書房中收藏的《史記會注考證》,我打開隨便拍兩頁給你們看,你們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因為對一般人來說,這是很不友善的作品啊...........
史記會注考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色的……
據說某廟是陰廟,主神像因久未開光,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鬼怪……
學校有這麼多靈異現象,是因為過去是亂葬崗……
不能用紅筆寫名字,否則會短命⋯⋯
車子經過辛亥隧道,廣播有時會自動切換頻道,甚至出現充滿雜訊的誦經聲……
行人號誌上的小綠人,每走兩萬步就會跌倒一次……
無論是巷說物語、靈異怪談、謠言耳語或小道消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傳說與事實共同形塑而成的世界。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從蒐集故事、追索脈絡,到研究詮釋,取材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地方誌,日治時期的舊文獻,以及媒體資料庫與網路論壇。三位執筆者耗時兩年,爬梳這些傳說怪談的起源與背景、騷動與擴散。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楊海彥
一九九一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
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
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作者簡介:阮宗憲
臺中人。
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
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
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從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創作開始,而後投入臺灣各地的神怪考察;期望以故事為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與實地考察,每個月的例會一定要配著酒開。
作者粉絲頁: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粉絲頁: 蓋亞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史記會注考證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G旅遊日記:rebecca_tsai
👉【封島旅行趣|綠島好好玩】必玩景點帶你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3olUuqiIg
.
考PADI潛水員證照選了台灣潛點最美的「綠島」,真的沒讓人失望,海底的風景真的超美! 綠島舊稱火山島,全島丘陵縱橫,位在台東的綠島是國際級的潛水天堂,海岸為裾狀珊瑚礁所圍繞,孕育珍稀種生物,海底景觀生態豐富絢麗。身為海島國家熱愛者,當然一定要來一趟「綠島自由行」,搭船從台東前往綠島只要50分鐘。
.
潛店我選擇了「海子-潛水旅宿」,住宿環境溫馨像家一樣,可以慵懶的躺在客廳一整天,管家和小幫手很熱情,早餐很豐盛好吃。重點是教練很細心、耐心、用心且專業,可以很放心的交給他,完全把我緊張感排除,每一個動作都要你確實做對才會進行到下一個階段。考PADI證照不只是考照,讓經驗生活化,對於潛水有什麼疑問,教練都會耐心的回答你,是一趟美好的潛水考照過程,下一次去綠島潛水,會再找他們的。
-
綠島潛點介紹 /
綠島海域有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周邊有著多樣的環狀珊瑚礁,在如此優渥的條件下,海底世界的景觀自然蓬勃,如同一座天然的海洋博物館,尤其是珊瑚礁種類多達220多種,迷人的海底世界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潛水徜徉,綠島最著名的潛水區包括大白沙、柴口和石朗。
.
大白沙潛水區 /
大白沙有著綠島最大也最完整的沙岸,由一片珊瑚礫及貝殼碎屑組成,稱為「灘岩」,形成一條數百公尺長白色沙灘,其景色更加優美。大白沙外海有兩處十分優異的潛水點,分別位於大白沙東測,和離岸距離50~100公尺,因為海底羅列三座突起的礁石而聞名的「三塊石」,有完整如圓盤的表孔珊瑚、細枝狀的柳珊瑚、與潮流垂直的大片海扇、鹿角珊瑚、海綿、棘穗珊瑚等,豐富的珊瑚資源讓浮潛者趨之若鶩。大白沙潛水區海底深度變化大,潮流比較不穩定,比較適合中級或高級的水肺潛水,浮潛就比較不適合,不管如何,潛水都要注意安全。
.
柴口潛水區 /
位置介於綠島的北端,於公館村與南寮村之間,是個相當著名的浮潛場所。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當時便稱這裡為「柵口」,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才更名「柴口」。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海域變化層次多,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柴口這區以壯麗石珊瑚景觀著稱,團塊形、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如藍珊瑚、團塊微孔珊瑚、腦紋珊瑚、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且歧異度甚高,軟珊瑚則不多見。海底礁石林立,近岸海底和大礁石間為焦岩平台地型,覆蓋在礁石上以團塊和表覆形珊瑚群體石珊瑚為主,水深顏色具有層次感。
.
石朗潛水區 /
石朗潛水區緊臨島內最熱鬧的南寮村,潛水區附近有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潮流比起大白沙要穩定,周邊有著多樣的環狀珊瑚礁,以及各種魚群,有著海底公園的美名,是國際級的潛水天堂,也是綠島最具知名度的潛點。此地沿岸珊瑚礁極為平緩,潮間帶很長,不論浮潛或深潛都很適宜,因岩岸珊瑚礁地型容易割到腳,讓遊客受傷,於是貼心的建築了木製的步道讓浮潛的遊客行走,以防傷到腳底,也能迅速方便安全的行走到浮潛的區塊。再往深處海域去,可探訪海底最大朵的香菇─「大香菇珊瑚」,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微孔珊瑚體,據估計約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景緻十分壯觀。在石朗潛水區附近水下11.5米深的地方,有著目前全世界最深的豆丁海馬海底郵筒,寫上一份專屬的防水明信片,親自下水浮潛寄送,感受水下夢幻的海底世界之餘,也向親朋好友傳遞來自深海11米的蔚藍祝福!
(轉自台東旅遊網改編)
史記會注考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史記會注考證 在 跋史記會注考證 的推薦與評價
此書全十四冊,題「高清影印本」。「高清」云云,大抵較上海古籍出版社《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而言。實則此書墨色較深,筆劃較粗,字之局部,或幾成墨塊,遠不如北嶽 ... ... <看更多>
史記會注考證 在 萬卷樓圖書公司- 《史記會注考證(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史記會注考證》為瀧川後半生力作,內容除對當時日本流傳的中國宋代以前《史記》各種鈔本殘卷進行校勘外,在注解方面更廣泛收羅大量日本研究成果,此書也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