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採「BOT+ROT」方式進行招商,106 年與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和結元能源開 發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之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簽約,第一期投資金額約 7.65 億 元。
地熱潛能本期完成 4.2MW(百萬瓦)發電裝置 容量,約可提供 1 萬戶家庭用電,相當於大同鄉及三星鄉之戶數,其發電機組及相關 設備是向全球地熱發電機組市占率最高的著名大廠 Ormat 公司訂製購買,其有機朗肯循環(ORC)技術,在中低溫循環下,擁有全球最高的熱能轉換效率,從深 1,200 至 2,100 公尺的地熱井汲取 180 度熱水,透過熱交換發電後,再將水回注至地下;另氣冷式機組散熱系統,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無須消耗珍貴水資源,讓地熱水有更好
回注效益,過程無耗損、無污染、無碳排,未來將融合教育資源建立臺灣地熱教育園區,成為臺灣地熱電廠商轉的重要指標領航基地。
#今天見識全國首場地熱發電綠能科技
地熱發電污染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F環球視野】馬斯克的辛酸:我的痛苦有3分之2是Tesla害的
Tesla (TSLA.US) 創辦人馬斯克週三 (21日) 出席比特幣大會(The B Word Conference)時說,自己致力於將全球使用的能源都轉變為清潔能源。他又表示自己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的「痛苦」,有3分之2來自Tesla。
Tesla旗下設有名為Tesla Energy的能源開發子公司,專責推進光伏和儲能設施建設;公司2016年以26億美元收購了太陽能光伏公司SolarCity。在此之前,Tesla就已經開始生產家庭備用電池Powerwall,以及可將太陽能和風能儲存起來的大型電池。當下全球光伏和風力發電主要限制便是「無法儲能」,白天或大風時過剩電力,無法在黑夜或無風時使用,因此不能作為「基載能源」,成為商業發電主力。
馬斯克強調其正在研究的儲能繼續,可幫助幫助人類加速往「綠能」過渡。他表示目前Tesla目前已經在美國、澳洲、西藏安裝了儲能系統,幫助公用事業「平衡峰谷用電」。但他同時表示Tesla自身產能限制,還需要依賴Panasonic、LG和CATL的電池供應。
馬斯克最後提到,結合太陽能和風能的儲能系統並不是平衡比特幣能耗的唯一方法。他還支持利用現有的水電、地熱以及核能,以減少比特幣挖礦對環境的影響。他重申,他不需要工業用電像雪一樣乾淨,但也不能使用污染力最高的煤炭。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
地熱發電污染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台灣又有一部核能電廠將永久停機,而它的運轉壽命甚至不到原來規劃的40年整。
核二廠的1號機運轉了近40年,原本運轉執照是在今年的12月27日才到期,理論上應該運轉到那天才停機進入除役,#結果因為廠內用來存放使用過燃料棒的燃料池貯存空間不夠了,#無法將反應爐內的燃料棒退出來進行更換,#被迫必須要在今天提前停機。
⚠️燃料池爆滿,容量擴充一次還是不夠⚠️
#這不是核電廠第一次因為核廢料問題差點運轉不下去,在2016年的時候,核二廠1號機的燃料池其實就已經爆滿,為了不讓核二廠1號機提前永久停機,原能會同意台電改裝燃料池側邊的護箱裝載池,讓這個空間可以存放使用過的核燃料,因此讓核二廠1號機多延長了幾年的壽命。核二廠的2號機同樣也在2018年碰到燃料池爆滿的問題,也用了一樣的方式擴充容量。
⚠️燃料棒拿不出來,很危險⚠️
已經進入除役的核一廠,也因為燃料池爆滿,明明已經停機了,最後的燃料棒還是放在反應爐裡面拿不出來。這其實非常危險,因為用過燃料棒的溫度非常非常地高,本來應該要取出放進燃料池冷卻,現在卻一直放在反應爐裡,必須持續維持著冷卻機制幫它降溫。如果碰到什麼事故,讓冷卻機制無法運作,其實可能會發生日本311發生海嘯時,明明核電機組已經暫時停機,卻因為廠內的電力遭到海嘯破壞,無法持續注入冷卻水為反應爐內的燃料降溫,最後導致爐心被高溫熔毀,輻射大量擴散到整個東日本。核二廠的1號機,也會碰到同樣的狀況。
⚠️燃料棒拿不出來,延役除役都無法⚠️
拿不出燃料棒的核電廠不只是很危險,它也無法進到除役後面的階段,除役最終是要將整個廠區機組設備都拆掉移除的,如果連燃料棒都拿不出來,怎麼除役?延役更是沒可能,先不論全國所有的核電機組都已經超過提出延役申請的法規時間,連燃料池都沒空間可以堆置使用過的燃料棒,是要如何繼續延役?
⚠️新北卡乾式貯存,怕暫放變永久放⚠️
為什麼無法從燃料池移出已經降溫的燃料棒呢?因為下一個階段儲放燃料棒的乾式貯存設施還沒辦法啟用,核一廠的乾式貯存設施被新北市政府以「未通過水保計畫審查」,因此無法啟用;核二廠的乾式貯存興建同樣也被新北市政府卡住。新北市府反對的原因當然也很簡單,害怕本來只存放20年的乾式貯存就變成了永久放的最終處置場,因此新北市要求中央必須先找到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目前全國也沒有縣市敞開雙手歡迎設置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
💢面對核廢料問題,不要只想用核電不想處理核廢料💢
核二廠會走到今天被迫提前永久停機,其實就是「#想用核電但不想處理核廢料」的心態,這也凸顯了核廢料的問題非常難解,並不像某些支持核電的人說,可以「一人一罐帶回家放」那麼輕率。台灣這40多年來用過的核廢料是歷史共業,必須要找到地方儲存,這會需要很多的社會溝通,現在連最基本的乾式貯存都無法啟用,還繼續談要使用核四而不處理核廢料,這是最不負責任且應該被嚴正拒絕的主張。
🌱再生能源——低碳、低污染、少廢棄物🌱
火力發電會製造空氣污染,核電產生的核廢料沒有地方放,每一種發電都有它的環境成本,#我們現在所做的能源選擇,#就是要盡量讓未來數十年下一代的孩子們,#能夠不用去承擔更沉重的用電環境成本,還能用充足的電可用。運用太陽、風力、水力、地熱等自然條件驅動的再生能源,其實在各種發電方式裡,是更符合低碳、低污染也減少發電過程廢棄物的選擇,如果不要火力(空污),不要核電(核廢),那請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多發展一點再生能源吧!
————
📣三級警戒,服務不間斷
官方line🔗https://lin.ee/vKYRzLs
😷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保持社交距離,保護你我他🤜🏻🤛🏻
地熱發電污染 在 【地熱發電可否協助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改址?】 現在 的推薦與評價
是搭配各種再生能源的絕佳夥伴,它的碳排放也比天然氣低得許多,幾乎是風力發電等級的碳排放。 那如此棒的再生能源,如果用這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所需的工程費用能 ... ... <看更多>
地熱發電污染 在 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獲30年來首張執照|華視新聞20211116 的推薦與評價
宜蘭縣清水 地熱發電 廠,取得國內30年來,第一張地熱電廠電業執照。 ... 有3150度,預計可以提供1萬戶小家庭使用,而整個循環發電系統,幾乎零 污染 。 ... <看更多>
地熱發電污染 在 地熱發電污染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地熱 為不會造成空氣污染較淨潔之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成熟且已商業化,過去地熱能的應用多以淺層、較易開採之地熱來源為主,隨著技術的進展,可探勘、開採的地熱田與電廠 ... ... <看更多>